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揭阳一中2011-2012年度高二第二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语文).doc

9页
  • 卖家[上传人]:宝路
  • 文档编号:19780652
  • 上传时间:2017-11-2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9.09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揭阳一中 2011-2012 年度高二第二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语文考试全卷满分:15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一、本大题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恫吓(tòng) 地壳(qiào) 酝酿(yùn) 掷地有声(zhì)B.拾掇(duo) 辍学(chuò) 创伤(chuāng) 呼天抢地(qiāng)C.侍奉(shì) 寺院(shì) 对峙(zhì) 有恃无恐(shì)D.提防(tí) 堤防(dī) 炙烤(zhì) 博闻强识(zhì)2、下列语段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战国时期有个名叫惠施的人,很有学问,家里藏的竹木简可以装满 5 辆车子,因而学富五车也就成了一句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有学问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由于批阅各地公文,每天要看 100 多斤重的竹木简,让人瞠目结舌西汉著名文学家东方朔,给汉武帝写了篇文章,竹木简竟用了 3000 多支,真是叠床架屋这些故事,说明竹木简文字源远流长,应用广泛。

      A.学富五车 B.瞠目结舌 C.叠床架屋 D.源远流长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汉画像是汉代人雕绘在砖、石头、帛以及铜镜等上面的画像,是汉代人生活的折射,也是思想、精神的再现B.大自然的青山绿水对佛教格外偏爱,这一方面是与佛教进入中国腹地,受中国本土山水隐逸文化的影响有关,更重要的是与佛教本身特质有关C.孔子所创办的私学与他创立的儒学,奠定了战国时代绚丽多彩的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的基础D、珠三角地区工业发达,用电量也不断增长,广州市用电负荷大概是 1000 万千瓦左右,核心地区的用电负荷约为 500 万千瓦4、将下列各句排序成语段,顺序最恰当的一组是①这场运动,因为其广阔的背景和深远的意义,必将载入中华民族崛起的光辉史册②作为“四月青年”的一员,当我今天在此纪念和反思这场运动时,仍然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千言万语难以述尽③在那个为我们今天所不断回溯、不断给予我们新的启示和力量的春天④在这场运动之中所凝聚和锻炼出来的这代青年,被人们亲切而光荣地称为“四月青年”⑤我有幸和成千上万的同龄人一起,共同参与和见证了一场捍卫“精神中国”的伟大爱国主义运动A.④⑤②③① B.③⑤①④② C、④⑤③②① D.③⑤④②①二、本大题共 35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9 小题。

      张昭,字子布,彭城人也少好学,博览众书孙策创业,命昭为长史、抚军中郎将,文武之事,一以委昭策且亡,以弟权托昭,昭率群僚立而辅之上表汉室,下移属城,中外将校,各令奉职权悲感未视事,昭谓权曰:“夫为人后者,贵能负荷先轨,克昌堂构,以成勋业也方今天下鼎沸,群盗满山,孝廉何得寝伏哀戚,肆匹夫之情哉?”乃身自扶权上马,陈兵而出,然后众心知有所归昭复为权长史,授任如前2权每田猎,常乘马射虎,虎常突前攀持马鞍昭变色而前曰:“将军何有当尔?夫为人君者,谓能驾御英雄,驱使群贤,岂谓驰逐于原野,校勇于猛兽者乎?如有一旦之患,何以对天下?”权谢昭曰:“年少虑事未远,乃以此惭君然犹不能已,昭虽谏争,常笑而不答初,权当置丞相,众议归昭权曰:“方今多事,职统者责重,非所以优之也”后孙邵卒,百僚复举昭,权曰:“孤岂为子布有爱乎?领丞相事烦,而此公性刚,所言不从,怨咨且兴,非所以益之也乃用顾雍昭每朝见,辞气壮厉,义形于色,曾以直言逆旨,中不进见后蜀使来,称蜀德美,而群臣莫拒,权叹曰:“使张公在坐,彼不折则废,安复自夸乎?”明日,遣中使劳问,因请见昭昭避席谢,权跪止之昭坐定,仰曰:“昔太后、桓王不以老臣属陛下,而以陛下属老臣,是以思尽臣节,以报厚恩,使泯没之后,有可称述,而意虑浅短,违逆盛旨,自分幽沦,长弃沟壑,不图复蒙引见,得奉帷幄。

      然臣愚心所以事国,志在忠益,毕命而已若乃变心易虑,以偷荣取容此臣所不能也权辞谢焉昭容貌矜严,有威风权常曰:“孤与张公言,不敢妄也举邦惮之年八十一,嘉禾五年卒遗令幅巾素棺,敛以时服权素服临吊,谥曰文侯节选自《三国志·吴书·张昭传》)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肆匹夫之情哉 铺子,店肆B.权谢昭曰 道歉C.将军何有当尔 妥当D.孤岂为子布有爱乎 偏心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 分)A、一以委昭 是以思尽臣节,以报厚恩B、策且亡,以弟权托昭 所言不从,怨咎且兴C、乃身自扶权上马 年少虑事不远,乃以此惭君D、孝廉何得寝伏哀戚 何以对天下7、下列句子中,都能直接表现张昭“耿介忠正”的一组是 (3 分)①孝廉何得寝伏哀戚,肆匹夫之情哉②方令多事,职统者责重,非所以优之也③而此公性刚,所言不从,怨咎且兴,非所以益之也④不以老臣属陛下,而以陛下属老臣,是以思尽臣节,以报厚恩⑤若乃变心易虑,以偷荣取容,此臣所不能也⑥使张公在坐,彼不折则废,安复自夸乎A.①②④ B.③④⑤ C.①④⑤ D.③④⑥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张昭辅佐了孙策之后,又能忠心耿耿地辅佐孙权;时时以国家事业为重来开导孙权。

