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厦门市思明区依托总部经济模式打造海西重要商务运营中心.docx

11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191432734
  • 上传时间:2021-08-1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58.47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厦门市思明区依托总部经济模式打造海西重要商务运营中心 厦门位于祖国东南沿海,是中国大陆最早开放的五个经济特区之一改革开放30年来,厦门市依托自身优势,不断发展壮大,经济连续多年保持高速增长,人均GDP和综合竞争实力均位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优越的地理位置,优美的城市环境,文明的社会风气,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便利的海陆空交通,使其成为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交通枢纽、金融及物流中心思明区是厦门经济特区的核心城区,聚集了厦门最重要的行政、经济、文化、旅游资源,是大型企业建立区域中心的首选地,也是跨国企业拓展我国东南部市场的重要基地总部经济是厦门市思明区的特色之一近年来,思明区紧紧把握中央支持海西发展和厦门市加快推进“岛内外一体化”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把发展总部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围绕商务中心区这一发展载体,紧密联系闽南地区重点企业,不断完善服务机制,健全交通网络,吸引了大批福建和粤东地区以及跨国大企业的营销总部、会计结算总部和研发中心落户思明区一 厦门市思明区总部经济的发展历程、现状及特点(一)发展历程2003年8月,原思明区、开元区、鼓浪屿区三区合并为新的思明区,作为厦门市经济、政治、文化、金融中心。

      思明区以新行政区划调整整合为契机,充分挖掘区内优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勇于争先,锐意进取,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实现了“1+1+1>3”的聚合效应2004年厦门市正式提出和启动加快发展总部经济的战略构想,而此时的思明区发展总部经济已有了较好的条件和基础自2006年以来,思明区继续抢抓机遇,借势推动商务中心区建设,建设对经济贡献大的商务楼群,同时,把工业企业迁出岛内,实行“腾龙放凤”,大力发展服务业等无污染、社会需求高的第三产业商务中心区内金融、保险、物流、证券等服务业发展迅猛,吸引了包括福建中烟工业总公司、七匹狼、天福茶叶等在内的数个有全国性品牌影响的大型企业进驻同时,着力建设海峡西岸规模最大的商务营运中心区——观音山国际商务营运中心区,逐步形成了湖滨北路行政金融商务中心区、鹭江道商务中心区雏形,为思明区总部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载体二)发展现状及特点近年来,依托区位优势和产业实际,思明区突显优势、瞄准高端、集聚总部,继续深化商务运营、消费购物、旅游集散“三大中心”建设,以“7+1”产业集群(产业链)为重点,努力推动各产业发展规模的壮大,层次水平的提升,不断带动促进区域经济腾飞,努力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商务营运中心。

      为全力推动总部经济发展,思明区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楼宇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思明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总部经济发展的暂行办法》等扶持政策,同时在规划、建设、招商等各方面科学引导,形成了“一区引领、三片并进、全区共荣”的空间布局,即在观音山国际商务营运中心区的引领下,环筼筜湖片、临海鹭江道片、沿主干道片并进,全区努力构建海峡西岸重要的商务营运中心2010年,思明区又提出以“总部经济、商务楼宇、商圈建设和服务企业”为突破口,以建设海西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为目标,通过现代服务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的有效发展,培育、涵养和壮大持续性税源这一举措的成效已初步显现2010年上半年,思明区实现财政总收入50.7亿元,首次突破50亿元大关,总量继续保持福建全省第1名一度占据税收近半壁江山的房地产业,目前所占比重已减少至27.12%,而总部及商务楼宇税收比重逐年升高,已占全区税收总额30%强这一增一减的背后,体现的正是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转变总部经济已成为思明区加速现代服务业发展,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载体,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重要支撑1.楼宇经济量增质升作为一种集约利用资源、向“空间”和“高度”要效益的经济形态,近年来,楼宇经济得到思明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

