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茶叶产品出厂检验(高级评茶员).ppt

49页
  • 卖家[上传人]:鲁**
  • 文档编号:588120110
  • 上传时间:2024-09-07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55.50KB
  • / 4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茶叶产品出厂检验茶叶产品出厂检验鲁成银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n出厂检验是对企业正式生产的产品在交货时进行的最终检验,以评定产品在交货时是否达到了在型式检验中已确认的质量n产品经出厂检验合格,签发产品质量合格证后,才可以作为合格品交付n茶叶产品出厂检验应按产品标准中规定的要求执行,其检验内容通常有五项,即感官品质、水分、灰分、粉末碎茶和包装标签 茉莉花茶(茉莉花茶(NY/T 456 -2001)标准规定:)标准规定: 检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两类检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两类1、出厂检验、出厂检验 每批产品出厂时,应检验感官品质、水分、碎末茶、每批产品出厂时,应检验感官品质、水分、碎末茶、净含量和包装规格净含量和包装规格,经检验合格签发产品质量合格证经检验合格签发产品质量合格证,方方可出厂2、型式检验、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项目为本标准中要求的全部项目型式检验项目为本标准中要求的全部项目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对产品质量进行型式检验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对产品质量进行型式检验. a 新产品投产时;新产品投产时; b 投产后投产后,如原料、工艺或设备有较大改变如原料、工艺或设备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时品质量时; c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有要求时。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有要求时 一、感官品质检验一、感官品质检验n感官品质检验主要是确定茶叶产品的质量等级是否符合标准要求检验方法参见其他章节 n感官检验方法:茶叶感官审评通用方法茶叶感官审评通用方法((NY/T787-2004NY/T787-2004)和)和茶叶感官审评术语茶叶感官审评术语((GB/T14487-1993)) 二、茶叶水分检验二、茶叶水分检验n什么是水分?什么是水分?n在常压条件下,茶叶经规定的温度加热至恒重时的质量损失,称为水分n茶叶中水分含量高低直接影响茶叶贮藏保鲜 主要茶叶产品水分含量标准主要茶叶产品水分含量标准 标准号准号标准名称准名称标准准值,,≤≤,,% %NY5244-2004NY5244-2004无公害食品无公害食品茶叶茶叶7.07.0(碧螺春(碧螺春7.5,7.5,茉莉花茶茉莉花茶8.5,8.5,砖茶茶14.014.0))NY/T780-NY/T780-20042004红茶茶6.56.5GB/T14456-GB/T14456-19931993绿茶茶7.0(7.0(晒青晒青9.0)9.0)GB/T13738.1GB/T13738.1-1997-1997第一套第一套红碎碎茶茶6.56.5GB/T13738.2GB/T13738.2-1992-1992第二套第二套红碎碎茶茶6.06.0GB/T13738.4GB/T13738.4-1992-1992第四套第四套红碎碎茶茶6.06.0 n 水分检验方法水分检验方法n检验茶叶中水分含量的检验方法通常为103+2℃恒重法(GB/T8304-2002,茶 水分测定),此方法标准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 1573—1980〈茶—103℃时质量损失的测定〉。

      n原理n试样于103+2℃的电热恒温干燥箱中加热至恒重,称重 仪器和用具仪器和用具n1、铝质烘皿:具盖内经75~58mmn2、鼓风点热恒温干燥箱,自动控制温度+2℃n3、干燥器:内盛有效干燥剂n4、分析天平:感量0.001g n操作方法n取样取样n按GB/T 8302规定取样n试样制备n按GB/T 8303〈茶 磨碎试样的制备及其干物质含量的测定〉的规定制备试样n铝质烘皿的准备n将洁净的烘皿连同皿盖置于103+2℃的干燥箱中,加热1h,加盖取出,于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量(精确至0.001g) 测定测定 (1)103+2℃恒重法(仲裁法)n称取充分混匀的试样5g(准确至0.001g)于已知质量的烘皿中,置于130+2℃干燥箱内(皿盖斜置皿上),加热4h加盖取出,于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量再置于干燥箱中加热1h,加盖取出,于干燥器内冷却,称量重复加热1h的操作,直至连续两次称量差不超过0.005g,即为恒量,以最小称量为准 n (2)120℃烘干法(快速法)n称取充分混匀的试样5g(准确至0.001g)于已知质量的烘皿中,置于120℃干燥箱内(皿盖斜置皿上),加热1h。

