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教学设计刘胡兰第1课.docx

15页
  • 卖家[上传人]:柏**
  • 文档编号:299073371
  • 上传时间:2022-05-2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5.87K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教学设计刘胡兰第1课第一篇:教学设计刘胡兰第1课 刘胡兰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理解“出卖”、“收买”、“叛徒”等21个新词 2、能按要求把句子补充完整并用“愤怒”、“光荣”各写一句话 3、能读出刘胡兰与敌人三次对话的语气 4、了解刘胡兰为了严守党的机密而壮丽牺牲的事迹,体会刘胡兰忠于党、忠于人民的伟大精神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刘胡兰的对话 教学难点:理解“出卖”、“收买”等词和“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句义教学时间:3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大意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有关词语 教学过程 1、揭题,简介刘胡兰 2、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把生字划出 3、自学生字词 (1)学生小声自由读课文,特别要注意读准生字 (2)检查生字的读音 (3)多音字“血”:鲜血、输血读xue ,血淋淋、流血读xie (4)指名接读课文,正音 (5)解释词语: 威胁、牺牲铸成、挽词 4、质疑问难既然有叛徒出卖,敌人为什还要问?) 5、了解课文大意。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①刘胡兰牺牲的时间、地点 ②刘胡兰为什么会被敌人杀害? (2)启发讨论思考题①② (3)引导学生回答第一个问题时间、地点可以调换) (4)引导学生回答第二个问题,(学生概括能力较弱,允许话语长一些,不够简洁 (5)引导学生将两个问题连起来说一说大概意思:1947年1月12日,刘胡兰由于叛徒出卖被捕了,因为她坚决不肯说出村里谁是共产党员被敌人杀害了先指名说,再每个人自己说 6、作业 (1)抄写生字 (2)辨字组词 叛()徒()牲( 判()陡()姓( (3)课堂作业本第1 )挽())搀() 第二篇:《刘胡兰》教学设计之一-教学教案 1.理解课文,使学生了解刘胡兰的事迹,学习她与敌人斗争的革命精神 2.学会本课9个生字,掌握字的音形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会默写毛主席为刘胡兰写的挽词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刘胡兰的事迹,学习她与敌人斗争的革命精神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 录音机本课挂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教师有感情地谈话:1947年国民党统治时期,在山西省云周西村,由于叛徒的出卖,年仅15岁的共产党员刘胡兰被捕了。

      板书课题出示刘胡兰像)敌人对她用尽了刑法,刘胡兰毫不动摇最后,敌人当着乡亲们的面用铡刀杀害了她毛主席为刘胡兰亲笔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把挽词板书在黑板上 二、由情入理,感知内容 1.听录音朗读,学生边看课文边用铅笔划分自然段 2.请五位同学,每人读一自然段,连读全文 提问:毛主席说刘胡兰的一生是怎样的? 齐读: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三、以情动情,理解课文 1.读第一自然段,回答以下问题 (1)刘胡兰的家乡在什么地方? (2)她牺牲在什么时间? (3)她是为什么被捕的? 2.读句子,再说说带点词的意思 由于叛徒的出卖,年轻的共产党员刘胡兰被捕了 由于:表示事情发生的原因 出卖:课文中是指叛徒贪生怕死,向敌人供出了刘胡兰 3.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敌人先后几次采用什么手段对待刘胡兰的?刘胡兰是怎样做的?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成以下内容 板书:①收买“不知道” ②威胁“就是不知道” ③毒打不动摇像钢铁 (2)结合提问读课文 ①敌人开始用什么手段对待刘胡兰?刘胡兰是怎样回答的? 读第二自然段前部分到刘胡兰大声回答:“我不知道!” ②敌人用“枪毙”威胁刘胡兰,刘胡兰又是怎样做的? 读敌人又威胁她说:“„„”到“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③敌人的手段都失败了就毒打刘胡兰,刘胡兰又是怎样表现的? 读敌人从刘胡兰口里得不到什么,到刘胡兰像钢铁铸成似的,一点儿也不动摇。

      4.读第三自然段,注意感情 敌人使出了最残忍的手段,用死来威胁刘胡兰,刘胡兰面对死亡是怎么说的?又是怎么做的? (1)把自己当成刘胡兰,读她说的话 (2)找出表示刘胡兰视死如归的词语 板书:挺迎踏走 5.读第 四、五自然段 四、以情悟道,总结升华 1.朗读全文 2.教师总结 同学们,有千千万万像刘胡兰这样的先烈为了我们的幸福生活,献出了他们宝贵的生命他们的血不会白流,我们要永远记住他们的名字,不辜负他们的希望,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美好,让我们齐声朗读毛主席为刘胡兰写的挽词,以表示我们对烈士的怀念 齐颂: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读准字音 1.通读课文,用铅笔划出生字词 2.出示生字,读准字音 二、学习生字、分析字形 刘:左边“文”,右边是“刂”旁 胡:月字旁,左边是“古” 于:一二于要与干进行区别 铁:金字旁,右边是“失” 士:一十士写时注意上横长,下横短 伟:左边“亻”,右边“韦”。

