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初中数学规律探究性题目的解题技巧.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ss****gk
  • 文档编号:207294503
  • 上传时间:2021-11-0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1.5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初中数学规律探究性题目的解题技巧摘要:近年来有关规律探索性题目在初中数学各种 考试的试题中频繁出现,这类题目要求学生学会观察,懂得 分析,善于归纳、总结,它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数学知识和 数学方法的巩固和掌握,也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和自 主探索、创新精神的培养就这类题目从数形结合等数学思 想的角度出发,探求出解决初中数学规律问题的常规方法和 新方法规律问题作为一种全新的题型,因其渗透了丰富的 数学建模等数学思想而成为学生感到难度较大的问题解决 此类问题要经历一个观察、分析、猜想判断、归纳总结、验 证数学规律的过程,其关键要强化分类意识,并力求找出各 部分的共性和特性才能使问题变得简单关键词:初中数学;规律探究性题目;解题技巧;共性; 特性;数学思想一、代数中的规律问题规律问题的设置,通常按照一定的顺序给出一序列量, 要求我们根据这些已知的量找出一般规律而揭示的规律常 常包含着事物的序列号所以,把变量和序列号放在一起加 以比较,就能很快的发现其中的奥秘例1.有一组数为1,3,6,10,15, 21 ,第n个数为 O分析:第一步,寻找个体的共性这组数的每一个数都 等于它的序列号数加上它前面的一个数字。

      第二步,寻找个体的特性,探求特性中的共性(即找第 一个数与1的关系,第二个数与2的关系,第三个数与3的 关系……),第一个数1=1,第二个数3=2+1,第三个数 6=3+3=3+2+1,第四个数 10=4+6=4+3+2+1 ,第五个数 15=5+10=5+4+3+2+1,也就是说每一个数都可表示为一个数 列的和,因此,第n个数为n+ (n_l) + (n_2) + (n_3) + (n_4) + (n_5) + +3+2+l=n (n+1) /2O例2.有一组数为1,4,9,16, 25,36……求第20个数为 :第n个数为 分析:第一步,寻找个体的共性这组数的每一个数都 等于某数的平方第二步,寻找个体的特性,探求特性中的 共性(即找第一个数与1的关系,第二个数与2的关系,第 三个数与3的关系……)这里的第一个数正好是1的平方, 第二个数正好是2的平方,第三个数正好是3的平方,第四 个数正好是4的平方,依此类推,第20个数为20的平方=400, 第n个数为n2例3.—组按规律排列的数:14, 39 , 716 ,1325,2136, 3149 请你推断第9个数是 分析:第一步,寻找个体的共性。

      这组数的每一个数的 分母都等于某数平方,而每个数的分母与分子之差等于3的倍数(分母一分子=3的倍数,分子=分母一3的倍数)第二步,寻找个体的特性,探求特性中的共性(即找第一个数与1的关系,第二个数与2的关系,第三个数与3的 关系……),第一个数的分母正好是2的平方,而分母与分 子之差是3的1倍,即第一个数分子=22-3X1;第二个数的 分母是3的平方,分母与分子之差是3的2倍,即第二个数 分子=32-3X2;第三个数的分母是4的平方,分母与分子之 差是3的3倍,即第三个数分子=42-3X3;依此类推,第n 个数的分母为(n+1) 2,分子为(n+1) 2-3n,所以第n个 数的通式为(n+l)2-3n(n+l)2,从而第九个数是(102-3X9) /102=73/100例4.有一组数为1,2, 5,10,17, 26……请观察这组 数的构成规律,第18个数为 分析:第一步,寻找个体的共性把这组数的每一个数 都减去1就变成一组平方数第二步,寻找个体的特性,探求特性中的共性(即找第 一个数与1的关系,第二个数与2的关系,第三个数与3的 关系……)这组新的平方数第一个数正好是0的平方,第二 个数正好是1的平方,第三个数正好是2的平方,第四个数 正好是3的平方,依此类推,第十八个数为17的平方(172), 再把它加上1就是原来那组数的第十八个数,所以原来那组 数的第18个数为172+1=290二、平面图形中的规律问题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寻找各部分的共性,数字规律应 遵循,图形中的规律问题也要遵循。

      当难以直接找到共性时, 则可以通过抓住相邻两个数字或两个式子,两个图形之间的 关系来实现,抓住了变量就等于抓住了解决问题的关键例5.两直线相交有1个交点,三条直线相交最多有3个 交点,四条直线相交最多有6个交点,十条直线相交最多有 ()个交点分析:很容易知道5条直线相交最多有10个交点第 一步,寻找个体的共性这些交点组成了一组数,这组数的 每一个数都能表示为一个数列之和,如1=1,3=1+2, 6=1+2+3第二步,寻找个体的特性,探求特性中的共性,为了更 清楚地知道直线数量与交点数量的关系,我们作如下的对 比总之,在求解规律问题时,必须熟练掌握数学建模、分 类讨论、数形结合、类比等数学思想,始终遵循“寻找共性一 寻找特性中的共性”这一原则,操作起来便会得心应手参考文献:[1] 赵优群浅析初中数学中考规律性问题《数理化学习 (初中版)》2008年06月期[2] 例5摘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 上册)》第三章习题2005年06月第二版(作者单位:广西南宁市青秀区南阳中学530208)。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