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根源.docx
12页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根源 口杨 威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根源于主体与客体的价值关系和价值活动中,主体自觉地满足其需要和利益的动机和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和发展的深层价值根源满足人的发展需求和社会发展需求,满足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发展需求和全面发展的需求,满足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求,这是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价值逻辑 ,Keys: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根源;人的发展;社会发展作者简介:杨威,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湖北武汉430072)基金项目:本文系2009[来自Www.lw5U.com]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思想政治教育发生问题研究”(批准号09CKS022)阶段性成果D64:A:1007-5968(2011)05-0015-04在改造世界和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人类作为主体不仅与对象之间建立起实践关系和认识关系,而且还建构着与对象之间的价值关系正如任何实践活动一样,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主体的一种实践活动,同时也是一种价值创造活动在社会主体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二者之间存在着深刻的价值关联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归根到底源于一定主体的利益需要,满足一定主体的需要,实现一定主体的利益和价值,这是恩想政治教育产生的价值根源,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最重要根源。
一、需求——满足: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价值逻辑主体的价值欲求,具体来说指主体的需要、利益等是主体价值活动的起点和归宿主体正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和利益才去进行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而这个活动本身也是价值创造活动可以说,没有主体的需要,离开主体的利益,人类的价值活动就无从产生主体的价值欲求是价值得以生成的依据和基础价值涉及到需要与满足的关系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是“人们所利用的并表现了人们对所需要的关系的物的属性 需要及其满足,关系到主体的价值实现和切身利益需要是尚未实现的利益,需要的满足则是利益的实现马克思曾指出:“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会使自己出丑 人们所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 毛泽东也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教育人民群众认识自己的利益,并且团结起来,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 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不讲需要、不讲利益,而是为了实现一定的需要和利益而产生、发展起来的思想政治教育一旦离开需要和利益,就会使自己陷于空谈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关系的角度来说,人和社会是价值主体,思想政治教育是价值客体,思想政治教育只有不断满足人和社会的需要,才能创造和实现自身的价值。
为了满足社会主体对思想理论、价值观念、道德规范、政治理想等较高层次的精神需要,在主体的精神生产实践中必然会出现相应的价值活动,那就是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正是在对这些凝结和体现着社会一定思想政治品德要求的精神需要的满足中,从人类的精神生产实践中应运而生的利益是需要的一种社会表现形式和实现形式在阶级社会,国家或者统治阶级的经济利益集中地表现为政治利益,而统治阶级的政治利益又集中地表现为巩固和实现政治统治的利益在由具有不同政治利益诉求的阶级和社会成员组成的阶级社会中,为了缓和社会的阶级冲突,实现自身的政治统治利益,统治阶级除了主要依靠国家机器和政权之外,还让“思想”为“利益”说话,通过政治意识形态的形式把本阶级自身的利益说成是代表全社会的普遍利益,从而制造各种合法性理论来对社会成员进行教化,使被统治阶级和其他社会成员接受既有的利益格局和政治秩序思想政治教育正是为实现一定阶级政治利益诉求而产生的一种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和手段,它集中地反映着统治阶级的政治利益并为之服务因此,社会主体实现政治统治的利益诉求推动着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也就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发生的现实价值依据二、思想政治教育满足人的发展需求第一,思想政治教育满足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的需求。
个体的发展需要,不仅表现在对科学文化素质以及智力发展的需要上,而且还表现在对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的需要上前者是个体精神发展需要中的基础和前提,而后者则是个体精神发展需要中的统帅和灵魂在人的发展中,思想道德素质是人的核心素质,它决定着科学文化素质的发展;科学文化素质是人的重要素质,它体现着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发展,并受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发展所支配因此,个体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的需要在人的精神需要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满足个体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的需要,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创造了强大而直接的动力人的发展需要关系到人的根本利益、长远利益人的发展需要是德、智、体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满足人的发展需要,尤其要注重满足人的思想道德发展的需要思想道德素质是人的最重要的素质,在人的素质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对人的其他素质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江泽民指出:“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人才培养的本质要求和客观规律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人的思想道德发展也有自身的规律在人的思想道德发展过程中,人们需要克服面临的种种思想困惑与道德难题,需要认识、掌握和运用思想道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克服人的思想道德形成和发展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增强思想道德形成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断促进自身思想道德素质的发展。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满足个体全面发展的需要满足人的发展需要,还要注重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使人的德、智、体等诸方面的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和提高人的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这些素质都得到发展才是协调、健康的发展,而这些素质本身在发展过程中也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互转化的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既需要有专门的教育形式,也需要有综合的教育形式比如,知识教育能够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道德教育能够提高人的道德素质,体育能够提高人的身体素质,劳动技能教育能够提高人的能力素质但仅仅这些专门的教育形式,还不能达到促进人的素质全面发展的目的,必须使这些专门教育形式的功能整合起来,进行综合的素质教育教育的综合化发展趋势,反映了人的素质发展的综合化需要一个明显的事实是,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分工在进一步分化的同时呈现出整合的趋势,只具有某一方面知识或技能的“单面人”越来越容易被这个社会所淘汰,那些具有多方面的技能和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能为自身争取广阔的发展平台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也越来越综合化,不仅要求其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而且还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思想政治教育以人的思想政治品德为作用对象,而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又内涵着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政治素质等综合素质,而且在外延上也具有十分明显的可延展性,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不断丰富发展。
