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异乡好居】北京卖房到澳洲买农场,3年后这对夫妇却说….pdf
8页异乡好居】北京卖房到澳洲买农场,3年后这对夫妇却说…从小生活在被钢筋水泥包围的城市里,隐约之中都会有一个“农场”情节,脑海中出现一幢华丽却不世俗的建筑,静静地座落在森林、湖光、山脉和草场之中,还有许多动物自由自在地生活看美国电影的时候经常会出现潇洒的农场主,往往也会感叹国外农场犹如天堂般美好……当国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他们所追求的也不再是 LV、爱马仕、跑车,开始在私人农场里或骑马,或狩猎,或打网球,或开飞机游艇逐渐的越来越多人实现了自己的“农场梦”,其中一大部分把梦想的栖息地选择在了国外,在澳洲,在澳大利亚异乡好居:Uhouzz)那么成为一个真正的农场主之后就真的没有后顾之忧了吗?这个我们还要听一个故事来了解下:3 年前,一对夫妇卖掉北京 110 平的房子,去澳洲买了 300公顷农场!如今他们却说……晚上 6 时天刚黑,在农场上干了一天活的刘冰手肿得像馒头在澳大利亚,请一名农场工人每小时要 30 澳元,很多农活她只能自己干随着越来越多中国人在澳大利亚“跑马圈地”,到澳大利亚买农场当“农场主”也成为一种时尚澳大利亚的不少农场也通过华人中介机构发布交易信息,农场的位置、价格都清晰地标注出来,配上蓝天白云和碧绿的牧场,颇具诱惑力。
不过,对于已经在澳大利亚当了两年农场主的刘冰夫妇来说,这里的生活远没有想象的那样诗情画意雷青今年 52 岁,女儿在澳大利亚上大学他是 2013 年在北京参加一个澳大利亚农业博览会上,通过中介机构了解到,中国人可以到澳大利亚购买农场2013年十一月,他和妻子在中介机构的安排下到了昆士兰州一个农场进行了实地考察卖掉一套北京110平的房子,买下323.7公顷的小农场妻子刘冰一开始反对到国外买农场,理由一是两人从来没有经营农场的经验,几百万元很可能打水漂;二是两人都过了 50 岁,到农场劳动,简直是找罪受,身体吃不消雷青有自己的考量:澳大利亚和中国只有两个小时时差,季节和中国相反,气候适宜,女儿大学毕业后也有意向在澳大利亚找工作,妻子已退休,他本人也有提早退休在澳大利亚养老的打算;其次,雷青从小在农村长大,对放放羊、种种蔬菜的生活十分向往;再次,澳大利亚的农场价格十分便宜,“在国内,就算你花500 万元,也找不到同样的农场妻子拗不过他两人最后达成妥协:到农场劳动全凭自愿;如果觉得精力不济,随时可以把农场卖掉最终买下这个农场的过程颇为波折雷青先后两次跟随中介 Candy 前往澳大利亚,和澳大利亚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FIRB)进行面谈。
直到 2014 年春节前夕,雷青的农场主梦想才得以实现他以 80 万澳元的价格买下了昆士兰中部一个面积 323.7 公顷的小农场买下这个农场的代价是,雷青把北京的一套面积 110平方米的房子卖掉了到达农场的那一天,夫妻俩登上牧场的一个小山坡,山坡下面有一个小湖泊,有几只水鸭在里面戏水,草地上还有一只矮脚马,看到他俩一溜烟跑得不见了踪影把整个牧场溜达了一圈,差不多花了一个多小时雷青激动得流下了眼泪,“我就这样成了农场主”农场养牛不能超过800头,土地必须按照政府规划使用雷青的老家是福建农村,他从小就干农活,即便如此,他也发现,在国外当农场主,跟在国内当农夫,完全是两码事以前在农村干活那一套,在澳大利亚农场根本用不上澳大利亚政府控制单位面积上能养的动物数量,因此即便农场水草特别肥沃,能养的牛羊有上限,超过上限就违法了,当地的动物保护组织会找上门来,这是很多农场亏损的原因之一雷青的农场,根据当地农业协会的估算,养牛数量不能超过 800 头,“按照我的想法,至少可以养 1000 头更让雷青难以理解的是,土地必须按照政府规划使用,比如划分为种植用地就不能用于商业用途你跟农协说你今年种小麦,结果你种马铃薯,不行!”雷青这才意识到,他原先对农场主的生活规划得过于理想化。
