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亚科技财务舞弊的动因和治理对策探析.docx
22页摘 要近几年来,我国的经济情况一直处于稳定地发展当中,我国的资本市场在愈来愈完善的过程中不断扩大,上市公司的数量也在逐年增长但同时,上市公司却频繁有财务舞弊的行为被曝光,而这个现象对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产生了十分恶劣的影响,也从侧面说明了我国上市公司的质量赶不上数量证监会在其官网上发布了《2018年稽查的20起典型违法案例》,金亚科技位于榜上,其涉及欺诈上市和数据造假,报表调整金额达到12亿,直接轰动了整个中国证券市场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行为对我国证券市场的积极稳定的发展情况有着极其不好的影响,也让中小投资者饱受经济损失之苦,因此,本文想要通过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事件进行探析,希望能对我国财务舞弊事件的减少起到一些积极的作用本文在开头先对财务舞弊的概念和相关理论进行了阐述,以金亚科技案为例,分析其舞弊手段,再以舞弊风险因子理论为理论基础对舞弊动因进行探析,提出合适可行的治理对策金亚科技舞弊案件的手段和动因主要由领导人品质不良、急于上市圈钱、经济发展不景气面临退市风险、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内外审计监督机构没有尽到自己的职责和义务以及国家关于惩罚的法律条规略显宽松构成,因此提出了以下几点治理对策:要制定好科学合理的企业发展计划,脚踏实地,不要为了上市而上市;要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完善股权制度和重视内部审计机构;属于第三方的外部审计机构需要注重于提高机构内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素养,使其尽到应尽的责任;希望国家政府完善法律法规,改善财务舞弊频发的现象。
最后在该案例的基础上对行业进行了以下几点的总结:公司不要盲目上市,要了解自身经济实力;公司管理者和外部审计机构及审计人员要做到严格自律,要明确自己的职责所在,遵守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个人诚信行为规范,同时也要建立健全和完善内部的控制制度和体系,重视审计的监督和监管作用;对政府来说,应该对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进行完善和建立,以严厉的惩罚让舞弊者望而生畏关键字:财务舞弊 上市公司 舞弊风险因子 治理对策目 次引言 11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1 财务舞弊的概念界定 21.2 相关的理论基础 21.2.1 舞弊冰山理论 21.2.2 舞弊三角理论 31.2.3 舞弊GONE理论 41.2.4 舞弊风险因子理论 42 案例情况回顾——金亚科技财务舞弊案 62.1 案例的基本情况 62.1.1 成都金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62.1.2 案例经过概述 72.2 金亚科技财务舞弊的手段分析 82.2.1 大股东占用公司资金 82.2.2 虚构预付工程款,伪造合同 82.2.3 虚构采购数据 92.2.4 虚增营业收入 102.2.5 利用分期销售,虚增利润造假上市 112.2.6 虚增货币资金 112.3 财务舞弊的后果 122.3.1 对公司的整体价值造成的负面影响 122.3.2 对信息的使用者产生不良影响 142.3.3 对社会风气造成恶劣影响 143 金亚科技财务舞弊动因分析—基于舞弊风险因子理论 153.1 个别风险因子分析 153.1.1 道德品质方面 153.1.2 动机方面 153.2 一般风险因子分析 163.2.1 舞弊机会方面 163.2.2 发现可能性方面 163.2.3 舞弊行为被发现后的惩罚程度方面 173.3 小结 174 存在的问题及治理对策 14.1 道德品质方面 14.1.1 存在的问题 14.1.2 治理对策 14.2 动机方面 14.2.1 存在的问题 14.2.2 治理对策 24.3 舞弊机会方面 24.3.1 存在的问题 24.3.2 治理对策 24.4 被发现可能性方面 34.4.1 存在的问题 34.4.2 治理对策 34.5 被发现后的惩罚程度方面 44.5.1 存在的问题 44.5.2 治理对策 45 结论 55.1 主要结论 55.2 不足与展望 6参考文献 8引 言这几年我国资本主义市场开始慢慢完善,经济发展得越来越快,上市公司也在逐年增加。
又因为上市公司的数量和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情况和资本市场的发展态势,所以对我国来说,对上市公司进行严格考量、完善资本市场秩序,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但是以此同时,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公司为了获取上市资格和满足一己私利,竟然冒险地采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对其财务情况进行粉饰的现象,企业内部审计相关部门和外部第三方审计机构本应坚定立场,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情况起到监督、评价和鉴证的作用,最后却还是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可见现代舞弊手段的隐蔽及高超银广夏事件、长生生物、龙宝参茸、万福生科和华泽钴镍等财务舞弊事件的不断被曝光,不但引发了市场经济恐慌,而且对市场秩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这个现象对我国的经济健康发展态势造成了不好的影响[1],也对公司自身形象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让其丧失信用,以后再难登上大雅之堂一直以来,财务舞弊一直是我国亟需解决的一个难题因此,对上市后进行舞弊的公司进行动因分析,从而提出合理化对策,对完善我国的财务舞弊相关的控制体系有重大意义1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1.1 财务舞弊的概念界定 关于舞弊,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一般是指为了自己的利益,做一些违法乱纪的行为的欺骗行为,而在审计方面,它更关注的是其行为与是会使公司财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
