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学作品选讲.doc
15页文学作品选讲一、《诗经》与《楚辞》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最初称《诗》,汉代乃称《诗经》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雅》包括《大雅》31篇,《小雅》74篇 《颂》包括《周颂》、《商颂》、《鲁颂》2.“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鹿鸣》——《小雅》——《诗经》3.“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粟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诗经》4.“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氓》——《诗经》5.“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关雎》——《诗经》6.“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桃夭》——《诗经》7.诗有六义——风、雅、颂、赋、比、兴8.屈原,名平,字原其作品有《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怀沙》、《九章》、《九歌》、《渔夫》《离骚》是屈原最重要的代表作9.《离骚》的题旨,司马迁解释为“离忧”;班固进而释“离”为“罹”,以“离骚”为“遭忧作辞”这是屈原在政治上遭受严重挫折以后,面临个人的厄运与国家的厄运,对于过去和未来的思考,是一个崇高而痛苦的灵魂的自传。
10.“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屈原11.“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九辩》——宋玉二、先秦散文1.《尚书》意为“上古之书”,是中国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作品的汇编春秋战国时称《书》,到了汉代才改称《尚书》儒家称之为《书经》2.春秋笔法:据说孔子修订《春秋》时,按照自己的观点对一些历史事件和人物做了评判,并选择他认为恰当的字眼来暗寓褒贬之意,这被称为“春秋笔法”3.《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汇编而成的书4.《老子》是道家元典5.老子,姓李名耳,字聃,孔子曾向他请教关于“礼”的问题可能他就是《老子》一书的编定者6.《论语》是孔子言论的记录,孔子,名丘,字仲尼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凋也”——《孔子》8.《墨子》为墨翟及其弟子、后学所著9.孟子,名轲,被后世尊称为“亚圣”10.“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 “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 以上两段出自《孟子》11.庄子,名周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庄子》是文学性最强、文学成就最高的12.《庄子》与《老子》的区别《老子》的中心是政治哲学,《庄子》的中心,则是探求个人在沉重黑暗的社会中如何实现自我解脱和自我保全13.“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逍遥游》——《庄子》三、秦汉的辞赋《子虚赋》和《上林赋》的作者是司马相如这两篇赋中的登场人物,冠以“子虚”、“乌有先生”、“亡是公”这样的名字成语“子虚乌有”就出自这两篇赋四、秦汉的散文《史记》原名《太史公书》,作者司马迁是古代第一部通史,又是到那时为之规模最大的一部著作全书由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种体例构成本纪”用编年方式叙述历代君主或实际统治者的生平和政绩,是全书的大概世家”是世袭家族以及孔子、陈胜等在汉代祭祀不绝的人物的传记列传”为本纪世家以外各种人物的传记,还有一部分记载了中国边缘地带各民族的历史表”用表格形式分项列出各历史时期的大事,以便查检书”是天文、历法、水利、经济等各类专门事项的记载五、汉代诗歌1. 《垓下歌》 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2. 《大风歌》 刘邦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3. 《佳人歌》 李延年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成语“倾国倾城”出自此诗)4.“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迢迢牵牛星》——《古诗十九首》5. 《上邪》 出自《汉乐府》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六、魏晋文学1.曹操,字孟德2. 《观沧海》 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3.“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短歌行》——曹操4.曹丕,字子桓,曹操次子5.“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燕歌行》——曹丕6.曹植,字子建代表作《洛神赋》7.“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洛神赋》——曹植8.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刘伶(山涛、王戎、阮咸、向秀)9.陶渊明,字元亮,后更名潜10.“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归去来辞》——陶渊明11.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七、南北朝与隋代文学1.《文心雕龙》是我国第一部规模宏大的文学批评著作,写成于齐代作者刘勰2.《诗品》作者钟嵘3.“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谢灵运4.