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文本·播报·画面:从语态视角看融媒体时代红色纪录片的传播路径.docx

12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266177836
  • 上传时间:2022-03-1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94.01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文本·播报·画面从语态视角看融媒体时代红色纪录片的传播路径                    摘要:红色纪录片是传播红色文化的主要载体之一,对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民族自信有着重要的意义融媒体的快速发展使得红色纪录片能够更加高效、快捷的传播,但是在当下融媒体环境下红色纪录片的传播面临着受众互动不足、内容制作缺乏创新等问题本文将从红色纪录片的语态入手,重点分析其文本、播报以及画面语态,探索融媒体时代红色纪录片的传播路径关键词:语态;红色纪录片;融媒体时代1 引言语态是传播者对受众说话的态度与叙述的方式,上海大学影视艺术学院高红波教授将新闻语态推广开来,由新闻节目扩展到其他电视节目类型1红色纪录片的语态我们可以理解为纪录片中所呈现的文字、语言、画面等符号共同形成的叙事形态在融媒体时代,电视节目的语态逐渐发展为以官方语态为主、与当下网络流行语态相互交融的播报方式在内容制作上面更加关注受众需要,能够随时随地的与受众进行互动,了解到受众需要的节目内容在传播渠道上面更加的多元化,新老媒体根据各自特征相互融合发展红色纪录片属于电视节目的一种,主要传播的是我们党带领人民长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和红色历史文化,其语态从本源上来说属于电视节目语态的一部分。

      在融媒体环境中,红色纪录片的内容大多是从原有的电视媒体平台内容上面进行简单剪辑后在新媒体平台进行传播,导致产生了以下的问题:第一、以官方语态为主,重视主流宣传第二、与受众互动较少,受众粘性不足第三、主持风格严肃刻板,不适宜在新媒体平台传播第四、画面风格固定单一化,难以吸引受众没有更多的与网络语态融合传播,使得红色纪录片传播效果不佳分析红色纪录片的文本、播报和画面语态,能够从红色纪录片的内容制作上面为其传播提供一定的参考 2 语态视角下红色纪录片融媒体传播现状2.1 文本语态重视主流宣传文本语态就是电视节目的内容所体现的表述姿态、表现手法以及电视节目中所涉及的具体文字内容2红色纪录片在融媒体时代下的传播方式变得更加多元化,从以前的主要以电视媒体,特别是央视作为主要的传播阵地以外,也关注到了各种新兴媒体,例如抖音、公众号、快手等,并对其内容进行二次创作传播在央视网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的红色纪录片,例如《红色档案》、《国家记忆》、《红色记忆》等,在抖音平台我们也可以搜索到这些纪录片的相关内容,有个人用户对红色文化的传播,也有央视专门的账号传播红色文化从这些红色纪录片当中我们可以看到“藏有中共百年历史留存的大量珍贵档案,”“1962年3月,阔别三十四年后朱德重登井冈山”这样的文本表达,对于宣传我国红色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其文本语态庄严肃穆的基调让人肃然起敬。

      但是当我们在新媒体平台搜集评论、转发量以及播放量后,我们可以看到,红色纪录片在新媒体平台并没有爆款的内容,其评论区虽然都是对于红色人物的致敬以及缅怀先烈等,传播主体和受众互动的内容较少,转发量也较少,没有更多的曝光量,造成了红色纪录片在新媒体平台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只能够满足少部分受众的需求其过于重视主流宣传的文本语态对于传播造成了一定的困难,难以将过去的革命故事用当下合适的文本表达出来在传播的过程中,红色纪录片的传播目的是让红色文化深入人心,让人们认识和了解革命先辈过去的故事,但是宣传的目的性较强,宣传意图过于强硬,人们只能被动的接受,难以真正实现红色纪录片的传播2.2 播报语态严肃刻板播报语态是节目主持人在对电视节目报道过程中呈现的一种语言技巧、语言风格、说话的肢体动作等的体现根据在央视网和各新媒体平台上面观察我们可以发现,现在大多数红色纪录片的播报方式都是主持人以画外音的方式对节目内容进行播报和记者采访相关革命前辈为主红色纪录片的播报语态呈现一定的固定性,作为我国政治宣传的的通道之一,红色纪录片使用严谨、严肃的播报语态向受众传达红色文化,节目开始便以严谨的方式说话方式展现在人们面前,给人们以一种郑重庄严的印象,节目主持人和记者在进行播报的时候以一种严肃的说话方式,语气语调呈现一种自上而下的状态。

