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2025年度吉林省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能力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docx
48页2024-2025年度吉林省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能力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一单选题(共80题)1、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A(g) bB(g)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的浓度变为原来的60%,则( ) 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了B.物质A的转化率增大了C.物质B的质量分数减小了D.a>B【答案】 B2、我国明代《本草纲目》中记载了烧酒的制造工艺:“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以烧酒复烧二次……价值数倍也这里用到的实验操作方法是( )A.过滤B.萃取C.分液D.蒸馏【答案】 D3、下列关于教学方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A.讲授法以学生的活动为主B.演示法应使学生通过观察获得关于事物及其现象的感性认识C.运用谈话法教学时,教师提出的问题要面向全班D.运用练习法时,教师要适当地进行个别的指导【答案】 A4、《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设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时,要关注哪项内容?( )A.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B.关注学习过程中学生认识的发展C.关注科学探究过程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D.关心自然【答案】 D5、下列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B.用热碱溶液清除炊具上残留的污垢C.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D.用含硅胶、铁粉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起密封包装【答案】 A6、某有色溶液当浓度为c时,其最大吸收波长为450nm;若其他条件不变而浓度为2c时.其最大吸收波长为( )nmA.450B.225C.900D.375【答案】 A7、现代化学教学设计强调()A.凭借教学经验进行规划B.理论对化学教学规划的指导作用C.按照化学课程标准进行规划D.实践对化学教学规划的指导作用【答案】 C8、讲授法是以化学教学内容的某种主体为中心,有组织地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方法下面关于讲授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A.讲授法的最大优点是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向学生传授大量知识B.讲授法的最大缺点是学生的自主性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C.讲授法就是照本宣科,不再适用于当今化学教学D.讲授法中可以用启发式教学【答案】 C9、命题是考试能否达到期望目的要求的关键所在,试题具有导向性,试题题型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复习方法,经常使用客观性试题并比重过大,学生会( )A.注重猜重点,押考题B.只记忆零碎知识,养成不求甚解习惯C.答卷费时,速度慢D.提高文字表达能力【答案】 B10、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 )。
A.“三个代表”和“八荣八耻”B.“三个面向”和“八荣八耻”C.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D.“三个面向”和“三个代表”【答案】 D11、在新课程中,选取化学教学内容的原则不包括( )A.十分强调知识的逻辑顺序B.重视学生实验技能的掌握C.重视学习情境的创设D.教材的内容要具有弹性【答案】 A12、发现法的广泛使用被限制的原因是( )A.①②⑤⑥B.②③④⑤C.③④⑤⑥D.①③④⑤【答案】 B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的焓变与反应的途径无关B.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中一定有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C.白酒的蒸馏、石油的分馏、煤的干馏都是化学变化D.研发新型催化剂,提高石油和煤中各组分的燃烧热【答案】 A14、下列直链化合物中同分异构体数目最少的是( )A.C5H12B.C5H110HC.C5HloD.C4H802【答案】 A15、将下列固体分别放入水中,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 )A.硝酸铵B.生石灰C.烧碱D.食盐【答案】 A16、气体的溶解度通常指在( )时,一定温度下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气体的体积,常记为1:xA.101kPaB.103kPaC.105kPaD.108kPa【答案】 A17、下列各选项中,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种单质的是( )。
