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合肥出土的寿州窑瓷器雅析.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cao****hui
  • 文档编号:129423309
  • 上传时间:2020-04-2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1.04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合肥出土的寿州窑瓷器雅析1960年2月,由安徽省博物馆胡悦谦先生在淮南市博物馆的工作人员配合下发现了寿州窑窑址后期多位古陶瓷学者对其调查过,最终在1988年由胡悦谦先生担任领队对其部分窑址进行了试掘几十年来,众多古陶瓷研究者孜孜不倦地钻研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共有窑址10处,地跨古寿、濠两州(即今天的凤阳县和淮南市等地),从东至西,长约80余公里,时代可从南朝的陈经隋至唐末,历经350年左右根据考古资料证实,除了安徽,在苏、豫等地均有出土,可见寿州窑在当时是非常畅销的产品 一、寿州窑的历史地位及艺术价值虽然唐代寿州窑作为名窑享誉全国,但其赖以成名的黄釉瓷器无论胎和釉都不是其烧造最精细的从胎质来说,唐代寿州窑的产品大部分胎质较粗,釉色大多发黄而其前身隋代淮南窑的产品为青釉,胎质较细腻,诚如徐孝忠先生所论述的胎质较细腻,玻化程度较强,凝结度也高,有光泽,呈青灰色,瓷器产品整体的质量比唐代产品好唐代中晚期黄釉与黑釉器的瓷胎粗涩,呈淡红或黄红色,胎泥一般未经淘洗,比较粗糙,并加入了化妆土在釉色中,隋代与唐代在氧化焰和还原焰中分别烧制出了青釉和黄釉隋代烧制采用的还原焰显得釉水较为光洁、细腻隋酱釉团花四系罐和唐寿州窑黄釉瓷枕就分别代表了该类釉色的特点。

      在装饰纹饰中,隋唐可以说是各领风骚,各具特色常常带有模印、刻画、贴花等装饰工艺,另外一种叫做漏花印纹,在发掘报告中的描述是用薄皮预制各式图案,将漏花印版贴在胎坯上,施白瓷衣(即化妆土)后取下印版,胎上即漏成阴文花,再施黄釉入窑煅烧,便呈现浓厚色彩的漏花印纹黑釉器待施白色瓷衣后,将预制漏花印纹版贴上,施黑釉后取下印版入窑煅烧,即成黑釉白色的漏花印纹不管怎样制作,这种早期漏花装饰的形成,对后期黑釉的剪纸贴花装饰即北宋时期吉州窑起到了启示作用,再加上宋时剪彩的盛行,最终促成了宋代黑釉茶盏的高度发展唐寿州窑黑釉贴花瓷枕就是此类器物的杰出代表,其两侧分别贴有树叶纹,通体漆黑润浑的釉色,叶子撒落在黑釉的期待之中,米黄色的叶子像是舞动,整体黑白处理得当,极具艺术美寿州窑在造型上与北方窑有些相同,而装饰风格又具有南方瓷窑风格这是淮南一带当时作为南北交通枢纽之地,南北方经济文化在此相互交融所致淮河流域一带隋墓中出土的青瓷器物大部分出自寿州窑,如隋酱釉团花四系罐,整件器物模印花纹丰富,朵花纹与草叶纹穿插装饰,给人以饱满、挺拔之感,是典型的隋代瓷器,具有很强的艺术效果下面给大家介绍几件从安徽合肥出土的有特色的寿州窑产品:1、隋寿州窑青釉盘口四系印花壶(图一)盘口,长颈,溜肩,肩部竖置对称双股泥条制成的竖系。