      加盖取出,于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量(准确至0.001g) 结果计算n计算方法和公式n茶叶水分以质量百分率表示,按下式计算: 水分(%)=(M1—M2/Mo)x100 式中:nM1——试样和铝质烘皿烘前的质量,g;nM2——试样和铝质烘皿烘后的质量,g;nMo——试样的质量,g n重复性重复性n同一样品的两次测定值之差,每100g试样不得超过0.2g 结果报告n结果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n使用的方法;n测定的结果(取小数点后一位);n标准中未规定的或另加的操作;n试样的名称和产地;n试验日期,操作人员 三、茶叶总灰分检验三、茶叶总灰分检验 什么是灰分?什么是灰分?n灰分是指茶叶经过高温灼烧灰化后的无机物质的总称n茶叶中的无机物质大部分是茶树从土壤中吸收的营养元素其含量最多的是磷、钾;其次是钙、镁、铁、铝、锰、硫;微量成分有锌、铜、铅、氟、钼等n无机元素是茶树正常生长不可缺少的,而且茶叶中很多无机元素也是人体生理必需的营养元素灰分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茶叶的品质情况,所以,灰分含量是茶叶品质检验的重要项目之一n茶叶中灰分的含量及所含元素的种类因茶树品种、部位、茶园土壤、茶树的生育阶段而异。

      一般情况下嫩叶灰分含量较低,老叶、茶梗中含量较高茶叶灰分约占茶叶干物质重的4-7%灰分含量过多是茶叶品质差或是混入泥沙杂质;灰分含量过少则可能不是用茶树叶子加工的 标准号准号标准名称准名称标准准值,,≤≤,,% %NY5244-2004NY5244-2004无公害食品茶叶无公害食品茶叶7.07.0((砖茶茶8.5)8.5)GB/T14456-1993GB/T14456-1993绿茶茶7.0(7.0(凤眉、秀眉、茶片眉、秀眉、茶片7.5)7.5)GB/T13738.1-1997GB/T13738.1-1997第一套第一套红碎茶碎茶6.56.5GB/T13738.2-1992GB/T13738.2-1992第二套第二套红碎茶碎茶6.56.5GB/T13738.4-1992GB/T13738.4-1992第四套第四套红碎茶碎茶6.5(6.5(末茶末茶7.0)7.0)NY/T456-2001NY/T456-2001茉莉花茶茉莉花茶6.56.5GB/T9833.1-2002GB/T9833.1-2002花花砖茶茶8.08.0GB/T9833.2-2002GB/T9833.2-2002黑黑砖茶茶8.58.5GB/T9833.3-2002GB/T9833.3-2002茯茯砖茶茶9.09.0GB/T9833.4-2002GB/T9833.4-2002康康砖茶茶7.57.5GB/T9833.5-2002GB/T9833.5-2002沱茶沱茶7.07.0GB/T9833.6-2002GB/T9833.6-2002紧茶茶7.57.5GB/T9833.7-2002GB/T9833.7-2002金尖茶金尖茶8.58.5ISO3720ISO3720红茶茶4.0-8.04.0-8.0海湾六国海湾六国( (进口茶叶口茶叶) )茶叶茶叶8.08.0 主要茶叶产品总灰分标准主要茶叶产品总灰分标准 (三)(三) 总灰分检验方法总灰分检验方法n茶叶中总灰分含量检验方法通常为525+25℃恒重法(GB/T8306,茶 总灰分测定),本方法标准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 1575〈茶—总灰分的测定〉。

      原理原理 试样经525+25℃加热灼烧,分解有机物至恒量 n仪器和用具n坩埚:瓷质、高型、容量30mLn电热板n高温电炉:能控制温度525+25℃n干燥器:内盛有效干燥剂n坩埚钳n分析天平:感量0.001g n操作方法n取样n按GB/T 8302规定取样n试样制备n按GB/8303〈茶 磨碎试样的制备及其干物质含量测定〉的规定,制备试样n坩埚的准备n将洁净的坩埚置于525+25℃高温电炉内,灼烧1h待炉温降至300℃左右时,取出坩埚,于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量(准确至0.001g) n测定n称取混匀的磨碎试样2g(准确至0.001g)于坩埚内,在电热板上徐徐加热,使试样充分炭化至无烟将坩埚移入525+25℃高温电炉内,灼烧至无炭粒(不少于2h),待炉温降至300℃左右时,取出坩埚,置于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量再移入高温电炉内以上述温度灼烧1h,取出,冷却,称量再移入高温电炉内,灼烧30min,取出,冷却,称量重复此操作,直至连续两次称量差不超过0.001g为止,以最小称量为准 结果计算n计算方法和公式 茶叶总灰分以干态质量百分率表示,按下式计算: 总灰分(%)=(M1—M2)/ (Mo X m) X 100式中:M1——试样和坩埚灼烧后的质量,g; M2——坩埚的质量,g; Mo——试样质量,g; M——试样干物质含量,%。

