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1991—200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试题及答案.doc

248页
  • 卖家[上传人]:风***
  • 文档编号:161202433
  • 上传时间:2021-01-1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01MB
  • / 24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99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试题(文科)一、下列各题,各有一个正确答案选出正确答案,将字母标号填入题后括号内,错选的不给分 (每一小题1分,共16分)1.美国与清政府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A.《天津条约》 B.《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C.《望厦条约》 D.《辛丑条约》2.中国同盟会成立的革命宗旨是:A.反对君主立宪派 B.实行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C.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D.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3.中国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起点的标志是:A.安源路矿工人罢工 B.京汉铁路工人罢工 C.香港海员罢工 D.开滦煤矿工人罢工4.国民革命时期,国民政府聘请的苏联政治顾问是:A.加伦 B.马林 C.罗易 D.鲍罗廷5.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在土地改革中对待富农的政策是:A.征收富农多余的土地财产 B.消灭富农C.保存富农经济 D.限制富农6.马克思一生最重要的理论发现是:A.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B.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学说C.唯物史现和剩余价值学说D.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和无产阶级领袖的学说7.先有工程设计图,然后施工建成大厦。

      这一事实说明: A.意识产生物质 B.意识转化为物质C.意识决定物质 D.意识创造物质8.“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A.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C.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 D.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9.“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说法:A.都是辩证法的观点B.都是诡辩论的观点C.前者是辩证法的观点,后者是诡辩论的观点D.前者是诡辩论的观点,后者是辩证法的观点10.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作用的性质取决于:A.国家政权的阶级属性 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C.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D.社会意识的性质和发展水平11.资本主义社会最简单、最普通和最基本的关系是:A.阶级关系 B.商品交换关系 C.金钱关系 D.竞争关系12.资本家竞相改进技术的直接动因是:A.降低劳动力价值 B.追逐超额剩余价值C.获取绝对剩余价值 D.获取相对剩余价值13.以资本积聚的方式扩大个别资本的规模,是通过:A.许多分散小资本的集合 B.大资本对中小资本的吞并C.个别资本的资本积累 D.组织股份公司l4. 资本的周转时间包括:A.劳动时间和产品售卖时间 B.产品的购买时间和生产时间C.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 D.劳动时间和流通时间15.社会主义社会保持总需求与总供给之间的大体平衡是指:A.消费资料的总供给与劳动者对消费资料的总需求之间的平衡B.生产资料的总供给与生产单位对生产资料的总需求之间的平衡C.社会总产品的价值量和实物量之间的平衡D.社会可供购买的商品总量与社会有支付能力购买的商品总量之间的平衡16.第一次出现无产阶级专政概念的马克思主义著作是:A.《德意志意识形态》 B.《共产党宣言》C.《1848—1850年法兰西阶级斗争》 D.《法兰西内战》 二、下列各题,有一个或一个以上正确答案,选出正确答案,将字母标号填人题后括号内。

      错选、多选、漏选的,该题不给分 (每一小题2分,共24分)17.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夕,日本侵略军在东北蓄意制造的挑衅事件有:A.中东路事件 B.万宝山事件 C.中村大尉事件 D.皇姑屯事件 E.张北事件18.抗日战争初期,国共两党分别领导的军队相互配合打击日本侵略军的战役有:A.平型关战役 B.淞沪会战 C.徐州会战 D.忻口会战 E.武汉会战19.毛泽东提出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和主要途径的著作有:A.《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B.《论政策》 C.《新民主主义论》D.《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 E.《论人民民主专政》20.“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人人的头脑井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一观点表明:A.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B.意识是人脑产生的持殊物质C.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D.观念的东西同物质的东西是具有一性的E.反映者和被反映者是完全同一的21.历史唯物主义认为,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的作用是,A. 生产力发展的动因 B.迫使统治阶级作出某些让步的重要手段C.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D.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E.社会形态更替的杠杆22.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是:A.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和能量变换过程B.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换其活动的社会过程C.人的本质活动 D.人的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 E.形成人们全部社会关系的基础23.马克思关于资本有机构成学说论证了:A.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 B.技术进步条件下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C.平均利润率的形成 D.利润率的下降趋势 E.商业利润的来源24.马克思分析社会总资本再生产问题的基本理论前提有:A. 社会总产品的价值由 c+v+m构成B.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是价值补偿和实物替换C.社会生产分为生产资料和生产消费资料两大部类D.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E.商品按价值出售,价格不变25.社会总产品是指:A.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当年新创造的价值B.当年历生产的物质资料的总和C.当年所生产的生产D.生产过程中消耗冰砖一道新产品中的生产资料价值和新创造价值的总和E.社会总产值中扣除生产中消费掉的生产资料价值后的剩余部分26.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中,民主党派是:A.参政党 B.执政党 C.友党 D.反对党 E.在野党27.马克思恩格斯总结1848年欧洲革命的经验、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发展有:A.农民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天然同盟军D.打碎旧的国家机器是真正的人民革命的先决条件C.无产阶级专政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D.“不断革命”是无产阶级的战斗口号E.党的建设是无产阶级斗争胜利的首要条件28.下列国家,1990年与我国建立或恢复外交关系的有:A.马绍尔群岛 B.沙特阿拉伯 C.新加坡 D.文莱 E.印度尼西亚三、简答题(每一小题4分,共8分)针对题意给予回答,并作简要说明。

