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文言文小故事、初中文言文阅读.docx

30页
  • 卖家[上传人]:工****
  • 文档编号:478937870
  • 上传时间:2023-10-1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65.36KB
  • / 3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文言文小故事七年级适用守株待兔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得得,而身为宋国笑1、译文:从前宋国有个农民(宋人有耕者)他的田地中有一颗树桩田中有株)天,一只跑地飞快的兔子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而死兔走触株,折劲 而死)从此,那个农民荒废了他的耕作,天天等在树桩旁,希望能再得到只兔子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当然,兔子是没等到,他自己却成了宋国的笑柄兔不可得得,而身为宋国笑)2、“守株待兔”的成语就是从这个故事来的人们用它来比喻不想努力,而希望获得成功的侥幸心理3、注释耕一一耕田种地耕者,耕田的人,农民———树木砍伐后,露出地面的树根走一一跑的意思颈一一脖颈,就是脖子释一一释放,把东西从手里放下来的意思冀一一音计,希冀,就是希望的意思耒一一音累,耒相,古代耕田用的农具,就是犁耙4、评 故事包含着两种意义,既讽刺了懒汉思想,也批判了经验主义这告诉我们,切 不可把偶然的侥幸作为做事的根据,如果抱着侥幸的心理,片面地凭着老经验去 办事,一般是不会成功的拔苗助长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携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日:“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

      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堰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1、[注释]①闵(mi n) 同“悯”,担心,忧虑长(zhang) 生长,成长,堰(y&) 拔②芒芒然一一疲倦的样子③病一一精疲力尽,是引申义④予一一我,第一人称代词.③趋一一快走往一一去,到..去⑥槁(g・o)——草木干枯⑦非徒一一非但徒,只是⑧其人——他家里的人2、译文:有个宋国人嫌自己的庄稼长得慢,就将禾苗一棵棵拔高他疲惫不堪地回到家里,对家人说:“今天累坏了,我帮助庄稼长高啦!”他儿子赶忙到地里去看,禾苗都已枯萎了天下人不犯这种拔苗助长错误的是很少的认为养护庄稼没有用处而不去管它们的,是只种庄稼不除草的懒汉;一厢情愿地去帮助庄稼生长的;就是这种拔苗助长的人,不仅没有益处,反而害死了庄稼3、文章批评了哪两种人?说说这则语言的现实意义一个是比较懒的人,另一个是急于求成的人现实意义就是 客观事物的发展自有它的规律,纯靠良好的愿望和热情够的,很可能效果还会与主观愿望相反这一寓言还告知一具体道理:"欲速则不达"4、成语—堰苗助长【发音】y a mi a o zh u zh a ng【释义】堰:拔起把苗拔起,以助其生长后用来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近义词】欲速不达【反义词】放任自流、循序渐进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 日:"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日:”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1、注释郑一一春秋时代一个小国的名称,在现今河南省的新郑县且置一一且,将要置,购买履一一音吕,革履,就是鞋子度一一音夺,忖度,这里作动词用,计算、测量的意思后面的度字,音杜,作 名词用,就是尺子之一一文言代名词,这里指量好的尺码坐一一同座,就是座位,这里指椅子、凳子一类的家具郑之市 至,至黑 之,往,去市,集市之一一操持,带上、拿着的意思罢一一罢了,完结的意思,这里指集市已经解散无一一虚无,没有,这里是不能、不可的意思2、郑国有个想买鞋子的人他先在家里拿根绳子量好自己脚的尺寸,就把量好的 尺寸放在自己的座位上了他到集市上去,却忘了带上量好的尺寸他已经选好 了一双鞋,想比比大小,发现量好尺寸的绳子忘记带来了,于是又急忙赶回家去 取等他带着绳子跑回来时,集市已散,他最终没能买到鞋别人知道后对他说:“为什么不用你自己的脚试一试呢?”他固执地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寸,也不相信自己的脚这个故事讽刺了那些不从实际出发,信守教条办事呆板的人。

      3、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1]先自度其足 度 [2]吾忘持度 度 [3] 宁信度 度(1) duo (第2声)(2) du (第四声)⑶ 同(2画蛇添足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 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我能为之足! ”未成, 一人之蛇成夺取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 亡其酒1、祠一一音词,祠堂,封建社会中祭祀祖宗或先贤、烈士的地方这里是祭祀的 意思舍人一一部属,在自己手下办事的人卮一一音之,古代饮酒用的器皿固一一固然,本来的意思安一一文言疑问词,怎么、怎样的意思亡一一不存在,这里是失去、得不到的意思固国策——我国一部古书的名称原来只是一些零散的材料,记载我国战国时代 谋士和说客的政治活动及其言辞西汉人刘向将这些材料进行了整理和校订,按 照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国排列起来, 一共编成三十三卷,简称《国策》2、点评:画蛇添足;讽刺了那些做事自作聪明,多此一举的人.3、古代楚国有个贵族,祭过祖宗以后,把一壶祭酒赏给前来帮忙的门客门客们 互相商量说:“这壶酒大家都来喝则不够,一个人喝则有余。

