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荷马史诗与神曲.ppt

93页
  • 卖家[上传人]:wt****50
  • 文档编号:50401190
  • 上传时间:2018-08-08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09.50KB
  • / 9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阿咯流斯第一次盛怒:为维护自己的尊 严女俘是他卓越战绩的一种证 明,现在的夺走是对他个人的 奇耻大辱他愤怒的无法平息 就建立了一种个体与社会,私 欲和文明之间的紧张冲突他的怒火不仅有着古希腊人 对个体价值的肯定和对个人 英雄的崇拜,还有着他们对 个体尊严的极端重视和对命 运的独特理解第二次盛怒:为朋友复仇朋友帕特洛克罗斯身披他的战 甲,被赫克托尔杀死并拖走了 他的尸体阿大哭之后将怒火 转向了赫,于是他冲进了战场 ,所向披靡他又成了英勇无 畏、战功卓越的将领对古希腊人而言,战死沙场与其 说是一种悲剧,不如说是一种宿 命他们坦然的面对强弱的纷争 、生死的转换或者是神的任意安 排,同时他们往往留出更多的时 间关注自己的耻辱和尊严,关注 自己的行为是否具有神的品性或 是具有神一样的高贵气质荷马对日常感情的动人抒怀总好 似让那些充满野性的生命力轰然 间堕入最绝望的深渊他对功名 荣誉极度珍惜,他在对阿这个个 体英雄充满了同情和爱戴,对他 的任性只表示了焦虑和不安笔 下的英雄都是充满了激情和愤怒 ,对荷马来说,没有真正的人间 仇敌俄底修斯—制造麻烦 根源:“家 ”原因:他要回家夺回自己的私有 财产;回家与妻儿团聚;回家叩 见白发苍苍的父亲。

      女神卡普鲁斯的出现说明他是不 想为享乐和永生而失去自己的本 来、失去自己的身份家”:是财富和家人,更是精神 的依托和生活的本源人只有在自己的“家”才能有自己 的生活西方现代理解:你是谁?你的本 质是什么?你属于哪里?儿子寻父是未成熟的人必经过程 失去身份—恢复身份—确认身份强调人的身份和人的归属不是一 个简单仓促的寻找和结合,而是 人与他追求的东西间的逐渐磨合 与互相认可,这个过程是人抛去 表面的物欲和凡俗的享乐,发现 自己和展示自己的过程古希腊戏剧——雅典正剧古希腊悲剧原意是“山羊之歌” 大多取材于神话传说,内容上 多表现人与命运的冲突,具有 鲜明的倾向性和深刻的思想性 ,风格上严肃、悲壮、崇高埃斯库罗斯—《被缚的普罗米 修斯》将演员增加到两个,加强对话 ,完成了歌舞剧向戏剧的飞跃 ,首先采用道具、布景、戏剧 服装,第一个采用“三联剧”形 式,故被称为“悲剧之父”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三大悲剧家中最负盛名,作品被 亚里士多德当作是悲剧艺术的典 范突出表现了人的独立意志同 命运的斗争欧里庇得斯—《美狄亚》文学史上“问题剧”的创始人,在 希腊戏剧中首先发现了“女人”, 并对她们深表同情。

      希腊戏剧原意是“狂欢歌舞剧 ”阿里斯托芬:唯一有喜剧剧 本流传至今的作家,被称为“ 喜剧之父”《神曲》——神圣是要让这个世 上生活的人,摆脱的喜剧这部作品的目的痛苦状态,指引 他们走向幸福状态……如果我们 审视其主题,开头它是可怕的、 罪恶的,因为它是地狱;结尾处 是幸运的、称心的、欢快的,因 为它是天国;而如果我们审视其语言风格,它 的风格是卑微、低下的,因为它 是俗语,是家庭主妇谈话时也使 用的 语言由此可见为什么这部 作品叫作喜剧主题—人,或因其功,或因其过 ,在行使其自由选择之时,或应 受奖,或应受罚人文主义曙光:1、强烈批判了精神统治者的贪 婪和腐化,世俗统治者的专横 而后残暴,市民阶层的贪财好 利2、主张政、教分离,渴望统一 祖国,表达了爱国主义思想3、同情受迫害的灵魂,同时 赞美自由,歌颂勇敢,表现了 一定的民主思想和积极的进取 精神4、反对蒙昧主义,提倡发展 文化,追求真理,追求荣誉, 赞美人的才能和智慧文艺复兴:14世纪至17世纪初在 欧洲出现的以复兴古代文化为旗 号的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 思想文化解放运动作为文艺复兴运动的一个组成部 分的人文主义文学,是这个时期 欧洲文坛上占主导地位的文艺思 潮。

