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清贫》优质教案.doc
17页12*清贫文本分析本文是方志敏的遗作作者用简洁朴实的语言,叙述了自己被俘后被两个国方兵士搜身时的情景,指出清贫、洁白朴素是革命者战无不胜的力量源泉,表现了共产党人坚定的革命信念和矜持不苟、舍己为公、甘于清贫的高尚的革命情操这是一篇议论性很强的记叙文,文章将叙述与议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明确本文写了一件什么样的事,通过这件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同时,全文从头到尾都在对比,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章的结构,将对比的内容列出来,然后探讨交流对比的作用本文的语言简洁朴素,教学时,要指导学生反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而深入地揣摩不同人物的不同心理,体会方志敏同志甘于清贫的可贵品质,感受他坚定的革命志向和崇高的共产主义信仰教学目标1.会认“筹、矜、俘”等9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吓”;重点理解“筹集、矜持、企望”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清贫”的真正含义3.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用对话、动作、神态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体会方志敏同志甘于清贫的可贵品质,感受他坚定的革命志向和崇高的共产主义信仰4.体会方志敏热爱祖国的炽热情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学习方志敏甘于清贫的革命精神,培养高尚的情操。
教学重点1.学习本文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心理,刻画人物性格特点的写法2.抓住重点词句品读体会,感受方志敏甘于清贫、矜持不苟、克己奉公的高尚情操教学难点1.学习本文刻画人物性格特点、表达观点的写法2.通过学习课文正确理解物质生活与精神追求之间的关系,体会清贫精神在新时代的意义课时安排1课时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由郭沫若的诗导入千秋青史永留红,百代难忘正学功纵使血痕终化碧,弋阳依旧万株枫导语:这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文学家、诗人、剧作家郭沫若写给无产阶级革命家方志敏的一首诗,诗中高度赞扬了方志敏为革命事业付出的艰苦努力,同时也写出了方志敏精神对后人的影响方志敏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他又有哪些值得称道的品质让后人盛赞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方志敏在狱中写的一篇文章——《清贫》,进而了解这个人板书:清贫)2.出示课题,朗读并理解课题1)说说“清贫”的含义明确:“清贫”是指清白、贫穷,一无所有在古代多用来形容读书人本文主要指方志敏及像方志敏一样的革命战士2)把“清贫”作为标题的好处明确:本文用“清贫”作标题,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表明本文主要写的是共产党员以恪守清贫为美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1.介绍作者及本文的创作背景。
