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斜塔上的实验》.ppt
37页人类的大脑:幸亏有这10个人斜塔上的实验(1-7) 发现 摆的规律(13-19) 发现 自由落体的规律(8-12) 幼年和学生时代 的情况观察探索观察探索观察探索观察探索 勇于创新勇于创新勇于创新勇于创新热爱科学热爱科学热爱科学热爱科学 勇于奉献勇于奉献勇于奉献勇于奉献坚持真理坚持真理坚持真理坚持真理 勇于实践勇于实践勇于实践勇于实践伽利略观察油灯受到的启示 突然,他跳起身来,这一举动使其他 礼拜者大为惊讶在摆动着的油灯的节奏中,他仿佛遭到了闪光的突然袭击他觉得链条的节奏似乎是有规律的,那盏嘀嗒作响的挂灯每往返摆一次用的时间似乎一样长,尽管往返的距离越来越小 他的感觉正确吗?如果正确,那他就发现了奇迹他决定立刻回家,马上去弄明白究竟是看花了眼,还是发现了大自然的一个伟大真理 他一到家,就找来两根同样长的绳索,各坠上一块重量相同的铅块,将两条绳索分别系在不同的厅柱上,准备做他的实验。
他请他的教父穆契柯-铁达迪帮助他进行这个实验:“你数这条绳索的摆动次数,我数那一条 老头子耸一耸肩又是伽利略一个发疯的念头”他咕哝着,但是他同意帮忙立刻马上(说明伽利略平时也勇于探索)(说明伽利略平时也勇于探索)(实验的方法) 伽利略手拿两个铅摆,将一个拿到距离直线四手掌宽的位置,另一个拉到两手掌宽的位置,然后同时放开手两个人分别数了两条绳索的来回次数,然后加以比较总数是一样的,各为100次两条绳索的起点虽大不相同,但在同样时间内到达同样的点上 就这样,从教堂的油灯的摆动中,伽利略发现了自然的节奏原则,今天这项原则已应用于时钟计时、计数脉搏、计算日食和推算星辰的运动等方面实验结论)(实验结论)(应用广泛)(应用广泛) 每天都有人在每天都有人在华美的吊灯下祈祷,华美的吊灯下祈祷,每天都有人从教堂每天都有人从教堂前经过,为什么只前经过,为什么只有伽利略从中得到有伽利略从中得到启示,研究出了大启示,研究出了大自然的真理?自然的真理?善于观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勤于思考敢于探索敢于探索勇于创新勇于创新 1.预习课文(8-19)自然段,思考课文中的故事还表现了伽利略的什么品格? 2.参照课文内容,以“斜塔实验的前夜”为题写一个小课本剧。
时间:伽利略做斜塔上的实验的前夜 地点:意大利比萨大学 人物:伽利略、皇家科学院的特使 伽利略的学生、同事、亲属各一人情节、对话、舞台提示自拟作业:(8-12) 幼年和学生时代的情况提纲小时侯的奇象与异音来自父亲的阻力在学医过程中教授们的压制没有毕业的大学生社会背景: 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具有权威性,社会大众不敢质疑,学术气氛非常压抑 1.伽利略不停的搞实验甚至当他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就不轻易相信权威 从小独立思考、勇于探索 2.他决定以科学为终身事业在那不讲科学的年代里,从事这一行,意味着一辈子的贫困和默默无闻 热爱科学、敢于奉献 3.他已经发现“数理科学是大自然的语言”为了学好这种语言,他决意献出自己的一生 不懈追求、奉献一生探究真理社会背景: 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具有权威性,社会大众不敢质疑,学术气氛非常压抑 他的目的是重新检验亚里士多德有关科学的学说,而不是把这些学说当做福音真理来接受实践检验真理 学生们听了他的讲课,不客气地嘲笑他。