      随着融媒体的不断发展,这种严肃而刻板的播报语态很显然已经不适合在融媒体环境传播,红色纪录片应该转变一种新的播报语态适应当下的融媒体环境2.3 画面语态风格单一画面语态在传播内容的时候给人以最直观的感受,是人们在接受内容的时候的第一感官当下红色纪录片的画面语态大多是以黑白视频的形式回忆革命往事、以现场采访的形式采访革命前辈和以插叙视频的形式展现中国现代化进程新媒体平台在对电视节目进行搬运的时候属于全部照搬、剪辑精华的形式,对于画面语态的制作很少进行创新,这对于不常观看电视媒体的受众来说很容易造成视觉疲劳,人们在接受画面的时候也容易对红色文化产生刻板印象画面大多呈现一种风格,对受众没有太多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对于人们理解红色文化也存在这一定的障碍 3 呈现当下红色纪录片传播现状的原因3.1 传播主体对文本创新不足当下红色纪录片传播的主体大多是主流媒体,例如央视、新华社以及各个省台省报等在传播红色纪录片的过程中都是利用各种形式进行传播,其目的是让红色纪录片的内容能够深入人心,让人们真正了解红色文化但是在传播内容的时候仍然是以宣传说教式的文本内容向人们传递红色文化,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和说服性,人们在接受红色文化的时候难免会有抵触心理,很难真正让红色文化走入人们的心中去。

      传播主体对于红色文化的文本宣传呈现固化单一的形式,在表达上总是千篇一律,无法让人们在其中感受到红色文化的魅力红色文化对于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一定的意义,传播主体在宣传红色文化的时候不应以过于生硬的文本内容进行传播,更甚至有着强制性目的,而是要选择合适的文本内容,让红色文化真正走入人们的心理,让人们感受到红色文化的魅力3.2 “泛娱乐化”现象严重,红色纪录片播报方式陷入困境马克思曾指出,人是一种“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3也就是说,感性是人类的内在特性之一,在当前的融媒体环境下,大多新媒体平台流行“娱乐风”式的媒体环境,各大平台利用人们的感性思维,传播娱乐化的内容,让人们沉迷其中,无法自拔而红色纪录片是一种带有政治性,宣传性的内容,在传播的时候播报方式自然而然呈现一种严肃的状态,而当人们面对两者的时候自然而然选择更能够放松沉迷的娱乐化内容,随之出现的就是各大平台“泛娱乐化”现象严重,人们在平时的生活中接收到的信息都是过于娱乐化的,导致红色文化在这中间难以生存,更别说传播红色文化3.3 红色纪录片内容政治性强,画面语态改编不易红色纪录片是根据我国历史革命故事进行创作的电视节目,主要的目的是宣传我国革命故事,介绍革命伟人,对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民族自信心有着非凡的意义,因此红色纪录片带有很强的政治性,一直以来都是以央视作为主要的播放阵地,联系着过去和现在。

      随着各种新兴媒介的发展,各种媒介形态层出不穷,人们对于媒介工具的使用有了很大的自主性对于其他的电视节目来说,可以跟随时代的步伐融合新媒体,传播节目内容但是红色纪录片的政治性特征使得其画面语态的改编发展陷入了一定的困境4 从语态视角探析红色纪录片传播新路径当下融媒体环境是一个开放、共享、多元化的媒介环境,而在现实的红色纪录片中,如上文所述,大多呈现宣传式、说教式的传播风格,传播话语严肃不直接,不能真正的让人们理解红色文化,“曲高和寡”的传播方式只能满足一小部分受众在融媒体时代,快节奏的生活人们已经习惯了简单的接收信息,而不必更多的思考,所以传统的官方语态风格很显然不适合在融媒体环境传播同时,红色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世代相传的智慧,不仅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和物质财富,同时还是民族文化软实力的有力支撑4所以在当下传播红色文化,我们不能为了传播效果而对红色纪录片做过于娱乐化的处理在融媒体时代,各种媒介形态相互融合,对于红色纪录片的传播带来的很大的机遇,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各种灰色文化横行,低俗恶搞等现象层出不穷,红色文化代表的不仅仅是过去,而是中国民族精神的体现,所以在传播红色纪录片的时候应该做到尊重红色文化。

