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场经济视角下的藁城宫灯艺术性探索.doc
5页市场经济视角下的藁城宫灯艺术性探索 黄桂娴 张卓然 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 中央戏剧学院电影电视系 摘 要: 藁城宫灯是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著名的特色传统手工艺品, 发源于梅花镇屯头村, 始于东汉、盛于隋唐, 经过了漫长岁月的演变与发展, 形成本地区特有的彩灯文化本文通过对藁城宫灯的种类、艺术特征、材料与工艺等相关内容的研究, 在分析藁城宫灯艺术形式的基础上, 从现代设计理念出发, 通过对设计中新技术、新材料、新的设计理念的融入等问题的研究, 探索藁城宫灯在市场经济条件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关键词: 藁城宫灯; 艺术形式; 设计理念; 保护与传承; 藁城宫灯是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著名的特色传统手工艺品, 梅花镇屯头村是藁城宫灯的发源地, 它始于东汉、盛于隋唐, 因进贡宫廷故名“宫灯”清末, 宫灯流入民间, 丰富了藁城宫灯的种类如今藁城宫灯借鉴北京宫灯、洛阳宫灯、自贡宫灯的外形, 发展创新了纸雕宫灯、六角宫灯、红纱宫灯、大型电动彩灯、日韩宫灯等各种类型的藁城宫灯一、藁城宫灯的新种类1. 工艺纸雕宫灯工艺纸雕宫灯选材主要用卡纸, 借鉴河北蔚县的传统剪纸艺术和传统六方宫灯的外形和结构, 借助激光雕刻机, 既节约成本又提高了工作效率, 与传统的六方宫灯相比, 制作过程简洁, 生产成本低廉。
在题材方面种类丰富, 一共有四大类, 两百多种图案, 分为吉祥如意题材、传统形象题材、小说人物题材、宣传广告题材2. 木雕六角宫灯木雕六角宫灯的选料是上等的木材, 有花梨木、紫檀红木和楠木, 这些木材具有极好的色泽纹理藁城木雕宫灯受传统建筑的影响, 借鉴清代宫灯的外形, 整体造型有灯帽、灯身、灯托三部分, 灯帽呈垂直形状, 很像中国传统建筑的屋脊, 并装饰有象征特点的鱼龙等吉祥图案;灯身材料用的是玻璃、绢、胶片材质, 利于图案的保存, 所绘图案多为山水花鸟等传统元素, 反映吉祥如意、福寿延年的题材;灯帽与灯身的比例接近黄金比例, 讲究对称3. 竹子红纱宫灯传统的红纱宫灯的骨架选料主要是竹子, 为了节省成本, 现以铁丝替代宫灯的底座使用塑料注塑制成, 形状呈锯齿状, 把穿好的骨架逐个卡入底座的锯齿槽中, 后用改锥固定, 每个宫灯都有两根铁质的支撑杆, 使宫灯能沿着铁管压下撑开, 把铁管穿入上下两个底座的圆形孔内, 然后用铁钉把它固定在底座上灯罩的选料一般分为缎面、绒布面和绸面, 一个灯罩由 4 到 6 片布缎裁剪缝制而成, 按宫灯的大小缝制一起后, 罩在骨架的中部, 后把骨架慢慢撑开, 最后在宫灯底部贴上云字花, 配黄色灯穗就完成了。
当然灯罩上可以贴 (印) 上象征美好幸福的汉字来增添装饰效果红纱宫灯一般悬挂于家庭、单位、公馆、寺庙、饭店、宾馆的入门处, 红色的灯光既温暖又喜庆, 每逢佳节都可以烘托气氛4. 大型电动彩灯大型电动彩灯材料多为玻璃制作, 内有内燃灯, 适用于街道、广场、公园等大型灯会展, 结合现代电子科学技术, 颜色绚烂明艳, 场面效果震撼, 造型结合节日特征, 丰富多样5. 长圆形日韩纱罩灯长圆形纱罩灯与红纱宫灯所用材质及制作工艺极为相似, 只是外观不一样其外观装饰上有象征幸福的汉字, 具有日本、韩国风格, 国内日韩料理店悬挂居多二、藁城宫灯的艺术形式分析1. 版画在纸雕宫灯的图案制作上, 题材丰富, 但多为剪纸的图案印刷在灯体的外观上2. 剪纸纸雕宫灯的灯体和灯架的装饰题材遥相呼应, 主要为鱼龙花鸟、山水等图案, 表达人们的感情例如:灯架上的剪纸装饰为鱼, 那么灯体上就会围绕鱼的图案展开各种修饰, 各种形态的鱼相互呼应, 构图饱满, 造型优美, 构成完整的灯体结构鱼的谐音是余, 在中国民间象征着年年有余, 是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3. 国画在传统的六方灯灯体的纱布上绘有中国的传统国画, 需要有一定的功底, 布绸是软的, 竹子支撑处是硬的, 有硬有软, 着笔的粗细, 对颜色晕染深浅的掌握都在技术上对画者有过高的要求。
鉴于这种难度, 如今多为印刷图案, 缺少了主观的艺术性和对山水花鸟的形式创新, 画者的智慧与美学功底也不能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 反而增加了现代工业化生产的特色传统宫灯画的内容多为山水、花鸟、植物、昆虫、人物、博古文玩、戏剧故事等国画中的人物画力求将人物个性和神态细节表现的生动, 形神兼备;山水在绘画中有一定象征意义, 它体现了作画者的心态、观念和人生态度通过笔墨颜料在宣纸、卷纱上抒情言志4. 年画装饰宫灯灯罩的题材也有年画, 因画在灯罩上也称灯画, 其题材广泛, 多以神话传说、花鸟、金鸡、胖小孩、春牛为历史题材藁城宫灯地处河北, 可以借鉴河北武强的木板年画和天津杨柳青的木板年画作为创作题材5. 书法在传统的藁城宫灯红纱灯上起到装饰作用的汉字书法是福、寿、喜等字, 福字是人们追求幸福安康的美好愿望, 寿是希望长寿的诉求, 喜是追求喜事成双, 多应用在婚礼上在很多中国传统的艺术品上都能看到书法的影子一般在宫灯上, 书法不会单独出现, 而是和中国画相辅相成, 所谓书画同源在宫灯上, 还会有成语书法, 一般以祝福、鼓励的内容为主制作宫灯的工匠, 还会将古代文人墨客的诗词作品书写到灯头, 来以此烘托节日气氛。
