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物体》教学计划和全部教案(4个课时).doc
10页第三单元《观察物体》教案(4个课时)教学内容:P32~P39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认识物体的前面、右面和上面;会从前面、右面、上面观察由几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组合体,能根据观察到的形状正确选择相应的视图,或根据指定的视图正确摆成相应的组合体,体会物体与视图之间的联系2.使学生经历观察物体的全过程,能联系实物或看到的形状进行直观思考,丰富对现实空间的认识,体会数学思考的价值,发展初步的形象思维能力与空间观念,提高推理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使学生在参与观察物体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几何空间和日常生活的联系;能克服学习活动中遇到的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观察物体的兴趣,逐步形成对数学学习活动的积极情感和态度教学重点:学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的能力教学难点:根据观察到的形状正确选择相应的视图和空间观念的培养课时安排:4课时1.从前面、右面和上面观察物体 1课时2.观察由几个正方体摆成的长方体或正方体 1课时3.观察由几个正方体摆成的物体 1课时4.观察物体练习 1课时第三单元 第一课时 总第 课时观察物体 (从前面、右面和上面观察物体)教学内容:P32~33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和想想,认识物体的前面、右面和上面,会从物体或几何体的前面、右面和上面进行观察,并能正确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得到的图形。
2.使学生在观察、辨认、想想等活动中,发展数学思考和空间观念3.使学生在参与观察活动的过程中,培养乐于和同学合作交流的意愿,感受学习成功的乐趣,激发对数学学习活动的积极情感和态度教学重点: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的不同视图,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一个投票箱及相关的图片,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学生准备同样大的正方体若干个教学过程:一、复习回忆:观察一个物体最多能看到几个面?我们已经学会从哪些面观察物体?对于观察物体你有什么心得?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确:1.观察一个物体,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2.观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的形状也不太相同引出本课教学内容并板书课题:我们继续用物手中的大小相同的正方体拼摆,进一步学会如何观察物体二、教学新课1.出示投票箱,把投票箱如例1放在讲台上,谈话:你能指出投票箱的前面、右面和上面吗?指明明确认识前面、右面和上面思考:从前面观察投票箱,看到的形状图是怎样的?从右面和上面呢?这部分内容对于四年级的学生完全没有问题,课上只需要稍加说明即可出示教材上的三幅投票箱的视图,说一说是从那一面看到的?小结:观察物体要注意什么?在观察一个面时要正对这面。
二、组织练习1.做练习六第1题出示洗衣机的直观图,指一指洗衣机的前面、右面和上面想象洗衣机的样子出示电冰箱的视图,指出电冰箱的前面、右面和上面,想象电冰箱的样子2.做“练一练”第1题让学生把文具盒放在桌子上,先在脑子里想一想从前面、右面和上面看到会是什么样,在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分别从前面、右面和上面看一看,并说一说看到的形状是怎样的3.做“练一练”第2题出示画在平面上的各个面上涂油不同颜色的正方体的立体图形,说明:这是一个表面涂有不同颜色的正方体,说一说它的前面、右面和上面,说一说各是什么颜色?再观察验证4.做练习六第2题出示第2题,独立读题,理解,同桌交流,汇报5.做练习六第3题呈现教材图形,观察长方体,看到的各是什么图形?同桌摆一摆,说一说出示教材视图,观察长方体,为什么从前面和上面看到的图形完全一样?三、全课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第三单元 第二课时 总第 课时观察物体 (观察由几个相同正方体摆成的正方体或长方体)教学内容:P33~34教学目标:1. 能从前面、右面和上面观察由几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摆成的正方体或长方体,并能画出看到的图形2. 能根据从前面、右面和上面看到的图形摆出相应的物体。
3. 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画出相关的平面视图教学难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教学前思:学生在第一课时已经学习了从前面、右面和上面观察物体,具备了一定的观察物体的能力,本课的学习将在此基础上观察由几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摆成的正方体和长方体,画出看到的视图教学过程:一、新授 (一)两个小正方体摆成的长方体1.谈话揭题板书课题2.出示2个小正方体提问:用这两个小正方体可以摆成怎样的图形?3.让学生2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出题中的长方体,并分别指一指长方体的前面、右面和上面教师加强观察方法的指导,提醒学生要正对着所要观察的面,必要时可以适当调整身体的姿势,使目光大体集中在这个面的范围内提问:这样摆成的长方体哪些面是一样的?为什么?4.交流不同摆法 5.小结:由两个小正方体摆成的长方体从前面、右面或上面看,有两个面能看到的是两个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还有一面是一个正方形二)三个小正方体摆成的长方体出示三个小正方体摆成的长方体的平面立体图1. 鼓励学生在头脑里想象用3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所摆成的组合体的形状,让学生先和同桌分别说一说长方体的前面、右面和上面是怎样的图形 2.要求学生画下来。
