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北碚区绿地规划调研.pdf
35页2012.03 目录 2012.03 1 背景介绍 1 调查范围 2 现有规划背景 3 自然条件 4 社会条件 7 现状调查 11 市域现状调查 12 建成区现状调查 15 E组团现状调查 22 分析建议 24 SWOT分析 25 现存问题 26 改进建议 27 目录 第一部分 背景介绍 2012.03 1 调查范围 背景介绍 北碚区位于重庆市区西北郊的缙云山下,嘉陵江畔,幅员面积 753平方公里,人口 63万,是重庆的风景旅游区和智力型清洁工业基地。
本世纪 20年代末,由爱国实业家卢作孚先生开拓,抗战时期为陪都重庆迁建区,被誉为“陪都的陪都”是重庆的历史文化名城,重庆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1997年被命名为国家级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和重庆市第一个山水园林城区 重庆市 北碚区 规划区 建成区 E组团 2 2012.03 背景介绍 现有规划背景 • 2001年 , 重庆市政府着手清理重庆主城区 ( 含北碚 ) 规划情况 : 1996年编制 ,1998年修改的 《 北碚区城市总体规划 》 未审批 同时城北新区 , 城南新区一期 , 二期 , 东阳地区均作了控规 , 城市建设基本按控规实施 • 国道 212线 , 渝怀铁路 , 遂渝铁路的新建 , 对原规划的城市性质 、 人口规模 、 用地规模 , 空间布局和城市基础设施布局均需重新论证 • 北碚区政府和有关部门制定了 《 北碚区国民经济 、 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 和 《 北碚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 等一系列相关专业规划 , 客观上要求城市规划与其它计划 、 规划相协调 , 使政府对全区的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和经济发展在宏观上有所依据 城市性质 以旅游、文化为特色,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骨干的山水园林城市。
3 2012.03 • 特点 • “陪都的陪都” • 重庆的历史文化名城 • 重庆后花园 恐龙之乡 • 国家级可持续发展综合实验区 • 全国首批风景名胜区 • 国家级山水园林城区 • 全国造林绿化十佳城市 • 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 气候 北碚属亚热带 季风湿润气候、 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有春早、夏热、秋短、冬迟特征最高气温 43℃ 最低气温 -1℃, 年平均气温 18℃ 全年无霜期长达 335天气候要素组合的季节分布特点,突出地表现为:夏季“ 温、光、雨同步 ” 历年 5~ 8月份的 4个月时间内,集中了全年活动积温的 53.83%,日照时数的 54%,降水量的 57.7% • 降水 北碚区降水量较丰富,平均年降水 11O5.4毫米但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夏半年( 5- 10月),为 866.9毫米,占全年的 78.3%.尤以 5- 8月份的四个月内,集中了全年的 57.7%.而冬季的 12— 2月份三个月时间内仅占全年的 5.3%,平均年降水日数 158天主要集中在初夏( 5— 6月)和秋季的 9— 10月,均占当月天数的一半左右.年内降水强度分配不平衡,日降水量 ≥25 毫米集中在 5月 9日- 9月 23日的四个半月内.其中日降水量 ≥50 毫米的暴雨,每年出现几次. 60%的年份出现≥100 毫米的大暴雨,个别年份出现 ≥2OO 毫米的特大暴雨,致使水土流失极严重。
背景介绍 自然条件 4 2012.03 背景介绍 5 土地资源 区内多山地丘陵,平坝较少,水系丰富全区是“六分丘陵、三分山地,一分平坝”的自然特征 土壤类型有五个大类即 :水稻土、潮土、紫色土、石灰土、黄壤土又分为 7个亚类, 18个土属,54个土种其中,水稻土和紫色土占全区土壤面积的81.7%这类土壤适合耕种,有利农作物和森林植被的生长全区土地面积为 1131294.6亩其中耕地面积为 444668.4亩,林地面积为 27779.1亩 ,水域面积53658.2亩本区农耕地土壤肥力及其生产水平差异较大.总的状况是:偏酸、缺磷,有机质含量较低,钾素、矿质养份及阳离子交换量较高 水资源 北碚区位于长江主干支流嘉陵江的下游,嘉陵江在合川境内汇集涪江、渠江,从西北切穿沥鼻峡背斜进入北碚区,切穿温塘峡背斜进入北碚向斜,再切观音峡背斜后绕蔡家向斜从东南同兴公社出境,境内长约 45公里 嘉陵江切穿三列背斜,形成江面狭窄、河谷幽深、悬崖绝壁、山势险峻的嘉陵江 “小三峡 ”,其中以温塘峡最窄,枯水河面宽 170米,洪水宽 221米,平均水深34米,进入向斜后则弯曲延伸,江面宽而浅,出现“沱 ”、 “碚 ”、 “滩 ”的构造,江岸出现沉积阶地。
