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doc

15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40201860
  • 上传时间:2018-05-2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98K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固体矿产资源固体矿产资源/ /储量分类储量分类1 1范围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我国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的适用范围、定义、分类、 类型、编码等 本标准适用于固体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各阶段编制设计、部署工作、 计算储量(资源量)、编写报告;也适用于固体矿产资源) 储量评估、登 记、统计,制定规划、计划,制订固体矿产资源政策,编制矿产勘查规 范、规定、指南;也可作为矿业权转让、矿产勘查开发筹资融资等活动 中评价、计算矿产资源/储量的依据 2 2定义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2.1 固体矿产资源:在地壳内或地表由地质作用形成具有经济意义的固 体自然富集物,根据产出形式、数量和质量可以预期最终开采是技术上 可行、经济上合理的其位置、数量、品位/质量、地质特征是根据特定 的地质依据和地质知识计算和估算的按照地质可靠程度,可分为查明 矿产资源和潜在矿产资源 2.1.1 查明矿产资源:是指经勘查工作已发现的固体矿产资源的总和 依据其地质可靠程度和可行性评价所获得的不同结果可分为:储量、基 础储量和资源量三类 2.1.2 潜在矿产资源:是指根据地质依据和物化探异常预测而未经查证 的那部分固体矿产资源。

      2.2 矿产勘查()工作分为预查、普查、详查、勘探四个阶段1) 联合国国际储量/资源分类框架中的地质研究阶段分为详细勘探、一般勘探、普查、踏勘四个阶段,据定义对比,前三个分别相当于我国的勘探、详查、普查,而“踏勘”在我国矿产勘查阶段划分中没有,经对比,该阶段应在普查之前,为普查提供依据的工作,按我国习惯改名为“预查”,相当于联合国分类框架中的2“踏勘”2.2.1 预查:依据区域地质和(或)物化探异常研究结果、初步野外观 测、极少量工程验证结果、与地质特征相似的已知矿床类比、预测,提 出可供普查的矿化潜力较大地区有足够依据时可估算出预测的资源量, 属于潜在矿产资源 2.2.2. 普查:是对可供普查的矿化潜力较大地区、物化探异常区,采用 露头检查、地质填图、数量有限的取样工程及物化探方法,大致查明普 查区内地质、构造概况;大致掌握矿体(层)的形态、产状、质量特征; 大致了解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矿产的加工选冶性能已进行了类比研究 最终应提出是否有进一步详查的价值,或圈定出详查区范围 2.2.3 详查:是对普查圈出的详查区通过大比例尺地质填图及各种勘查 方法和手段,比普查阶段密的系统取样,基本查明地质、构造、主要矿 体形态、产状、大小和矿石质量,基本确定矿体的连续性,基本查明矿 床开采技术条件,对矿石的加工选冶性能进行类比或实验室流程试验研 究,做出是否具有工业价值的评价。

      必要时,圈出勘探范围,并可供预 可行性研究、矿山总体规划和作矿山项目建议书使用对直接提供开发 利用的矿区,其加工选冶性能试验程度,应达到可供矿山建设设计的要 求 2.2.4 勘探:是对已知具有工业价值的矿床或经详查圈出的勘探区,通 过加密各种采样工程,其间距足以肯定矿体(层)的连续性,详细查明 矿床地质特征,确定矿体的形态、产状、大小、空间位置和矿石质量特 征,详细查明矿体开采技术条件,对矿产的加工选冶性能进行实验室流 程试验或实验室扩大连续试验,必要时应进行半工业试验,为可行性研 究或矿山建设设计提供依据 2.3 地质可靠程度()反映了矿产勘查阶段工作成果的不同精度分为探 明的、控制的、推断的和预测的四种1) 地质可靠程度分为预测的、推断的、控制的、探明的,分别相当于联合国分类框3架的踏勘的、推测的、推定的、确定的2.3.1 预测的:是指对具有矿化潜力较大地区经过预查得出的结果在 有足够的数据并能与地质特征相似的已知矿床类比时,才能估算出预测 的资源量 2.3.2 推断的:是指对普查区按照普查的精度大致查明矿产的地质特征 以及矿体(矿点)的展布特征、品位、质量,也包括那些由地质可靠程 度较高的基础储量或资源量外推的部分。