3.组织学生通过摆同样的长方体进行验证4.引导学生总结观察摆成的长方体的平面立体图的方法5.想一想还可以怎样摆成一个长方体它的几个面又是怎样?学生想象,要求将自己想象出的图形,前面、右面和上面画下来画完可以通过摆来验证6.交流展示学生画出的三个面,其它学生想象摆出的图形应该是怎样的?二、完成“试一试”1.读题后想一想:这4个正方体应该怎样摆?2.交流:你是怎么想的,怎样摆的,还会不会有其他不同的摆法3、观察想象,画出从前面和右面看到的图形三、练习巩固 1.完成“练一练”第1题先让学生照样子摆出长方体,再依次从前面、右面和上面进行观察,并在书上连一连2.完成“练一练”第2题先让学生按要求摆出长方体,并分别从前面、右面和上面进行观察,再在方格纸上画出所看到的图形组织反馈与交流4.完成练习六第6题学生先说说按题中的要求摆出的长方体是什么样子的,再讨论从前面和右面看这个长方体,看到的形状是否相同,并说明理由5.完成练习六第7题先让学生在小组里讨论怎样摆出符合要求的长方体或正方体,再按要求摆一摆,然后在方格纸上画出从右面和上面看到的图形,并组织交流四、全课总结说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自己哪些方面表现比较好?完成课堂作业。
第三单元 第三课时 总第 课时观察物体(观察由几个相同正方体摆成的组合体)教学内容:P34~36教学目标:1.能从前面、右面和上面观察由几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摆成的组合体,并能画出看到的图形2.能根据从前面、右面和上面看到的图形摆出相应的物体3. 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若干正方体 尺教学前思: 通过两课时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了观察的方法和画视图的方法,本课将在此基础上学习由几个相同正方体组成的组合图,体会从每个面看到的图形的不同教学过程:一、新授 (一)三个小正方体摆的组合体 1.出示下图想一想这个组合体是由几个小正方体摆成的,从前面、右面和上面观察,看到的分别是怎样的?先想一想再画一画画过之后交流如果学生有问题可以组织学生先摆一摆,再观察1)出示三个图形之后让学生现在方格纸上画出每个图组合体的前面、右面和上面看到的图形2)组织交流3)对照检查自己画的图,修改3. 出示第一个问题,提问:从前面看这两个正方形是怎样摆放的?,也就是说只能摆几条?还有一个可以摆在哪?学生想一想,在交流组织摆后观察,检验摆出的组合体从前面看是不是两个竖着放的正方形画出图形的右面和上面。
比较画出的图形两种情况中哪些面看到的是一样的?出示第二个问题并让学生独立完成交流二)四个小正方体摆的组合体1.观察让学生照样子用4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出如图所示的组合体,再分别从前面、右面和上面进行观察,并把从不同位置看到的图形与相应的观察位置连一连图12.想象根据下图想象从前面、右面和上面看到的分别是什么图形,图2再在方格纸上把看到的视图画出来3.比较比较两个物体的视图,说说从哪些面看到的图形完全相同,在怎样的情况下从同一方位看到的图形相同,怎样的情况下从同一方位看到的图形不同4.拓展提问:看图1,如果此时再添加一个小正方体,放在什么位置不影响正面看到的形状?你想怎么摆?再请学生们仔细从上面、侧面观察,提问:这时看到的形状与刚才一开始的形状一样吗?小结:观察物体时,在同一个位置看到的相同的视图可能有不同的摆法,而从不同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可能有相同的视图,但也可能不同二、组织练习1.完成“练一练”第1题先根据直观图想象从前面、右面和上面所看到的图形,再完成连线,并具体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2.完成“练一练”第2题比较三个物体在结构上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再想一想观察这三个物体,从哪些面看到的图形完全相同,从哪一面看到的图形不同。
3. 完成“练习六第11题三、全课总结提问: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第三单元 第四课时 总第 课时观察物体 练习课教学内容:P38~39教学目标:1. 正确进行物体与视图之间的转换2. 使学生在经历操作、观察、比较、分析和想象的活动过程中获得最真切的体验和感受,不断积累观察物体的经验,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3. 学习不断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前思:教学过程:一、复习复习导入,揭示本课练习内容,板书课题二、练习巩固1.第12题学生独立完成计算核对得数2.第13题要求:结合已有的观察物体的经验,独立完成连线交流连线时的思考过程3. 第14题让学生照样子摆出题中的物体,并分别从前面、右面和上面看一看,再画出相应的视图,然后组织交流或者根据题中的直观图,通过想象分别画出从前面、右面和上面看到的图形,并说说画图时是怎样想的4. 第15题照样子摆出6个物体,再通过观察作出判断5. 第16题组织学生一题一题地完成,并结合反馈与交流,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操作和比较,弄清楚为什么第(1)(2)题会有多种不同的摆法,而第(3)题只能找到一种摆法6. 第17题让学生观察房子模型的直观图,再通过想象作出判断,并说说判断时的思考过程。
三、“动手做”教学读题,明白要求第一个活动:学生尝试摆一摆,按照要求判断、调整第二个活动:想一想,在怎样的情况下添上的正方体的个数才最少四、全课总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