比如,要种一片面积数十公顷的葡萄园,然后用中国的土方法酿制葡萄酒;还要养 500 头奶牛,把牛奶卖到附近的镇上去这一切,短期内都无法实现当地牛奶过剩,1 澳元可以买两升,距离农场最近的牛奶加工厂要 200 公里,请一名卡车司机要 30澳元/小时,司机从来不超载,算上人工,每升牛奶还会亏本 1.3 澳元雷青还设想过从国内运一些化肥过去,提高作物产量但当地的农民会告诉他,化肥不能用,被查出用化肥,要罚款 2 万澳元人工成本是中国三倍,就算是土豪也得放下身段最让雷青抓狂的是,工人请不起工人的工资,时薪至少 25 澳元左右,“政府要保证当地人就业,不允许雇外国工人,年轻人又不愿意到农场去做工,农场工人更加紧缺,人工成本是中国的 3 倍以上雷青夫妇的反应在 Candy 的预料之中她说,多数中国富人到澳大利亚买了农场,自己不会管,也不愿意亲自管理,又舍不得花钱去请农场经理,加上语言不通,不少农场都闲置了两三年后,农场只好转手卖掉Candy 在澳大利亚从事这种农场交易已有 8 年时间她说,如今随着中国富人越来越多,在澳大利亚买农场并不是难事但要具备 3 个条件在澳大利亚买农场所需的3个条件第一,要有一定的资金。
当然,最好能有经营农场方面的经验要对所选地区的农牧业情况有一定了解,比如,本地区可种植哪些农作物,圈养哪些牲畜,产品的市场需求、收益情况等有些人想当然地以为过来买个农场,躺着就把钱挣了,以为能把这边生产的牛肉、酒等卖到国内,这根本不现实当然,还要有良好的英文能力,这样能更了解相关政策法规,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第二,从投资的角度来看,到澳大利亚买农场并不是投资收益最高的渠道,而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澳大利亚本地人似乎都不太喜欢干这行,觉得很辛苦,挣钱也不多从过往的经验来看,经营农场的投资回报率仅为 4%~5%,相对于国内投资回报率动辄 10%以上,买农场并不是一个好的投资手段对投资新移民来说,如果用 50 万澳元投资,不但可以生活在城市里,而且还没有那么辛苦,收益率也会更高根 据 2014 年 澳 大 利 亚 农 业 部 ( Australian Government Department ofAgriculture)出版的 Farm survey reports 2014,28%的农场现金收入为负,64%的农场经营利润为负,平均利润率为 1.5%,其中新南威尔士的海岸地区,台地地区,昆士兰的西南,中北,北领地的阿里斯泉地区都严重亏损。
所以,到澳大利亚买农场一夜暴富是不可能的,当农场主,更多是一种生活方式坦白地说,通过买农场暴富的几乎没有,亏本的倒是占一半第三,要耐得住寂寞中国人都爱热闹,很多人找我买农场,都跟我说,希望安静,但又不与世隔绝,我跟他们说,这不可能Candy 说,很少有人能适应这种农场上的生活在农场上,有时一个星期都跟别人说不上一句话,从农场上开车要 1 个小时才能到集市上,很多人都受不了这里没有豪宅、豪车、购物广场、电影院,有的只是田园牧歌式的生活Candy 说,她每年差不多会接待10 批来澳大利亚考察农场的中国商人,但最终能谈成的只有两三个很多人从城里开着车,1 个钟头后到达一片半干旱的荒地,周围 30 公里内都没人,这些人就说,掉头回去吧,太荒凉了,受不了很多国内中介把到澳大利亚买地当农场主描述得太美好了,但真相是,远没有那么诗情画意就是换个方式当农民而已,就算你是土豪,你也得放下身段当农民当“农场主”成为一种时尚的时候,我们或许更应该探究其背后的故事,当我们决定购买农场,这应该是理性分析和情感坚持的最后结果,和冲动消费冲动投资说 NO看过他们的故事之后你觉得如何?小居相信你们心中早有定夺,愿你们用舒服的方式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不被生活所累。
异乡好居,一个专注于海外留学生租房买房的平台,致力于帮助留学生在海外找到自己的家并让留学生活更美好异乡好居的房源遍布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等热门留学国家的 300 多个城市,覆盖 5700 多所海外学校,100 万套学区房源出租出售欲知更多房源信息请点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