
当前行政管理制度化及法制化思考.doc
12页当前行政管理制度化和法制化的思考摘要:本文从行政管理的制度化和法制化的基本概念出发,在分析了行政法 治化的功能和意义,回顾了依法行政的历程的基础上,对当前我国依法行政中存 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改进建议以期以一得之言,抛砖引玉, 使依法行政中存在的问题得到全社会多方而的关注与研究关键词:行政管理;制度化;法制化;进程;问题;对策摘要: 11引言 32行政管理制度化法制化的内涵及其意义 32. 1相关概念 32.2行政管理制度化法制化的目标 32.3行政管理制度化法制化的功能和意义 43行政管理制度化法制化的进程 53. 1历史沿革 53. 2当前行政管理制度化法制化中存在的问题 64行政管理制度化法制化对策建议 74. 1树立依法行政理念 74.2同步政治体制改革 84.3提升行政执法能力 94.4加强行政立法建设 104. 5完善行政监督体系 105结语 11参考文献 111引言行政管理是全世界每一个国家都需要而临的政府行为,其能否科学高效地实 施直接关系着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发展,更是与公民及法人的切 身权益息息相关因此来说,科学健康的行政管理是一件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 那么怎样的行政管理才能称之为科学健康的呢,在我国,就是要适应制度化和法 制化,将行政管理纳入法律的规范范畴,使其与依法治国,政治体制改革同步推 进,最终形成高度的政治文明生态。
2行政管理制度化法制化的内涵及其意义2. 1相关概念2. 1. 1行政管理行政管理是运用国家权力对社会事务的一种管理活动也可以泛指一切企 业、事业单位的行政事务管理工作行政管理系统是一类组织系统它是社会系 统的一个重要分系统广义的行政管理是指一切社会组织、团体对有关事务的治理、管理和执行的 社会活动同时也指国家政治目标的执行,包括立法、行政、司法等狭义的定 义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又称为公共行政2. 1. 2行政管理制度化法制化行政管理制度化和法制化,就是通过法律对国家行政管理的各项活动、各个 环节进行调节和规范,将行政管理的一系列技术方法、协调手段、行为方式、步 骤和程序法律化,为国家行政管理提供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2. 2行政管理制度化法制化的目标2. 2. 1组织的制度化法制化行政组织是依据一定的法律程序建立的,为实现国家权力推行政务的管理机 关它是行使管理职能的机构和组织系统,是行政管理活动的组织者、承担者, 即行政主体,具有一系列职责与权限关系、领导与服从关系、监督与协调关系等 功能建设行政组织法制化既包括组织机构管理层而,也包括行为或活动层而及 监控层面,即是要建设全方位的,全面化的的法制管理制度。
即是要对行政主体 及其相互关系进行规范,要对行政机关的设置、任务、地位、组成、职权、职责、 活动程序和方法、编制,以及有关行政工作人员(公务员)的录用、培训、考核、 奖惩、晋升、调动及其职务上的权利义务等方面进行科学全面,操作性强的制约2. 2. 2程序的制度化法制化行政程序法是行政行为的基本法,是规定行政主体实施行政行为的方式、过 程、步骤、吋限,调整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发生的关系的法 律规范系统行政行为的实施必须符合公开、公正、参与、复审、效率、顺序、 程序及时等原则,没有行政程序的法治化就无从谈及行政管理的制度化和法制 化,二者相辅相成公共权力由于具有强制性和稀缺性,因此常常被滥施滥用,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因此会受到影响,市场竞争秩序会被破坏,行政效率会降 低,所以行政程序的制度化和法制化是非常重要的2. 2. 3职权的制度化法制化行政机关对于行政相对人来说是具有单方向性,即强制性的,因此是行政关 系中的“强者”,这就会造成一种强者对弱者的管理或命令状态,如果这种权力 不被制约和规范,那么弱者的权益就很容易被侵犯,因此行政权必须被纳入制度 的范畴,进而形成法律具体来说,行政权是国家权力中最活跃,积极性最强的 权力,首先它相对于立法权来说,更具活跃性,绝大部分的全国人大极其常委会 制定的法律都要由行政机关来具体施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行政权是诸多法律法 规表述者,直接而对广大公民、法人。