      紧紧围绕商务楼宇这一发展载体,思明区成立楼宇经济发展服务小组,健全联络员工作网络,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完善统计调查、季度例会、跟踪服务等机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加快总部经济发展的政策法规,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形成了“一区引领、三片并进、全区共荣”的空间布局,有力有效地推动辖区楼宇经济的发展,楼宇经济呈现出“量增质升,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入驻企业正不断向更高层次转型值得一提的是,已经投用8年的国际银行大厦,是厦门市思明区发展商务楼宇经济的典范楼中驻有70多家企业,2009年纳税总额超1.5亿元,每平方米出租面积产生的税收高达4000元,这已经是该大厦连续第四年摘得“亿元楼”头衔除了国际银行大厦,2009年思明区纳税总额超过亿元的楼宇还有4幢,超过5000万元有11幢从统计数据来看(见表1),2007年,思明区68幢已使用的商务楼宇入驻企业数达3684家,同比增长18.23%;总纳税额达25.6亿元,同比增长60.42%其中,有8幢商务楼宇入驻企业纳税超过亿元2008年,在宏观经济形势极为不利的情况下,思明区楼宇经济仍持续增长,投入使用的商务楼宇数达到85幢,入驻企业数进一步增加到4719家,同比增长28.1%,其中,11幢商务楼宇入驻企业数均达百家以上;楼宇企业纳税总额达27.36亿元,同比增长6.9%。

      2009年底,思明区与楼宇经济相关的商务楼宇有106幢,其中已投入使用的87幢,入驻企业5246家,为思明区贡献纳税额25.66亿元,占去年全区财政总收入的30.6%其中,观音山国际商务营运中心区已入驻企业200多家,2009年纳税7.98亿元,仅2010年1~5月就达近5亿元,成为海峡西岸规模最大、品质最高的高端商务营运中心区域之一2010年全区56个区级重点项目中,涉及商务楼宇的项目有24项,当年预计投资额15.87亿元思明区发展商务楼宇经济的目标是,2010年力争商务产业集群的财税贡献占全区总量32%以上,到2013年达到35%以上,到2015年达到40%以上表1 近年来思明区投入使用的商务楼宇、入驻企业及纳税额2.总部经济成效初显近年来,思明区依托区位优势推进总部经济发展,一方面,注重培育,帮助本地企业做大做强;另一方面,注重引进,着力引优引强,吸引了一批在国内外较具知名度、影响力的总部型企业进驻目前思明区已有一批规模较大,有多家下属独立企业或分支机构的企业总部或地区总部,以及一些具有单一总部职能的管理中心、结算中心、物流中心、研发中心、投资中心、采购中心等营运中心企业2008年,纳税总额超过800万元的总部型企业有91家,年纳税额达20.6亿元,其中73家纳税超1000万元,占企业总数80.2%,总部经济的聚集效应逐步显现。

      2009年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74.11亿元,同比增长12.2%;财政总收入83.97亿元,同比增长10.0%2010年上半年,思明区国内生产总值继续名列全市首位,完成266.49亿元,同比增长12.5%,总量占全市的33%财政总收入取得历史性突破,半年财政总收入历史性突破50亿元大关,达到50.7亿元,综合经济实力已跃居福建省各县(区)首位和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心城区上游位次,成为海峡西岸最主要的经济强区思明区2008年度荣膺“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第16位)和“全国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百强”称号2009年10月,思明区又被中国总部经济研究中心授予“中国总部经济发展实践研究基地”牌匾,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首个获得该授牌的城区3.载体建设有序推进为拓展商务经济发展空间,思明区委、区政府狠抓载体建设,一方面,大力推动商务楼宇建设2006年,立信大厦、中闽大厦、华龙大厦、烟草鑫城大厦等商务楼宇先后投入使用,效益良好中闽大厦投入使用仅一年就成为入驻企业纳税超亿元的楼宇2009年,新景世纪城、厦门第一广场、钻石海岸、莲前集团大厦、明发集团大厦等楼宇也建成投入使用2009年在全区安排的59个区级重点项目中,涉及商务楼宇的项目有22项,34幢楼宇,总建筑面积达203.28万平方米,使用面积约142万平方米。