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推进人的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的、综合性的教育形式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综合各种教育形式,渗透于各科教育中,能够形成推动个体素质发展的合力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注重促进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发展,还要注重促进人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的发展,把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转化为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同时也要把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转化为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使它们相互促进、相互转化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能够促进个体素质的综合发展,而且能够促进其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第三,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满足人的持续发展的需要人在成长发展过程中,会面临种种矛盾和障碍,会遇到种种困难和挫折,这就需要增强人们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意志,增强人们持续发展的动力,促进人们克服重重困难,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因而也需要大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能够磨砺个体的生存意志,满足个体在逆境中生存的精神需要个体的生存意志,是个体在严酷的生存条件下,克服困难,自强不息,保持顽强生命力的精神动力个体的生存意志是支撑其生存和发展的强大动力,只有那些具备坚韧不拔的生存意志的人,才能在激烈的生存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激发个体不畏艰险、顽强拼搏、坚韧不拔的精神,能够增强个体的生存意志·三、思想政治教育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社会发展需要关系到社会的根本利益社会发展需要,主要体现为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满足社会发展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要通过加强科学发展观教育,引导人们自觉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第一,思想政治教育满足了社会全面发展的需求社会全面发展的需要,体现为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全方位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要致力于全面满足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社会发展的需要从经济发展来看,思想政治教育要通过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人们自觉掌握和运用先进科学技术,从根本上提高劳动能力,促进人力资源开发和生产力的发展,并通过变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为生产力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从而更好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劳动者的思想道德素质如何、精神状态和劳动态度如何,往往决定着其掌握科学技术知识,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而决定着劳动过程的效益和产出要提高劳动者的思想道德素质,必须通过系统的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来影响劳动者思想道德品德的发展,形成社会所需要的思想道德素质。
思想政治教育正是通过系统地进行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帮助劳动者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增强劳动者的精神力量,提高劳动者的思想道德素质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使劳动者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发挥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增强劳动者的精神动力,从而有效地激活经济发展中主体要素,推动经济价值的创造与实现这也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与发展奠定了价值根基即思想政治教育能够维系和巩固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从而保证生产力的发展此外,代表生产力发展方向的先进生产关系,当它刚在社会胎胞中孕育和形成时,必然会遭到代表落后生产关系的社会势力的顽强抵抗为了确立先进生产关系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代表先进生产关系的社会集团或组织,必然要通过各种方式来取得社会的认同除了采用经济、法律和政治的手段外,对先进生产关系的合理辩护和广泛宣传,也是一种重要的手段和策略这突出地表现在新兴的统治阶级对所有制、分配制度等关系到政治统治基础的基本生产关系的理论辩护和意识形态论证中,更加突出地表现在使社会成员接受现有生产关系和经济制度的思想灌输和行为规范上同时,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渗透到社会政治、道德以及其他社会意识形式和社会心理中,通过影响社会意识和社会心理的发展,来促进社会经济价值的实现。
从政治发展来看,思想政治教育是完成政治任务的中心环节,要通过教育引导人们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形成政治共识,协调政治关系,保持政治稳定,巩固国家政权,维护政治制度,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满足社会政治发展的需要首先,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作用于人们的政治思想能够促进政治价值的实现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对于一定的社会政治集团或阶级来说,为了实现自身的政治目标,首先必须在思想上达成内部的政治共识而要达成这种共识,就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同时,一定的政治集团或阶级为了在政治行动中寻求更为强大的政治支持,还必须善于获得其他政治集团甚至社会民众的政治认同,以便结成广泛的政治联盟这就需要有更加高超的思想政治教育智慧,能够用本阶级的政治主张来说服其他社会成员并使其参与到本阶级的政治行动中来其次,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作用于政治关系能够保证政治价值的实现,它能够通过塑造一定政治集团或阶级所需要的政治人才,来再生产社会的政治关系,使自身的政治利益得到长远的满足思想政治教育对政治关系的再生产,主要是通过政治社会化的方式进行的政治社会化就是使社会成员特[来自wWW]别是青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