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2中法史归纳总结.docx

15页
  • 卖家[上传人]:1768****007
  • 文档编号:240578118
  • 上传时间:2022-01-1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3.06K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22中法史归纳总结 中法史归纳总结立法活动夏商“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商有乱政而作汤刑”;“王命”:誓,诰,命西周《九刑》;《吕刑》;“五礼”(吉,凶,宾,嘉,军)春秋战国《法经》(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整的封建成文法典;是一部地主阶级法典);商鞅改法为律秦朝《云梦秦简》(《封诊式》)汉朝《约法三章》(汉朝第一次立法活动)汉律60篇:《九章律》9(萧何);《傍律》18(叔孙通);《越宫律》27(张汤);《朝律》6(赵禹)魏晋南北朝《新律》(魏国《魏律》;在汉律基础上由9章变为18章;“集罪例以为刑名,冠于律首”,“八议入律”);《晋律》(晋国《泰始律》;律令明确分开;引理入律,理律并重;简约;20条;“准五服以制罪”入律);《张杜律》注释(张斐,杜预);《北魏律》《大统式》(西魏,对隋唐有干脆影响);《麟趾格》(东魏);《北齐律》(北齐;将刑,名结合为名例律,置于律首;12篇;“重罪十条”入律;标记着初步形成封建五刑制“死,流,耐,鞭,仗)《陈律》(“官当”制度出现)隋朝《开皇律》(书中所指的“隋律”;12篇500条;确立封建五刑,改“重罪十条”为“十恶”,进一步完善“八议”制度和“官当”制度);《大业律》唐朝《武德律》(开端);《贞观律》(总成);《永徽律》及其《律疏》(我国现有的第一部完整的法典,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刑法法典,《唐律疏议》);《开元律》及其《疏律》(完结)五代十国《大周刑统》(《显德刑统》;以刑为主,附以相关式,令,格,敕的综合性形式法规。

      宋朝《宋刑统》(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刊版印刷的法典)辽,金,西《咸雍重修条例》;夏《泰和律义》元朝“约孙”(蒙古部落的习惯法);《大扎撒》(蒙古部落时期的成文法)《条画五章》(蒙古国第一次立法)《至元新格》(元朝首部成文法律)《大远通制》(成文法与判例法的结合)《经世大典》(仿照唐宋《会要》的体例,经济和法律)《元典章》明朝《大明律》(编制体例上篇目以中心行政六部分类)《大明令》(中国法制史上最终一部以令为命名的法典)大诰(中国历史上最普及的法律)和榜文《大明会典》清朝《大清律集解附例》(顺治;清朝入关后的第一部法典)《大清律集解》(雍正)《大清律例》(乾隆,中国法制史上最终一部以刑为主,诸法合体的法典)会典(不只一部);《理藩院则例》(“西藏通制”)晚清《宣示预备立宪谕》(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南京临时国民政府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革命依据地时期人民民主专政《钦定宪法大纲》(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正文“君上大权”14,附录“臣民权利义务”9)《十九信条》《大清现行刑律》(作为指定新刑律的一部过度性法典)《大清爽刑律》(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刑法典)《临时政府组织大纲》(标记着清朝的灭亡)《临时约法》《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天坛宪草》)《中华民国约法》(“袁记约法”)《中华民国宪法》(“贿选宪法”,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式宪法)《六法全书》(宪法,民法,民事诉讼法,刑法,刑事诉讼法,行政法)《中华民国民法》(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式颁布的民法典)《中华民国宪法》(“薄记宪法”)《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1931宣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修改1934,增加了“同中农巩固的联合”《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抗日)井冈山土地法1928,兴国土地法1929,《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1931《中国土地法大纲》1947立法指导思想夏商西周“恭行天罚”;“天讨”“天罚思想”;“明德慎罚”;“礼治思想”春秋战国“礼制”(维护上下尊卑贵贱的等级制度);“少赏多罚和轻罪重罚”;“缘法而治,保证法的实施”;“刑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赏罚必于民心”秦朝法,术,势结合;“缘法而治”;“法令由一统”;“贯彻重刑主义原则”汉朝魏晋南北朝唐朝“黄老思想,无为而治”(汉初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德主刑辅”(汉武帝起先)“治定之化,以礼为首,拨乱之政,以刑为主”;“严刑重禁,信赏必罚”礼法并用治国的思想;法律内容要统一,简约和稳定的思想;慎重行刑的思想宋朝“加强中心集权,防止分裂割据”;“崇文抑武,儒道兼用”;“强调慎法,法贵力行”;“义利并用,通商惠工”元朝“循旧礼,重纲常之教”;“行汉法,借鉴汉族的法律制度”;“保存蒙古旧制,实行民族分治政策”“刑乱国用重典”;“礼法结合,明刑弼教”“全面继承明朝法制”;“首崇满洲”基础上的“满汉一家”政策;“以刑弼教”;严惩思想犯罪(文字狱)明朝清朝刑事法律规范夏刑罚:“五刑”(大辟,宫,劓,墨,髌)商罪名:不孝;不从王命;危害社会,破坏秩序;贼杀;不事农业;弃灰于公道原则:罪及本人,刑不株连;疑罪从轻;不杀无辜的恤刑;过失从轻西刑罚:死刑;肉刑;赎刑;鞭扑刑;拘役周罪名:不孝不友;违背王命;暴乱;杀人;变更制度;寇攘奸宄;违反契约;群饮;失农时;淫乱);原则:矜老恤幼;区分有意与过失(非眚和眚),惯犯与偶犯;罪刑相当;罪疑从轻,众疑则赦;“罪弗及嗣”罪不相及;同罪异罚;世轻世重;正值防卫秦刑罚:笞;徒;迁;肉(斩左趾);死刑(具五刑);经济刑(赀,赎,收);羞辱刑朝罪名:危害皇权;侵扰人身平安;侵扰财产;渎职;妨害社会管理秩序;妨害婚姻家庭秩序原则:规定刑事责任年龄;区分犯罪意识,有意与过失;从重从轻;数罪并罚和从一重惩罚;计赃论罪;连坐;诬告反坐;同罪异罚;法律的效力范围(空间,时间)汉刑罚:废除肉刑(刑制改革);徒刑有期;“女徒顾山”朝罪名:危害政权(反逆,群盗,首匿,通行饮食,见知故纵);侵害皇权和危害皇帝人身平安;危害中心集权罪(左官);思想言论原则:“上请”;亲亲得相首匿;矜恤老幼妇残;自首减免刑罚;诬告反坐;法不追究既往魏刑罚:流刑重视与规范化;宫刑正式废除;缩小连坐范围;同意刑种初步形成封建五刑制晋罪名:侵扰皇帝;违反军法;官吏职务犯罪;侵扰人身,财产的犯罪;其他(持质,左道等)南原则:八议制度入于律;“官当”制度的实施;重罪十条的确立;亲属相犯“准五服以制罪”;矜老恤幼;缓刑免刑;发意北,再犯从重;疑狱以经义断决;重刑留意;区分有意与过失朝唐刑罚:笞;仗;徒;流;死;“十恶”朝罪名:侵扰皇权和国家政权;危害人身平安;侵扰官私财产;危害公共平安。