向斜中发育的中、小河流,在这里与嘉陵江交汇构成北碚区水系网络的主要支流有运河、龙凤溪、明家溪、马鞍溪、车盘溪等 全区水资源总量为 42676.55万立方米、地表水资源总量为 41510.86万立方米,其中地下水资源总量为 2061.25万立方米蓄水总量为 3435万立方米平均过境水量为 657.7亿立 2012.03 背景介绍 6 植物资源 境内自然条件复杂,植被层次丰富,种类繁多天然生长的森林植被有 7个植被型维管束植物有198 科, 776属, 1422种本区特有植物有 :缙云四照花、缙云黄岭、缙云琼楠、缙云紫金牛、北碚槭、北碚土密树、北碚花椒、缙云密花树、四川白兰花等,珍稀植物有珙桐、水杉、柳杉、南方红豆杉(美丽红豆杉 )、香果树、中华观音莲座、松叶蕨等,是重庆市植物独特资源种类最多的地区之一在栽培植物中,粮油作物品种有 200多个,蔬菜品种 180多个,果树 30余种,品种和品系 250个,桑树品种27个,茶叶 5种,中药材 45种 动物资源 北碚区共记载陆生野生动物 234种,隶属于 26目, 63科, 159属其中,两栖类 12种( 1目, 4科,8属)爬行类 24种( 2目, 8科, 16属)。
鸟类 163种( 16目, 35科, 106属),兽类 35种( 7目, 15科,29属) 2012.03 • 历史沿革 1949年改称北碚管理处 1951年为川东行署辖北碚市, 1953年为重庆市北碚区 1995年初,重庆市进行行政区划调整,北碚区辖天生、朝阳 2个街道办事处的歇马、龙凤桥、天府、童家溪、澄江、蔡家岗、东阳、北温泉、施家梁 9个镇,从江北县划入的水土、复兴、静观、柳荫、三圣、偏岩 6个镇和皮家山、石坝 2个乡区人民政府驻碚峡西路 1997年,面积 753.4平方千米,人口 62.2万,辖 15镇2乡 2个街道区政府驻天生街道峡西路 2000年,北碚区辖天生、朝阳 2个街道办事处;歇马、龙凤桥、天府、童家溪、澄江、蔡家岗、东阳、北温泉、施家梁、水土、复兴、静观、柳荫、三圣、偏岩、石坝、金刀峡 17个镇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 646577人,其中:天生街道 87054人、朝阳街道35027人 、东阳镇 47623人、歇马镇 56346人、澄江镇38974人、蔡家岗镇 29543人、童家溪镇 17837人、天府镇 44737人 、龙凤桥镇 31958人 、 北温泉镇 35217人、施家梁镇 11757人、水土镇 44993人、静观镇 54490人、柳荫镇 26589人、复兴镇 38745人、三圣镇 12170人、偏岩镇 14058人、石坝镇 15902人、金刀峡镇 3557人。
2002年 7月 31日,北碚区人民政府驻地从碚峡西路 9号迁至新区 9-11号地(渝府 [2002]124号) 2002年,北碚区辖 2个街道办事处(天生、朝阳)、17个镇(东阳、澄江、歇马、蔡家岗、董家溪、天府、龙凤桥、施家梁、北温泉、水土、静观、柳荫、复兴、三圣、偏岩、石坝、金刀峡), 73个居委会、 301个村委会 2002年末户籍总人口 64.0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7.46万人 2005年 8月 23日,重庆市人民政府(渝府 [2005]172号)批复:同意撤销北碚区偏岩镇、石坝镇,调整金刀峡镇、三圣镇行政区域具体调整为:( 1)金刀峡镇辖原金刀峡镇和偏岩镇的行政区域,辖 8个村民委员会、1个社区居委会,幅员面积 69.20平方千米,镇政府驻偏岩场 16号 2)三圣镇辖原石坝镇和三圣镇的行政区域,辖 10个村民委员会, 2个社区居委会,幅员面积59.22平方千米,镇政府驻三圣场 背景介绍 社会条件 7 2012.03 • 旅游资源 北碚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缙云山、北温泉、嘉陵江小三峡、金刀峡、胜天湖等著名景点 60多处 ; 有文物景点 104处 ;其中列入省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4处 ;有国家级重点保护的抗日名将张自忠墓 ;还有晏阳初、梁实秋、老舍等文化名人故居 ;北碚还是恐龙之乡,已发掘恐龙化石遗址 13处。
还有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金果园,四季如春,每个季节都可以吃到新鲜的水果,自己摘,自己种,很有意义正在开发的十里温泉村又是一个新的旅游胜地以北温泉为依托,向澄江方向发展 北碚是著名的花园城市荣获 "国家级可持续发展综合实验区 "、 "全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