有些教授也骂得他狗血喷头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后生小子想要干什么?他居然把亚里士多德的神圣的卷帙从书架上搬走,而代之以绳索、锡块、杠杆,圆形的、多角形的、平面的这样那样滑稽的玩意儿不是吗,这些都是小孩子的玩具,是不可以作为严肃地研究宇宙秘密的工具的制止这种胡闹!”他们威胁说,否则,他们就将给他一顿教训,叫他永不会忘记 斜塔实验的前夜设计对话设计对话时间:伽利略做斜塔上 的实验的前夜地点:意大利比萨大学人物:伽利略、 伽利略的同事、 伽利略的学生、 伽利略的亲属、 皇家科学院的特使出场顺序创作组情境情境情境情境1 1 1 1(实验室里)(实验室里)(实验室里)(实验室里)旁白:旁白:伽利略的同事:伽利略的同事:伽利略:伽利略:情境情境情境情境2 2 2 2(校园一角)(校园一角)(校园一角)(校园一角)旁白:旁白:伽利略的学生:伽利略的学生:伽利略:伽利略:情境情境情境情境3 3 3 3(伽利略的家)(伽利略的家)(伽利略的家)(伽利略的家)旁白:旁白:伽利略的亲人:伽利略的亲人:伽利略:伽利略:情境情境情境情境4 4 4 4(伽利略家门前)(伽利略家门前)(伽利略家门前)(伽利略家门前)旁白:旁白:皇家科学院的特使:皇家科学院的特使:伽利略:伽利略:评议组第1组第8组第6组第4组第3组第5组第7组第2组情境1:时间:斜塔实验的前夜地点:比萨大学的 实验室里 对话旁白:伽利略的同事:伽利略:情境2时间:时间:斜塔实验的前夜斜塔实验的前夜地点:地点:比萨大学校园一角比萨大学校园一角 对话旁白:伽利略的学生们:伽利略:情境3时间:时间:斜塔实验的前夜斜塔实验的前夜地点:地点:伽利略的家伽利略的家 对话旁白:伽利略的亲人:伽利略:情境4:时间:斜塔实验的前夜地点:伽利略家门前 对话旁白:皇家科学院的特使:伽利略: 伽利略很乐于接受这个挑战。
为这次“表演”选定的地点是比萨斜塔指定的日期到了,教授们穿着他们的紫色丝绒长袍,整队走到塔前学生们和镇上的很多人则走在这些人的前面大家吵吵嚷嚷,兴高采烈,准备看伽利略出洋相,对他的人品宣判死刑 当伽利略一步一步爬上斜塔时,大家都嘘他他一只手拿着一个10磅重的铅球,另一只手拿着一个1磅重的铅球时间到了,伽利略让两个铅球从塔顶同时落下大家先是一阵嘲弄的哄笑——然后随之是大吃一惊的窃窃私语难以相信的事情真的发生了!两个重量不同的铅球,同时从塔顶下落,同时越过空中,同时落到地上 伽利略用实验证明了他的理论 1609年伽利略受荷兰人发明放大镜的启示,发明了望远镜 1609年11月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月亮,绘出了月球表面图,环行山清晰可见 1610年1月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木星,发现了木星的四颗卫星 1610年9月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土星,发现了土星的光环 1610年12月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金星,发现了金星具有位相的特征,即金星也自转 1611年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到了太阳黑子。
1633年6月伽利略被判处终身监禁,年老、体弱、多病的他倍受折磨 伽利略的晚年生活极其悲惨1633年 他被判终身 监禁1634年 女儿维吉亚 去世1638年 他双目失明 同年 《新科学》 出版1642年 去世 波义耳使用真空管做实验,证明在真空中,同一高度下,铅块和羽毛是同时落到底部的伽利略的理论得到了证实 伽利略竭力反对任何根据权威而产生的教条他只承认经验和周密的思考才是真理的标准今天我们很难理解这种态度在伽利略时代是多么危险和多么革命 ——爱因斯坦 伽利略可能比任何人更有资格被称为近代科学的奠基人 ——霍金 1979年,罗马教皇保罗二世公开承认对伽利略在17世纪的审判不公正,他说:“爱因斯坦生前得到了极大的荣耀,而伽利略却倍受磨难 终于,300多年前的冤案得到了昭雪。
1971年阿波罗15号的宇航员,在月球上,同时松开他左手拿的锤子和右手拿的羽毛——两样东西同时落在了地面上伽利略的观点在370多年后又一次得到了证实追求科学 需要特殊的勇气 ——伽利略作业 1. 以“历史将铭记这一刻”为题,写一篇小作文 提示:请你根据课文内容,结合自己对伽利略科学精神的理解,发挥想象,描写一下伽利略登上斜塔,扔下铁球的那一刻的情景 要求:内容具体、人物形象生动、书写整洁 2.上网、去图书馆,继续搜集有关伽利略的信息,并与其他同学交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