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航天型号产品成本管理研究.pdf
47页上海交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摘 要 II Research on Cost Management For Spaceflight Products Abstract Abstract It is the forever topic to reduce the cost. Activity-Based Costing(ABC) is applied to aero industry enterprise based on the fact of aero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factory. Distribution relation between manufacturing resources and activities is build through designing activities and analyzing manufacturing resource. This model not only reflects the relation among resource、 activities and cost, but also reveal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roduct cost and denotes the direction of cost reduction. Cost supervision system of Spaceflight Products is developed to accomplish ABC. There are eight primary function modules. On the one hand the system manages the product data, on the other hand provide the data and information for ABC. Key Words: Resource, Activity, cost Object, Activity-Based Costing, Multistage ABC Calculating Model. 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它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崔宇新 日期: 年 月 日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上海交通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 保密□,在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属于 不保密不保密□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 )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崔宇新 指导教师签名:褚学宁 日期: 年 月 日 日期: 年 月 日 上海交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绪论 1第一章 绪 论 1.1 开展本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项目管理起源于 50 年代的美国,在四五十年代主要应用于国防和军工项目。
从近代项目管理到现代项目管理,项目管理已从国防建设和建筑领域拓展到制造业、通信产业、农业以及政府管理等各个行业 项目的成本管理,一直是项目管理中的核心内容之一[1,2]以前人们对拟建项目进行成本估算,以此作为项目效益分析,安排资金的依据有许多不同的方法,推动了成本管理技术的发展但现代项目管理中,不局限于此,而是体现在更积极的成本管理和控制中,形成了计划、贯彻、执行、反馈、纠偏、修正和再贯彻的循环动态控制过程 它是一个渐进明晰的过程 人们已经认识到需要更科学、 更理智,能更客观地、有预见性地反映和预测项目成本的理论和方法借用“项目全面质量管理”的方法和理论,构造的“项目全面成本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应运而生 长期以来, 军工科研事业单位的项目成本管理主要由计划部门和财务部门共同进行,每年计划部门制定和下达各项经费的开支指标,由财务部门进行核算、反映[3,4]这种成本管理的形式由于长期受计划管理模式的影响,成本管理往往流于仅仅考核企业经济效益这一层面, 这种粗线条的成本管理体制存在很多问题 在国防科研任务的经费使用(成本支出过程)和任务完成情况监控方面做得不够目前,国防科研投入以国家拨款为主 而承担国防科研任务的科研院所已不再是政府的隶属物,双方是合同甲乙方的关系,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利益对立,而国家在经费拨款之后,缺乏对经费使用的有效监督,这是造成目前国防科研经费跑、冒、滴、漏以及频频出现“钓鱼工程”的根源[5,6,7]。
如何加强经费管理与成本控制,成为当前的重大课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单纯的行政手段已难以发挥作用,要对国防科研工作实施有效的监控,国防科研经费管理部门在谨慎使用手中的财权同时,还应更多地借助于经济与法律手段,这也是国防科研合同制改革成功的关键所在 上海交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绪论 21.2 国内外项目成本管理的发展状况 1.2.1 国外项目成本管理现状 当代的项目管理已深入到各行各业,以不同的类型,不同的规模而出现,这种行业领域及项目类型的多样性, 导致了各种各样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出现, 从而促进了项目管理的多元化发展 项目管理的广泛应用促进了项目管理向专业化方向的发展,突出表现在项目管理知识体系(PMBOK)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各种项目管理软件开发及研究咨询机构的出现等等[8,9]应该说这些专业化的探索与发展,也正是项目管理学科逐渐走向成熟的标志目前,在欧美发达国家,项目管理不仅普遍应用于建筑、航天、国防等传统领域,而且已经在电子、通讯、计算机、软件开发、制造业、金融业、保险业甚至政府机关和国际组织中成为其运作的中心模式,比如 AT三是在过程控制的基础上着眼于未来,为今后成本的降低指明方向。