      违反封建礼教和管理秩序;职务犯罪;军事犯罪原则:“八议”;“上请”;减;赎;“官当”;其他(老幼废疾减免刑罚;更犯;“六赃”;自首;共犯;两罪从重惩罚;同居相为隐;化外人相犯;比附原则)宋刑罚:笞;仗(折杖法);徒;流;死;刺配;凌迟朝罪名:新设罪名(“天地坛非执事辄临”;“盗剥桑柘之禁”)原则:“贼盗”加重;官吏从宽;自首放宽;限制“官当”;法外行刑;量刑新原则(设立重法地之制与加重对侵扰财产罪的量刑)元刑罚:笞杖(尾数为七);折杖与徒;流与死;刺字朝原则:禁止汉人与蒙古人斗殴(烧埋银);汉人犯盗要刺字,蒙古人不用;审理机关不同明刑罚:安置;迁徙;口外为民;充军;凌迟;刺字朝原则:等级不同等;法定罪刑与有限类推并存;从重从轻;涉外属地;“轻其所轻,重其所重”清刑罚:笞;仗;徒;流;死;充军;“发谴为奴”朝原则:旗人刑法上之特权;因俗制宜之少数民族刑法;文字狱法律形式秦朝汉朝唐朝五代十国宋朝律,令,程,式,法律答问,廷行事律,令,科,比(决事比)律,令,格,式,典律,律疏,格,式,令,敕,编敕及刑统刑统,编敕,编例,条法事类(南宋)民事法律西周全部制制分封制,井度(土地,田制财产等)契约制度“质人”;“质”;“剂”;“傅别”汉朝唐朝均田制宋朝元朝“义庄”(族产,家族共有)明朝强调先占原则;典权(典,卖分别;典权正式入律;典权的范围扩大“契有两本,各提本。