      重复性n同一样品的两次测定值之差,每100g试样不得超过0.2g 结果报告n结果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n使用的方法;n测定的结果(取小数点后一位);n本标准中未规定或另加的操作;n试样的名称和产地;n试验日期,操作人员 四、粉末和碎茶检验四、粉末和碎茶检验 什么是粉末和碎茶?什么是粉末和碎茶? 按一定的操作规程,用规定的转速和孔径的筛,筛分出茶叶试样中的筛下物通常是小于34孔/英寸的为粉末茶;大于34孔/英寸而小于16孔/英寸的为碎茶 主要茶叶产品粉末和碎茶含量标准主要茶叶产品粉末和碎茶含量标准 标准号准号标准名称准名称标准准值,粉末,粉末≤≤,,% %NY/T780-2004NY/T780-2004红茶茶3.03.0GB/T14456-GB/T14456-19931993绿茶茶碎末茶:碎末茶:长炒青炒青6.0,6.0,圆炒青炒青1.5,1.5,烘青烘青5.0,5.0,晒青晒青6.06.0GB/T13738.1-GB/T13738.1-19971997第一套第一套红碎碎茶茶2.02.0GB/T13738.2-GB/T13738.2-19921992第二套第二套红碎碎茶茶2.0(2.0(片茶、末茶片茶、末茶1.0)1.0)GB/T13738.4-GB/T13738.4-19921992第四套第四套红碎碎茶茶2.5(2.5(片茶、末茶片茶、末茶1.0)1.0)NY/T456-2001NY/T456-2001茉莉花茶茉莉花茶碎茶:特种茉莉花茶碎茶:特种茉莉花茶5.0,5.0,特特级- -六六级7.07.0粉末粉末: : 特种茉莉花茶特种茉莉花茶0.5,0.5,特特级- -六六级1.01.0 粉末和碎茶检验方法粉末和碎茶检验方法 原理n按一定的操作规程,用规定的孔径筛,筛分出各种茶叶试样中的粉末和碎茶。

      操作方法n毛茶毛茶 将试样充分拌匀并缩分后,称取100g(准确至0.1g),倒入孔径1.25mm筛网上,下套孔径1.12mm筛,盖上筛盖,套好筛底,按下启动按钮,筛动150转待自动停机后 ,取孔径1.12mm筛的筛下物,称量(准确至0.01g),即为碎末茶含量 精制茶精制茶1、条、圆形茶:将试样充分拌匀并缩分后,称取100g(准确至0.1g),倒入规定的碎茶筛和粉末筛的检验套筛内,盖上筛盖,按下起动按钮,筛动100转,将粉末筛的筛下物称量(准确至0.01g),即为粉末含量,移去碎茶筛的筛上物,再将粉末筛筛面上的碎茶重新倒入下接筛底的碎茶筛内,盖上筛盖,放在电动筛分机上,筛动50转将筛下物称量(准确至0.01g),即为碎茶含量2、粗形茶:将待测试样充分拌匀并缩分后,称取100g(准确至0.1g),倒入规定的碎茶筛和粉末筛的检验套内,盖上筛盖,筛动100转将粉末筛的筛下物称量(准确至0.01g),即为粉末含量再将粉末筛面上的碎茶称量(准确至0.01g),即为碎茶含量3、碎、片、末形茶:称取充分混匀的试样100g(准确至0.01g),倒入规定的粉末筛内。

