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复习提纲(1-12课)含思维导图2.doc
11页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思维导图】第1课 古代埃及【课程标准】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1)兴亡:位于非洲东北角,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古埃及文明被称为“尼罗河的赠礼〞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出现假设干小国,公元前3100年左右初步实现统一;公元前525年,被波斯帝国吞并2)幅员:经历了古、中、新三个王国时代,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北至叙利亚和小亚细亚交界处,以及幼发拉底河上游,向南扩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思维导图】第1课 古代埃及【课程标准】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1)兴亡:位于非洲东北角,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古埃及文明被称为“尼罗河的赠礼〞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出现假设干小国,公元前3100年左右初步实现统一;公元前525年,被波斯帝国吞并2)幅员:经历了古、中、新三个王国时代,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北至叙利亚和小亚细亚交界处,以及幼发拉底河上游,向南扩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3)文明: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2.金字塔: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开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1)统治:法老是全国的最高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国王经常用王杖责打大臣。
2)危机: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王权受到挑战,胡夫金字塔之后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衰落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课程标准】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初步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1)范围:“两河〞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2)建国:约从公元前3500年起,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3)统一:约公元前2400年,实现了初步统一1)统一: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2)统治: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3)影响:汉谟拉比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3.?汉谟拉比法典?(1)地位:是迄今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2)内容:从法典中可知,古巴比伦分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兴旺,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也有买卖奴隶的现象家庭奴隶制是其一大特征3)意义:法典内容十分广泛,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法典中的规定说明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拟活泼4)评价:?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说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第3课 古代印度【课程标准】通过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创立,初步了解古代的印度社会1)兴起:最早出现于印度河流域2)建国: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侵入印度,后来出现了许多小国家3)鼎盛:孔雀王朝统治时期,印度根本上实现了统一,首都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1)建立: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的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2)主要内容(3)特点:各等级之间贵贱清楚,世代相袭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1)创立: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创立2)教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提出“众生平等〞,宣扬“忍耐顺从〞3)开展:信仰佛教的民众日益增多,一度成为印度的国教4)传播:公元前3世纪后开始外传经中亚传入中国,后传到朝鲜、日本、越南等国往南经锡兰,传到东南亚的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单元总结第二单元 古代欧洲文明【思维导图】第4课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课程标准】知道希腊城邦和雅典民主,初步了解亚历山大帝国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作用1)范围:包括希腊半岛(主体)、爱琴海诸岛等地区2)特点:海岸线曲折,港湾众多,岛屿密布,适宜航海业和海外贸易的开展3)文明:产生于爱琴海地区,爱琴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此后进入荷马时代4)兴起:公元前8世纪,希腊出现了城邦,斯巴达是最大的城邦5)居民:分为公民和非公民,二者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成年男性公民有参与统治的权利,只有公民才能占有土地;参军打仗是公民的义务;城邦各项活动都以公民为主体1)背景:经过几次改革后,雅典建立了民主政体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民主到达全盛,奴隶制政治开展到顶峰2)表现:雅典公职人员几乎都是从全体公民中抽签产生代表各地的10个主席团轮流主持城邦日常事务;主席团由各地抽签产生,主席团主席也经抽签产生;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伯里克利还建立了津贴制度3)局限:占雅典人口绝大多数的外邦人、奴隶、妇女没有任何政治权利1)兴起: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成为军事强国2)东征: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军东征,先后打败波斯帝国、埃及,进入两河流域,最远到达印度河流域3)成果:建立亚历山大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4)局限性:亚历山大东征具有侵略性质,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也掠夺了东方世界的无数财富5)积极性: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帝国境内建造的新城后来成为新的经济文化中心。
