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危险品分类与案例分析4讲解.ppt
16页二)4.1项中的自身反应物质 • 4.1项的自身反应物质是即使没有氧气(空 气)也容易发生激烈放热分解的不稳定物 质下列物质不被视为4.1项的自身反应物 质: u符合第1类标准的爆炸品 u符合DGR划定程序的氧化剂; u符合5.2项标准的有机过氧化物; u分解热小于300焦/克的物质 u50kg的包装件自分解温度大于75 ℃ 1.自身反应物质的性质 • 自身反应物质的分解可因热、与催化剂杂 质(如酸、重金属、碱)接触、摩擦或碰 撞而发生 • 分解速度随温度而增加,并且不同物质分 解速度不同 • 分解,特别是在没有着火的情况下,可能 放出毒性气体或蒸汽因此对某些自身反 应物质,必须控制温度,容易引起爆炸性 分解的物质,还要添加稀释剂 2.自身反应物质的运输 • 装有4.1项自身反应物质的包装件在运输中 必须防止阳光直射,储藏时远离热源 • 为了确保运输安全,自身反应物质可以通 过稀释的方法降低敏感性 (三)、4.1项中的减敏固态爆 炸物 • 减敏固态爆炸物是指用水或醇类或其他物 质稀释,形成均匀固态混合物以抑制货物 的爆炸性 • 属于减敏固态爆炸物的运输条目由UN1310 、1320、1321、1322、1336、1337、1344 、1347、1348、1349、1354、1355、1356 、1357、1517、1571、2555、2556、2557 、2852、2907、3317、3319、3344、3364 、3365、3366、3367、3368、3369、3370 、3376和3380。
二、4.2项易于自燃的物体 • 自燃物质是指在正常运输条件下能自 发放热,或接触空气后能够放热,并 随后起火的物质,它包括两种类型: –自燃物质-最易自动燃烧 • 5分钟内即使少量接触空气便可以燃烧的物 质 • 包括混合物和溶液 –自发放热物质 • 没有能量的补给,接触空气自身放热的物质 • 只有在大量存在时和很长一段时间之后才能 燃烧 性质及特性 • 不需受热和明火就会自行燃烧 • 自燃点低——自燃点?“可燃物品不需明 火自行起火燃烧时的最低温度标准 200ºC) • 受潮后危险性增加 • 与水剧烈反应 • 与氧化剂接触爆炸 常见自燃物质 • 易于自燃物品中的金属——金属钙粉 、钙合金粉、金属钛粉、金属锆粉 • 易于自燃物品中的非金属——黄磷、 活性炭 • 硝化纤维胶片 • 浸油的麻、棉、纸及其制品 自燃固体事故案例——黄磷 • 2006年8月13日14时 • 云南马龙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安宁分公司 内工地 • 厂房内发生爆炸声,黄磷车间蹿出20多 米高的火舌 • 紧急撤离200余工人 • 磷蒸气压力过大,管道破裂爆炸 • 磷蒸气喷射,黄磷颗粒自燃形成火苗和 烟雾 三、遇水释放易燃气体的物质 • 有些物质与水接触可以放出易燃气体, 这些气体与空气能够形成爆炸性的混合 物。
这种混合物很容易被火源(如无灯 罩的灯、产生火花的手工工具)点燃 所产生的冲击波和火焰可能对人或环境 造成危害 • 指物质与水反应,容易自燃或者放出 危险数量的易燃气体的物质 性质及特性 • 遇水(湿)燃烧(与酸如何?与 氧化剂如何?) • 爆炸 • 毒性 • 自燃 • 扑救应注意哪些问题? 常见遇水易燃物品 • 活泼金属及其合金:碱金属——锂、钠、 钾、铷、铯;碱土金属——钙、锶、钡; 以上合金——钾汞齐、钠汞齐、钾钠合金 ; • 粉状或小粒状稍活泼金属——镁粉、铝粉 、镁铝粉、锌粉、锌灰(含氧化锌); • 金属氢化物——氢化锂、氢化钠、氢化钙 、氢化钡; • 硼氢类——硼氢化钠、二硼氢等; • 碳的金属化合物——碳化钙(电石)、碳 化铅; • 其他,如保险粉与磷的金属化合物 遇水易燃物品的事故案例 ——钠 • 2005年03月20日 • 成都某学校化学实验室 • 爆炸;火苗;巨响;浓烟; • 一人轻伤,头发被烧,手指被炸流血 • 事故原因——学生做实验时不慎将钠与水 接触,造成化学反应放热,并发生爆炸 • 消防官兵从室内抢救出10kg钠 钠事故的反思——钠的化学性 状回顾 • 银白色柔软的轻金属 • 在低温时脆硬,常温时质软如蜡,可用刀 割。
• 化学性质极活泼(活泼金属),在空气中 易氧化,燃烧时呈黄色火焰 • 遇酸、水剧烈反应,极易引起燃烧爆炸,不 溶于煤油 • 存放——浸泡于煤油 • 事故处置方法——干砂、干粉,切忌用水 、泡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