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屋面工程细部构造施工工艺.doc

19页
  • 卖家[上传人]:z****
  • 文档编号:261260863
  • 上传时间:2022-03-0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45KB
  • / 1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屋面工程细部构造施工工艺1 总 则1.1适用范围及要求 本章适且于卷材防水屋面、涂膜防水屋面、刚性防水屋面、瓦屋面、隔热屋面的天沟、檐沟、檐口、泛水、水落口、分格缝变形缝、排汽管道、伸出屋面管道等防水构造防水节点应根据建筑结构特点、环境状况,考虑屋面因材料、结构、温差、干缩和振动等因素产生的变形,采用节点密封、防排结合、刚柔互补多道设防的做法满足基层变形的需要,确保节点设防的可靠性1.2编制参考标准及规范 (1)《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7—2002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 50300—20012 术 语 (1)满贴法:铺贴防水卷材时,卷材与基层采用全部粘结的施工方法 (2)空铺法:铺贴防水卷材时,卷材与基层的周边一定宽度内粘结,其余部分不粘结的施工方法 (3)点粘法:铺贴防水卷材时,卷材或打孔卷材与基层采用点状粘结的施工方法3 基本规定 (1)屋面的天沟、檐口、檐沟、泛水、水落口、变形缝、伸出屋面管道等部位均应进行防水增强处理 (2)用于细部构造的防水材料,虽然品种多、用量少,但其作用非常大,应按照有关材料标准进行检查验收。

      4施工准备4.1 技术准备做好不同细部构造施工技术措施4.2材料要求 (1)用于细部构造处理的防水卷材、防水涂料和密封材料的质量,均应符合设计及《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7-2002)有关规定的要求 (2)材料进场后,应按《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7-2002)附录A、附录B的规定抽样复验,并提出试验报告;不合格的材料,不得在屋面工程中使用 (3)进场的防水材料必须存放在通风、干燥处,溶剂型材料存放和施工必须有防火设施5材料和质量要点5.1材料的关键要求 所用一切材料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出厂材质检验报告和现场抽检复验报告,严禁使用不合格材料5.2技术关键要求 不同部位的细部构造要求均应满足设计要求5.3质量关键要求 严格按不同部位细部构造要求做好增强附加层,以及密封收头工序5.4职业健康安全关键要求 具体内容同第3~12章有关内容5.5环境关键要求 具体内容同第3~12章有关内容6细部构造做法 屋面防水细部构造做法应由设计单位完成,但当无设计或设计资料不全时,可按下列要求施工6.1卷材防水屋面细部构造做法 (1)檐口、天沟、檐沟防水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天沟、檐沟应增铺附加层。

      当采用沥青防水卷材时应增铺一层卷材;当采用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或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时宜采用防水涂膜增强层4图6.1-1檐沟1——防水层;2——附加层;3——水泥钉; 4——密封材料2)天沟、檐沟与屋面交接处的附加层宜空铺,空铺宽度应为200mm,见图6.1-1 3)卷材防水层应由沟底翻上至沟外檐顶部,天沟、檐沟卷材收头应用水泥钉固定,并用密封材料封严(见图6.1-2) 4)在天沟、檐沟与细石混凝土防水层的交接处,应留凹槽并用密封材料嵌填严密 5)高低跨内排水天沟与立墙交接处应采取适应变形的密封处理(见图6.1-3)2)檐口的防水构造做法:无组织排水檐口800mm范围内卷材应采取满粘法;卷材收头应压入凹槽并用金属压条固定,密封材料封口;涂膜收头应用防水涂料多遍涂刷或用密封材料封严;檐口下端应抹出鹰嘴或滴水槽,见图6.1-4图6.1-4无组织排水檐口1—防水层;2—密封材料;3—水泥钉(3)女儿墙泛水的防水构造做法1)铺贴泛水处的卷材应采取满粘法泛水收头应根据泛水高度和泛水墙体材料确定收头密封形式;砖墙上的卷材收头可直接铺压在女儿墙压顶下,压顶应做防水处理(图13.6.1-5);也可压入砖墙凹槽内固定密封,凹槽距屋面找平层最低高度不应小于250mm,凹槽上部的墙体应做防水处理(图13.6.1-6);混凝土墙上的卷材收头应采用金属压条钉压,并用密封材料封严(图6.1-7)。

      图6.1-5卷材泛水收头 1-附加层;2-防水层;3-压顶; 4-防水处理图6.1-7混凝土墙卷材泛水收头1-密封材料;2-附加层;3-防水层;4-金属、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盖板;5-水泥钉2)泛水宜采取隔热防晒措施,可在泛水卷材面砌砖后抹水泥砂浆或浇细石混凝土保护;亦可采用涂刷浅色涂料或粘贴铝箔保护层 (4)变形缝的防水构造做法 1)变形缝的泛水高度不应小于250mm,防水层应铺贴到变形缝两侧砌体的上部 2)变形缝内宜填充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或沥青麻丝,上部填放衬垫材料,并应用卷材封盖,顶部应加扣混凝土盖板或金属盖板,混凝土盖板的接缝应用密封材料嵌填,见图6.1-8~125)水落口防水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水落口杯上口的标高应设置在沟底的最低处 2)防水层伸入水落口杯内不应小于50mm 3)水落口周围直径500mm范围内坡度不应小于5%,并采用防水涂料或密封材料涂封,其厚度不应小于2mm 4)水落口杯与基层接触处应留宽20mm、深20mm凹槽,并嵌填密封材料,见图6.1-13和图6.1-14 (6)女儿墙、山墙可采用现浇混凝土或预制混凝土压顶,也可采用金属制品或合成高分子卷材封顶。

