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园林植物栽培-3.ppt
65页高等教育出版社 制作人:李晓华、李铁军、吴冬 教学课件 全国高职高专教育规划教材 3• 【相关知识连接】 • 一、园林树种的适地适树 • 二、园林树种的选择与规划原则 • 三、确定设计栽植密度的原则 • 四、树种混交 • 【技能实训】 • 一、园林树种的调查 • 二、园林树种配置 • 三、常见园林绿化树种选择 • 【实际操作】 • 一、园林植物的调查 • 二、栽植环境调查 • 三、园林植物配置设计第二篇 技能实训【能力要求】 • 能够进行园林绿化树种调查• 会根据各种自然条件进行树种规划与植物配置确定设计栽植密度的原则园林树种的选择与规划原则园林树种的适地适树 【相关知识连接】树种混交园林绿化树种怎样选择?一个城镇的绿化树种规划与栽植密度设计应遵循什么样的原则?:Ø (一)基本概念一、园林树种的适地适树一、园林树种的适地适树• 所谓适地适树,就是使栽植树种的生态学特性(树)与栽 植地的立地条件(地)相适应,实现“树”和“地”的有机统 一,达到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的较高水平 • 掌握适地适树原则,主要是以下两点: • 首先是协调“树”与“地”的矛盾,尽力做到两者之间的统一 ; • 其次,当“树”与“地”之间出现较大矛盾时,能够采取适当 而有效的措施,调整两者之间的关系,把矛盾化解到最低 限度。
• 衡量适地适树有两个标准: • 第一种是生物学标准,即在栽植后能够成活,并能生长发 育、开花结果,对栽植地段不良环境因子有较强的抗性, 具有相当的稳定性; • 第二种是功能标准,生态效益、观赏效益、经济效益等栽 培目的均能得到较好的发挥 一、园林树种的适地适树Ø (一)基本概念• 适地适树的途径主要有两种: • 1、选择 • 为特定立地条件选择与其相适应的树种或为特定树种选择 能满足其要求的栽植地,前者称为选树适地,这是在园林 绿化工作中最常用也最常见的做法;后者称为选地适树, 在特定情况下才使用,如种植珍贵树种时,就必须选择适 宜的栽植地 • 2、改造 • 当栽植地的立地条件与所选树种的生态学特性不相适应时 ,应采用适当的措施加以改造一般有两种方式:一、园林树种的适地适树Ø (二)适地适树的途径• (1)改地 • 即采取适当的措施,改善栽植地段立地条件中某些不适合 所选树种生态学特性的方面,使之适应栽植树种的基本要 求,达到“地”与“树”的相对统一一、园林树种的适地适树Ø (二)适地适树的途径整地 换土灌溉 排水施肥遮荫覆盖改地措施• 2、改树 • 即通过选种、引种、育种等方法改变树种的某些特性,以 适应特定立地的生长。
如通过抗性育种增强树种的耐寒性 、耐旱性或抗污染性等,以适应在寒冷、干旱和污染环境 中生长还可通过选用适应性广、抗性强的砧木进行嫁接 ,以扩大适栽范围改树措施育种 Ø (二)适地适树的途径一、园林树种的适地适树引种 嫁接 选 种 二、园林树种的选择与规划原则Ø (一)树种的选择原则要考虑树种的生态学特性;要使栽培树种满足生态与观赏需要;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适合于综合利用;苗木的来源广泛,栽培技术简单,苗木成本低;树种病虫害容易控制,无安全和污染环境方面的隐患Ø (二)园林树种的规划原则基本符合森林植被区的自然分布规律 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相结合;速生树种与长寿树种相结合;尽力营造立体绿化景观注意特色的表现;以乡土树种为主、外来树种为辅;二、园林树种的选择与规划原则三、确定设计栽植密度的原则Ø (一)符合栽培目的Ø (二)符合树种特性 Ø (三)符合生境条件 Ø (四)符合经营要求 • 根据不同的栽培目的合理安排栽植密度:• 如以观赏为主,则要注意配置的艺术要求在突出个体美 感为主要目的时,一般栽植密度不宜过大,应以满足树冠 的最大发育程度(即成年的平均冠幅)确定其密度,使树 冠能得到充分的光照条件而体现“丰、香、色”的艺术效果 。