      文艺复兴的产生:1、社会原因:A、资本主义生产关 系的发展 B、社会心理的变化, 文化价值体 系转型2、文化动因:古希腊、罗马文化 是一种现世主义、人本 主义文化 于是人们崇尚、研究古典文化 文艺复兴最本质的特征是“人”的 觉醒和“人”的发现人文主义的基本内容:强调以人为本,反对神权、神性 ,宣扬人权、人性,对以“神”为 中心的宗教思想进行大胆的冲击 ;抨击蒙昧主义,推崇理性知识, 讴歌多才多艺、全面发展的“巨 人”式人物;否定禁欲主义,追 求现世享乐,蔑视天国幸福,赞 美爱情是人类的与生俱来的美好 感情;批判封建割据,拥护中央 集权,渴望结束宗教纷争、地方 割据,建立统一强盛的民族国家 人文主义文学发展的三个时期 :1、14世纪初—15世纪中叶(产 生与发展)以肯定人的情感和欲望,追求 个性解放、赞美人的自然本性 为主要特征意大利和英国 )2、15世纪下半叶—16世纪上半叶 (发展中期)以表现人的自身力量,赞美人的 理性和智慧为主要特征塑造了 一系列“巨人”形象法国)3、16世纪下半叶—17世纪初( 发展晚期)以表现人自身的矛盾,探讨灵 与肉,理智与情感,自然律令 和道德律令相统一。

      西班牙 和英国)堂诘诃德——表面上是想入非非 、颠三倒四,口吐狂言、执迷不 悟,将几次滑稽的意外事故视为 骑士的冒险和奇遇另一事实上 则是勇敢无畏,忠诚可信,吃苦 耐劳,重视荣誉,感情纯洁他 想完成的事业是要将世界从腐败 和愚昧中拯救出来,匡扶正义, 锄强扶弱堂诘诃德精神:1、信仰真理的精神相信人类 应该依附于某种高于自身的力量 ,信仰某种永恒的、不可动摇的 东西2、理想主义精神有了信仰之 后能在复杂的环境中保持简朴和 一种痴迷状态3、毫不利己的精神为抗击社 会邪恶和不平可以奉献自己的 生命桑丘:现实主义者他既理智又自私,机灵而又贪 婪,他希冀通过冒险摆脱贫困 如果说堂的天性是滑稽和崇高 ,那么桑丘的天性则是幽默和 机灵莎士比亚是最大的心灵创造者,最 深刻的人类观察者,眼光最敏锐, 最了解情欲的作用,最懂得富于幻 想的头脑如何暗中酝酿,如何猛烈 的爆发,内心如何突然失去平衡, 最能体会肉与血的专横,性格的左 右一切力量,促成我们疯狂或健全 的暧昧的原因……这类作品比产生 作品的时代与民族寿命更长久1、(1590—1600)历史剧、喜剧 和诗歌人生态度乐观,作品基调欢快、 激越、明朗作品反映了英国自 13世纪到16世纪的封建统治阶级 争权夺势的历史,表达了反对封 建割据,拥护中央集权的人文主 义政治理想。

      代表作《亨利四世 》2、(1601—1607)悲剧创作时 期,代表他的最高成对人生和社会的态度是悲观失望 和充满矛盾的主要写了人文主 义理想与丑恶现实的矛盾以及理 想的幻灭,基调是悲愤的、现实 的、沉郁的,剧中强烈的批判精 神表现了他对文艺复兴个性解放 的社会后果的深刻反思作者通过悲剧,使英雄的毁灭 以及对人性的复杂作深刻的剖 析,揭示权势和金钱导致人普 遍堕落的事实悲剧主人公往 往代表着人性 的善和人类的正 义的力量,他们以自身的毁灭 显示人类向善、趋善的力量, 给人自救的信心3、(1608—1612)传奇剧时期他沉湎于超现实、宗教式的思 考,把人文主义思想寄托于乌 托邦式的幻想,剧作有虚无的 、宗教化的、悠远的风格十七世纪 古典主义十七世纪是法国古典主义文 学成就最高的时期古典主义是十七世纪形成并 繁荣于法,继而形象全欧,它是 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政治妥协的 文化现象,因其推崇古希腊罗马 文学而得名社会基础:法国专职君主制 ;哲学基础:唯理主义;文化基础:文学发展的自身 需要;发展阶段1、 形成(30-50)高乃依创作第一批古典 主义悲剧,代表作《熙德》2、 鼎盛(60-70)莫里哀的喜剧,拉 辛的悲剧,拉封丹的寓 言,布瓦洛的理论,特 别是莫里哀代表最高成 就3、 衰落(80-)王权与资产阶级结盟的 破裂,失去社会基础,为浪 漫主义所代替。