      7)反梁过水孔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根据排水坡度要求留设反梁过水孔,图纸应注明孔底标高 2)留置的过水孔高度不应小于150mm,宽度不应小于250mm;当采用预留管做过水孔时,管径不得小于75mm3)过水孔可采用防水涂料或密封材料做防水处理预埋管道两端周围与混凝土接触处应留凹槽,用密封材料封严 (8)伸出屋面管道的防水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 1)管道根部直径500mm范围内,找平层应抹出高度不小于30mm的圆台 2)管道周围与找平层或细石混凝土防水层之间,应预留20mm×20mm的凹槽,并用密封材料嵌填严密防水层收头应用金属箍箍紧,并用密封材料封严(图6.1-15) 3)管道根部四周应增设附加层,宽度和高度不应小于300mm (9)屋面垂直出入口防水层收头应压在混凝土压顶圈下(图13.6.1-16);水平出入口防水层收头应压在混凝土踏步下防水层的泛水应设护墙(图6.1-17)图6.1-17水平出入口防水构造1—防水层;2—附加层;3—护墙;4—踏步6.2涂膜防水屋面细部构造做法 (1)天沟、檐沟与屋面交接处的附加层宜空铺,空铺的宽度宜为200~300mm,见图6.2-1;屋面设有保温层时,天沟、檐沟处宜铺设保温层。

      图6.2-1天沟、檐沟构造1—涂膜防水层;2—找平层;3—有胎体增强材料的附加层;4—空铺附加层;5—密封材料 当刚性细石混凝土防水屋面的天沟外檐板高于屋面结构时,应采取溢水措施,见图6.2-2和图6.2-32)檐口处涂膜防水层的收头应用防水涂料多遍涂刷或用密封材料封严,见图6.2-4 (3)泛水处的涂膜防水层宜直接涂刷至女儿墙的压顶下;收头处理应用防水涂料多遍涂刷封严,压顶应做防水处理,见图6.2-5 (4)变形缝内应填充泡沫塑料或沥青麻丝,其上放衬垫材料,并用卷材封盖;顶部应加扣混凝土盖板或金属盖板,同图6.1-8~6.1-12 (5)水落口防水构造应符合本工艺标准3.1的有关规定及图6.2-6的做法5图6.2-5泛水构造1-涂膜防水层;2-胎体增强材料附加层3-找平层;4-保温层;5-密封材料;6-防水处理图6.2-6直式水落口1-找平层;2-密封材料;3-涂膜增强层;4-防水层;5直式水落口6.3 刚性防水屋面细部构造做法 (1)细石混凝土和补偿收缩混凝土防水层的分格缝宽度宜为20~40mm,分格缝中应嵌填密封材料,上部铺贴防水卷材,见图6.3-1。

      (2)细石混凝土防水层与天沟、檐沟的交接处应留凹槽,并应用密封材料封严,见图6.3-2 (3)刚性防水层与山墙、女儿墙交接处应留宽度为30mm的缝隙,并应用密封材料嵌填;泛水处应铺设卷材或涂膜附加层,见图6.3-3收头做法应符合本标准6.1中(3)和13.6.2中(3)的规定 (4)刚性防水层与变形缝两侧墙体交接处应留宽度为30mm的缝隙,并应用密封材料嵌填;泛水处应铺设卷材或涂膜附加层;变形缝中应填充泡沫塑料或沥青麻丝,其上填放衬垫材料,并应用卷材封盖,顶部应加扣混凝土盖板或金属盖板,见图13.6.3-45)伸出屋面管道与刚性防水层交接处应留设缝隙,用密封材料嵌填,并应加设柔性防水附加层;收头处应固定密封,见图6.3-5 (6)水落口防水构造应符合本标准6.1中(5)的规定 图13.6.3-3泛水构造 1一刚性防水层; 2一防水卷材或涂膜;3一密封材料;4一隔离层图6.3-4变形缝构造1一刚性防水层;2一密封材料;3一防水卷材;4一衬垫材料;5一沥青麻丝;6一水泥砂浆;7一混凝土盖板;8一镀锌钢板泛水 6.4瓦屋面细部构造做法(1)平瓦的瓦头挑出封檐板的长度宜为50~70mm,见图6.4一l;压型钢板檐口挑出的长度不应小于200mm,见图6.4-2。

      2)平瓦屋面上的泛水,宜采用水泥石灰砂浆或聚合物砂浆分次抹成,其配合比宜为1:1:4,并应加1.5%的麻刀;烟囱与屋面的交接处在迎水面中部应抹出分水线,并应高出两侧各30mm,见图6.4-3;压型钢板屋面的泛水板与突出屋面的墙体搭接高度不应小于300mm,安装应平直,见图13.6.4-43)瓦伸入天沟、檐沟的长度应为50~70m(图6.4-5) (4)平瓦屋面的脊瓦下端距坡面瓦的高度不宜大于80mm;脊瓦在两坡面瓦上的搭盖宽度,每边不应小于40mm沿山墙封檐的一行瓦,宜用1:2.5的水泥砂浆做出坡水线,将瓦封固6.5隔热屋面细部构造做法 (1)天沟、檐沟与屋面交接处,屋面保温层的铺设应延伸到墙内,其伸入的长度不应小于墙厚的1/2 (2)排汽出口应埋设排汽管,排汽管应设置在结构层上;穿过保温层的管壁应打排汽孔,见图6.5-1 (3)架空隔热屋面的架空隔热层高度宜为100~300mm;架空板与女儿墙的距离不宜小于250mm架空隔热屋面做于。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