为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尽快建立起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以及经费、进度和技术全方位的国防科研项目监控体系 在武器装备研制项目管理中, 要着重抓好事前的成本估算、 事中的成本控制和事后的成本分析, 建立闭环财务管理系统,严格实施目标管理 事前的成本估算经过立项论证时概算的制定、 签订合同时的价款审核,以及预算分配活动,逐步细化形成成本目标,并以此作为事中成本控制和事后成本分析的依据 事中成本监控主要是严格执行预算, 通过实行节点审查和里程碑拨款,保证目标成本的实现事后的成本分析不是为了向经费主管部门报帐、作交代,而是通过决算,分析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的差异,分析研究差异产生的原因,确定责任归属,评定考核合同履行情况,提出降低成本的措施与改进成本估算的建议由于成本、进度和技术三者密不可分,上述闭环管理体系决不能脱离技术管理和进度管理独立存在,相反要在成本、技术和进度三者之间作综合权衡,联系技术和进度对成本进行评定考核要实现这种全过程控制(事前、事中、事后)和全方位控制(成本、进度、技术),离不开反应及时、准确的动态信息反馈系统这一信息反馈系统主要是对成本、 进度和技术进行跟踪报告, 以便于进行项目经费管理和成本控制。
在信息的表现形式上,可以采用统一格式的各种表格,在实现表格化的同时,逐步实现电算化和网络化 2.3.5 成本核算 成本核算是按照单位的生产工艺和生产组织的特点以及对成本管理的要求确定成本计算对象, 采用与成本计算对象相适应的成本计算方法, 按规定的成本项目,通过一系列的生产成本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界限, 从而计算出各种产品的实际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上海交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 项目成本管理及控制理论 102.3.6 成本分析 成本分析主要是利用成本核算资料和其他相关资料, 将本期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上年实际成本、国内和国外同类产品的成本进行比较,用以了解成本的升降变动情况,系统地研究影响成本变动的因素和原因,以及应负责任的单位和个人,并提出积极建议,以采取有效的措施,进一步挖掘增产节约、降低产品成本的潜力 成本分析的内容包括:全部产品计划完成情况分析、可比产品计划完成情况分析、单位产品成本分析、生产成本费用预算执行情况分析、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变动对成本影响的分析、国内外同类产品成本对比分析,等等。
成本分析的方法包括对比分析法、比率分析法、趋势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 2.3.7 成本考核 成本考核是对各种成本计划的执行效果及成本责任者工作责任履行情况的总结及评价,在报告期末,将成本的实际指标与计划、定额、预算指标进行对比,以各责任者(部门、单位和执行人)为对象,以其可控制成本为界限,按责任的归属来核算和考核其成本指标完成情况, 以评定计划期企业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 评定其工作业绩和决定其奖惩 2.4 本章小结 项目成本管理理论、 控制基本方法及基本环节的研究, 是进行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在现有的成本管理方法的基础上,结合航天型号产品的特色,可从中优选相适应的作业成本控制方法,开展本课题的深入研究 上海交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第三章 作业成本法理论 11第三章 作业成本法理论 3.1 作业成本法概述 作业成本法是适应现代企业的需要于20世纪80年代末产生的一种以作业为基础的成本计算和管理方法[19];它以作业为中心,以资源流动为线索,通过对资源耗用因果关系的分析和对作业成本的确认、 计量、 报告, 计算出相对真实的产品成本;并反应产品成本形成的过程, 为生产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作业是企业为提供产品所进行的各种活动,是成本计算和控制的中介;作业成本法把企业的成本计算深入到作业层次,为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提供有用的信息,其基本原则是:(l)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2)生产导致作业的发生,作业导致成本的发生 作业成本法的理论基础是成本动因理论[20]这种理论提出费用的分配应着眼于成本的来源, 把成本的分配与产生这些成本的原因联系起来 由于成本产生的原因不同,成本的归集、分配与控制的方法也不同作业成本法的本质就是要确定成本分配的合理中介—作业, 引导管理人员将注意力集中在成本发生的原因—成本动因上,而不仅仅关注成本结果本身,通过对作业成本的计算和有效控制,克服传统成本法间接费用责任不清的缺陷, 使传统成本法中不可控的间接费用, 在作业成本法中变成可控的直接费用 3.2 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管理的比较 与传统成本法相比,作业成本法的先进性表现在以下方面[21,22]: (1)成本计算方法的变革:传统成本法按照单一动因一次性分配制造费用,作业成本法采用多动因多阶段方式分配成本, 不仅提高了成本信息的准确性, 避免成本扭曲,而且能够提供丰富的中间信息,为成本控制和生产过程决策提供了依据。
(2) 成本控制方法的变化:传统成本主要根据标准成本来控制产品成本, 对于制造费用这个控制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