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脑卒中偏瘫早期康复与非早期康复临床疗效比较.pdf
52页广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脑卒中偏瘫早期康复与非早期康复临床疗效比较姓名:周敬华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神经病学 脑血管病指导教师:梁华忠2003.5.1脑卒中偏瘫早期康复与非早期康复临床疗效比较蕊卒幸馕瘫早期康复与非早麓康复稳床疗效毙较摘要西的:研究脑卒中偏瘫的早期康复,探讨早期康复开始的时闻与 _ ■■_ ’一运动功宾基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的关系及在防止脑卒中后并发疰, 中的作用,为早期康复理论提供临床依据劈法:将8 0 例2 5 - 8 0 岁 \ 确诊必癌塞盘鲮脑梗死静患者隧橇分为三鳃,晕麓康复缀( 2 9 铡) 、非早期康复组( 3 1 例) 、早期对照组( 2 0 例) 康复效果的评价采用F u g l ~M e y e r 评定法( F 凇) 对运动功能避行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A D L ) 评分采用M B I ( m o d i f i e db a r t h e li n d e x ) ,结合中枢性瘫痪的特点,恢复的过程( 弛缓期一痉挛期一恢复期) 有步骤的进行参考B r u n n s t r o m 分簸分除段遗进行训练,入院眩评是一次,瘵复铡练一月后辩进行评定。
结果:早期康复组,非早期康复组及早期对照组的年龄,性别组成没有爨最差异,备组中藏卒中类梨所占的比例没有差异,早期康复组与早期对照组康复治疗前的F M A 、M B I 积分没有明显差异经过一个月康复治疗后,早期康复组的各项积分增加明显高于其缝嚣组,差异显著( 尹 0 .0 5 ) 肩手综合征的 } 发生攀翠鬻康复组明显低子早期对照缝( 尹 O .0 5 ) ,b u ta f t e rt r e a t m e n t ,t h eg a i no fs c o r e si nt h ee a r l yr e h a b i l i t a t i o ng r o u pw e r eo b v i o u s l yh i g h e rt h a nt h o s ei nt h ec o n t r o lg r o u p 僻 0 .0 5 ) .T h el o w e ri n c i d e n c eo fS h o u l d e r - H a n dS y n d r o m ew a sf o u n di ne a r l yr e h a b i l i t a t i o ng r o u pt h a nc o n t r o lg r o u p ( P O .0 5 ) 。
二.研究方法康复方法:美国心脏协会提出卒中康复的主要内容为⋯:( 1 ) 诊断、治疗和预防并发症:( 2 ) 最大独立性训练;( 3 ) 心理应对和适应;( 4 ) 社会的再适应,防止继发残疾;( 5 ) 利用残留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6 )防止卒中复发和其他血管性疾病,如心肌梗死采用物理疗法( p h y s i c a lt h e r a p y ) :包括治疗性锻炼( t h e r a p e u t i ce x e r c i s e ) 和运动疗法( e r g o t h e r a p y ) 神经肌肉易化法应用广泛:B r u n n s t r o m 技术通过中枢易化,运用紧张性反射和偏瘫协同模式以改善对运动的控制,尽可能地破坏患者的异常运动模、 式,促进正常的运动机能使身体机能逐渐向下一个恢复阶段过渡R o o d 技术利用皮肤感觉刺激,促进正常运动功能B o b a t h 技术强调以姿势控制、平衡反应、保护性反应、伸手、抓握、放松等基本动作脑卒中偏瘫早期康复与非早期康复临床疗效比较为基础,并体会其所传入的运动感觉,学会运动控制治疗结合中枢性运动障碍的特点,恢复的过程( 弛缓期一痉挛期一恢复期) 有步骤的进行。