      由于信息有限,不确定因素多, 矿体(点)的连续性是推断的,矿产资源数量的估算所依据的数据有限, 可信度较低 2.3.3 控制的:是指对矿区的一定范围依照详查的精度基本查明了矿床 的主要地质特征、矿体的形态、产状、规模、矿石质量、品位及开采技 术条件,矿体的连续性基本确定,矿产资源数量估算所依据的数据较多, 可信度较高 2.3.4 探明的:是指在矿区的勘探范围依照勘探的精度详细查明了矿床 的地质特征、矿体的形态、产状、规模、矿石质量、品位及开采技术条 件,矿体的连续性已经确定,矿产资源数量估算所依据的数据详尽,可 信度高 2.4 可行性评价分为概略研究、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三个阶段 2.4.1 概略研究:是指对矿床开发经济意义的概略评价所采用的矿石 品位、矿体厚度、埋藏深度等指标通常是我国矿山几十年来的经验数据, 采矿成本是根据同类矿山生产估计的其目的是为了由此确定投资机会 由于概略研究一般缺乏准确参数和评价所必需的详细资料,所估算的资 源量只具内蕴经济意义 2.4.2 预可行性研究:是指对矿床开发经济意义的初步评价其结果可 以为该矿床是否进行勘探或可行性研究提供决策依据进行这类研究, 通常应有详查或勘探后采用参考工业指标求得的矿产资源$储量数,实验 室规模的加工选冶试验资料,以及通过价目表或类似矿山开采对比所获 数据估算的成本。

      预可行性研究内容与可行性研究相同(见附录 C),但 详细程度次之当投资者为选择拟建项目而进行预可行性研究时,应选4择适合当时市场价格的指标及各项参数,且论证项目尽可能齐全 2.4.3 可行性研究:是指对矿床开发经济意义的详细评价,其结果可以 详细评价拟建项目的技术经济可靠性,可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所采用 的成本数据精确度高,通常依据勘探所获的储量数及相应的加工选冶性 能试验结果,其成本和设备报价所需各项参数是当时的市场价格,并充 分考虑了地质、工程、环境、法律和政府的经济政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可行性研究的内容见附录 C 2.5 经济意义:对地质可靠程度不同的查明矿产资源,经过不同阶段的 可行性评价,按照评价当时经济上的合理性可以划分为经济的、边界经 济的、次边界经济的、内蕴经济的 2.5.1 经济的:其数量和质量是依据符合市场价格确定的生产指标计算 的在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当时的市场条件下开采,技术上可行, 经济上合理,环境等其他条件允许,即每年开采矿产品的平均价值能足 以满足投资回报的要求或在政府补贴和(或)其他扶持措施条件下, 开发是可能的 2.5.2 边际经济的:在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当时,其开采是不经 济的,但接近于盈亏边界,只有在将来由于技术、经济、环境等条件的 改善或政府给予其他扶持的条件下可变成经济的。

      2.5.3 次边际经济的:在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当时,开采是不经 济的或技术上不可行,需大幅度提高矿产品价格或技术进步,使成本降 低后方能变为经济的 2.5.4 内蕴经济的:仅通过概略研究做了相应的投资机会评价,未做预 可行性研究或可行性研究由于不确定因素多,无法区分其是经济的、 边际经济的,还是次边际经济的 经济意义未定的:仅指预查后预测的资源量,属于潜在矿产资源, 无法确定其经济意义 定义中名词及词汇的中英文对照见附录A 3 3分类及编码分类及编码 3.1 分类依据:矿产资源经过矿产勘查所获得的不同地质可靠程度和经5相应的可行性评价所获不同的经济意义,是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的主 要依据据此,固体矿产资/储量可分为储量()、基础储量、资源量三大 类十六种类型,分别用三维形式(图 1)和矩阵形式(表 1)表示图1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框架图1) 联合国国际储量/资源分类框架将矿产资源分为储量和矿产资源两类,美国将其分为储量、储量基础、资源三类我国的储量与联合国、美国的储量相当;我国的资源量与联合国的矿产资源、美国的资源相当;我国的基础储量包含在联合国的6矿产资源、美国的储量基础中(见附录B)。