方志敏(1899—1935) 江西弋阳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杰出的农民运动领袖,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土地革命斗争时期赣东北和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人1935年8月6日,他被国民党反动派在南昌杀害,卒年仅36岁在狱中,他受尽酷刑,写下了《可爱的中国》《狱中纪实》等文章创作背景 1935年1月,方志敏组成的北上抗日先遣队陷入敌人的包围之中,方志敏率领的800余人冲出了包围圈,却发现大队没有跟上来作为苏维埃主席的方志敏将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又一次毫不犹豫地进入敌人的包围圈,找到了大队人马,可此时他们已经被敌人的14个团、7倍于自己的兵力重重包围着,还得忍饥挨饿一次次突围,最后只剩下80多人方志敏已经7天没吃东西了,在这种危急关头,他还不忘鼓励战士们说:“吃不得苦,革不得命苦算什么,越苦越要干他既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最终,由于叛徒的出卖,方志敏不幸被俘本文写的就是他在狱中回忆自己被俘时的情景2.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在重点字、词、句下面做记号3.出示带拼音的字词卡片学生自主识字,教师相机点拨集 持不苟 被 金 威裤 望 此 裤 山◆需注意的字音:“筹”“镯”是翘舌音的字;“企”应读“qǐ”,不要读成“qì”;“彼”应读“bǐ”,不要读成“pí”;“吓”是多音字,在“威吓”一词中读“hè”。
4.指导学生理解词语[奢侈]花费钱财过多,享受过分 [筹集]筹措聚集[矜持]①庄重;严肃②拘谨,拘束[舍己为公]为了公共的利益而牺牲个人的利益[热望]热烈盼望 [齿冷]〈书〉耻笑(笑则张口,时间长了,牙齿就会感觉到冷)5.理清思路,划分层次,归纳大意◆结构梳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我”从事革命十余年,从没有奢侈过这一部分是开篇的议论,提出全文的主旨:清贫是共产党员的美德第二部分(第2~8自然段):写被俘时被两个国方兵士搜身的过程这部分记叙得很具体,先写两个兵士认为“我”是共产党的大官,能搜出钱财;再写两个兵士仔细搜身后用武器威胁仍找不到钱财;最后写两个兵士拿走一只时表和一支自来水笔这个事例证明共产党员确实恪守清贫这是从随身所带物品的角度写,是印证主旨的事例之一第三部分(第9自然段):写“我”家中也只有几套旧汗褂裤和几双缝上底的线袜这是从家中财产的角度写,是印证主旨的事例之二第四部分(第10自然段):写清贫、洁白朴素是革命者战胜困难的原因这是本文的总结三、研读课文,重点探究研读第一部分——从不奢侈1.默读第一部分,画出富有表现力的句子,圈出关键词语,并在旁边做批注。
2.读完后先和同学说一说,然后在全班交流3.学生汇报默读时遇到的问题,教师随机点拨1)“在这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是过着朴素的生活,从没有奢侈过这句话在文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明确:这一句是自我表白,说明作者从事革命斗争十余年一向清贫一向”“朴素”和“从没有”“奢侈”的对比突出了方志敏的清廉品质,开篇点题2)“这在国方的伟人们看来,颇似奇迹,或认为夸张;而矜持不苟,舍己为公,却是每个共产党员具备的美德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手法?该如何理解?明确:将共产党员和国方的伟人们相对比,突出共产党员的矜持不苟和廉洁奉公,表明甘于清贫其实是每一个共产党员的革命操守这是一个并列复句,从正反两方面谈不同的人对清贫有不同的看法:有些人认为是奇迹或夸张,共产党员却认为这是美德认为是奇迹或夸张的是国民党反动派之流,他们从“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观点出发,认为获得钱财是人的本性,经手巨款而不贪简直是不可思议共产党员则相反,他们搞革命不为发财,而是为天下百姓的解放,因此必须把有限的资金用于革命事业,革命事业兴旺、成功才是革命者的心愿3)重点朗读:而矜持不苟,舍己为公,却是每个共产党员具备的美德预设:读到这里的时候,两个成语“矜持不苟”“舍己为公”节奏要稍微慢一点儿,声断气不断。
美德”要重读明确作用:这句是作者提出的观点,是本文中心所在,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表达了自己的坚定信仰,也表达了对真正的共产党员的赞美及自己作为共产党员的自豪之情4)“所以,如果有人问我身边有没有一些积蓄,那我可以告诉你一桩趣事这句话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明确:引起下文将被捕之事说成是“趣事”,体现了方志敏同志对敌人的蔑视,对自己献身革命事业的自豪,也体现了他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研读第二部分——被俘搜身1.