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教案二】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九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pdf

6页
  • 卖家[上传人]:学***
  • 文档编号:266274171
  • 上传时间:2022-03-15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72.23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 1 页 共 6 页第一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 学习准确行动的语言 , 训练细致观察 , 抓住特征进行描写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朗读、描述、背诵中进行自主探究合作能力训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教学重点: 学习准确生动的语言教学难点: 体会指导中融入的作者对自然的热爱教材分析:了解作者鲁迅(), 原名周树人 , 浙江绍兴人 , 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著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等;散文集有朝花夕拾文章的内容与主题全文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 (开头至“你太性急 ,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 ” )写百草园自由快乐的生活第二部分:( “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我书塾里去了这东西早已没有了吧 ” ) :写在三味书屋的生活主题:文章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 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衬托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 揭露和批判了封建腐朽的脱离儿童实际第 2 页 共 6 页的私塾教育 , 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 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 也表现了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 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和欢乐的心理教学策略: 诵读、合作探究教学媒体: 多媒体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激趣导入交流预习时积累的与本文相关的内容锻炼自主学习积极性提出整体感知问题:文章传递了作者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怎样的情感?速读分钟, 整体感知。

      结果:对百草园的依恋和留恋;对三味书屋的害怕和厌恶培养整体把握内容的能力百草园所有乐趣中你最喜欢的是什么?找出你以为作者最留恋的内容分组讨论朗读分析培养合作探究能力“不必说”之后写了哪点景物?各有什么特征?它们的共性是什么?讨论并回答:菜畦、石井栏、皂荚树它 们 的 共 性 都 是 静物锻炼品读赏析能力第 3 页 共 6 页“也不必说”之后写了哪点景物?它们的共性是什么?鸣 蝉 、 叫 天 子 、 黄蜂它们的共性都是动物提高品读分析能力“单是”领起的内容中描写了哪些有趣的活动 , 表达作者怎样感情?朗读、品析低唱、弹琴、喷雾喜欢 , 充满童趣提高品读分析水平世间有美女蛇吗?作者为什么想起在百草园中听到美女蛇的传说?美女蛇的故事深深地吸引着我 , 使我得到教训, 悟出道理 , 同时也给百草园增添了更多神秘色彩体会作者的感情冬天的百草园有什么活动?活动特点是什么?雪地捕鸟紧张、刺激而且兴奋仔细口味百草园乐趣童年时 , 你也一定有自己的“乐园” , 把你“乐园”描绘出来 , 展示给大家, 让大家共同分享你童年的快乐吧媒体出示写作要求写作训练训练仔细观察, 体验生活 , 生动形象描写的能力第 4 页 共 6 页第二课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让我们一起走进你童年的乐园” , 享受你童年的快乐。

      交流写作片断培养体验生活、热爱生活情感如 果 让 你 离 开 你 乐园 , 你愿意吗?但作者 不 得 不 离 开 他 的“乐园”, 他是怎么想的呢?不愿意朗读, 体会依恋之情向“三味书屋”过度作者对“三味书屋”是什么态度?快速阅读 , 整体感知不满、讨厌为什么计厌“三味书屋”?礼节繁琐 , 教师威严 ,读书内容枯燥难懂培养概括内容能力本部分是从哪三个方面描写三味书屋的?小组讨论交流学习环境:压抑学习生活:单调教学方法:死板提高合作探究能力纵观全文, 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讨论交流 , 表现儿童热爱自然、追求自由快乐的心理, 对束缚培养准确根据主题的能力第 5 页 共 6 页儿童身心发展封建教育表示不满你 如 何 看 待 文 中 的“寿镜晋”老先生?与今天教我们的老师比较 , 你更喜欢哪一个?讨论, 合理评价拓展思维客观评价老师情感教育珍惜拥有美好生活布置任务课下阅读鲁迅作品,准备进行交流 , 全面认识鲁迅先生拓展阅读板书设计(一)碧绿、光滑、高大、紫红长吟、伏、窜百草园“乐园” :低唱、弹琴、喷热爱自然、追求自由美女蛇传说雪地捕鸟板书设环境压抑学习单调三味书屋:批判封建教育第 6 页 共 6 页计(二)生活枯燥先生古板教学反思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传统教材经典篇目, 是一篇内容充实、文字优美的回忆性散文, 鲁迅先生思想的深刻性 , 学生很难于捕捉 , 所以本课设计力求做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力求在形式上适合学生思维活动特点, 内容上能与学生自身生活相结合但因文章篇幅太长, 难免疏漏之处 , 今后有待更加合理地设计教学 , 不断提高。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