“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骈体文《与陈伯之书》——丘迟5.隋朝诗人:卢思道、薛道衡、杨素、杨广6.“暗牖悬蛛网,空梁落雁泥”——《昔昔盐》——薛道衡八、初盛唐诗文1.代表人物:此时的在杜审言、宋之问、沈佺期等人笔下已大量涌现平仄协调,又合乎黏附规则的全篇合律的诗篇,标志着五、七言律诗的完全成熟沈佺期、宋之问并称为“沈宋“2.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4.“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从军行》——杨炯5.《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6.“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带悲白头翁》——刘希夷7.“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春江花月夜》——张若虚8.“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望月怀远》——张九龄9.《凉州词》 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10.《凉州词》 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11.《出塞》 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12.《黄鹤楼》 崔颢 (翻译)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13.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倾大力写作山水诗的诗人14.《过故人庄》 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15.王维,字魔诘,太原祁县人16.“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王维17.《山居秋暝》 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18.《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19.“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20.“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燕歌行》——高適2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22.李白,字太白23.李白诗歌的艺术特点(P145)崇尚自由与个人尊严,热爱生活,热爱自然,对亲友乃至广大的人群常怀着真挚的感情,是李白诗歌中最突出也是最可贵的内涵。
李白所期望的是壮丽的人生,二者必须通过建立奇功伟业来实现;李白所期望的又是自由的人生,而这意味着不能向权势者屈服内容上)在诗歌中,李白喜欢赞美在动荡变乱的非常时期叱咤风云的人物,因为在那样的历史舞台上英雄的行动更为主动和自由,他们的身姿格外光彩照人;李白无法忍受俯首在权力的阶梯上费力攀登,特为自己设想的从政道路是由布衣直取卿相,做一番安国济民的大事业《梦游天姥吟留别》;对李白来说,生命的快乐已不只是寄托在政治上的成功,它需要各方面的充分的满足,譬如饮酒《将进酒》;热爱自由和豪迈奔放的个性,使得李白尤其喜爱描绘雄壮的山川极其有力的动态他笔下的黄河、长江,冲腾奔放,不可阻挡《蜀道难》;当然李白也善于写意境优美的山水诗,但由性格决定,前一种才是最具特色的;当然,李白的感情更多的是投向他周围的人们他珍爱自我,由此也珍爱他人《赠汪伦》、《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形式上)从诗歌的体式来说,李白除了七律写得较少外,可说是钟体兼长其中为人称道也最具个人特色的是以乐府体为主的古诗;李白的诗歌极富于想象力当寻常的形象无法容纳他的活跃而强烈的感情时,诗人就展开天马行空式的想象和幻想,创造出奇幻的形象和意境。
《月下独酌》;李白诗歌在风格上也是兼具各色情绪热烈、富于气势、景象奇丽固然是重要的特点,但他也善于写或清幽或朴素的诗境《静夜思》;李白诗歌的语言广泛吸取了前代文人诗歌的精华,形成通俗而又精炼、明朗而又含蓄、清新而又明丽的特色,语近情遥,自称高格24.“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将进酒》——李白25.《赠汪伦》 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26.“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月下独酌》——李白27. 《静夜思》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28.“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29.“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讨武氏檄》——骆宾王30.“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滕王阁序》——王勃31.“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已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李白九、中、晚唐诗文1.杜甫,字子美2.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文学主张(P155)a.杜甫诗中的感情多是在理智的控制下成为曲折而有力度的涌动,这直接影响了其诗歌艺术的特点。
一般而言,杜诗的艺术风格虽说多种多样,但较少像李白那样以飘逸飞动见长,而尝试苦心寻求恰当和度的表达他又特别注重艺术技巧的创新,常自称“语不惊人死不休” b.杜甫在诗歌语言的运用上作了大力开拓概括而言,就是尽力向精丽巧致和粗拙鄙俗两端伸展,从而获得广阔的空间文人诗传统用语偏于温雅典丽,而杜甫则跳出了这种狭隘的观念束缚,常使用看上去显得粗俗的口语或简陋的散文化句式;而从精丽巧致的一面来说,杜甫不仅比前人更擅长锤炼诗句中的“诗眼”,还特别善于利用汉语词性可变、句中各成分之间语法关系没有明确标志的特点,有意识地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