第5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课程标准】知道罗马城邦,了解罗马帝国的征服与扩张1)建国: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共和国2)统治:国家统治的决策权掌握在元老院手中,两个权力相等的执政官主持日常政务,公民大会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设立两名保民官,有权否决执政官与元老院提出的对平民不利的决议;公布了?十二铜表法? (3)扩张:公元前3世纪初,罗马征服了整个意大利半岛;随后战胜了迦太基,控制了西地中海地区;公元前2世纪成为整个地中海地区的霸主4)危机:公元前73年,斯巴达克发动奴隶起义,使罗马共和国进一步衰落1)政权更迭:公元前49年,凯撒控制元老院公元前31年,屋大维成为最后的胜利者,他首创“元首制〞,掌握最高统治实权2)建国:公元前27年,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屋大维采取了许多措施解决矛盾,罗马帝国进入了和平开展的时代3)扩张: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帝国幅员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罗马帝国的“内湖〞1)原因:3世纪,罗马帝国陷入长期的政治经济大危机;日耳曼人侵入罗马帝国2)灭亡: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476年,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的打击下灭亡第6课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课程标准】以建筑艺术、公历为例,初步理解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逐渐产生新的文明。
1)文学:?荷马史诗?是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2)雕塑:奥林匹亚神庙中的宙斯像是世界古代七大奇迹之一掷铁饼者?是希腊雕塑艺术中的杰作1)希腊:表达在神庙建筑,雅典的帕特农神庙是典型代表2)罗马:特点是石拱门、穹顶等代表性建筑有罗马大竞技场、引水道工程、凯旋门、方尖碑和万神庙等1)哲学:德谟克里特提出了“原子论〞;苏格拉底指出求得知识的最好方法是有系统的问和答,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亚里士多德创立了逻辑学等新的学科2)法学:?十二铜表法?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万民法、经济法以及众多的法律概念,构成了完整的罗马法学系统4.公历的缘起:凯撒命人以太阳历为蓝本编制新的历法,称“儒略历〞儒略历后来成为今天人们使用的公历的根底4世纪,罗马皇帝以此作为基督教历法单元总结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思维导图】第7课 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课程标准】了解基督教的兴起以法兰克王国为例,初步理解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逐渐产生新的文明1.基督教的兴起:1世纪时,兴起于巴勒斯坦地区传道者宣传说,耶稣是“救世主〞4世纪末,罗马皇帝确定基督教为国教,促进了基督教的传播1)建国: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日耳曼人建立的许多王国中最强大的是法兰克王国。
2)统治:克洛维皈依了基督教,成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保存了原来罗马大地主的土地,把原属罗马国有的土地和无主土地赐给自己的亲兵和官吏3)幅员:延伸至高卢南部地区以及莱茵河以东至多瑙河之间的大局部地区1)形成: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改革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效劳赐地的人成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成为封臣2)关系:封臣对封君要忠诚,在封君需要的时候,无偿地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钱等;封君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荣誉、人身和财产平安;当封臣受到外来攻击时,封君必须提供保护3)特点: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严格的等级性,而且权利、义务交织4)影响: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而形成的封建制度在西欧普遍存在1)继位:8世纪,法兰克国王丕平之子查理继承王位,成为法兰 克国王2)扩张:800年前后,幅员扩展到今天的意大利北部、西班牙北部和德国西部的广阔地区,成为当时西欧最大的王国3)统治:实行鼓励基督教开展的政策,命令人民奉献“什一税〞4)加冕:800年的圣诞节,教皇在罗马为查理举行加冕礼,因此查理又称“查理大帝〞或“查理曼〞,法兰克王国史称“查理曼帝国〞5)分裂: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缔结条约,将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
第8课 西欧庄园【课程标准】了解西欧庄园生活,知道庄园是欧洲中世纪社会的根底1)形成:9世纪开始形成,大约到11世纪庄园遍布欧洲各地2)特点: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3)生产关系:庄园的居民均为领主的佃户;土地分为领主的“直领地〞和佃户的“份地〞;庄园周围土地被称为“公用地〞;自由农民是独立的小生产者,拥有自己的生产工具和财产,有份地保有权,领主不能随意没收他们的土地1)权利:有司法权,主持法庭的是领主或他的管家佃户在劳役中侵犯领主利益的行为都会受到起诉与处分2)开庭:一般是每隔一段时间为解决一批问题而开庭一次,地点不 固定3)惩罚:手段通常是处以罚金,罚金全部归领主所有出席法庭是佃户的义务,无故缺席的佃户也会被罚款4)审判:依据习惯法或村法,领主可以凭借法庭奴役佃户,佃户也可以利用法庭维护自己的权益,甚至有权参与案件的审理5)作用: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既维护了领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课程标准】知道西欧中世纪城市既是工商业者的聚集地,也是一个相对自治的共同体以巴黎大学、牛津大学的兴起为例,初步认识欧洲的早期大学1)背景:西欧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剩余产品增加,商业贸易开展,人口增长。
2)表现:旧的城市复苏,新的城市不断产生1)由来:手工工匠和商人是城市的根本居民农奴在自由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就获得市民的身份,从此享有自由2)生产生活:手工业者主要从事小商品生产,家庭既是生产作坊,也是店铺商人专事商业和贸易,通常比手工业者富裕3)开展:市民阶级形成,随着开展出现了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银行家等,他们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1)背景:随着经济的开展,许多希腊、罗马的古典著作开始在西欧传播,阿拉伯文化也不断。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