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民国江西农村公共卫生事业进程(1928-1941).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ldj****22
  • 文档编号:33342443
  • 上传时间:2018-02-1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8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民国江西农村公共卫生事业进程(1928-1941)[内容提要] 南京政府建立后,为复兴农村经济,开始关注农村的各项事业江西农业公共卫生事业开始步入发展阶段,按其发展的态势可分为三个阶段:萌芽期,迅速发展时期与继续发展时期 [关键词] 民国;江西农村公共卫生事业 [作者简介] 吴郁琴,女,江西南昌人,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讲师;胡火清,男,江西九江人,江西九江职业大学讲师 1928 年 10 月 25 日,中国国民党第二届中执会第179 次会议通过《下级党部工作纲领案》 ,将卫生运动列为七项国策运动之一,这是国民党决心推进公共卫生事业的开始 一、江西农村公共卫生事业的萌芽期 在 1928 年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内政会议上通过的一项中心案,要求各省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在各县设立县卫生医药机关,从事救济、医药救济及县卫生事业江西省民政厅依照该案通令各县筹建医院或诊疗所,并根据卫生行政经费相关规定,在丁米项下划出三成为卫生行政经费,通令各县自 1929 年起,将此项经费专款存储,作为种痘和设立县医院或诊所的专项费用,江西农村公共卫生事业遂开始萌芽 当时全省的卫生事务归民政厅主管,再由各县公安局具体办理,省会卫生工作是由省会公安局办理。

      到 1934年 6 月,全省已有 21 县设立了医院,24 县设立了县立诊所这一时期暴露出来的问题突出在卫生经费和卫生人员方面这 45 所医院、诊疗所的全年经费总额为 80,872元,平均每家医院、诊疗所的全年经费约为 1797 元,即每月不到 150 元在各县立医院中,经费最多的是临川县立医院,全年 4686 元;最少的是永丰县立诊疗所,全年仅220 元经费是事业的基础,如此严重的经费短缺大大阻碍了农村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进程 在卫生人员方面,医务人员最多的丰城县立医院,共有 10 名医务人员;最少的是永丰、万载的县立诊疗所,仅所长 1 人;5 人以下占县立医院或诊疗所的 84%至于医师人数,45 县中有 17 个县的医院或诊疗有 2 名医师,其余 28 个县均仅有 1 名医师所有的数据指向了一个问题,即与经费严重短缺相辅相成的专业技术人员的严重短缺问题 在卫生机构的布点方面,这一时期所成立医疗机构均位于县城内,并没有深入到乡村中去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只有当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后,才会产生质的飞跃农村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进程亦是一个不断渗透、蔓延的过程在资金和人才的限制下,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设不可能一开始就在广大乡村散开,而县级卫生机构的建设则成为整个农村卫生机构的基础。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国民政府和省政府的政策推动下,从 1928 年底到 1934 年 6 月这一短短时期内,江西全省县级医疗机构确实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成立了,萌发出了江西农村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第一丝嫩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是应该肯定的但此时的江西是全国土地革命的中心区域,内战比以往规模大的多,各任江西省主席都把全部精力与财力物力放在军事上江西在 1935 年底以前财政支出的 90%用于战争,根本谈不上什么基本建设至于卫生事业的款项自然根本没有保障经费是事业的血液,没有经费保障的江西农村公共卫生事业显得是如此苍白,因此这一时期江西省的农村公共卫生事业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二、江西农村公共卫生事业的迅速发展期     1934 年 6 月 5 日江西省政府设立全省卫生处,任命潘骥为处长全省卫生处的成立翻开了江西农村公共卫生事业全新的一页 江西全省卫生处隶属于江西省政府,主管全省公共卫生事业,其设立开创了全国设立省级卫生行政机构的先河,在它的领导下江西全省的公共卫生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 这一时期江西农村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脉络开始急速扩展,并迅速渗入乡村,形成了一个包括县卫生与乡村卫生的农村公共卫生体系。

