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浅议初中物理中速度和密度的教学.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218682391
  • 上传时间:2021-12-0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8.08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浅议初中物理中“速度”和“密度”的教学 刘静摘 要:在初中物理中,“速度”和“密度”的相关知识较为抽象,公式应用比较繁杂,学生不易理解掌握,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本文根据它们的一些相关性,从概念、实验、公式运用三个方面進行了类比分析关键词:速度 密度 类比分析“速度”和“密度”是初中物理中的重点知识之一,也是学习其它较为复杂的物理知识的基础但一些初中生只注重对速度和密度知识的章节性学习,忽视了对它们进行纵向的对比分析,所以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是肤浅和零碎的,因此也成为教师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事实上,虽然“速度”和“密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物理量,但有关它们的问题却有许多相似之处怎样利用这一特点进行教学突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笔者从新课标理念出发,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一、在概念教学中深入辨析速度是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时间之比,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定义式是v= ;密度是物体的质量与体积之比,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单位体积内的质量,定义式是ρ= 所以,它们都是采用了比值定义法的物理量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当它运动的路程(或时间)增大或减小时,其运动的时间(或路程)也以相应的倍数增大或减小,该物体运动的路程和时间也成正比例关系。

      而当某种物质的质量(或体积)增大或减小时,其体积(或质量)也以相应的倍数增大或减小,即该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成正比例关系当我们熟知这一点时,一些所谓的疑难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如把一块砖切成体积相等的两块后,密度会变化吗?答案是否定的尽管每一小块砖和原来相比体积减半、质量减半,但密度不会变化,因为对于这种砖来说,不论它体积有多大、质量是多少,单位体积的砖的质量都是不变的也就是说,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状态不变时)密度一定二、在探究实验中归纳总结初中物理中与速度相关的重要实验是“测量平均速度”,而与密度相关的实验是“测量物质的密度”两个实验尽管不同,实验原理却是相似的:都是根据它们的定义式,间接地计算出小车的运动速度和石块、盐水的密度因此,实验步骤大体一致:先测量,再计算分别测出两个未知的物理量s、t与ρ、v,然后根据公式v= 和ρ= 进行计算,从而得知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和某种物质的密度三、在公式运用中类比分析速度的定义式v= 和密度的定义式ρ= 在表达形式上是相似的,都是分式形式且含有三个物理量,因此它们的变式也具有相似性它们分别是S=vt、m=ρv、t= 、v= ,从表达式上可以看出,s和m相当,v(速度)和ρ相当,t和v(体积)相当。

      行程问题中有三种基本题型,即求速度v、求路程s、求时间t;与此相应,密度问题中也有三种基本题型:求密度ρ、求质量m,求体积v所以,很多问题的解决方法也具有相似性例题1:草原上正在进行一场激烈的捕食战,野兔在草地上以20m/s的速度向前方树洞奔逃,秃鹰在野兔后方130m处以50m/s的速度贴着地面飞行追击如果野兔跑到树洞需要的时间是4s,请问它能否安全逃进树洞?方法一:比较路程兔子4s内通过的路程s1=v1t1=20m/s4s=80m;鹰在4s内通过的路程s2=v2t2=50m/s4s=200m鹰和树洞之间的距离为130m+80m=210m∵ s2<210m,∴ 野兔能安全到达洞口,鹰追不上方法二:比较时间鹰飞到树洞口所需的时间t=s/v= =4.2s,野兔跑进树洞所需时间4s∵ t>4s,∴ 野兔能安全到达洞口方法三:比较速度设鹰在4s内能飞到树洞口,则速度应为v=s/v=210m/4s =52.5m/s,而鹰的实际速度为50m/s∵ 50m/s< p>∴ 野兔可以安全到达洞口,鹰追不上例题2:一个体积是40cm3的铁球,质量是156g,这个铁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ρ铁=7.8103kg/m3)解法一:比较密度。

      求出球的密度与铁的密度相比较,ρ铁=7.8103kg/m3=7.8g/cm3ρ球== =3.9g/cm3∵ρ球<ρ铁,∴铁球是空心的解法二:比较质量设铁球是实心的,求出实心球的质量与铁球的质量相比较m实=ρ铁V球=7.8g/cm340cm3=312g∵m实< p>∴铁球是空心的解法三:比较体积设铁球是实心的,求出实心球体积与已知铁球的体积相比较V实===20cm3∵V球>V实,∴铁球是空心的由以上分析可知,在初中物理中速度和密度知识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在教学中如果能适时地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分析、拓展延伸,就可以加深理解、开阔思路,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突破教学难点,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