      腹外鼓,腹以下渐敛,近底处外侈,平底青灰胎,胎质较细,胎骨厚重施釉至腹部,釉色青中泛绿,近底处局部粘釉,釉面有开片纹,施化妆土从头至腹,用当时流行的模印印花工艺饰五层纹样,颈、肩部为朵花与草叶纹相间排列组成的两层带状纹,线条较宽;腹部为两层变体覆莲瓣纹夹一层忍冬纹,每层纹饰均以弦纹相隔,线条纤细柔美1982年出土于合肥市北门白水坝菜场,现藏于安徽省考古研究所2、隋寿州窑青瓷盘口六系莲瓣纹壶(图二)盘口,长颈,溜肩,圆弧腹,平底内凹肩置六个条形系,腹部弦纹上下刻画对称仰覆莲纹青绿釉微带黄色,釉层较薄,晶莹透亮,有细小开片,釉施至腹下部,有垂釉现象1984年出土于合肥市隋开皇三年张氏墓现藏于安徽省博物院3、隋寿州窑青釉剔花莲纹豆(图三)敞口,弧腹,内收,高足外撇,盘内刻画莲瓣纹、莲子纹、弦纹,盘内外施青釉近足底,无釉处露灰白胎,质较粗,胎较厚盘内及高足上有刻铭,暂未释出现藏长丰县文物管理所4、隋酱釉团花四系罐(图四)小盘口,短颈,圆鼓腹,平足肩部横置对称条状四系腹部有弦纹一道将器身分为两部分,上腹模印三组朵花纹与草叶纹,并有规则地并列组成纹饰上半部施酱釉,下半部和底无釉,灰白胎,胎体厚重2003年4月11日,合肥市瑶海区大兴镇宋伏龙窑厂出土。

      现藏合肥市文物管理处5、隋寿州窑青釉四系盘口壶(图五)盘口,长颈,鼓腹,平底肩部竖置对称条状四系,颈部饰凸弦纹三道全身施青绿色釉不及底,灰白胎,胎质较细2003年4月11日,合肥市瑶海区大兴镇宋伏龙窑厂出土现藏合肥市文物管理处6、隋青釉覆莲纹四系罐(图六)直口,圆鼓腹,平底肩部横置对称条状四系,一系残腹部有旋纹,将器身一分为二,上腹刻画一周覆莲纹周身大部分施黄绿色釉,胎呈灰白色,胎体厚重2003年4月11日,合肥市瑶海区大兴镇宋伏龙窑厂出土现藏合肥市文物管理处7、隋寿州窑青釉瓷碗(图七)敞口,腹内收,饼形足,施半釉,近底及底无釉,器内有三个支钉痕,灰白胎1976年7月由蜀山公社永青大队村民上交现藏于合肥市文物管理处8、隋寿州窑青瓷杯(图八)口微敛,斜腹,小饼形足,边缘斜修一刀,施大半青釉,近底及底无釉,有细小开片,器身有旋削痕,灰白胎1988年初安徽省武警总队工地出土现藏于合肥市文物管理处9、唐寿州窑黄釉褐彩四系罐(图九)平口,短直颈,丰肩,圆腹,平底,肩部有对称四系,造型敦厚饱满,外壁施半截黄釉,釉下用三处褐彩斑点点缀,线条粗放,色调明晰,体现了寿州窑黄釉瓷器的特点现藏于合肥市文物管理处。

      10、唐寿州窑黄釉瓷枕(图十)枕平面呈椭圆形,枕面中部下凹,两端微上翘,底部外凸,中空,底部有排气孔,通体素面无纹全身大部分施黄釉,底部无釉枕面釉厚并有开片,四周有缩孔,釉淌至底部形成较厚积釉夹沙灰白胎1985年4月合肥市司法局建筑工地(四湾)出土现藏于合肥市文物管理处11、唐寿州窑黑釉贴花瓷枕(图十一)腰圆形,枕面略凹大于底部,双侧微翘,四壁向下斜收,底略凸,有一圆形气孔左侧及后侧各有一树叶形贴花纹枕面及四周侧面满施黑釉,釉色均匀底无釉露灰白胎,胎质细腻出土于长丰县水湖乡李集,现藏于长丰县文物管理所12、唐寿州窑黄绿釉瓷枕(图十二)枕为腰圆形,枕面大于底部枕面略凹,双侧微翘,四壁向下斜收,底略凸,有圆形气孔枕面及四周侧面满施青黄釉,色均匀而质较粗底无釉露灰白胎,胎质细腻,底四周有12处垂釉点现藏于长丰县文物管理所13、唐寿州窑黑釉瓷枕(图十三)呈长方形,四角圆润,上宽 下窄,枕面微内凹,形成弧曲状,五面施黑釉,底部无釉,有细小开片,一侧面流釉并伴有较大开片,一侧有圆通气孔黄白胎,枕体中空合肥市四湾市外贸局宿舍工地出土,现藏于合肥市文物管理处14、五代寿州窑黄釉水盂(图十四)由器盖、器身组成。