      综上,传播主体在对红色纪录片进行创作的时候应该避免“曲高和寡”的传播方式,弱化宣传说教,其播报语态应该亲和、富有感染力,画面语态应该避免单一的画面,同时,在传播的过程中需要适度娱乐化,尊重红色文化,以此来适应红色纪录片在融媒体环境中的传播4.1 文本语态应弱化宣传说教红色纪录片是宣传我国红色文化的主要方式之一,带有一定的政治性和权威性,其文本语态在传播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和目的性,但是这种文本传播很难得到大众的认同所以,在融媒体环境下,首先,传播主体对于红色纪录片的传播应该有针对性的对文本语态进行改版,在电视媒体上沿用现在的文本语态,重视主流宣传,在新媒体平台上抓住当下人们的心理需求,多使用人们喜闻乐见的流行语态,根据当下人们的语言方式找到和红色文化契合的部分进行改版降低红色纪录片的文本基调,多使用人民性的语态方式,“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发展理念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必然要求,也是新媒体语境中红色文化话语表达的内在要求5其次,在对文本进行改版的过程中,应该重视与受众进行互动,在文本创作过程中引导受众互动与受众互动能够使得传播内容更加真实,契合人们当下的需求最后,红色纪录片在融媒体时代,过于重视宣传的基调,导致了很难受到人们的认同,特别是当下的年轻受众,以至于与大多数受众渐行渐远。

      所以,红色纪录片在融媒体时代的传播应该重视受众的需求,多使用人们能够理解,接受的文本表达方式,而不是过于重视宣传而导致部分内容曲高和寡,使得人们在理解上面有一定的难度,应弱化宣传说教,不带有强制性的目的4.2 播报语态应亲和、富有感染力根据信息学的观点, 言语传播过程就是对信息进行编码、传递、解码的过程6节目主持人将节目内容通过播报的方式传播给受众,受众对信息进行接收和解读,在这过程当中,主持人对于内容的解读就显得格外重要对于红色纪录片而言,当下大多严肃刻板的播报方式很显然不适宜在融媒体环境进行传播在信息碎片化的时代,快节奏的生活使得人们对于刻板的播报语态产生一定的抗拒,人们更喜欢去接受简单、轻松的内容,这就要求红色纪录片在融媒体环境中传播方向应该避免“自上而下”的播报方式,以更加亲和的语言与受众进行沟通,把受众当作朋友红色节目不仅仅应该作为宣传我国红色文化的方式之一,更应该成为与人民建立信任和友谊的基带,要做到上情下达,使人们真正接受同时,应该避免对于文本的照本宣科,而是要根据文本上下文内容进行播报,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必要时候可以提出自己的见解,以达到和受众进行沟通的目的,用富有情感的播报方式,灵活的播报技巧等与受众达到心灵的契合。

      最后在播报内容的时候应该适当的加入一定的肢体语言,有时候肢体语态比声音更能够吸引人们的关注,在播报内容时候面目表情过于生硬,四肢刻板反而会使得受众产生一定的抗拒心理总之,在对于红色纪录片的播报语态方面应该亲和、富有感染力4.3 画面语态应风格多样,适应融媒体环境画面语态能够给予受众最直观的观看体验,观众可以通过画面感受到一种强烈的震撼,并留下永久、难以磨灭的印象7在红色纪录片制作过程中,应该针对视频画面内容进行适度的创新,首先可以根据本期内容插入合适的图片进行解释说明,如果合理的话加入一定的网络化表情包以及动图等等,让人们在观看的时候不再是单一生硬的画面,利用有趣的图片能够增加人们对于内容的理解,很大程度上提高人们对于红色文化的认同感其次在视频内容当中可以适当利用好当下流行的音乐作品,在契合内容的基础上搭配画面内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受众对于内容的兴趣,在新媒体平台,根据平台特性做出改版,能够吸引人们的注意。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