      7表 1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表查明矿产资源潜在矿产资源地质可靠 程度分类 类型经济意义探明的控制的推断的预测的可采储量(111)基础储量(111b)预可采储量(121)预可采储量(122)经济的基础储量(121b)基础储量(122b)基础储量(2M11)边际经济的基础储量(2M21)基础储量(2M22)资源量(2S11)次边际经济的资源量(2S21)资源量(2S22)8内蕴经济的资源量(331)资源量(332)资源量(333)资源量(334)注:表中所用编码(111-334),第 1 位数表示经济意义:1=经济的,2M=边际经济的,2S=次边际经济的,3=内蕴的经济的,? =经济意义未定的;第 2 位数表示可行性评价阶段:1=可行性研究,2=预可行性研究,3=概略研究;第 3 位数表示地质可靠程度:1=探明的,2=控制的,3=推断的,4=预测的b=未扣除设计、采矿损失的可采储量93.2.1 储量:是指基础储量中的经济可采部分在预可行性研究、 可行性研究或编制年度采掘计划当时,经过了对经济、开采、选冶、 环境、法律、市场、社会和政府等诸因素的研究及相应修改,结果 表明在当时是经济可采或已经开采的部分。

      用扣除了设计、采矿损 失的可实际开采数量表达,依据地质可靠程度和可行性评价阶段不 同,又可分为可采储量和预可采储量 3.2.2 基础储量:是查明矿产资源的一部分它能满足现行采矿和 生产所需的指标要求(包括品位、质量、厚度、开采技术条件等), 是经详查、勘探所获控制的、探明的并通过可行性研究、预可行性 研究认为属于经济的、边际经济的部分,用未扣除设计、采矿损失 的数量表述 3.2.3 资源量:是指查明矿产资源的一部分和潜在矿产资源包括 经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证实为次边际经济的矿产资源以及经 过勘查而未进行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的内蕴经济的矿产资源; 以及经过预查后预测的矿产资源 3.3 编码:采用(EFG)三维编码,E、F、G 分别代表经济轴、可 行性轴、地质轴(见图 1) 编码的第 1 位数表示经济意义:1 代表经济的,2M 代表边际 经济的,2S 代表次边际经济的,3 代表内蕴经济的;第 2 位数表 可行性评价阶段:1 代表可行性研究,2 代表预可行性研究,3 代表 概略研究;第 3 位数表示地质可靠程度:1 代表探明的,2 代表控 制的,3 代表推断的,4 代表预测的变成可采储量的那部分基础 储量,在其编码后加英文字母“b”以示区别于可采储量。

      3.4 类型及编码:依据地质可靠程度和经济意义可进一步将储量、 基础储量、资源量分为 16 种类型(见表 1) 3.4.1 储量:有 3 种类型 3.4.1.1 可采储量(111):探明的经济基础储量的可采部分是指 在已按勘探阶段要求加密工程的地段,在三维空间上详细圈定了矿 体,肯定了矿体的连续性,详细查明了矿床地质特征、矿石质量和 开采技术条件,并有相应的矿石加工选冶试验成果,已进行了可行10性研究,包括对开采、选冶、经济、市场、法律、环境、社会和政府因 素的研究及相应的修改,证实其在计算的当时开采是经济的计算的可 采储量及可行性评价结果,可信度高 3.4.1.2 预可采储量(121):探明的经济基础储量的可采部分是指在 已达到勘探阶段加密工程的地段,在三维空间上详细圈定了矿体,肯定 了矿体连续性,详细查明了矿床地质特征、矿石质量和开采技术条件, 并有相应的矿石加工选冶试验成果,但只进行了预可行性研究,表明当 时开采是经济的计算的可采储量可信度高,可行性评价结果的可信度 一般 3.4.1.3 预可采储量(122);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的可采部分是指在 已达到详查阶段工作程度要求的地段,基本上圈定了矿体三维形态,能 够较有把握地确定矿体连续性的地段,基本查明了矿床地质特征、矿石 质量、开采技术条件,提供了矿石加工选冶性能条件试验的成果。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