      鲜明特征1、 政治上拥护主权, 维护国家统一2、追求文艺创作的理 性主义3、崇尚学习古代文学 ,遵守“三一律”莫里哀一个能够在伪善的社会面前狠 狠地击中虚伪这条多头的毒蛇 的人,就是伟大的人物——别 林斯基达尔丢夫的作者是不会被忘记 的——歌德剧本艺术构思:塑造一个伪善的性格——伪 君子达尔丢夫的形象矛盾双方:奥尔贡母子—— 奉达尔丢夫为圣人;以桃丽 娜为首的家中其他人——视 达尔丢夫为伪君子达尔丢夫虽是“伪君子”的 代名词,但是他尚能被识破 他有做假的本性,却没有“冷 静”的天赋,缺乏克制的功夫 ,从语言上讲,达尔丢夫的语 言狡猾而又过火,给人以“油 滑”浅薄的印象,而且他说得 过多;从欲望上讲,达尔丢 夫总是控制不了自己的冲 动,让自己的贪财贪色、 争强好胜被他人一眼看穿 从经验上讲,达尔 丢夫总是在机会尚未成 熟之际就迫不及待地行 动,或打草惊蛇,或鸡 飞蛋打启蒙主义文学探索社会的人以及“自由、平等 、博爱”的人际关系;以哲理的 眼光透视现实,描述第三等级 的凡人常事;强调理性的客观性及其与 感情的协调,将自然扩展 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人的内心世界及大自然的 环境表现三者的关系。

      思想和艺术特色1、鲜明的政治倾向2、浓厚的哲理色彩3、丰富的文学形式《浮士德》写天地与魔鬼墨非斯特 关于人类前途的论争——天 地认为人类在前进中难免会 有失误,但前途是光明的 魔鬼则相反并自信能把人类 引向堕落全诗基本思想:人类能否 实现理想和怎样实现理想 历史教训个人情欲的满足 远不是人类目标的最高追 求,探索改造社会的远大 事业才是人间正道浮士德的特征是永不满足 、勇于实践、追求真理,他的 一生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从 不知足他充分意识到人生的 价值在于行动及社会实践追求知识-追求爱情-政治 生活-艺术理想-社会理想 ,这个阶段既是个人的,也 是集体的,同时是封建制度 与资本主义两种体制交替时 期的矛盾写照.精神实质:重视实践和现实, 永不满足于现实,不断追求真 理.1.他的一生是体验和尝试的 一生,他受到过现实的多方面 吸引,并毫无畏惧的体验生活 的各种可能.2.他总是渴望超越现实或 是现成的思想,渴望创造和 冒险.3.永远为理想而努力,他 的意志从未消失,他的生活 热情总能在精神的废墟中重 新复活.人类由于拥有理性而永远不 会像动物一样满足于现实, 一方面人类的追求永无止境 ,一切都不过是有始无终, 未来总是一种幻想和不可言 说之境,因此追求之人必然 感到孤独和忧伤;另一方面人类既渴望向善飞升 又永远受到物质世界的牵引, 既拒绝恶魔又接受恶魔,因此 每一次追求又总与自身内部的 恶魔相伴,每一次超越都不过 是唤起更高的追求.只要本世纪的三个问题-贫 困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 落,黑暗使儿童嬴弱-还得不 到解决-那么,和本书同一 性质的作品都不会是无用的 . -雨果米里哀主教:唯有通过精神活动 和展开想象的翅膀,我们才能看 到这种人的与众不同和神奇过人 之处.冉阿让:想赞美一个人灵魂的自 救和灵魂的升华沙威:在至高无上的法律之上还 有一个人道主义.奥涅金是俄罗斯文学史上第一 个”多余人”形象.故事展现的是他一联串拒绝和 被拒绝的事情.首先是他拒绝上 流社会的传统规范,并拒绝了达 的爱情.其次是上流社会拒绝他 这个人,同时达也拒绝了他的疯 狂追求.诗人普希金的意图中,达吉亚 娜是诗人的“忠实理想”,奥涅金是 他的“奇怪的伴侣”.故从作者的创 作意图看,应该是达吉亚娜的思想 感情高于奥涅金.奥涅金是一个在生活中找不 到自己合适的位置的人物形象,他 在生活的变化中没有合适的定位. 达吉亚娜则是更稳定的轴心.他的特征:具有对新生活的朦胧而冲 动的向往,但却是既不奋起反抗,也 不随波逐流;既带有脱离群众的弱点 ,又带有大多数贵族青年的懒散恶习 ;聪明而有教养,自视清高,跟周围格 格不入;希望有所作为,但没有实际 行动,结果一事无成;企图超越贵族 社会,但还是回到恶浊的生活圈子.相。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