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毕业论文致谢词.doc
5页牛肝菌的研究 摘要:牛肝菌是牛肝菌科和松塔牛肝菌科等真菌的统称,其中除少数品种有毒或味苦而不能食用外,大部分品种均可食用本文主要从牛肝菌的生态特性、主要生物活性成分以及价值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开发该菌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关键词:牛肝菌;生态特性;生物活性物质;营养价值Research Advance in Boletus Abstract: Boletus was Boletaceae and pine Boletus section fungi collectively, which with the exception of a few species of toxic or bitter and inedible, most species are edible. This article mainly from the Boletus ec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the main bioactive components and value three respects undertook an analysis, with period for the further research of the bacteria to provide a certain basis.Key words: Boletus ;ec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biological active substances; nutritional value牛肝菌类是牛肝菌科和松塔牛肝菌科等真菌的统称。
牛肝菌科 Boletaceae是担子菌亚门伞菌目的重要一科下分 11-20 属,多数可食用 中国牛肝菌科种类有 397 种和变种,其中有毒牛肝菌 33 种,占总数 8.3%,如粘盖牛肝菌属、牛肝菌属、粉孢牛肝菌属牛肝菌有不少优良的可食品种,主要有白、黄、黑牛肝菌白牛肝菌,又称美味牛肝菌,生长于海拔九百米至二千二百米之间的松栎混交林中,或砍伐不久的林缘地带,生长期为每年五月底至十月中,雨后天晴时生长较多,易于采收白牛肝菌,学名美味牛肝菌主要别名有大脚菇、白牛头、黄乔巴、炒菌等白牛肝生长于云南松、高山松、麻栎、金皮栎、青风栎等针叶林和混交林地带,单生至群生常与栎和松树的根形成菌根产于 6~10 月,温暖地区稍出得早些,温凉、高寒地区出得晚一些 药用价值肝菌菌盖扁半球形,光滑、不粘、淡裸色,菌肉白色,有酱香味,可入药生于柞、栎等阔叶林及针阔混交林地上,单生或群生大腿蘑营养丰富,味道香美,是极富美味的野生食用菌之一,可出口欧美、日本等国,深受外商欢迎据研究,牛肝菌不仅具有食用价值,而且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牛肝菌含有人体必需的 8 种氨基酸 ,还含有腺膘呤、胆碱和腐胺等生物碱可药用,治疗腰腿疼痛、手足麻木、四肢抽搐。
该菌具有清热解烦、养血和中、追风散寒、舒筋和血、补虚提神等功效,是中成药“舒筋丸” 的原料之一;又是妇科良药,可治妇女白带症及不孕症此外,其水提物对小白鼠肉瘤 S-180 的生长有阻抑作用,对肉瘤 S-180 的抑制率为 100%,对艾氏腹水癌的抑制率为 90%同时还有抗流感病毒、防治感冒的作用人们喜爱采集鲜菌烹调食用西欧各国也有广泛食用白牛肝菌的习惯,除新鲜的作菜外,大部分切片干燥,加工成各种小包装,用来配制汤料或做成酱油浸膏,也有制成盐腌品食用云南省从一九七三年起出口白牛肝菌,销往西欧,极受欢迎,供不应求本文对牛肝菌从生态特性、主要生物活性研究以及价值研究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以期为牛肝菌的研究积累基础性研究资料一 牛肝菌的生态特性牛肝菌分布广泛,在北美洲、拉丁美洲的墨西哥,欧洲北至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到希腊、意大利的大部分地方以及整个亚洲均有分布 [1]在我国北至黑龙江,南至广东,横跨寒温带、温带、亚热带、热带和高山寒带,如皖、闽、粤、甘、黔、冀、豫、港、黑、湘、鄂、蒙、吉、苏、赣、辽、宁、陕、川、鲁、晋、藏、台、新、滇、浙 26 个省(市)、自治区均有分布 [2-3] 牛肝菌主要与松属(马尾松(Pinusmassoni-analamb. )、黄山松(P. hwangshanensis)、云南松 (P.yunnanensis)等]、桦木属 [桦树(Betula platyphylla)]、栎属[ 白栎 (Quercusfabri)、麻栎(Q. acutissima)、栓皮栎 (Q. variabilis)、蒙古栎(Q. mongolica)、辽东栎(Q.liaotungensis)和槲栎(Q. aliena)等]、栗属[板栗(Cas-taneamollissima)]、杨属[山杨 (Populus davidiana)、Cistus ladanifer]、冷杉属(Abies spp. )、云杉属 (Piceaspp. )、铁杉属(Tsuga spp. )、铁尖杉属(Keteleeriaspp. )、鹅耳枥属(Carpinus spp. )、水青冈属(Fagusspp. )、白蜡树属(Fraxinus spp. )、锥属(Castanopsisspp. )、柯属 (Lithocarpus)、榆属(Ulmus spp. )的树种形成外生菌根[1, 4-7]。
在我国,牛肝菌生长的主要林分类型有:松属植物———油茶+白栎———白茅、栎属植物———胡枝子+杜鹃———莎草,在北方的吉林、辽宁等省该菌主要与栎属、桦木属等阔叶树种共生,而在南部省份却主要与松属树种共生据调查与统计,牛肝菌在各种土壤上均有发现 [1],如在我国南方的福建省及湖南省,牛肝菌在山地黄壤、黄壤、灰沙土、山地黄棕壤及紫色土、黄沙土上均有出菇,其中在枯枝落叶层较厚,有机质丰富的黄壤上出菇较多,生长也好一般土壤 pH 值为 8[6-7]在北方的吉林省、辽宁省一般以暗棕壤、棕色土为主,腐殖质厚度在 5~30 cm 之间均可发生,最为适宜的厚度是 10~20 cm[8]母岩以花岗岩等为主中国的牛肝菌在水平地带分布上属于中温型 [1],其菌丝一般在 12~30℃的温度条件下均能生长,子实体通常在 5~28℃条件下都能发生在地中海地区,影响子实体发生以及产量和质量的主要气象参数是降雨量,而不是温度 [9-10],但气温的突然下降对子实体的发生的作用是显著的 [11]在立陶宛,首次子实体仅在8 月底经过一个长期的干旱之后的雨天时开始出现,当最低相对湿度低于 40%时停止生长长期干旱,空气和土壤湿度不足、夜间空气湿度的突然下降和首次霜冻都会使子实体的发生中断 [12]。
在中国,各地牛肝菌子实体一般发生在7—8 月份,如南方的福安市一般在 6、7、8 月份均可长菇,在湘西北,春(3—5月)、夏、秋 (9—11 月)三季均有牛肝菌子实体发生,但以 7—8 月为盛期北方的吉林出菇期多在 7 月 20 日到 8 月 10 日,辽宁一般在 7 月中旬至 9 月上旬,云南也是 7、8 月份为出菇盛期福安牛肝菌多长于海拔 90~300m 的低山丘陵地带,山地坡度约 20~28°,林内郁闭度在 0.6~0.9 之间吉林多集中在海拔为300~600m,森林郁闭度在 0.5~0. 9,坡度通常都在 5 ~45°,郁闭度以 0.6~0.7的林地子实体发生较多可见,无论是在北方的辽宁、吉林,还是南方的福建、湖南,西南的云南,牛肝菌的子实体发生盛期均在 7、8 月份 [6-8, 13]二 牛肝菌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据研究,牛肝菌的主要活性成分有多糖、生物碱、甾醇类化合物、酸类化合物、幻觉诱发物等组成牛肝菌多糖的单糖有葡萄糖、半乳糖、甘露糖、木糖和岩藻糖 [14]现代医学研究认为,从食用菌中提取的多糖类物质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是增强免疫活性和抗衰老的有效成分之一从牛肝菌中分离出的生物碱主要有胆碱、腐胺、腺嘌呤 [14]等。