      2010年全区56个区级重点项目中,涉及商务楼宇的项目有24项,当年预计投资额15.87亿元另一方面,全力推动海峡西岸现有规模最大的商务营运中心区——观音山国际商务营运中心的建设该项目于2006年2月动工,启动区建筑面积47万平方米,片区写字楼建筑面积252万平方米,启动区写字楼11幢,目前已竣工投入使用自建区内天守、康利、安踏、鸿星尔克、九牧王营运中心大楼已实现封顶园区内融商业街、餐饮、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海滨旅游休闲区已于2008年投入使用,人气不断聚集,活动频频,已初现规模效应观音山国际商务营运中心已引进各类企业199家,自建区已引进知名企业营运中心23家,2009年园区企业实现税收超过6亿元4.商贸服务业态势良好商贸产业集群的培育打造离不开商贸服务业的支撑服务业是思明区长期以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2008年,三次产业结构已优化为0∶19.81∶80.19,相当于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服务业累计实现增加值338.81亿元,同比增长11.19%,拉动全区经济增长8.96个百分点思明区已初步形成了以商贸、旅游、金融等产业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商贸业成为思明区经济发展的主力军,通过推动中山路步行街、禾祥西路特色商业街、火车站—SM大卖场一条街等几大商圈的建设,再结合发展节庆经济、旅游经济,有力地拉动了商贸消费。

      2008年全区商贸业营业额达1530.38亿元,同比增长12.2%,营业额累计超10亿元的商贸企业有20家全区共接待旅客1661.2万人次,同比增长13.2%,占全市的75%,旅游总收入215.2亿元,同比增长14%作为全市金融中心,思明区已聚集了一大批境内外金融机构和保险公司,金融保险业累计实现增加值53.10亿元,同比增长25.06%商务服务业近年来也逐步发展,态势良好,已拥有一批较大规模的律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中已有普华永道、德勤、毕马威进驻),以及从事企业管理服务、咨询或市场调查、资产管理、公证服务、会展服务等业务的商务服务业企业进驻二 思明区以总部经济模式,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一)发挥比较优势,成效初显作为海峡西岸重要中心城市的中心城区,思明区人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汇集,区位优势明显依托“五缘”优势和厦金航线终端,思明区已成为厦门对台交流的前沿和窗口,吸引了大批台湾居民来此生活、消费,吸引了众多台湾企业来此投资、兴业(目前总数已达555家)随着厦门、漳州、泉州、福州等省内城市各组团之间快速通道网络的逐步完善,特别是省内多条动车组的开通,使得思明区与周边地区的联系也更加紧密。

      思明区人居环境良好,为厦门市获得“国际花园城市”、“联合国人居奖”、“全国文明城市”等殊荣作出了重要贡献辖区完善的基础设施,便捷的交通运输,发达的信息通信,较高水平的现代服务业、不断提升的城市品位和生活质量等为总部经济发展创造了较好的配套优势同时,思明区人才、技术和信息资源也相对密集,拥有厦门大学、国家第三海洋研究所、厦门国家会计学院等一批知名教育科研机构以及高素质的经营、管理、技术等各类人才,人才优势聚集此外,思明区政府努力提升服务水平,在全国首创公共部门绩效评估体系,荣获“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还通过了ISO 14001体系认证每年的政府服务月活动深化了“只要您的手指轻轻一按,剩下的事我们来办”的服务理念,办事成本低,办事效率高,为企业发展创造了宽松、便捷、高效的环境二)重制定规划,谋划发展早在制定“十一五”规划之时,思明区就已提出要大力发展商务营运中心,并在空间载体上提出以观音山国际商务营运中心区、鹭江道中心商务区、环筼筜湖商务休闲区等区域为重点,依托区位优势和辖内鳞次栉比的商务楼宇资源,着力发展营运中心和楼宇经济,吸引总。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