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胰岛素常见不良反应.ppt

20页
  • 卖家[上传人]:cn****1
  • 文档编号:593590871
  • 上传时间:2024-09-26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65KB
  • / 2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胰岛素治疗的护理 v1  给药护理 2.1  胰岛素有多种制剂  含量不同,使用前应仔细看清,不可给错剂量而发生事故 2.2  使用时,不应从冰箱取出即用,否则吸收率降低,且易致注射部位疼痛及皮肤发红,甚至易造成硬结和局部脂肪萎缩,应于注射前30min从冰箱取出待用,或用手握至体温后再用普通胰岛素注射液为澄明无色水溶液,如有沉淀、混浊、变色,不可使用消毒瓶塞时,应待消毒液挥干,或将消毒液拭干后再行穿刺,以免穿刺时针头将消毒液带入药液中引起胰岛素变性而出现沉淀静脉注射可直接推注,但速度宜缓慢 2021/6/31 v 2 首次应用胰岛素应从小量开始,要注意病人对本品的敏感程度及有无局部或全身过敏反应,并根据空腹及餐后血糖,尿酮体情况逐步调整剂量如病人的尿酮阴性,首次应用短效胰岛素治疗,所需用的胰岛素剂量粗略估计如下:在固定饮食数日后,可按每顿饭前尿糖定性“+”号多少,估计胰岛素用量每1个“+”号尿糖,约注射胰岛素4单位,对酮症酸中毒患者不能按此使用胰岛素,而要用较大量胰岛素消除酮体在酮症消失以后,逐渐调整剂量,一直到最少的必须量 2021/6/32 v 3  应用胰岛素时,应注意随病人的运动或饮食状态的改变而调整用量,防止病人发生低血糖反应。

      发生低血糖反应时,应立即给病人食用10~20克葡萄糖或100~200ml蔗糖水,或立即静注50%葡萄糖注射液50ml,以免导致不易恢复的脑损伤由于病人随时都有可能突然发生低血糖反应,故应嘱病人随身准备速溶糖块或饼干等,每当感到心慌、饥饿时,立即食用,以免因突然发作而措手无策 2021/6/33 v4   皮下注射时,为使剂量准确,抽药,注射宜用lml的空针,抽药后,吸进0.1ml的小气泡,注射时将小气泡推出,以免针头及空针管腔中的药液无法注出而致剂量不准注射时必须以45°~90°注入皮下组织内,垂直注射较斜刺皮下注射显著减轻疼痛,不可误入血管内,否则将发生急性低血糖注射完药液后,应用棉球压迫针眼2~3s,但不可按摩使用诺和笔,垂直注射,注射后停留6s,预混胰岛素至芯上下摇动至少20次每次注射应更换针头,否则将引起胰岛素漏出注射部位:对于短效或预混优先考虑腹部,对于中效胰岛素优先考虑臀部,注射部位与吸收速度:大腿—慢,上臂—一般,腹部—快,臀部—最慢每次注射均应更换注射部 2021/6/34 v  5   注意监测病人状况并做好记录,给药期间,应定期检查血糖,尿糖、尿酮体、血钾、肾功能、视力、眼底视网膜血管,血压及心电图,注意监测病人状况,做好记录。

      及时调整用量 2021/6/35 v6   注意变态反应 应密切观察病人及时处置不良反应,如出现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哮喘、呼吸困难、休克等过敏症状,应立即停药处置;过敏性休克,可用肾上腺素注射液抢救此时还应注意病人精神状态,防止病人的高血糖转为胰岛素休克,注意病人注射点情况如出现皮肤发红、硬结,可进行局部热敷局部变态反应多在注射后1~12h出现,在时也可在用药1~3周后出现,症状可持续数小时至数日,一般在继续用药中可消失,如全身反应或局部反应严重,可用抗组胺药或换用口服药降血糖药,如必须用胰岛素治疗时,可采用脱敏疗法 2021/6/36 v7  糖尿病病人如因漏用本品,进食过多、饮食不平衡或不合适而致血糖过高,出现酮中毒,其症状为:恶心、腹泻、腹痛、口渴、多尿、皮肤干燥潮红弹性差、血压低、脉快而弱、呼气有苹果气味、嗜睡、昏迷等,化验可出现尿糖、血糖,尿酮体、血酮体均升高,血PH值、碳酸氢根离子浓度下降;严重者应立即注射胰岛素适量补液,补充碱性药物等 2021/6/37 v8  应告知病人  ①必须按食谱进食,不可多吃或少吃,除早、中、晚3餐外可于上午、下午、睡前少量加餐,有利于减少血糖波动和防止低血糖发生;②此病难以彻底痊愈,不可因一阶段血糖平衡而放松治疗,以致病情失控,出现多种并发症;③每次餐后应用尿糖试纸自行测试尿糖,并根据尿糖指示控制阴性或(±)、体重不增不减,无症状。