这类生物碱对治疗偏头疼、手脚麻木等均有疗效;还可用于治疗妇科疾病含这类成分的代表牛肝菌是褐环粘盖牛肝菌、远东疣柄牛肝菌 Lreccinum extremiorientale牛肝菌中的甾醇类化合物,主要是一些麦角甾醇及其衍生物研究人员从栗色圆孔牛肝菌 Gyropouscastaneus[15,17]、远东疣柄牛肝菌 [16]等牛肝菌中分离到了麦角甾醇及其衍生物麦角甾醇是真菌细胞膜中的重要组成成分,对真菌的生长极为重要麦角甾醇受到紫外线照射时可转化为维生素 D2,也是生产甾体激素药物的重要原料一些新的麦角甾烷型甾体糖苷也被分离出来 [18]酸类化合物分离出的较多,如亚油酸、肉桂酸和尼克酸 [17]此外还发现了可以作为色素类物质的酸类化合物,如牛肝菌素 A 和 B,降褐绒菌素 A[19] 幻觉诱发物主要是 hallucinogens,能引起“小人国幻视症”研究人员从小美牛肝菌 Boletusspeciosus 和华丽牛肝菌 Boletusmagnificus 等分离出幻觉诱发物hallucinogens,中毒后会引起的“小人国幻视症” [20]目前一般认为,毒性物质与麦角酸二乙酰胺类似作用于中枢神经,从而导致交感神经和生理机能的变化。
三 牛肝菌的价值分析据研究,牛肝菌具有很好的食用价值牛肝菌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钙、磷、铁等矿物质对产量最多、味道最鲜美、最具经济价值的有4 种(小美牛肝菌(见手青)[Boletus speciosus Frost]、铜色牛肝菌(黑牛肝)[Boletus aereus]、黄皮疣柄牛肝菌 (黄牛肝、黄癞头)[Leccinum crocipodium]、美味牛肝菌(白牛肝 )[Boletus edulis])野生食用牛肝菌 [21],采用国内外公认的标准方法进行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碳水化合物、热能、膳食纤维、水分、无机元素、维生素等全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并对不同的烹调加工方法对保存维生素 B1、B2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4 种野生食用牛肝菌主要营养成分含量丰富,具有高优质蛋白质、低脂肪、低热量的特点,其中以小美牛肝菌中蛋白质营养价值最高无机元素中含钾丰富,铁、锌也较多,但钙含量极低维生素中以维生素 B2 含量最丰富,其中美味牛肝菌维生素 B2 含量最高,是铜色牛肝菌的3.5 倍,和已知含维生素 B2 最丰富的动物肝脏相接近,但几乎不含维生素 C 及胡萝卜素民间传统的急火快炒烹调加工方法对维生素 B1、B2 的破坏明显低于罐头加工方法。
野生牛肝菌富含各种矿物元素,尤其是硒含量达 5.3mg/kg,这可能与野生牛肝菌对硒具富集作用和其生长地理环境硒含量有关,这有待于下一步对不同地区生长的野生牛肝菌硒含量测定进行研究来做出结论元素硒是机体内主要抗氧化酶 GSH-Px 的必需组分,通过过氧化物酶阻止自由基产生的脂质过氧化反应,使免疫细胞免受损害,从而促进免疫功能 [22],所以适量的硒摄入对人体是有益的分析泰山牛肝菌主要营养成分,结果表明,它是一种高蛋白质、低脂肪和低糖(可溶性 )的食品泰山牛肝菌中的可溶性糖,主要是蘑菇多糖,现已证实,蘑菇多糖有抗肿瘤、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泰山牛肝菌中的氨基酸,含量较大的有 17 种,其中有 7 种为必需氨基酸,该蘑菇中谷氨酸、天冬氨酸、丙氨酸、精氨酸、赖氨酸等含量较高,因此,蘑菇具有鲜味,而且这几种氨基酸还能增加食品的香味泰山牛肝菌含有多种微量元素,较为常见的元素见表 3,其中铁、锌、铝、铜、锰、锶等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另外,该蘑菇还含有丰富的磷元素,这对大脑、骨骼的发育起一定的促进作用据研究,牛肝菌不仅具有食用价值,还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褐环粘盖牛肝菌、黄粉末牛肝菌等中含有生物碱可用于偏头疼、手脚麻木、筋络不舒以及妇科疾病的治疗。
红网牛肝菌 Boletus luridusSchaof.f: Fr.、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