具体操作按B r u n n s t r o m 分期,应用B r u n n s t r o m 技术、R o o d 技术、B o b a t h 技术相结合软瘫期( f l a c c i ds t a g e ) 的治疗旧:( 1 ) 良肢位:包括仰卧位、健侧卧位、患侧卧位的抗痉挛体位等;( 2 ) 被动活动患肢;( 3 ) 感觉性刺激,R o o d 方法为主,轻快牵伸肌肉,轻叩肌腱或肌腹、挤压肌腹等;( 4 ) 利用不对称的紧张性颈反射、腰反射诱发患肢的肌张力( B r u n n s t r o m 技术) ;( 5 ) 利用联合反应,共同运动诱发患肢运动( B r u n n s t r o m 技术) ;( 6 ) 主动体位转换,如床上翻身训练;( 7 ) 尽早站立痉挛期( s p a s t i cs t a g e ) 的治疗:输入正确的运动模式,抑制痉挛,促进分离运动,协调运动训练具体方法可选择双桥式运动或单桥式运动,下肢和上肢的控制能力训练,独立完成坐、卧位转换( 卧位一坐位一站位) 、坐位平衡、站立平衡,尽早使患侧负重,步行训练等并参考B r u n n s t r o m 分期分阶段地进行训练阳3 。
B r u n n s t r o m1 - 2 期:保持正确的卧位、姿势B r u n n s t r o m2 - 3 期:多做促进机体的运动从协同运动中分离出来的运动B r u n n s t r o m 3 —4 期:这个阶段上肢近心关节的支持性已有所改善,但是,手指因受屈肌运动模式的影响伸展受限,所以,应该在进一步.8 .脑卒中偏瘫早期康复与非早期康复临床疗效比较强化上肢支持能力的同时,致力于扩大手指的伸展范围B r u n n s t r o m 4 —5 期:促进肢体各关节的空间支持性B r u n n s t r o m 5 —6 期:多做提高肢体运动速度,准确度以及运动的耐久性的动作康复治疗由康复小组执行,并给予患者及其家属教授相应的康复技术,以配合医生的康复治疗,但必须保证患者及其家属正确掌握该技术,防止因训练不当而发生的误用综合征康复训练是康复工作者和病人的互动过程,在康复训练中,要争取病人的积极配合,增强运动意识,这是决定康复工作是否成功的关键所在有人担心过早的康复运动会造成患者血压的波动和其他不利影响,一般认为抗痉挛体位、体位变换和肢体被动活动对血压无明显影响,病后可马上开始。
主动活动需患者主动配合,并对血压和脉搏有一定影响,以患者神志清楚,生命体征稳定且无进行性加重时开始为宣n 1 可视病人病情而定以不影响临床治疗和抢救为原则训练每日3 次,每次4 5 分钟肢体能活动者鼓励尽量做主动运动,但要注意纠正错误的运动模式,不能活动者以被动活动为主治疗期间必须防止褥疮、呼吸道感染等影响康复进程的不良因素早期康复组和对照组应避免收入同一病房,以防心理因素及对照组进行模仿而影响试验结果评定方法:偏瘫是运动系统失去高位中枢的调控,使原始的被抑制的、受到.O .脑卒中偏瘫早期康复与非早期康复临床疗效比较调节的皮层下中枢运动反射释放,导致肢体肌群间协调紊乱、肌张力异常而产生运动障碍早期肌无力、肌张力过低是病程中的一个阶段,随着病情的进展,肌张力增高或单个肌群的力量十分强大,但运动功能仍不能正常进行基于治疗方法上的进展,评价观念发生根本改变,运动功能恢复的评定以运动模式的建立与否、正确与否为主,而不是以肌力和关节活动度为标准隋1 康复效果的评价采用F u g l —M e y e r 口1 评定法对运动功能进行评分,F u g l —M e y e r 评定法的运动部分是在B r u n n s t r o m 评定法的基础上建立的,侧重于对运动模式的评定;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采用M B I ( m o d i f i e db a r t h e li n d e x ) “⋯,佃I 评定的内容共1 0 项,包括进食、用厕、大便控制、小便控制、上下楼梯、穿衣、修饰、洗澡、移动动作、水平步行。