      器盖圆形,微微隆起,顶部捏塑斜蒂钮,盖面施白釉,盖底部无釉,白胎从盖径、榫口及釉色来看,应为另配整体圆唇,口沿微敛,肩腹外弧呈鼓状,饼形足,底部外缘一圈斜修一刀,露灰白胎通体青釉微泛黄,釉层较薄,有细小开片,剥釉严重2004年4月10日政务区五代墓出土,现藏于合肥市文物管理处二、关于寿州窑一些新的探讨寿州窑之所以在唐代停烧,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唐王朝打击淮南一带的割据势力而造成的生产力衰退;亦或唐代其分布区域较广,产品畅销产量大,所以供不应求,瓷土逐渐枯竭,直至产品逐年下降;再或就是当时南北方大量烧制出高质量的瓷器,包括安徽本省宣州窑等处瓷窑的不断冲击,最终造成其停烧在合肥唐代墓葬出土的瓷器中,还出土了邢窑、宣州窑及其他窑的产品从整体上看,要高于当时寿州窑的黄釉瓷器而合肥距寿州窑不到100公里,这似乎有着必然的联系从胡悦谦先生对遗址的发掘和调查中,尚未发现晚于唐代的遗物,说明寿州窑烧瓷的历史有可能终于唐末,但由于发掘时只是部分遗址的清理,并不能否认寿州窑在五代就一定没有烧造所以本人大胆推测一下其最终停烧是否会在五代时期合肥市文物管理处2004年4月10日在建设中的合肥政务新区新挖河道施工工地,发掘出土了一件五代时期的黄釉水盂(图十四),其中盖子为另配,墓葬编号M2。

      无论从胎釉来看都是典型的寿州窑产品从全国来看,五代时期的墓葬较少,因此从器物类型学来说,还没有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特征,瓷器的器形归纳尚停留在研究阶段该器物烧制年份为唐代还是五代,起码给了我们一个新的启示,并推动我们对寿州窑的烧制年代进行不断地探索和研究唐寿州窑黄釉褐彩四系罐(图九)出土于合肥市肥东县,由一农民上交到合肥市文物管理处从该器物的器形、胎、釉来看,是典型的唐代寿州窑瓷器,其釉下点褐彩的特征在此前的调查及发掘报告中均未出现过,它的出现补充了寿州窑釉色的类型,对寿州窑的研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一件难得的器物十几年前合肥市文物管理处彭国维先生曾经与胡悦谦先生描述过此类器物的特征,但先生矢口否定,不相信寿州窑有此类器物的存在,由于特殊的原因当时他并没有看到实物时至今日,先生已驾鹤西去,甚为遗憾2006年8月23日,安徽省文物鉴定站数位专家鉴定该器物为二级文物,并确定为寿州窑唐代产品,对该器物给了一个明确的答案,为其验明真身,讨论结果终于尘埃落定以上是笔者对寿州窑一些粗浅的认识,关于对寿州窑的研究,国内古陶瓷专家先后也撰写了多篇文章但迄今古陶瓷界所掌握的资料仍不丰富,也不太全面,对其文化价值及内涵的了解还远远不够。

      本文仅管中窥豹,不妥处恳请方家谅解。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