其次与司法权相比,行政权又具有更强的 主动性,司法权的实施首先在于诉讼,是被动的,而行政权则是要求积极主动去 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是需要“主动出击”的,没有行政权的法治化,这种积极 性和服务性就难以得到全面的体现综上所述,只有法制化的行政权才能最大程 度地体现法律法规的实质,才能保障公民权利维护、和实现,才能将行政权力的 分配、调整、行使科学合法地加以限制,才能使公民享受到更为公平,公正且高 效的行政服务2.3行政管理制度化法制化的功能和意义对于个人和家庭来说,无规矩难成方圆,对于国家行政来说,则是无法治难 成体系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行政管理已经涵盖了经济建设、文化教育、 市政建设、社会秩序、公共卫生、环境保护等各个社会方面作为运用国家权力 对社会事务的管理活动,行政管理即是社会生活之大事,也是关系每一位人民群 众,每一个公民法人切身权益的“常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首先,行政管理的制度化和法制化建设对于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 治体制改革意义重大,科学健康的行政管理制度可以促进和谐社会氛围的构建, 可以促进社会文化体制变迁,同时也是世界行政生态环境的要求其次,行政管理的法制化是加快依法治国进程的保障,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 节。
依法治国就是依照体现人民意志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治理国家,而不是依 照个人意志、主张治理国家它要求国家的政治、经济运作、社会各方面的活动 通通依照法律进行,而不受任何个人意志的干预、阻碍或破坏由此可见,行政 管理的法制化是依法治国战略中重要的组成部分3行政管理制度化法制化的进程3.1历史沿革3. 1. 1改革开放前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民主和法制建设发展经历一段曲折的历程刚开始为 了尽快恢复战争所带来的严重创伤,使工业,农业,科学技术与国防体系建设步 入正轨,我国实行了计划经济制度,当吋的状况下,该制度将有限的建设资源进 行了最大程度的整合,一度改善了国民经济与牛产牛活水平,但随着经济社会发 展,其弊端也逐步显现出来,政府管得过多、管得过死,权力过分集中带来了严 重的官僚主义作风,社会生产经营自主权受到伤害,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受到 压抑,政府的人民公仆形象受到伤害因此旧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必须进行改革, 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呼之欲出3. 1.2改革开放后改革开放后,我国行政管理制度化和法制化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民主政 治的目标得到了科学有效的实现,在较大程度上实现了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
回 首发展之路,在十五大报告里关于行政管理法制化有如是表达,即要在制度和法 律上保证“一切政府机关都必须依法行政,切实保障公民权利,实行执法责任制和 评议考核制”在行政机关机构设置上,据有关资料统计,截止2012年底,我国 财政供养人员已达3670万人,比1978年增长82.3;财政供养人员占全国总人口 的比例已由1978年的2. 