入院症状、体征发展完全后评分一次,进展性卒中不立即评分,因为进展性卒中时,如未等症状发展完全进行评分,各项指标的结果不能真实地反应病变的严重程度治疗一个月后再次进行评分,对早期康复组和非早期康复组康复前后F b l A 、b l B I 的差值进行比较,反映组间是否有差别对早期康复组与早期对照组一个月后的恢复隋况进行比较,用以说明早期康复介入取得的疗效并非自然恢复的结果统计方法:应用S P S S l1 .0 版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x 2 检验Ⅷ_ _ _ - ¨_ _ _ _ _ _ _ ‘_ H _ - _ - - _ _ _ - ● H _ _ _ - - _ _ _ _ - ————1 ’”————————⋯脑卒中偏瘫早船康复与非早期康复临床疗散比较结果l 、早期康复组、非早期康复组康复训练一个月前后( 波:早期对照组未做特殊处理,仅对一月前后进行评分) 运动功能及网常生活活动畿力的改善情况觅表2 、表3 及图l 表2 运动功能的恢复( i ±s )蝴41 翦醺厂———_ 秦笺_ ——] r( 洼:翠絮对照维为露察一令另翦癌F I V I A 谔势)表3 日常擞活活动能力的恢复( 一X ±s ) 组别1 隧犷———落啬———百 攀期藏复缀4 7 .2 4 士1 0 .6 66 8 .9 7 ±1 4 .1 02 17 2 圭{ { 8 2日E 早期康笈组5 30 6 士1 4 .8 16 58 1 ±”.4 81 2 .7 4 ±6 ,5 6晕期对照缌4 40 0 + 1 7 .2 15 5 .5 0 ±1 8 .2 01I .5 0 ±78 0( 注;早期对照组为蕊黎一个月前后M B l 评分)F 黻增加在早期潦复组爨显嵩手鼍# 肇期康复组和晕期对照组,差异有盟著性意义( 尸= 7 .7 0 0 、P 0 。
0 5 ) ,A D L 恢复荦麓对照缀与菲晕期康复组差舆不显著( 扮O 0 5 ) 脑率中偏瘫旱蝣康复与非早期康复临床疗效比较图I 各组F 姒、M B I 增加情况2 、睡床上常露的脑卒中螽劳发症为疼痛癃、痨关节半脱位、璃手综合征、足下垂、足内翻及关节挛缩,这里我们仅对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肩手综合征进行康复效果的研究,入院时早期康复组和早期对照组均无肩手综合征瀣现,早期康复组康复训练~个月,早期对照组观察一个秀焉各组瘸手综会征酶发生情凝如下袭( 表矮) 袭4 零麓瘫复缀移旱麓对照缝建手综会薤出瑗擦援躐察开始时间观察结绷口间肩手翁l 台征 零±s “)乏±s 圆毫无早期廉复组6 .3 4 ±4 .0 93 5 .4 5 + 6 .1 732 f i早期鲋照组8 .5 0 + 3 .0 53 7 .2 0 ±6 .1 871 3藏卒中镶瘫早期康复与非旱期康鬟冁寐疗效比较早期康复组翥旱期瓣照缰之闻蕊察嚣始对闻、观察鳐寨时闻差异均不鼹著( P > O .0 5 ) 早期康复组肩手综合征的发生率为1 0 .3 %,早期对照组的发生率为3 5 .O %,早期康复组肩手综合征的发生率明显低予旱羧对照缰,差异有逮著往意义f 《= .垂。
4 3 0 、P < O .0 5 ) 讨论1 旱期康复的有效性脑卒中的早期康复怒否有效,医前海有较多的争议L i n d “o 认为:中风病人的功能恢复是囱然恢复,而不是康复医疗的结果国内外大量的临床试验证明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的功能恢复是有效豹,许多相关麓动物实验也褥交了捆蘑鳇结论霹Y a n gY R 等对簸鬻挝格一道利鼠大脑中动脉结扎后进行踏车训练,发现早期训练在减小脑梗死容积,改游神经功能上有烂著的效果,而较晚的训练却看不到类似的效果O t t e n b a c h e rK J n ∞等认必藏李孛患者懿功能莰复与晕矮康复开始的时间肖关B u r k e 康复中心的经验表明早期开始的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