      三、巩固练习,完成作业 1.练习读字音,并口头组词巩固字义 2.抄写字头 3.默写毛主席为刘胡兰写的挽词 4.留作业写生字◆[2022-12-6] 第三篇:刘胡兰 刘胡兰 刘胡兰,原名刘富兰,1932年10月8日出生于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现已更名为刘胡兰村)一个中农家庭母亲早亡,父亲刘景谦续娶胡文秀为妻胡文秀将刘富兰名中的“富”字改为自己的姓氏“胡”,从此更名刘胡兰继母积极投身于妇救会工作,并非常支持刘胡兰参加革命 刘胡兰8岁上村小学,10岁起参加儿童团,被选为村儿童团长,带领伙伴站岗放哨查路条,侦察敌情,运送武器弹药等1945年1月,参加了西社夺粮战斗,同伙伴们扛粮装车,众口称赞同年10月,背着家人只身到汾河贯家堡,参加了妇女培训班,被选为小组长,潜心学习在当地召开的反霸群众大会上,登台发言,揭露和痛斥恶霸地主残害人民的罪行,受到区里表扬结业回村后,担任村妇救会秘书,组织妇女办冬学,帮助烈军属解决困难,支前和慰问部队等 刘胡兰1945年进中共妇女干部训练班,1946年被分配到云周西村做妇女工作,并成为中共候补党员1946年12月21日,刘胡兰参与暗杀云周西村村长石佩怀的行动。

      当时的山西省国民政府主席阎锡山派军于1947年1月12日将刘胡兰逮捕,因为拒绝投降,被铡死在铡刀之下,时年15岁随后,刘胡兰被中共晋绥分局追认为中共正式党员毛泽东当年为其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1946年春,县里下达200斤纺棉花任务,限期20天完成她带领妇女昼夜苦战,提前2天完成,获全县第一名1946年5月,刘胡兰调任第五区“抗联”妇女干事;6月,刘胡兰被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并被调回云周西村领导当地的土改运动1946年秋,国民党军大举进攻解放区,文水县委决定留少数武工队坚持斗争,大批干部转移上山当时,刘胡兰也接到转移通知,但她主动要求留下来坚持斗争这位年仅14岁的女共产党员,在已成为敌区的家乡往来奔走,秘密发动群众,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云周西村的反动村长石佩怀,为阎锡山军派粮派款、递送情报,成为当地一害1946年12月的一天,刘胡兰配合武工队员将其处死阎锡山匪军恼羞成怒,决定实施报复行动,大举进袭文水一带为保存实力,中共八地委决定平川地区大部份干部转移上山她再三恳求党组织把她留下坚持地下斗争十二团三营连长王本固负伤,她将王隐蔽在一户军属家,用自己平时节省的钱给他买药治伤,并精心护理直至痊愈返队。

      12月,敌人频繁出击云周西村,并捕走我地下工作人员石三槐等,形势日险家人劝其撤退上山,她表示:“走与不走要等上级通知1947年1月11日夜,上级通知其转移次日拂晓,敌人突然包围云周西村,把先期被捕的石三槐押解回村,强令全村群众到观音庙集中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她镇静地把奶奶给的银戒指、八路军连长送的手绢和作为入党信物的万金油盒——三件宝贵的纪念品交给继母后,被气势汹汹的敌人带走她也随同群众来到会场敌人当场又抓捕了石世辉、陈树荣、刘树山、张年成等,并胁迫她出场“自白”审讯中,敌人千方百计诱使其供出同党,并相许给她一块土地她回答:“不知道”,“给我个金人也不要”!接着又以死相逼,她昂首挺胸、义正辞严地说:“怕死不当共产党敌连长恼羞成怒,指使叛徒把石三槐、石六儿、张年成、石世辉、刘树山和71岁的陈树荣,用铡刀杀害敌连长问她:“怕不怕?”她坚定地回答:“死也不投降!”她镇定自若地问:“怎个死法?”敌连长狂叫:“一个样!”并命令机枪对准群众:“把这些人全扫光她斩钉截铁地喊道:“不许残害群众!”从容不迫走近铡刀,英勇就义,牺牲时尚未满15周岁 第四篇:刘胡兰 刘胡兰,女,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现改名为刘胡兰村)人,1932年10月8日诞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人的末日不远了,胜利一定是我们的她鄙视了一眼垂死挣扎的敌人,甩了甩披在脸上的短发;仰望翻滚的乌云,环顾万里江山……她坚信,黑夜即将过去,祖国的明天将阳光灿烂,就在生命的最后一息,刘胡兰同志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她从容地走向铡刀…… 1947年春天,毛泽东同志为她亲笔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邓小平同志题词:“刘胡兰的高贵品质,她的精神面貌,永远是中国青年和少年学习的榜样1994年2月2日,江泽民总书记在山西视察工作时为刘胡兰题词:“发扬胡兰精神,献身四化大业 刘胡兰,以她的高贵品格、革命气节、英雄壮举铸就了光照千秋激励后人的“胡兰精神”她的精神,她的英名和天地共存,与日月同辉 遗范垂后世,风采映苍穹 主席毛泽东,感而撰其铭 落笔仅八字,千载壮忠魂: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1947年2月,山西《晋绥日报》连续两天刊登的消息,使一个女共产党员的名字在华北大地不胫而走随后,毛泽东又为她亲笔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这个光辉的名字,就是后来闻名全国的刘胡兰 毛泽东在指挥全国战局之余,为刘 胡兰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刘胡兰是已知的中国共产党女烈士中年龄最小的一个。

      她凭着对人民的感情和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念,在铡刀面前坚贞不屈,视死如归这种表现,恰恰是共产党的革命教育深入千千万万农民心中的结果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战争,从本质上讲是一场新型的农民战争,是用先进阶级的思想发动和武装千百万原来是小生产者的农民刘胡兰作为一个14岁的农村少年便能加入共产党,这首先在于她从儿童团起就接受了党的教育,并看到党领导的土地改革给贫苦农民带来了根本利益为了捍卫本阶级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