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共管理-考试大纲.doc
12页公共管理 - 考试大纲2008参考教材: 王乐夫、蔡立辉主编:《公共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年版 ( 咖啡色封面或红色封面 )考试时间: 2 小时(满分 100 分)第一章 导论一、公共管理学的概念范畴1. 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2. 公共管理与工商企业管理二、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象1. 公共管理学的发展历程2. 公共管理学的学科特征三、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1. P 途径和 B 途径2. 管理途径、政治途径、法律途径公共管理的理论发展四、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方法第二章一、公共行政理论的演进1. 威尔逊的“政治 - 行政”二分法2. 韦伯的官僚制理论3. 西蒙的批评与公共政策学派的出现4. 沃尔多的新公共行政学说二、现代公共管理论的发展1. 公共选择理论(1)经济人的人性假设与公共选择(2)政府规模扩张与公共选择(3)公共选择的理论主张2. 新公共管理理论(1)管理的自由化和市场化是新公共管理蕴含的两大基本理念(2)新公共管理的理论观点及其评价3. 公共治理理论(1)公共治理理论的兴起(2)治理的含义(3)公共治理理论的内容4. 新公共服务理论(1)新公共服务的内涵(2)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基本观点公共组织第三章一、公共组织的性质与结构1. 公共组织的含义2. 公共组织的特征3. 公共组织的基本类型(1)政府组织(2)非营利组织(3)准政府组织二、非营利组织1. 非营利组织的特征2. 非营利组织的分类3. 非营利组织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三、事业单位1. 事业单位的含义与特征2. 事业单位改革(1)事业单位改革的必要性(2)事业单位改革的目标与原则四、公共组织的变革1. 科层制组织的基本特征2. 科层制组织的缺陷与困境3. 公共组织变革的目标与内容公共领导第四章一、公共领导的内涵与作用二、公共领导体制1. 领导体制的含义2. 领导体制的基本类型(1)首长制与委员会制(2)集权制与分权制(3)层级制与职能制三、公共领导方法1. 领导协调2. 领导沟通3. 领导激励四、领导能力1. 领导力的含义2. 领导力的主要内容1)领导的创新能力(2)领导的战略思维能力(3)领导的执政能力3. 提高领导能力的途径第五章 公共政策一、公共政策的含义与性质二、公共政策过程1. 公共政策问题的建构( 1)系统议程(2)正式议程2. 公共政策制定确立政策目标——政策方案拟定、评估与抉择——政策合法化3. 公共政策执行(1)公共政策执行失控的表现(2)公共政策执行失控的矫正4. 公共政策评估(1)政策效率与效果2)政策价值效应第六章 公共人力资资源管理一、人力资源管理概述1. 人力资源的含义2. 传统人事管理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差别二、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1. 职务分析(1)职务分析的含义(2)职务分析的程序2. 人员招聘(1)内部招聘与外部招聘(2)招聘筛选的方法3. 人员培训与开发4. 绩效评估(1)绩效评估的含义(2)绩效评估的方法:量表法、 360 度评估法5. 薪酬管理(1)薪酬的构成(2)薪酬制度设计的基本过程三、公务员制度1. 公务员制度的特点2. 中国公务员制度的主要内容第七章 公共预算管理一、公共预算的内涵与功能二、公共预算的编制1. 我国政府预算编制的基本原则及主要依据2. 我国政府公共预算的编制方法(1)人员支出和公用指出(2)项目支出三、预算执行1. 预算执行的机构设置及其职能2. 预算收入的执行3. 预算支出的执行四、政府决算1. 政府决算的内涵2. 政府决算的编制方法五、预算的审查和监督1. 我国立法机构在预算中的角色2. 人大审查与监督政府预算的程序与方法第八章 公共危机管理一、公共危机的内涵1. 突发事件与公共危机2. 公共危机的特征二、公共危机管理的含义三、公共危机管理体制1. 集体统一的指挥体制2. 分级响应和属地管理相结合的体制3. 危机管理联动协同体制四、公共危机管理机制1. 公共危机预警机制2. 公共危机管理决策机制3. 公共危机资源配置与保障机制4. 公共危机新闻发布机制5. 公共危机管理的控制处理机制6. 公共危机管理的善后处理与评估机制 五、公共危机管理法制1. 行政紧急权力的法律规制2. 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公民权利及其救济第九章 公共管理技术与方法一、传统行政方法1. 行政手段2. 法律手段3. 经济手段4. 思想政治教育手段二、当代公共管理新方法1. 市场化工具: 民营化、用者付费、 合同外包、特许经营、放松管制、产权交易、 内部市场2. 工商管理技术:目标管理、顾客服务、流程再造3. 社会化手段:社区治理、志愿者服务、公众参与与听证会三、战略管理1.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性质与目标2.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过程第十章 公共管理规范、公共管理伦理1.公共管理伦理的含义 2.公共管理伦理的实质:公共利益3.公共管理的责任冲突与选择二、公共管理法律1.公共行政法治化的原因2.我国公共行政法治化的主要内容三、公共管理监督1.公共管理监督的内容2.我国公共管理监督机制的问题与对策第十一章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 一、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内涵 二、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兴起与意义三、公共部门绩效评估体系的构建 1.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质量标准 2.建立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依据四、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程序五、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发展与完善1.西方国家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发展趋势2.科学推进中国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措施与途径第十二章 公共部门改革 一、公共部门改革的目标 二、公共部门改革的模式1.市场式政府2.参与式政府3.弹性化政府4.解制式政府三、当代西方国家公共部门改革的内容 1.重新界定和优化政府职能 2.利用市场和社会力量实行公共服务社会化、市场化 3.政府部门内部的管理体制改革四、当代中国行政体制改革1.当代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背景2.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 (1)建国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行政体制改革 (2)改革开放以来的行政体制改革3)以转变政府职能为中心的行政体制改革3.当代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发展趋势(1)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方向:服务型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2)当前行政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