       2021/6/38 v9   使用胰岛素治疗的病人,洗澡时应注意水温和时间,用盆浴洗澡时,水的温度过高可使心跳加快,当全身变得过热时,为了排除热水或蒸汽中吸收的多余热量,心脏就要增加皮肤的血流量,对于用胰岛素来控制的糖尿病患者,从增加胰岛素吸收的速率,容易导致盆浴后几小时内出现严重低血糖因此,建议洗热水浴的水温不要高于40°C,同时在热水中的停留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2021/6/39 v10  胰岛素的安全使用时间  由于每并胰岛素每日抽吸次数不同,安全使用时间也不同,每抽吸5针/d,安全期为10d,4针为16d,2针为25d,1针为35d随着每日抽吸次数的增加,安全使用时间缩短 2.12  为了防止病人血糖突然下降,而突然失去知觉,给及时救治带来不便,故宜嘱病人随身携带1张卡片,同时应嘱病人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不良刺激或精神压力,以积极的态度投入治疗中 2021/6/310 胰岛素常见不良反应的观察与处理v     低血糖反应低血糖反应      为胰岛素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多种原因均可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如:胰岛素的应用剂量过大;混合胰岛素治疗时比例不恰当或预混制剂使用前未充分摇匀;注射胰岛素后未正常进食;高糖毒性纠正后胰岛素未及时减量:运动量增加;同时应用某些能增强胰岛素作用的非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如磺胺类、β-受体阻滞剂、水杨酸制剂等:女性月经前期,妊娠早期、分娩后;患者同时合并甲减、肝、肾功能不全等疾患;过度消瘦的患者因皮下脂肪层较薄,皮下注射深而变成肌内注射;饮酒等。

      当不良反应发生时病人临床表现为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心悸、饥饿、焦虑、紧张、面色苍白、心动过速、冷汗及手足震颤脑部症状:精神不集中;思维、言语迟钝、头晕视物不清、焦虑不安、步态不稳、有些患者出现精神症状如狂躁、易怒、幻觉、表情特异等,若低血糖程度加重,可出现神志不清、肌肉颤动,最后导致昏迷、惊厥等有时由中效或长效胰岛素所引起的低血糖反应,因药物吸收缓慢,血糖是逐渐下降的,肾上腺素增多的反应轻而缓,病人可无自觉症状,一开始即为精神异常表现,这是因脑细胞缺糖导致大脑皮层功能障碍所致,病情较长且合并有植物神经病变者,当出现低血糖时无低血糖表现,因此,护理人员应在胰岛素注射后作用最强时,密切观察病人有无低血糖症状出现     在应用胰岛素时,要加强预防措施,防止低血糖的发生,低血糖反应多发生在注射胰岛素后作用最强的时间,普通胰岛素为注射后2小时,多在白天发生长效胰岛素为注射后14小时,多在夜间发生因此,护士应加强巡视患者,若有上述症状立即报告医师当发生低血糖时,轻症者立刻饮糖水、服糖块或进食高碳水化合物食品即可纠正;重症者需静脉注射高浓度葡萄糖或肌注胰高糖素,再续以葡萄糖液静滴患者清醒后应立即进食,低血糖时间较长者需同时应用糖皮质激素。