      各县卫生事业在这一时期继续迅猛发展1936 年 12月,江西省务会议通过了省卫生处拟定的《江西省各县卫生行政组织规程》 ,决定在各县设立卫生院,区设卫生所,保联设卫生员,卫生院就是由原来的县立医院及诊疗所改组扩充这样一来便形成了一个以各县卫生院为中心的,由各区卫生所及各保联卫生员所组成的公共卫生服务网 县卫生院隶属县政府,在省卫生处成立后便接受其指导与监督,人员任免、财政预算的核定等方面,均由卫生处统筹管理这一时期,农村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呈现出迅猛态势这突出表现在县卫生院的普及率上,至 1937年 1 月,全省 83 县均已普遍设置卫生院,卫生院的普及率在当时是全国最高的各卫生院的医疗服务人员人数也有所增加,全省的县卫生院已经杜绝了仅有 5 人以下工作人员的情况各县卫生院把公共卫生作为县卫生院的工作重点,其重要的业务是在于医疗,防疫与管理环境卫生 省卫生处在积极发展县级卫生机构的同时,对于乡村卫生的发展也尤为重视,此时乡村卫生也得到了实质性的进展,实现了公共卫生机构乡村化的第一步,主要有以下几个层面的发展: 第一,县公共卫生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根据 1936 年《江西省各县卫生行政组织规程》 ,除各县卫生院外,还在各区设卫生所,保联设卫生员,乡村的公共卫生事业开始真正纳入到全省的公共卫生体系中了,是系统的农村公共卫生事业建设的开端,是农村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一个重大突破。

      第二,各农村服务区与实验区的公共卫生得到了较快地发展在全国乡村建设运动的推动下,1934―1935 年间,江西各地纷纷成立了农村服务区和实验区,作为改进农村工作的“先锋” ,积极推行教育、卫生、农业、合作四项事业在全省卫生处的合作下,各区均设立了卫生组或保健所,由省卫生处选派员组织,推进各项公共卫生事业,除医疗保健外,还推行农村卫生防疫工作,进行卫生知识宣传活动    第三,除上述这些固定的卫生机构或合作的医疗事项外,省卫生处还根据具体情况及一些突发性事件的需要,经常临时组织医师护士进行巡回医疗如 1934 年对“新收复区” 的救护医疗,1935 年在水灾区组织的巡回医疗队,1936年组设的巡回防疫医疗队,1937 年组织的防治脑膜炎临时巡回防护队及针对血吸虫病组设的疫病防治研究组等这些临时医疗队都是在短期间内组织成立,有需要即成立,任务完成又随即解散这对于缺少固定医疗机构的广大农村应付一些突发性卫生灾难是既经济又有效的方法 乡村医疗卫生机构的从无到有,本身就是一大突破,科学的治疗与预防工作开始真正深入乡村乡村的公共卫生事业,最难普遍,所以各保健所除了在中心村设立医院从事诊疗工作外,并经常注意组织巡回治疗及预防接种,为进一步推广普及,每年都举办一两次卫生员及接生员训练,每次训练二十人至四十人。

      服务区还在区内每保设卫生工作站,进行卫生知识宣传,尤其注意妇婴卫生,派助产士推行新法接生,进行产妇检查,并举办婴儿健康比赛等,但由于人力财力所限,这在农村难以普及 这一时期的江西农村卫生现代化事业得到了突破性的进展,发生了质的飞跃,不但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乡村卫生机构,而且这些乡村卫生组织在数量上也在不断地增加尽管“七七事变 ”后,全国进入抗日战争时期,但战火并没烧到江西,对于江西各项事业的建设影响并不大这一时期成为民国时期江西农村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县卫生机关数发展到了近十年的顶峰,而江西省亦成为全国公共卫生建设的先进省份,大大推进了民国时期江西农村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进程。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