      29.简述美国出兵海湾地区的战略意图30.简述中国共产党十三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的重要意义3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3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3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相对稳定和发展,表明帝国主义固有的矛盾正在消失五、论述题,37、38任选一题,请注明题号,要求紧扣题意,论述符合逻辑每一小题10分,共40分]34.试述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中国共产党反对顽固派的革命两面政策及其意义35.试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的一致性,以及这一原理对正确决策的指导意义36.试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兼评“私有化是中国改革的根本出路”的观点37.试述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及其在现阶段的特点38.试以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失败的历史教训,说明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 199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试题(文科)答案一、下列各题,各有一个正确答案选出正确答案,将字母标号填入题后括号内,错选的不给分 (每一小题1分,共16分)1.答案: C解析:本题属中国革命史,考查内容为近代中美关系中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名称。

      考查目标是要求考生准确再认有关社会历史现象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列强纷纷强迫清政府与自己签定不平等条约,以加强对中国的侵赂和掠夺美国和中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1844年7月的《望厦条约》《天津条约》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签订的,《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是抗战胜利后美国与国民政府签订的所谓“平等”条约,《辛丑条约》则是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后的产物由此,本题的正确选项是C项,其他三项均是错误的在近代中国,外国列强与腐败的清王朝和后来的国民党反动政府之间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正是这些条约从一个侧面规定着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因而它们是中国革命史教材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一些重要条约的签订时间、主要内容及影响和国别等,考生应有准确的把握2.答案: D解折:本题属中国革命史考查内容为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成立时的革命宗旨考查目标是要求考生准确再认某一社会历史现象中国同盟会是1905年8月在日本东京成立的,其成立之始便接受孙中山提议,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作为同盟会的革命宗旨这在教材中有十分明确表述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备选项D。

      A项“反对君主立宪派”是同盟会成立前后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从事革命活动的主要任务之一,B项实行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是同盟会成立以后才确立的较完备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是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首次概括提出的,以后又得到进一步阐释和说明; C项“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则是1894年孙中山创建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时提出的革命口号此三项均与题意不符3.答案: C解析:本题属中国革命史考查内容为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所领导和发动的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兴起的标志性罢工事件是什么.考查目标是要求考生准确再认某一社会历史现象本题考查内容在教材中均有明确交待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集中力量领导工人运动,迅速掀起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从时间上看,1922年1月发生的香港海员罢工是中国工人积极第一次直接向帝国主义级行针锋相对的斗争的罢工事件,是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起点的标志安源路矿工人罢工发生在1922年9月,开滦煤矿工人罢工发生在1922年10月,京汉铁路工人罢工则是1923年2月发生的.它门都比香港海员罢工要晚,不符合题目中要求的“起点的标志”因此,本题正确答案只能是C项。

      其实,考生只要基础扎实,对教材内容掌握较好,回答本届是很容易的有的考生可能会误选B项原因在于没有分清“京汉铁路工人罢工”是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顶点”,这与题目中所要求回答的“起点”是不一样的4.答案: D解析:本题属中国革命史考查内容是国民革命时期,国民政府从苏联聘请的政治顾问是谁考查目标是要求考生准确地再认历史人物的身份及其与特定历史现象的关联性 本题备选项中提到的4个人物,都是来华援助中国革命事业的苏联人,但其来华的时间又各自所担负的职责与任务有所不同,在华期间的活动也不一样 A项“加伦”是国民革命时期担任北伐军军事顾问的苏联将军; B项“马林”是帮助中国共产党建党和促成孙中山实现伟大转变的共产主义运动专家,又是提出和实施国共两党建立统一战线的共产国际代表,他来华时间最早,但却没有担任国民政府的政治顾问;C项“罗易”是“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参加中共五大的共产国际代表,只有D项”鲍罗廷”是国民政府正式成立。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