• 以防风为主的防护林带中,其密度要以林带结构的防风效 益为依据一般认为,在较大区域内的防风效果,以疏透 型结构为最好要求组成林带的树木枝下高度要低,树冠 应该均匀而稍稀,因此栽植密度不宜太大• 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林要求能遮盖地面,并能形成厚的枯 枝落叶层,因此栽植密度以大些为好三、确定设计栽植密度的原则Ø (一)符合栽培目的• 对具体树种的配置密度,应以它们的生物学特性为基础 一般来说,耐荫树种对光照条件的要求不高,生长较慢, 密度可大一些;阳性树种不耐庇荫,密度过大影响生长发 育树冠庞大树种不宜过密,否则会影响生长;而树冠树 小的树种则可以适当密植三、确定设计栽植密度的原则Ø (二)符合树种特性Ø (三)符合生境条件 • 生态条件的好坏是树木生长快慢的基本因素好的生态条 件能给树木生长提供充足的水肥,树木生长较快;相反, 在较差的生态条件下树木生长较慢因此,同一树种在较 好的生态条件下配置密度应该小一些,而在较差的生态条 件下,配置密度应该大一些Ø (四)符合经营要求 • 为了提前发挥树木的群体效益或为了贮备苗木,可按设计 要求适当密植,待其他地区需要苗木或因密度太大将要抑 制生长时及时移植或间伐。
三、确定设计栽植密度的原则Ø (一)混交的特点 • 1、能充分利用营养空 间 • 2、具有更好地改善环 境作用 • 3、能进一步增强树群 的抗逆性 • 4、提高树木的群体观 赏效果 四、树种混交Ø (二)树种混交的选择与 搭配• 1、确定主要树种• 2、根据主要树种,选择混 交树种Ø (一)混交的特点• 1、能充分利用营养空间• 通过把不同生物学特性的树种适当地进行混交,能够充 分利用空间如把喜光与耐荫,深根性与浅根性、吸收 根密集型与吸收根分散型,速生与慢生、前期生长型与 全期生长型,喜氮、喜磷、喜钾、吸收利用的时间性等 不同的树种搭配在一起,可以形成复层结构四、树种混交Ø (一)混交的特点• 2、具有更好地改善环境作用 • 混交林的冠层厚,结构复杂首先可以形成优于相同条 件下纯林的小气候;其次是混交林常积累数量多、成分 复杂的枯枝落叶等凋落物,这些凋落物分解后,能起到 改良土壤结构和理化性质、调节水分、提高土壤肥力的 作用;第三是具有较高的防护与净化效益四、树种混交Ø (一)混交的特点• 3、能进一步增强树群的抗逆性 • 混交林抗御病虫害及不良气象因子危害的能力明显比纯林 强在混交林中,由于生境的多样化,适合多种生物生活 ,食物链复杂,容易保持系统平衡。
混交林中的病虫害比 纯林要轻得多此外混交林抗御风、雪及极端温度危害的 能力也比纯林强四、树种混交杨树纯林 乔灌混交林Ø (一)混交的特点• 4.提高树木的群体观赏效果 • 混交林的树种组成与结构复杂,只要配置适当就能产生较 好的艺术效果,产生较高的美学价值和旅游价值例如乔 木与灌木树种混交,常绿与落叶树种混交以及叶色与花色 或物候进程不同的树种混交,表现出景观的多样性四、树种混交四、树种混交Ø (二)树种混交的选择与搭配•1、确定主要树种• 主要树种在树木与树木、树木与环境以及景观价值方面 居于主导地位,同时也控制着群体的内部环境,因此, 主要树种应首先选择乡土树种,通过选择使它的生态学 特性与栽植地点的立地条件处于最适的状态• 2、根据主要树种,选择混交树种• 选择混交树种,原则上是要尽量使其与主要树种在生长特 性和生态等方面协调一致,以便兴利避害,合理混交同 时要求混交树种能够适应栽植地点的生态条件,选择混交 树种一般应根据:• (1)混交树种具有良好的造景、配景、辅佐、护土和改 土作用或其他效能,给主要树种创造以某种有利作用为主 的生长环境,提高群体的稳定性,充分发挥其综合效益四、树种混交Ø (二)树种混交的选择与搭配四、树种混交• 2、根据主要树种,选择混交树种• (2)混交树种与主要树种的生态学特性有较大的差异性 ,对环境资源利用最好能优势互补。