      B、张昭对孙权的缺点和错误,能毫不留情地指出,有时孙权只承认而不加改正C.丞相孙邵死后,百官都举荐张昭当丞相,孙权认为张昭性情刚烈,对自己的话他不愿意听从,不能给他增加权力D.孙权面对蜀国使者来吴,无人能对付,孙权想到了张昭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8 分)秋雨叹(其一) 杜甫3雨中百草秋烂死,阶下决明颜色鲜着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堂上书生空白头,临风三嗅馨香泣注:①决明:一种植物,有羽状复叶,秋日开黄花1)在前四句中,诗人运用了哪些手法描写决明?(4 分)答: (2)清代仇兆鳌在《杜诗详注》中评说这首诗“语虽微婉,而寓意深切”,你认为诗中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4 分)答: 10.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 分)除夜作高 适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1)除夕之夜,诗人不写大红灯笼而写“寒灯” ,这一意象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4 分)(2)沈德潜评论第三句话“作故乡亲友思千里外人,愈有意味 ”为什么说“愈有意味”?请作具体分析 (4 分)11、默写(14 分)(1)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 (《积雨辋川庄作》 )(2)千岩万转路不定, ,栗深林兮惊层巅 (《梦游天姥吟留别》 )(3) ,江草江花岂终极? ,欲往城南望城北 (《哀江头》 )(4) ,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春江花月夜》 )(5)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 (《从军行·其一》 )(6)送君一醉天山郭,正见夕阳海边落; , 《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 )(7) ,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无题二首·其一》 )三.本大题 4 小题,共 17 分年,汉民族最后的口头传说红 苇①为什么说年是“汉民族最后的口头传说”呢?从年的深远的影响上来说,对于过年,几乎每个中国人都会说出一大堆感受、感想和故事。

      过年是最能牵动民族情绪、民族心理、民族文化的事情了,进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年文化,而以年文化为代表的节日文化又是构成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年,之所以称之为“最后” ,是说其对我们的重要意义这个传说对汉民族生活的影响是相当深远的,能与之相匹敌的口头传说,几乎没有从这个意义上说,年的传说又可说成是汉民族“最后”的口头传说 4②就是这样一个有着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却一直保持在民间口头传说的状态,这不能不说是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要揭示年的真相,最为直接的依据只有一个,那就是关于年的口头传说,这是华夏民族千百年流传下来的口头传说,就其受忽视的程度而言,我把它叫做“最后”的口头传说 ③把年的口头传说当成一个文化问题,就会面对这样的现实,这个现实呈现的景象是:一条细弱的藤上却结出了一个巨大的果子细弱的藤蔓就是年传说,关于其内涵我们知之甚少,相关的研究也相对较少巨大的果子是指年传说的直接后果——过年,过年是中华民族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至今依然是社会生活中的一大盛事,两者真是反差强烈 ④透视年传说,首先面对的就是资料、史料特别匮乏的现实但对于民俗学来说,既有的资料、史料并不是第一位的,民俗学更注重民俗后果的现在性与现场性,也就是说,民俗学更为看重那些活生生的在民俗生活中起作用的事物。

      正如民俗学家钟敬文所说的,民俗学是一种“现在的”学问,而不是“历史的”学问,这两者的不同,正像“生物学”与“古生物学”的不同一样这样看来,年传说就完全没有必要为自己的“口头传说”出身而自卑⑤以文字为中心的史料观,是社会历史逐渐发展的结果在这种状态下,口头传说如果不能纳入文字的视野,被文字收编,就难以得到保存,更难以得到知识阶层的青睐这样看来,年传说真是命悬一线史学家傅斯年在史料观上却别有见地,他认为“史学即史料学” ,并特别看重包括口头传说在内的所谓直接的史料顾炎武做学问的一个特点,就是搜求直接的史料以修订史文,阎若璩也是以实在地理来订定古记载傅斯年对他们的做法都特别推崇,他认为“地方上求材料,刻文上抄材料,档库中出材料,传说中辨材料” ,花费真工夫,搜求真材料,这样才能做得出真学问 ⑥其实,传说有其独特的意义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传说又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人类学家泰勒通过对前文明状态中南太平洋岛民历史记忆的研究,形成了这样的认识:在文字出现之前,民族历史的传承或多或少是要依靠传说来完成的传说中可能有后人不能理解之处,但传说的内容并不是无中生有的这正如李学勤先生在《走出疑古时代》中所说,不能单纯地把传说看成是神话故事,而否认其中所包含的历史的“素质、核心” 。

      ⑦从民俗学的角度看,作为“汉民族最后的口头传说” ,年传说的重要价值是不言而喻的口头传说应该说与资料、史料的地位一样重要,甚至有其不可替代的鲜活性与丰富性它们之间并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从历史上看有许多资料、史料就是由口头传说而来的,有价值的口头传说完全有资格变成资料、史料据认为, 《国语》的来源即是口说的史料,《左传》的一部分材料也来源于口头史料,还有战国诸子在其论说中所记的故事也多是如此司马迁的《史记》 ,也采纳了相当多的口头传说即使是被奉为圭臬的《旧约》 ,在其成为经典以前,也只不过是流传于祭司、土师和民间的口头传说而已所以,口头传说自有其独特的文化价值 ⑧由此可见,作为口头状态的年传说,其在史料上的意义,是不输于任何所谓以文字状态记载下来的材料的 (选自《年的三幅面孔,中国时间文化的前世今生》 ,有删改) 12. 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A.过年牵动着民族情绪、民族心理、民族文化,形成独具特色的年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B.对于民俗学来说,重要的是民俗后果的现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