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考突破数学课件第29课时梯形.ppt
6页第29课时 梯形,1.梯形的定义: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形 2.等腰梯形性质:(除一般梯形的性质外的特殊性质) (1)两腰相等 (2)同一底边上的两个底角相等 (3)对角线相等 3.等腰梯形判定: (1)两腰相等的梯形 (2)同一底上的两角相等的梯形 (3)对角线相等的梯形 (4)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 4.直角梯形的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梯形5.三角形与梯形中位线: (1)平行线等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其它直线上载得的线段也相等. (2).连结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三角形的中位线. (3)连结梯形两腰中点的线段叫梯形的中位线. (4).三角形的中位线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5).梯形中位线的性质: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边并且等于两底边和的一半. (6).过三角的一边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 (7)经过梯形一腰上的中点且与底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6.研究梯形的基本思路: (1)作一腰的平行线,构造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 (2)作梯形的高构造直角三角形和矩形 (3)延长两腰交于一点,构造一对相似三角形。
(4)通过平移对角线,经过梯形一底边的一个端点作对角线的平行线,与另一底的延长线相交 (5)连接梯形底边的一个端点和中点并延长与另一底边的延长线相交例1. (2008深圳)如图,在梯形ABCD中,AB∥DC, DB平分∠ADC,过点A作AE∥BD,交CD的延长线于点E,且∠C=2∠E. (1)求证:梯形ABCD是等腰梯形. (2)若∠BDC=30°,AD=5,求CD的长.,例2.(09广西崇左)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已知AD//BC,AB=DC,AD=2,BC=4,延长BC到E,使CE=AD. (1)证明: ; (2)如果AC⊥BD,求等腰梯形ABCD的高DF的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