A.O2B.Cl-C.2HD.Fe【答案】 D18、( )溶质均匀扩散于溶剂中的现象溶液透明,无固体,不沉淀A.溶解B.溶质C.溶化D.结晶【答案】 A19、下列表述能突出体现中学化学教学过程特殊性的是( )A.以实验为基础、以化学用语为工具B.教师讲、学生听C.培养学生科学素养D.理性思维和动手操作相结合【答案】 A20、在初中化学中,学习化学符号、化学式的相关知识时,适合采用的学习策略是( )A.联系一预测策略B.练习反馈策略C.可视化策略D.多重联系策略【答案】 D21、普通高中化学课程中,( )是必修课程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A.综合课程B.研究课程C.活动课程D.选修课程【答案】 D22、某温度下将Cl2通人KOH溶液里,反应后得到KCl、KClO、KClO3的混合溶液,经测定ClO-与ClO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1:1,则Cl2与KOH反应时,被还原的氯元素和被氧化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3B.4:3C.2:1D.3:1【答案】 B23、下列属于“知识与技能”教学目标的是( )A.培养对实验的观察、分析能力B.养成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C.知道物质燃烧的必要条件D.通过实验探究.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答案】 C24、常温、常压下,将1 mol蔗糖溶解在水中制成1 L溶液。
此溶解过程中体系的ΔH-TΔS和熵的变化情况是( )A.ΔH-TΔS>0,ΔS<0B.ΔH-TΔS<0,ΔS>0C.ΔH-TΔS>0,ΔS>0D.ΔH-TΔS<0,ΔS<0【答案】 D25、化学教学板书的设计原则不包括( )A.体现教学核心内容、紧扣教学目标B.保证板书内容的科学性C.条理性和系统性相结合D.板书设计的艺术性【答案】 D26、常用来分析化学事实,帮助学生形成和理解化学概念,解释和论证化学原理等比较复杂内容的教学方法是( )A.讲述B.讲解C.讲演D.讲说【答案】 B27、近年来.随着人类对能源危机、全球气候、环境变化等问题的广泛关注,STSE思想也受到了日益重视STSE的含义是( )A.科学、技术、学生与资源教育B.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教育C.科学、技术、学生与能源教育D.科学、技术、社会与气候教育【答案】 B28、分子式为C5H7Cl的有机物,其结构不可能是( )A.只含有1个双键的直链有机物B.含有2个双键的直链有机物C.含有1个双键的环状有机物D.含有1个三键的直链有机物【答案】 A29、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A.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B.更好地提高学生成绩C.满足社会、家长提高升学率的需求D.提高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水平【答案】 A30、以激励促进学生积极思维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是( )。
A.启发式教学模式B.问题解决教学模式C.引导发现教学模式D.合作学习模式【答案】 A31、下列属于体验性学习目标中领悟水平的行为动词是( )A.感受B.关注C.珍惜D.养成【答案】 A32、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的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是( )A.谈话法B.演示法C.讨论法D.讲授法【答案】 D33、在“制取氧气”教学中某教师通过复习“氧气的性质和用途”,继而过渡设问“如此重要的气体如何才能获得呢”引入新课该教师运用的导入方法是( )A.旧知导入B.实验导入C.问题导入D.直接导人【答案】 A34、下列物质中,既有离子键又有极性共价键的是( )A.NaOHB.HClC.Na2SD.Na202【答案】 A35、“看到CuSO4溶液,你想到了什么”这一问题适用于( )A.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B.探查学生的已有认识C.转变学生的迷失概念D.丰富学生的认识思路【答案】 B36、实现化学教学目标的主要环节是()A.组织教学B.导入新课C.教授新课D.总结练习【答案】 C37、做酸碱中和实验时,将5 mL 5%的盐酸和5 mL 3%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观察现象A.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升高,溶液由粉红色变为无色B.反应完成后溶液呈酸性,溶液中含有氯化钠和HClC.打开盐酸的瓶塞能观察到“白烟”现象D.实验室盛放3%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使用的是玻璃塞【答案】 B38、气体X只可能含有NH3、Cl2、HBr、CO2中的一种或几种。
已知x通入硝酸银溶液时产生淡黄色、不溶于稀硝酸的沉淀,若将x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没有沉淀产生则下列有关气体x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含有溴化氢、二氧化碳B.一定不含二氧化碳C.一定不含氨气、氯气D.可能含有二氧化碳和氯气【答案】 C39、化学教学情境设计的常见途径可能有: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 D40、高中化学课程由若干课程模块构成,分为必修、选修两类其中,必修包括2个模块;选修包括( )个模块,是必修课程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A.4B.6C.8D.10【答案】 B4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石油的分馏和煤的干馏都是物理变化B.油脂、淀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