较理想的混交树种应 生长缓慢,较耐荫,根型以及对养分、水分的要求与主要 树种有一定的差别 • (3)与主要树种、混交树种相互之间无共同的病虫害四、树种混交Ø (二)树种混交的选择与搭配【技能实训】园林树种配置 园林树种调查 常见园林绿化树种选择 :园林树木栽植地环境调查、树种调查内容 是什么?如何做?园林树种如何进行配置? 常见园林绿化树种怎么选择?园林树木栽植地环境调查、树种调查内容 是什么?如何做?园林树种如何进行配置? 常见园林绿化树种怎么选择?:园林树木栽植地环境调查、树种调查内容 是什么?如何做?园林树种如何进行配置? 常见园林绿化树种怎么选择?• 1、查阅资料,踏查现场,了解栽植地区的气候特点与地 貌特征,温度与降水情况 • 2、调查栽植地的小气候、土壤理化性质和环境污染状况 • 3、栽植地与相邻地面状况 • 4、生物因子调查一、园林树种调查 Ø (一)栽植地环境调查Ø (二)树种调查 • 1、调查前的组织培训 • 学习树种调查方法和具体要求,分析所在调查地区的园林 类型及生境条件,并各选一个标准点作调查记载的示范, 对一些疑难问题进行讨论,统一认识分小组实行调查 • 2.调查项目 • 调查测定的具体项目,可根据全国调查的规格,使用预 先印制好的园林树种调查卡,在野外只填入测量数字及 作记号即可完成记录。
调查卡的项目及格式见表3-1 • 在测量记录前,应先由经验丰富者对该标准点普遍观察 一遍(即踏查),然后根据树种不同,选出具有代表性 的标准树若干株,其后对标准树进行调查记录必要时 可对标准树作上编号作为长期观测对象,但当以一般普 查为目的时则无需编号一、园林树种调查 Ø (二)树种调查 一、园林树种调查 Ø (二)树种调查 • 3.园林树木的调查总结• 调查结束后,将资料集中,进行总结和分析,完成调查 报告内容主要包括:• (1)前言 说明调查的目的、意义、组织情况及参加 工作人员、调查的方法步骤等内容• (2)自然环境情况 包括调查区的自然地理位置、地 形地貌、海拔、气象、水文、土壤、污染情况及植被情 况等• (3)城市性质及社会经济概况 所调查规划区域的城 市的经济、社会等基本情况,作简要说明• (4)本地园林绿化现状 可根据城乡建设环境保护所 规定的绿地类别进行调查一、园林树种调查 Ø (二)树种调查 • (5)树种调查统计表(可查阅相关资料) 通过对调查 资料的整理,完成树种调查统计表统计表可按常绿针叶 乔木、落叶针叶乔木、常绿阔叶乔木、落叶阔叶乔木、常 绿灌木、落叶灌木及藤本等几大类分别填写。
从园林树种 调查统计表的基础上,可以总结出所调查的城市区域的树 种名录,并列出生长最佳树种表,抗污染树种表,特色树 种表,边缘分布树种表,引种栽培树种表,名木、古树、 大树表等,为以后的树种规划设计提供最原始的材料一、园林树种调查 Ø (二)树种调查 • (6)经验教训 本地区在园林绿化实践中成功与失败的 经验教训和存在问题以及解决办法 • (7)当地居民的意见 当地居民及国内外专家们的意见 及要求 • (8)所参考的图书、文献资料等 • (9)附件 有关的图片、蜡叶标本名单一、园林树种调查 Ø (二)树种调查 Ø (一)平面配置 • 1、规则式配置 • 2、自然式配置 • 3、混合式配置 二、园林树种配置 Ø (二)按景观的效果配置 • 1、单株配置 • 2、丛状配置 • 3、群状配置 • 4、篱垣式配置 • 5、带状配置 • 6、林分式配置 Ø (一)平面配置 • 1.规则式配置v (1)中心式配置 v (2)对称式配置 v (3)行状配置 v (4)三角形配置 v (5)正方形配置 v (6)长方形配置 v (7)圆形配置 v (8)多边形配置 v (9)多角形配置二、园林树种配置 Ø (一)平面配置 • 1、规则式配置 v (1)中心式配置 多在某一绿地空间的中心作突出性栽 植,如在广场、花坛等地的中心位置种植单株或具整体感 的单丛。
二、园林树种配置 香樟白玉兰香樟Ø (一)平面配置 v (2)对称式配置 一般是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