      市券”(即在契约中盖有官印);“设身折酬”(只是男子);“备偿”婚姻制度一夫一妻多妾制;父母之命,媒父母之命,结婚的年媒妁之言;龄;限制悔报婚书;私婚;离婚妁之言;法定婚龄;“六礼”;同姓,父母丧期不得嫁娶;不同等级不行通婚;“七出”;“三不去”;父权,夫权,妻妾地位悬殊继承制度“宗姚”,“地位”,财产继承:嫡长子王位嫡长子继承:“父子相传,汉之约约;聘财;(重视女同姓,亲子的离婚属,良贱不的结婚;与逃亡女,监临官与其部下之女不得结婚;“恐喝”或强娶的不得为婚;和离;义绝;身份继承(祭祀,封爵)只有嫡长子才能“命继子”,“立继子”,异姓养子,女儿入赘:养老女婿,年限女婿,出舍女婿,归宗女婿;“接脚夫(婿)”,“收继婚”权利)也财产:继承;一的财产继私有财产般,户绝,承;遗嘱继实行族内死商,女子承法规继承,父母的财产继在世时即承将家产均分人的身份君,官,民(百姓);“良人”;“贱民”(奴隶地位最低)民事法律关系的主题范围农业劳动者,家内服役者,手工劳动者与商人获得主体地位蒙古贵族;地主;商人;农夫;奴隶(驱奴)扩展阅读:中法史重点阅读版中国法制思想史考试重点内容全面复习版:^$F.Q0u&D!W#A4O第一编奴隶社会夏、商、西周时期的法律思想概述)a&Y/F;r商朝的刑法总称“汤刑”。

      商朝的刑法总类繁多,极为残酷,除割鼻、断手、刖足等肉刑外,还有炮烙、剖腹、活埋、醢脯等酷刑夏、商、西周时期奴隶主阶级所运用的思想武器,主要是神权思想和宗法思想,他们的法律思想也受二者的支配因此,这一时期的主要法律思想,也就是奴隶主贵族的神权法思想和宗法为核心的礼治思想第一章夏、商、西周的神权法思想夏、商、西周的神权法思想有一个发展改变过程,大体可以概括为:形成于夏代,极盛于殷商,动摇于西周第一节夏、商奴隶主的“天命”、“天罚”思想5C!m/l8L%S%D;W9?.S5[(w9_一、夏代的神权法思想"W8@"d1y"O1[1O相传夏朝奴隶主已起先利用“天命”、“天罚”的神权法思想对奴隶进行欺瞒,给夏王的统治被上一件合法的外衣@1^+s+]#^8A2N2^+t其次节西周“以德配天”的君权神授说"O1^1C-gD6~$`-]一、神权法思想在西周的改变神权法思想在西周发生了一次重大改变由于商朝灭亡这样的严酷的事实,迫使周公不得不另外寻求思想武器,于是提出了天命转移的“以德配天”说^7h"X7G:q-l其次章维护宗法等级制的礼治与“明德慎罚”思想第一节以“亲亲”、“尊尊”为原则的礼治“周公制礼”:即在周公的主持下,对以往的宗法传统习惯进行了补充、整理,制定出一整套以维护宗法等级制为中心的行为规范以及相应的典章制度、礼节仪式。

      与这套礼制相适应,西周统治者在政治法律思想方面所实行的就是以“亲亲”、“尊尊”为基本原则的礼治"\\"k;y#u4~!_0M2_2g4{9Z二、礼治的基本特征1c7i*q2C%R即“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5o;f2~!N4P:b其次节周公的“明德慎罚”思想3E3h!t&b0K!h一、“明德慎罚”周公提出了“明德慎罚”说M3b,u3p4i-B/j#~所谓“明德”,就是要加强自我克制,实行德治的意思二、区分对待,罪止一身%t(r)^4w8d-|3F-c周公“慎罚”说的主要内容是:其一,他要求对罪犯进行详细分析,区分对待其二,反对族株连,主见罪止一身其三,反对乱罚无罪,杀无辜其四,刑罚适中q2U,}1i!|0h3D第三章春秋时期革新家的法律思想奴隶主贵族的革新代表:管仲从旧贵族转化而来的新的封建贵族革新代表:子产新兴的地方阶级革新代表:邓析第一节管仲的改良旧礼和以法统政思想8y!q:h-j5l.F6zS管仲的事迹和言论主要保留在《左传》、《国语》、《管子》以及《史记》之中6E9R(|9l/_一、“修旧法,择其善而业用之”6K/H"J4x1,4`,n5x~3D5`管仲在继承周礼的同时,又对周礼进行了四个方面的改造:一是打着“尊王”即维护周天子的旗号,“挟天子以令诸侯”,以“尊王攘夷”和维护周礼为名,建立齐国的君主集权制和霸主地位。

      二是突破了“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传统,强调“万物待礼而后定”,用礼来教化和引导民众;同时用削夺封邑的方法打击分封制贵族,加强诸侯的权势三是打破了“亲亲”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