快速阅读全文,找出本文哪些自然段是记事,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涉及了哪些人明确:第2~8自然段是记事部分,主要写方志敏身为我军革命领导人,却一身清贫,被捕时身无分文的故事人物有国方兵士二人、方志敏2.快速阅读第二部分,说说主要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动作、心理、神态、语言1)动作①作者对国方兵士的动作描写中运用了哪些动词?有什么作用?明确:第2自然段——摸、捏、拿、拉、拉、盯、吼;第6自然段——弓、捏;第8自然段——搜寻、塞、抢夺、望作者运用这些动词,详细地描写了两个国方兵士的行为,将他们用尽一切办法掠人钱财的贪婪、丑恶的嘴脸描绘得淋漓尽致②经过这么详细的搜索,国方兵士在方志敏身上到底找没找到他们所期盼的钱财呢?面对他们搜索到的结果,两个兵士达成了怎样的协议?这些又说明了什么?明确:没有,只有一只时表和一支自来水笔。
最后这两个国方兵士决定将表和自来水笔卖出钱来平分这样的结果其实是必然的,印证了方志敏的清廉,也更彰显了两个国方兵士的贪婪③“除了一只时表和一支自来水笔,一个铜板都没有搜出”,这样的搜索结果说明了什么?明确:说明方志敏仅有的财物也是为了革命的需要,也可看出方志敏忠于革命的高尚品德2)心理国方兵士在搜找钱财的过程中有着怎样的心理变化呢?在文中找到相应的词语明确:(第2自然段)热望——(第2自然段)被激怒——(第6自然段)企望——(第8自然段)失望这种由高到低的情绪变化表明了国方兵士贪婪和爱财的本性,同时也暗含了一种对比他们之所以产生这种变化,是因为他们认为共产党高官和国民党高官一样,都很有钱而事实上,共产党员都是清贫守节的,与国民党高官爱财的本性截然不同3)神态请在文中找到相应的描写神态的词语明确:①国方兵士:(第2自然段)凶恶的眼光——(第8自然段)低头注目——(第8自然段)怀疑而又惊异的目光这些描写表现了国方兵士的凶狠、贪婪,说明他们就是为了钱财而干事的,他们不理解共产党员所具有的清贫的精神、崇高的信仰②方志敏:面对“威吓”,方志敏“微笑着”“淡淡地说”(第4自然段)方志敏以微笑、恬淡的神态面对国方兵士的威吓,表现了对国方兵士的蔑视,这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临危不惧、从容不迫、大义凛然精神的直接体现。
共产党员的高大、伟岸与敌人的猥琐龌龊、阴暗矮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4)语言①国方兵士A.“赶快将钱拿出来,不然就是一炸弹,把你炸死去!”明确:这句话表明国方兵士为了从方志敏身上获得钱财,不择手段,泯灭人性B.“你骗谁!像你这样当大官的人会没有钱!”明确:这句话说明国方兵士认为共产党干部应该和国民党当大官的一样都很有钱,而事实则不然,这更加突出了共产党员的清廉C.“绝不会没有钱的,一定是藏在哪里,我是老出门的,骗不得我明确:国方兵士没搜到钱财仍不死心,唯恐自己检查不仔细,以自己有经验、见多识广为由企图能搜出一点儿钱财,刻画了他们贪婪成性的丑陋面目D.“走吧!”明确:国方兵士最后没有搜到一个铜板,命令方志敏“走吧”,表现了他们的失望透顶,从侧面说明方志敏的清贫②方志敏A.“哼!你不要做出那难看的样子来吧!我确实一个铜板都没有存,想从我这里发洋财,是想错了明确:方志敏讽刺挖苦敌人,表现了他的从容镇定、临危不惧、坚强乐观的精神品质哼!”充分表现了方志敏对他们的蔑视;“确实一个铜板都没有存”表现了方志敏的清廉B.“你们要相信我的话,不要瞎忙吧!我不比你们国民党当官,个个都有钱,我今天确实是一个铜板也没有,我们革命不是为着发财!”明确:这是方志敏回答国方兵士的话,字字有力,落地有声,展现了共产党员恪守清贫的美德。
这两句话把国民党官员与共产党干部加以对比,讽刺了国民党官员贪污腐化、聚敛民财、盘剥百姓的丑恶行径,赞美了共产党员矜持不苟、克己奉公的美德个个都有钱”指出聚敛民财、盘剥百姓在国民党官员中不是个别现象,而是人人如此;“一个铜板也没有”强调“清贫”;“不是为着发财”阐明革命者的宗旨,即不为个人谋利益,要为天下谋幸福3.再次品读第二部分,思考:方志敏真的没有钱吗?他有钱,但这些钱是怎么来的?用于什么地方?明确:方志敏经手的款项总在数百万元,但他全部用于革命事业,可见他的矜持不苟、舍己为公、公正清廉4.讨论:作者用了大量的笔墨来描写国方兵士,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呢?明确:这是侧面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