1上升到3,即平均每30个人养活一个吃“财政饭”干 部,过于庞大的行政机构尾大不掉,对改革深入、经济发展及党群关系等都有很 大负面影响,所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行政机构进行过多达四次的精简且随 着社会不断发展,行政文明建设的步伐逐渐加快,行政组织从过去的官僚机逐步 转变为现代的具有专业分工的专业组织,强调管理向强调服务发展更具民主化 和专业化;组织法规更趋于标准化一些社会性、专业性较强的公共事务,逐渐 被转移或下放给各种社会团体、社会中介组织等民间机构管理或参与管理总而言之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以依法治国为主体的具有中国特色行政管 理制度化和法制化的模式,走上了建设健康民主的国家行政管理的道路但与此 同时,我们也不能对行政管理尚存的问题和不足视而不见,掩耳盗铃,毕竟我国 经历了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相关的意识观念的转变存在难度,行政管理制 度化和法制化建设起步亦较晚,缺乏足够的经验积累,行政法制尚不完善,只有 一边勇敢大胆地创新建设,一边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问题才是取得行政管理制度 化和法制化建设全面胜利的有效方法。
3. 2当前行政管理制度化法制化中存在的问题3. 2. 1依法行政意识淡薄我国有着长期的封建社会历程,封建思想遗毒还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民主观 念比较淡薄,官僚思想严重,“人治”传统根深蒂固,人大于法,权高于法的观 念还很普遍,国家治理要完全按照法律法规来进行述没有形成思维习惯,依法行 政意识还较淡薄表现在具体实践中,就是民众与行政部门两方而都存在不重视 法制的现象对于民众來说,相当比例的人认为办事需求人,有人好办事于是 无论任何事情,只要事关行政组织,首当其冲想到的就是找熟人,甚或行贿!民 众的这种思想行为追本溯源即来源于落后的政治文明观念那么作为行政部门 呢,严格依照法律法规行政的思想是否已形成主流?答案是否定的于是巧立名 目,乱收乱罚,假公济私,互相扯皮等等不良现象层出不穷,严重损害了政府在 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带坏了社会风气从以上两方面分析可以看出,事实上行 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即公民及法人,他们对待依法行政的观念是相互影响,甚 至互为制衡的,行政部门的法律意识缺乏会直接伤害公民权益,反之公民意识淡 薄又会助长行政部门的不良风气3. 2. 2行政立法不够规范当前我国行政组织的设置,职责,权限等主要由宪法、《国务院组织法》、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来进行规定,其中,地方人民政府组织法只是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一个章 节存在着,内容笼统,只有十五条,操作性不强。
此外仅有的这些法律法规也多 限于对事权的规范,而直接针对权力配置与实施的法规还处于缺位状态,诸多行 政事项及程序没有组织法依据,行政组织法律法规系统化,全面化还有i段很长 的路要走3. 2. 3行政组织设置失当长期以来,我国的行政组织设置存在不少问题,譬如同一件事出现多个部门 同时管理的现象,而且这种情况还存在于行政管理的多个领域,极为普遍也即 民众口中的多头执法,多层执法,大盖帽满天飞,送走县级来市级的状况这种 行政层次过多,职责重复率太高的现象不仅浪费了国家资源,影响了行政效率, 而且给民众的生活工作等领域都带来了负担办事难,事难办”的情况经常因 此而起,同一件事,这个部门推诿那个部门,群众只能在这种互相推来推去中无 奈地奔波,等待,自身权益收到侵害3.2.4管理方式亟待改进首先在行政决策方面,民主化还较低,特别是个人中心主义比较严重的领导, 以及管理经验较为丰富,取得的成绩较高的人员,他们往往依据自身个人经骑累 积及认知领悟来对行政大事做出决策,随意性很高,责任意识淡薄此外,人治 式决策往往透明度低无论是决策依据还是决策后果都有暗箱操作的可能性,最 终受害的还是广大人民群众3.2.5监督制度尚不健全没有监督与责任的权力就如同脱缰野马其破坏性远远大于建设性,所以对于 诸多行政行为缺乏合理完善的监督机制是可怕的,只有以权力监督权力才能使其 在轨道中良性运行,然而目前我国的行政监督机制还有很多不完善之处。
监督主 体限于行政机关内部,通俗来讲即自己监督自己,这种监督力度可想而知而由 于行政执法透明度不高,所以其他的政治力量和社会力量比如社会团体,新闻舆 论等对行政执法的监督很难接触到实质内容,因此也就监督乏力4行政管理制度化法制化对策建议4. 1树立依法行政理念理念建设是非常重要的,它是行为的前提,是行动之纲由于种种原因,目 前我国依法依规行政的理念尚为淡薄,诸多法律法规还停留在表面,未能实施到 具体的行政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