      若应用以上措施患者意识状态仍无好转,应注意合并脑血管意外的可能 2021/6/311 Somogy现象现象v      为患者夜间低血糖导致升糖激素作用加强而于清晨表现为空腹高血糖的现象是由于多次低血糖症后,刺激胰岛A细胞及肾上腺发生反应性高血糖,易误认为黎明现象而增加胰岛素用量导致夜间血糖更低,如,临床经验不足,而加大胰岛素用量,则可造成严重低血糖反应而危及生命,认识此现象以免发生胰岛素治疗剂量调节的错误    2021/6/312 胰岛素水肿胰岛素水肿 v      因为胰岛素有水钠潴留的作用,经胰岛素治疗时出现水肿可表现为下肢轻度水肿甚至全身性水肿应给予低盐饮食,水肿明显时应限制水的摄入,注意保护皮肤,防止损伤,应用胰岛素后出现的浮肿可持续4~6天,甚至更长时间,但一般均能自行缓解,必要时用双氢克尿噻、速尿等利尿剂以促进水肿消退    2021/6/313 屈光不正,视物糢糊屈光不正,视物糢糊 v      开始应用胰岛素治疗时,血糖迅速下降,致晶状体及玻璃体内渗透压下降,水分逸出,屈光率下降发生远视多见于血糖波动大的幼年患者属暂时性变化,一般可以自行恢复,不需处理    2021/6/314 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 v           即在没有酮症酸中毒的情况下,每日胰岛素需用量高于200U。

      其主要原因为感染,使用皮质激素或体内存在有胰岛素抗体能和胰岛素结合,此时可换用不同动物种属的制剂或加服口服降血糖药而得以缓解    2021/6/315 外源性高胰岛素血症外源性高胰岛素血症 v     外源性高胰岛素血症能加重胰岛素抵抗而不利血糖控制加用双胍类或噻唑烷二酮类有助于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减少外源性胰岛素用量过敏反应 v  胰岛素制剂可能引起过敏反应的发生,主要是其中所含的杂质(如防腐剂甲苯)及鱼精蛋白等引起主要表现有:注射部位有针刺感、发痒、发热,常在注射后1.5~2.0小时发生,局部肿胀或硬结,紫瘢、个别病人可有虚脱或急性肺水肿甚至过敏性休克发生反应轻者有的能自动脱敏,无需干预也可更换制剂类型或使用人型制剂,或者加用抗组胺药严重过敏而又必须使用者在脱敏后需连续使厨,不宜中途停用,否则再次使用时仍可能发生过敏反应;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不要抓破皮肤,以免引起感染    2021/6/316 局部反应局部反应v      注射部位出现皮下脂肪萎缩、皮下脂肪增生、红斑和皮下硬结等皮下脂肪萎缩可能同胰岛素制剂不纯相关,而皮下脂肪增生可能因胰岛素有刺激局部脂肪增生的作用有关等,因此最好更换纯度较高的胰岛素,选择注射器并注意轮换使用,一般注射部位为上臂前外侧,大腿内侧,臀部及腹部,每次注射要改变部位,1周内不要在同一部位注射2次,以免产生皮下硬结,影响胰岛素的吸收。

      同时采用热敷、按摩等理疗,可使其慢慢恢复,也可用局部氧疗法或用地塞米松局部注射    2021/6/317 皮肤感染皮肤感染 v     由于胰岛素需长期注射,注射部位消毒不严造成局部皮肤红肿热痛,甚至发生脓肿感染因此要不断更换注射器;注意皮肤清洁;或局部消毒;注射区域有计划轮流注射:出现脓肿时应切开引流    2021/6/318 体重增加体重增加 v     最初使用胰岛素的患者大多都有体重增加这可能同胰岛素有水钠潴留的不良反应及血糖得到控制有关,而体重增加却不利于糖尿病控制,配合饮食控制及积极的体育锻炼,加用双胍类及糖苷酶抑制剂有助于保持正常体重     针对胰岛素越来越多的不良反应,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极大的危害,要重视胰岛素的不良反应,做到早期预防,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因此,在临床使用胰岛素时,医生、护士、药学工作者各司其职,及时为患者提供合理的医学服务,促进胰岛素的合理使用,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使糖尿病患者及家属能够正确认识注射胰岛素后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和临床表现,掌握预防和初期应对措施,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减轻由此给患者带来的危害,使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2021/6/319 部分资料从网络收集整理而来,供大家参考,感谢您的关注!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