在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的第28号《审计准则公告》中,财务舞弊被定义为明明知道该行为违反了相关条例还歪曲了事实,但是为了获取利益,不惜以侵害他人的利益为代价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发布的《内部审计实务标准》中认为,舞弊是一种由组织内外部的人进行的非法欺骗他人的行为在我国财政部出具的《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6号文件中,我国学者把舞弊定义为组织内外部人员采用违反条例的手段,采取手段使得组织利益被损害,同时让个人利益得到非法满足在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具体准则》第1141号文件中,财务舞弊行为被定义为是舞弊主体故意以造假等手段侵占财产并获利的行为[2]从以上多个方面来看,由于思考的方向略有偏差,国内外各学者对财务舞弊的定义一直一个没有特别统一和权威的定义,但是总体上可以将财务舞弊概括为一种通过诈骗的手段获取个人不合法的利益,同时损害他人利益的行为,具有故意性、预谋性、失真性、违法性和隐蔽性等特点[3]因此,本文在基于各项报告给出的概念基础上,将本文的财务舞弊定义为一种为了实现个人或组织的非合法利益,运用非合法手段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进行粉饰,并通过这些行为给进行资本投资的个人及机构造成了利益方面的损失的一种有预谋的故意侵害行为。
1.2 相关的理论基础 1.2.1 舞弊冰山理论 舞弊冰山理论最早是由海明威提出来的他主张把影响结果的因素分为显性因素和隐性因素,又因为画出来后结构与冰山相似,因此成为冰山理论显性因素指的是漂浮在海平面上方的、人们可以看到的部分,比如组织管理、技术应用、公司制度和效率衡量等,是相对客观化和表面化的结构因素;隐性因素则是指隐藏在海平面下方、不容易被人们看到的部分,比如职业素养、行为准则、价值观、人生观等,是很容易被隐藏起来的主观个性化因素该理论认为,财务舞弊的原因主要由海平面上的部分(主观动因)和海平面下(客观动因)组成,而海平面下的部分占据了大概90%,所以主观动因是构成舞弊的主要动因[4]海平面管理制度技术情况衡量措施等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行为准则情感观念等结构因素(显性)行为因素(隐性)图1 舞弊冰山理论冰山理论意在说明,在进行财务舞弊的动因判断时,除了要对公司内部制度进行核查以外,更要关注企业是否存在财务压力等隐藏的主观动力1.2.2 舞弊三角理论 借口压力机会欺 诈三 角舞弊三角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提出来、后来1995年经过史蒂文等人的改进后完成了的该理论认为,舞弊的发生一般都会涉及压力、机会和借口三个要素,其中压力一般指的是经济压力和工作压力,是最为直接的因素;机会是重要条件,包括内部控制的缺陷、审计制度不健全等。
借口可以解释为自我合理化,是在前两个条件得到满足后的心理慰藉[5]图2 舞弊三角理论三角理论意在说明,舞弊三因素不是孤独的个体,而是互相结合发挥作用的三因素中无论是互相作用,还是只有一个足够强烈,都可能会诱发舞弊行为1.2.3 舞弊GONE理论 舞弊GONE理论是美国学者伯洛格纳在1993年提出的该理论认为导致舞弊的因素主要有贪婪(Greed)、机会(Opportunity)、需要(Need)和暴露(Exposure)四个,其中,贪婪是指组织内外部的个人道德问题;机会是指内部管理机构的问题,比如组织结构合理化、管理层权力问题和相关部门监管等;需要是指舞弊需求,是舞弊行为的直接原因,包括发展需求和经济需求等;暴露包括舞弊行为被发现的可能性和被发现后的惩处行为,是外部因素[6]贪心(Greed)机会(Opportunity)需要(Need)暴露(Exposure)GONE图3 舞弊GONE理论GONE理论意在说明,舞弊不能从单一方面判定,要从全局下手,才能更好地对舞弊动因进行研究分析1.2.4 舞弊风险因子理论 舞弊风险因子理论是四个理论中最新的、也是最完善的一个该理论认为,把企业舞弊主要由个别风险因子和一般风险因子构成。
个别风险因子主要与体的品质道德和需求动机有关,是可控范围之外的因素;一般风险因子则是与实施机会、被揭发的可能性和揭发后的惩罚力度有关,是由组织机构的可控因素组成的[7]舞弊风险因子理论意在说明,舞弊主体通常是在结合两类风险因子进行分析后,认为实施舞弊对自己利大于弊时,舞弊行为就很可能会发生因此在进行判断企业是否舞弊时,要从内而外地进行调查,才能得出全方位的结论,并加以惩罚上面列示介绍的四个理论,其实在思想方面是有一些相似的,不一样的是舞弊冰山理论提出的时间距今太久,而舞弊三角理论和舞弊GONE理论虽然在我国在进行理论分析方面运用的很多,但是对比起舞弊风险因子理论来说也略显陈旧相对来说舞弊风险因子理论的行为解释较为清楚和详细,对于这几年发展势头很猛的我国市场经济来说,有利于打开新的思路和发现新的方向,所以我选择把这个理论作为理论基础,相信能更有利于对本文案例进行论述和分析2 案例情况回顾——金亚科技财务舞弊案2.1 案例的基本情况 2.1.1 成都金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成都金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亚科技)于1999年在四川省成都市成立,2007年完成股份制改革,是一家以数字电视的软硬件产品为主要经营业务的制造业企业,曾被列入行业十大自主品牌,获得省级质量认证企业等称号。
2013年,金亚科技的营业总收入达到59357.90万元其股票代码为300028,在2009年申请上市时共有股本11000万股,其中周旭辉作为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拥有3999.6万股,比例高达36.36%,是公司持有最大份额股份的大股东虽然公司上市之后的几年也进行过增加资本和监事会、董事会成员的轮换,但是周旭辉一直是最大的股东,手里掌握着公司实权表1 金亚科技2009年申请上市时候的股权结构股东名称持股比例(单位:万股)持股比例周旭辉3999.6036.36%李宏伟1000.009.09%王仕荣820.207.45%郑林强780.207.09%长沙鑫奥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