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古文滥竽充数.doc
4页小古文滥竽充数篇一:小古文——报应 报应 文言文原文 平望人王均,好食蛙,制一铁针,长二尺许.每捕得一蛙,则以针穿其颈,针满,始携之归,以充馔焉.如是者多年矣.一日,至亲戚家,见盘中无蛙,甚憾.日暮,亲戚留其宿.是夜,远处失火,王均登屋望之,其火熊熊.亲戚家临河而居,惧盗贼由水攀援登屋,故于水边植铁条数十,末端皆锐,如锋刃状.王均远望火光,幸灾乐祸,失足而坠,铁条适贯其颈,呼号甚惨,救之者无法可施,后竖一长梯水中,众人缘梯而上,始将其解下,而气已绝矣.其死状宛然铁针穿蛙,盖杀生之报应也. 现代文翻译 平望(古县名)人王均,喜欢吃青蛙,制造了一根铁针,长两尺左右.每捉到一只青蛙,就用针穿它的头颈,针穿满了,就带回去,作为菜肴.象这样好多年.一天,他到亲戚家,见到桌上没有青蛙,十分遗憾.晚上,亲戚留他住宿.半夜里,远处失火,王均攀到屋顶观看,见火势熊熊.亲戚家靠河居住,害怕盗贼顺着水爬上房屋,所以在河边竖立了几十根铁条,顶端都十分锐利,像锋利的刀刃一样.王均在屋顶远远地观望火光,幸灾乐祸,失足掉下了(屋顶),铁条正好穿过他的头颈,他叫得很惨.来营救他的人没有办法可施行.后来有人在水中放了一把长长的梯子,大家沿着梯子往上爬,才将他营救下来,但是他已经死了.他的死状像针穿青蛙,大概是他杀生的报应吧. 注释 1.许:左右 2.馔:菜肴 3.始:才 4.携:带 5.缘梯而上:缘,沿着.沿着梯子上爬6.临:接近 7.呼号:叫声 8.适:正好 9.贯:穿 _.如是者:像这样 _.植:插_.绝:断 _.状:......的样子 _.宛然:好像名言警句 ●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早来与来迟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 ●输赢无定,报应分明 ●人恶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 ●善必寿长,恶必早亡 ●善人流芳百世,恶人遗臭万年 ●多行不义必自毙 ●一报还一报 ●恶狗必死棍下 ●嫩草怕霜霜怕日,恶人自有恶人磨 ●清看剃头者,人亦剃其头 ●凡你们为自己而行的善,将在真主那里发现其报酬 ●你有一天将遭遇的灾祸是你某一段时间疏懒的报应(法国) ●幸福不是奖赏,而是结果;苦难不是惩罚,而是报应(英格索尔) ●现世中部分终生蒙羞受辱的生命,本身即是为前世所犯罪恶而遭此报应; 对他最残忍的惩罚,就是让其安然度过悲苦的此生 .(曹非乾) ●好心自有好报 ●苦心天不负 ●善恶到头终有报,高飞远走也难逃 ●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 ●现时现报 ●在罪恶中游泳的人,必将在悲哀中沉没(英国) ●种其因者须食其果(德国) 篇二:小古文—— 鲁人锯竿入城 鲁人锯竿入城 原文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世之愚,莫之及也. 译文 鲁国有个拿着长竿要进城的鲁国人,起初竖立起来拿着,不能进城,又横过来拿着,也不能进入城门.实在想不出办法.不一会,有个老人来了,说:〝我并不是有才智(多才多智)的人,只是我看过的事很多.你为什么不用锯子从中间锯断再进城呢?〞于是那个鲁国人就按照老人的办法截断了长竿子后进城了 注释 1.鲁:鲁国 2.执:手拿着 3.老父:老人. 4.圣人:才智超人的人. 5.亦:也. 6.俄:一会儿. 7.但:只是;不过. 8.愚:愚蠢,愚笨. 9.计:方法,计策. _.遂:于是;就. _.初:起初. _.以锯:用锯子. _.依:按照. 启发 这是一则笑话,天下没有这般傻的人,但这则笑话告诉人们一个道理:遇到任何事都要懂得变通,思维要灵活,不要片面与固执. 篇三:小古文——孙叔敖杀两头蛇 孙叔敖杀两头蛇 原文 孙叔敖,楚之令尹也,治国有功,楚人誉之.其幼时,尝出游,见两头蛇,杀而埋之.归而泣.其母问其故,叔敖对曰:〝吾闻之:见两头之蛇者死.向者吾见之,恐去母而死也.〞母曰:〝蛇今安在?〞曰:〝恐他人又见,杀而埋之矣.〞母曰:〝尔有阴德,神必佑之,毋忧.〞 译文: 孙叔敖是楚国的国相, 国家发展得好有他的功劳,楚国人常常称赞他.孙叔敖小的时候,曾经到外面游玩,看见一条两个头的蛇,就杀了蛇并把蛇埋了.到家后开始哭.母亲问他哭的原因.孙叔敖回答说:〝我听说见了两头蛇的人一定会死,刚刚我看见了它,我恐怕要离开母亲去了.〞母亲问:〝蛇现在在哪里?〞孙叔敖又回答说:〝我害怕别人又见到这条蛇,已经把它杀了并埋了.〞母亲说:〝你暗中做有助于别人的事,神一定会保佑你的,不要担心.〞 注释 1.尝:曾经. 2.为:是. 3.婴儿:孩童,儿童. 4.两头蛇:长有两个脑袋的蛇. 5.泣:流泪. 6.故:缘故,原因. 7.对:回答. 8.向:以前,先前.这里是〝刚才〞的意思. 9.之:代词,两头蛇._.恐:害怕. _.去:离开. _.安:疑问代词,哪里. _.安在:在哪儿? _.阴德:暗中做有益于别人的事. _.报:报答. _.令尹:楚国的国相称〝令尹〞.楚国掌握军政大权的最高官员. _.对:回答. _.故:缘故,原因. _.毋:(w)不要._.治:治理. _.闻:听说,听见. _.及:等到 23.治:管理,这里指治理国家 24.誉:赞美,称赞 启发与借鉴 孙叔敖母亲认为她儿子打死两头蛇是积了〝阴德〞,我们虽然不这样认为,但孙叔敖做了件大好事应该赞扬,而且多做好事的人一定会有好报,这也是事实.中国有句谚语: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若有不报,时辰未到,时辰一到,一切都报. 文言知识 故.故有以下义项:1.旧的 2.所以 3.特意 4.原因 5.死去.文中〝其母问其故〞中的〝故,指的是〝缘故,[1]原因〞.而〝故人〞指的是〝朋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