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差异比较.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s9****2
  • 文档编号:540502418
  • 上传时间:2023-04-1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1.77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差异比较 【摘要】语言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是文化的载体本文对英汉语言在语言自身、价值观、成语谚语文化、语用理解等文化差异方面作了简要探讨 【关键词】英语教学 英语 汉语 文化差异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体现不同社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也反映了一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生活环境、风俗习惯、文化历史、宗教信仰等的不同使各民族产生了自己独特的语言 英语教学不仅是传授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应用外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每个民族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模式,文化决定思维、决定语言的表达方式,它的运用方式集中表现了民族的文化特征,本文就汉民族文化与英美文化在语言层面上的文化差异作一探讨 一、自然环境的差异 语言的形成与人们的生活环境密切相关英国是一岛国,航海捕鱼是英国人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英语中有很大一部分习语源于航海或与水有关例如:“to fish in troubled waters”(顺利度过); “between the devil and the deep blue sea”(进退维谷);“fish in the air”(缘木求鱼 );“an odd Fish”(怪人);“miss the boat”(错过机会)等。

      中国自古以来以农业为主,因此,习语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农谚例如:揠苗助长、瓜熟蒂落、斩草除根等等要表达“用体力负运东西”的动词在汉语中有许多,在英语中却只有——个 carry来泛指这个动作汉语之所以将这个动词细加区分,大概因为中国长期处于农业社会,体力劳动特别多的缘故 二、民俗差异 1.英汉两个民族在社会风俗,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表现在人们对同一事物的理解有时也是天壤之别英美人对狗偏爱有加,语言中含有“狗”的褒义用法比比皆是例如: “top dog”(重要人物), “every dog has it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等而中国文化中狗的贬义形象却深深地留在汉语言中例如:狗仗人势,狼心狗肺,狗东西,等等又如指 “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一贫如洗)教堂是基督教徒举行宗教仪式的场所那里不许吃东西,神职人员的膳食也非常简单,因此教堂里的老鼠常常挨饿所以以教堂里的老鼠喻极端贫穷 2.色彩词反映不同的社会文化心理,在视觉和心理上所引发的联想和象征意义也不尽相同红色(red)在英语和汉语中,有时可以对应,有时却大相径庭。

      在翻译古典小说《红楼梦》时,英国翻译学家David Hawkes认为书中的“红色”对汉语文化的人而言,表示喜庆、幸福、吉祥,但在英语国家的人眼中,绿色和金黄色具有类似的联想意义而红色则意味着危险、暴力、流血因此他在翻译时对涉及红色的词语作了一定的变通处理: 贾宝玉神游太虚境,警幻仙曲演红楼梦Jia Bayou visits the Land of Illusion; and the fairy Disenchantment performs the dream of Golden Days. 贾宝玉品茶栊翠庵,刘姥姥醉卧怡红院Jia Bayou tastes some superior tea at Green Bower Hermitage; And Grannies Liu samples the sleeping accommodation at Green Delights. 英语中如:to see red, waving a red flag都与“生气”、“发怒”有关 绿色(green)在英语中可以表示“嫉妒”,“眼红”,如green with envy, green as jealousy, green-eyed monster都是指“十分妒忌”的意思。

      黄色(yellow)在英汉语中引申含义差别较大yellow在英语中可以表示胆小,卑鄙的意思,例如:A yellow dog可鄙的人;He is too yellow to stand up他太软弱,不敢站出来 汉语中黄色有时象征低级趣味,色情下流的意思,而英语中另外一个颜色词blue却常用来表示汉语的这类意思,如blue jokes(下流玩笑), blue films(黄色电影)等 三、宗教信仰的差异 在英汉语中有许多与宗教有关的习语许多中国人相信佛祖控制着世间一切,与此有关的习语也很多,例如:借花献佛,临时抱佛脚,等等而英美国家人大多信基督教,相关的习语如 “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成事在天,谋事在人),“everyone for themselves, and God for us all”(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汉英语言中涉及宗教的词语数目庞大比如,“天公”、“阴阳”、“菩萨”等两种截然不同的宗教词汇是两个民族宗教观念迥异的真实写照。

        四、历史典故上的差异 用典是每个民族日常交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常常在不自觉间运用出于各自民族文化遗产的典故,比如中国人会说,“真是马后炮”、“原来是个空城计啊 !”西方人则会讲 That all Greek to me.(我对此一窍不通)、He’s a Shylock (他是个守财奴)一谈用典,对对方文化了解不多的外国人大多感到相当费解,显然这是因为各民族以化遗产不同的缘故中国人的典故多源于《红楼梦》等古代四大名著、民间传说神话等而西方人的典故则多出于莎士比亚戏剧和以后英美文学中的许多其他人物或名称、希腊、罗马神话、《圣经》中的人物和事件在汉语和英语中都有大量的口头流传和文字记载下来的典故,反映操这两种语言的人民丰富的文化遗产许多英语典故涉及的人物和事件来自英国文学宝库,尤其是莎士比亚的作品莎士比亚戏剧中的许多人物已成为具有类似特征的人的代名词这很像汉语中说某人是猪八戒,就是说他很像《西游记》里那个粗疏鲁莽、贪图享乐、性情乖僻,有时又满可爱的猪八戒在英语中,如果把一个人叫做罗密欧,就是说他像莎士比亚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中英俊、多情、潇洒、对女人颇有一套的青年。

      莎士比亚戏剧和以后英美文学中的许多其他的人物或名称也已家喻户晓:a Cleopatra(克娄巴特拉),指绝代佳人——这是莎士比亚戏剧《安东尼和克娄巴特拉》中的人物a Shylock(夏洛克),指贪婪、残忍、追求钱财、不择手段的守财权——这是另一个莎士比亚戏剧《威尼斯商人》中的人物a and Mr..Hyde(吉基尔医生和海德先生),指有双重性格的人;一方面善良、温和(吉基尔医生),另一方面凶恶、残暴(海德先生)——这是史蒂文生的小说《吉基尔医生和海德先生传》中的人物 由历史典故形成的语言意义深远,往往不能单从字面意思理解如“The heel of Achilles”出自希腊神话,阿基里斯是位英雄,他的母亲为了让他永生,把他倒提放在冥河中浸泡以使他刀枪不入只有他母亲手捏的脚跟(heel)没有浸到冥河水,后来被得知他的弱点的敌人用毒箭射进脚跟抱恨而死英语中 “the heel of Achilles”比喻一个人致命的弱点再如,“Judas’kiss”出自圣经的故事,说是犹大(Judas)以亲吻耶酥的方式出卖了耶酥因此英语中用‘Judas’kiss”来表示一个人假亲热,口蜜腹剑 大学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交际能力的培养也就是使学习者在与对方交流中,根据话题、语境、文化背景讲出得体、恰当的话。

      这种能力反映出学习者对所学语言所代表文化的了解程度语言得体性离不开社会文化知识语言中储存了一个民族所有的社会生活经验,反映了该民族文化的全部特征学生在习得一种民族语言的同时,也在习得该民族的文化所以,语言和语言的应用不可能脱离文化而单独存在由于语言是一种民族文化的表现与承载形式,不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也就无法真正学好该民族的语言外语教学应该把英语学习与训练放到文化教学的大背景中进行,最终使学生具有语用能力 参考文献: [1]辜正坤.中西文化比较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 [2]叶子南.高级英汉翻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3]梁镛,刘德章.跨文化的外语教学与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4]孙乔.新编简明英语习语手册.北京:知识出版社,2002.1 / 1。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