      让咱们各自在地上 比赛画蛇,谁先画好,谁就喝这壶酒有一个人最先把蛇画好了他端起酒壶正要喝,却得意洋洋地左手拿着酒壳,右 手继续画蛇,说:“我能够再给它添上几只脚呢!”可是没等他把脚画完,另一 个人已把蛇画成了那人把壶抢过去,说:“蛇本来是没有脚的,你怎么能给它 添脚呢!”说罢,便把壶中的酒喝了下去那个给蛇添脚的人终于失掉了到嘴的那壶酒刻舟求剑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j立)契(q i)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注释】1.涉-跋涉,就是渡过江河的意思2.自-从3 .遽-音句,急遽,立刻,匆忙,表示时间很紧迫4 .契-音气,动词,用刀子雕刻5. 是-这儿6 .不亦惑乎-不是偃糊涂吗?惑,迷惑,糊涂乎”是一种 委婉的反问句式7 .坠一落8.契者一雕刻的人/地方9.若-如果10.是吾剑之所从坠--这里是我的剑坠落的地方11.楚-周代国名,都城在今湖北江陵县北12.求-找翻译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上掉进了水里他急忙在船沿上刻上一个记 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靠岸后,这个人顺着船沿上刻的记号 下水去找剑船已经走(行驶)了很远,而剑还在原来的地方不会随船而前进。

      用这样的办法来找剑,不是很糊涂吗?【近义词】守株待兔、墨守成规郑人买履【反义词】看风使舵、见机行事 刻舟求剑的意思:比喻死守教条,比喻拘泥成法,固执,不知变通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们想问题、办事 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适合于这种变化的需要滥竽充数齐宣王使人吹竽①,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②为王吹竽,宣王悦③之,縻食④ 以数百人宣王死,涓王立,好⑤一一听之,处士逃 ."[注释]①宣王一一齐国国君 ②竽(y -)——古代乐器名,象现在的笙(sh e ng)③必 一定,必须④处士一一古代称有学问、品德而没有做官的人为处士这里带有嘲讽意味请一一请求①说一一同“悦”⑥縻食(bi ngsi)以数百人等一一待遇跟那几百人一样縻食,官府供食食,供养、给..吃以,同“与”等,相同⑦立一一继承了王位[译文]齐宣王让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南郭先生请求为齐宣王吹竽,宣王 很高兴官仓供养的乐手有好几百人齐宣王死后,他的儿子继位闵王也喜欢 听吹竽,但他喜欢让他们一个一个地吹,南郭先生只好逃走了滥竽充数”的故事告诉人们: 那些弄虚作假的人虽能蒙混一时,但是无法蒙混一 世,他们经不住时间的考验,终究会露出马脚的。

      掩耳盗铃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 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注释】①范氏之亡也一一范氏是春秋末期晋国的贵族,被其他四家贵族联合打败后, 逃在齐国亡,逃亡①钟一一古代的打击乐器③负一一背着④椎(chu —)——槌子或棒子⑤况(huang)然一一形容钟声⑥遽(j③)一一急速⑦恶一一害怕⑧悖一一荒谬【译文】智伯消灭范氏的时候,有个人趁机偷了一口钟,准备背着它逃跑 但是,这口钟太大了,不好背,他就打算用锤子砸碎以后再背谁知,刚砸了一下,那口钟就"胱"地发出了很大的响声他生怕别人听到钟 声,来把钟夺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两只耳朵紧紧捂住继续敲害怕别人听到钟的声音,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捂住自己的耳朵就以为别人也听不 到了,这就太胡涂了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近义词】自欺欺人、弄巧成拙、盗铃掩耳【反义词】开诚布公【灯谜】聆【提示】:钟声是客观存在,不因为你堵住耳朵就消失了;世界上的万物也都是 客观存在,不因为你闭上了眼睛就不复存在或者改变了形状这则寓言故事虽然 简短,但却形象而生动地阐明了一条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对客观存在的现 实不正视、不研究,采取闭目塞听的态度,这是自欺欺人,终究会自食苦果的。

      南辕北辙魏王欲攻邯郸,季梁闻之,中道而反,衣焦不申,头尘不去,往见王,曰: " 今者臣来,见人行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 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 楚愈远耳今王动欲成霸王,欲举信於天下恃王国之大,兵之精锐,而攻邯郸 以广地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至楚而北行也"【字词解释】1.驾:车 2. 13.中道:半路反:反通5.数:几个,几样7.为:为什么9.广:扩大尊:提高11.恃:依仗13.之:U15.焦:打皱申:通“伸17.“离王愈远耳” “王:技术好,善于御“返”返回 4.6.8.10.12.14.,理平 16.w a n乖霸车夫去:弹下身上的尘土用:盘缠举:举动信:信用王:指建立王业方:正在奚:为何大行:大路,宽阔的道路国君魏安厘王想出兵攻伐赵国谋臣季梁本已奉命出使邻邦,听到这个消息, 立刻半途折回,风尘仆仆赶来求见安厘王,劝阻伐赵季梁对安厘王说:“今天 我在太行道上,遇见一个人坐车朝北而行,但他告诉我要到楚国去楚国在南方, 我问他为什么去南方反而朝北走?那人说:‘不要紧,我的马好,跑得快。

      ‘我 提醒他,马好也不顶用,朝北不是到楚国该走的方向那人指着车上的大口袋说: ‘不要紧,我的路费多着呢‘我又给他指明,路费多也不济事,这样到不了楚 国那人还是说:‘不要紧,我的马夫最会赶车’这人真是糊涂到家了,他的 方向不对,即使马跑得特别快,路费带得特别多,马夫特别会赶车,这些条件再 好,也只能使他离开目的地越远说到这儿,季梁把话头引上本题:“而今, 大王要成就霸业,一举一动都要取信于天下,方能树立权威,众望所归;如果仗 着自己国家大、兵力强,动不动进攻人家,这就不能建立威信,恰恰就像那个要 去南方的人反而朝北走一样,只能离成就霸业的目标越来越远!”【寓意】“背道而驰。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