      筛动100转将筛下物称量(准确至0.01g),即为粉末含量 结果计算结果计算n计算公式计算公式n茶叶碎末茶含量百分率按式(1)计算:n碎末茶(%)=M1/M X 100………………(1)n茶叶粉末含量百分率按式(2)计算: 粉末(%)=M2/M X 100………………(2) 茶叶碎茶含量百分率按式(3)计算: 碎茶(%)=M3/M X 100………………(3) 式中:M1——筛下碎末茶质量,g; M2——筛下粉末质量,g; M3——筛下碎茶质量,g; M——试样质量,g n重复性重复性n当测定值小于等于3%、大于3%小于等于5%和5%以上时,同一样品的两次测定值之差,分别不得超过0.2%、0.3%和0.5% 结果报告n试验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n使用的方法;n测定的结果;n本标准中未规定的或另加的操作;n试样的名称 和产地;n试验日期,操作人员 五、包装标签检验五、包装标签检验 什么是食品标签?什么是食品标签?n指预包装食品容器上的文字、图形、符号,以及一切说明物。

      预包装食品是指预先包装于容器中,以备交付给消费者的食品 茶叶包装标签内容:茶叶包装标签内容: 茶叶包装标签应符合GB7718《食品标签通用标准》要求 茶叶包装标签必须标注的内容茶叶包装标签必须标注的内容 编号号标注内容注内容茶叶茶叶1 1食品名称食品名称B B2 2配料表配料表花茶和花色茶等花茶和花色茶等应标注注3 3净含量含量B B4 4制造或制造或经销者的名称和地址者的名称和地址B B5 5生生产日期日期B B6 6保保质期或期或/ /和保存期和保存期B B7 7贮藏方法藏方法8 8质量等量等级B B9 9产品品标准号准号B B1010批号批号1111食用方法食用方法1212热量和量和营养素养素备注注B B表示必表示必须标注内容 n 食品名称食品名称n必须采用表明食品真实属性的专用名称n当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中已规定了某食品的一个或几个名称时,应选用其中的一个n无上述规定的名称时,必须使用不使消费者误解或混淆的常用名称或俗名n在使用“创新名称”、“奇特名称”、“牌号名称”或“商标名称”时,必须同时使用2.1.1条中规定的任意一个名称n为避免消费者误解或混淆食品的真实属性、物理状态和制作方法,可以在食品名称前附加或在食品名称后注明相应的词或短语。

      n配料表配料表n除单一配料的食品外,食品标签上必须标明配料表n配料表的标题为“配料”或“配料表”n各种配料必须按加入量的递减顺序一一排列 n 净含量及固形物含量净含量及固形物含量n必须标明容器中食品的净含量按以下方式标明:n 液态食品,用体积;n 固态食品,用质量;n半固态食品,用质量或体积同一容器中如果含有互相独立且品质相同、形态相近的几件食品时,在注明净含量的同时还必须标明食品数量 n制造者、经销者的名称和地址制造者、经销者的名称和地址n必须标明食品制造、包装、分装或销售任一单位经依法登记注册的名称和地址 n 批号批号n 由食品的生产或分装单位自行确定方法,标明食品的生产(分装)批号 n日期标志及贮藏指南日期标志及贮藏指南n必须标明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或/和保存期n日期的标注顺序为年、月、日n可以采用下列方式之一标明保质期或保存期:n“最好在…….之前食用”,或“最好在……之前饮用”(用于保质期);n“…….之前食用最佳”,或“……之前饮用最佳”(用于保质期);n“…….之前食用”,或“……之前饮用”(用于保存期);nb.“保质期至……”;n “保存期至……”。

      nc.“保质期……个月”;n “保存期至……个月”n如果食品的保质期或保存期与贮藏条件有关,必须标明食品的贮藏方法 n 质量等级质量等级n产品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中已明确规定质量(品质)等级的食品,必须标明食品的质量等级 n 产品标准号产品标准号n必须标明产品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企业标准的代号和顺序号 n 商标商标n按商标法的规定办法 标签基本要求标签基本要求n1、食品标签不得与包装容器分开n2、食品标签的一切内容,不得在流通环节中变得模糊甚至脱落;必须保证消费者购买和食用时醒目,易于辨认和识读n3、食品标签上的一切内容,必须清楚、简单、醒目文字、符号、图形应直观、易懂,背景和底色应采用对比色n4、食品名称必须在标签的醒目位置食品名称和净含量应排在同一视野内n5、食品标签所用文字必须是规范的汉字n可以同时使用汉语拼音,但必须拼写正确,不得大于相应的汉字n可以同时使用少数民族文字或外文,但必须与汉字有严密的对应关系,外文不得大于相应的汉字n 食品标签所用的计量单位必须以国家法定计量单位为准,如: 质量单位: g或克, kg或千克; 体积单位:mL、ml或毫升,L或升。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