三、藁城宫灯设计中的理念1. 宫灯设计中情感化设计理念以人为核心, 涌现出以人的情感互动为核心的情感化设计, 以满足人的情感需求成为当今设计的主流方向比如:用手势的方式取代传统开关, 重新衡量人与生活用品之间的互动关系;灯光的亮度取决于使用者手指按压弹性灯罩的深度, 按得越深灯光越亮, 反之则越暗这种情感化设计常常被反复使用于新理念的设计当中, 随着工艺的进步, 设计方式的多样化, 它们间的传承关系却始终是显而易见的, 真正做到为人设计2. 宫灯设计中绿色设计理念国家倡导绿色、环保、节能观念的设计, 从灯具制作材料的选择、能源的获取方式再到结构的简约化设计, 包括灯具报废后的回收再利用等都要将绿色设计理念贯穿始终, 将绿色环保设计的优势充分展现3. 宫灯设计中新材料理念在材料的选择上要善于发现及使用新的材料, 掌握新材料的特性对材料特性的掌控是宫灯设计的基础, 充分运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 发挥想象力, 创造出形式独特、冲击视觉的宫灯目前, 制作框架的材料由最初的竹子发展到各种钢材、木料;光源由煤油灯、蜡烛、白炽灯泡发展为现代的 LED 节能灯以及各类效果的彩色灯泡、灯管、碘钨灯、霓虹灯、带灯等各类舞台效果灯, 这些灯具的使用使彩灯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 效果更佳。
四、藁城宫灯的艺术性创新融入1. 在现有的题材上进行创新, 内容上增添多种文化符号, 例如把象征吉祥如意的图案和传统的小说文化结合起来, 探索创新装饰图案, 拓宽新的应用领域2. 把灯文化与特定历史时期的版画特色结合, 运用木刻版画和丝网版画的形式特点, 和鱼龙等传统文化符号结合运用3. 文字与图案的创新, 字体上的创新可以加入独特的字体设计特点, 追求设计美, 例如灯帽的图案边框多是六边形, 创新为圆形等多种形状4. 内容上加入传统文化故事, 以故事的情节和时间的发展为题材, 拓展戏曲灯画和小说灯画的内容5. 把剪纸和年画结合起来, 创新剪纸的颜色, 把年画中的颜色搭配利用到剪纸中, 利用年画的图案, 通过剪纸的形式表现出来, 大部分的宫灯颜色多为红色, 多是因为中国人认为红色象征着美好、吉利, 是审美情趣所致, 导致颜色上的单一五、藁城宫灯与市场结合的方案艺术为经济服务, 作为传统工艺品的藁城宫灯所面临的问题有很多, 藁城宫灯需要继承传统也需要发展1. 藁城宫灯家庭作坊式生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藁城宫灯的发展要切实改变家庭手工作坊式的经营模式, 进行创新, 引进美术人才, 整合艺术和制作资源, 搭建资源共享平台, 促进艺术人才和宫灯制作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2. 国内产品市场竞争激烈藁城宫灯面临北京宫灯、洛阳宫灯、自贡宫灯等许多同类产品的竞争, 很难创新出独具特色的产品宫灯制作者专利观念的缺失, 导致容易被模仿和低价竞争藁城宫灯一旦创新出新型艺术形式的宫灯品种, 必须申报专利, 去寻求市场保护, 从而为产业化奠定基础3. 藁城宫灯应顺应文化大潮挖掘藁城宫灯可以承载的文化内涵, 传播的文化价值, 融入中国传统文化, 表达人们的意识形态和社会需求提高审美艺术价值, 带给观众不一样的视觉和文化享受4. 藁城宫灯更多的用于烘托节日气氛市场遍布全国, 可在创新各种艺术形式与灯文化结合的同时, 提高宫灯的文化影响力建议藁城官方文化部门设立藁城宫灯研究发展协会, 对全国各地的民间传统艺术进行调查研究, 挖掘新的艺术形式, 相互结合创新才能发展出更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 开辟新的市场5. 重视宫灯带来的衍生品的发展市场例如江西景德镇宫灯壶的制作, 广东中山灯饰业者开发的室内旋转宫灯式照明灯, 都符合现代艺术的审美趋向, 受到了市场热捧六、结论宫灯艺术作为中华民族精神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藁城宫灯艺术不仅是一种民间艺术, 更是一种民间文化现象, 它的存在和发展与丰富的民俗节庆活动紧密相连, 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吉祥和祝福, 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随着时代的发展, 宫灯艺术成为中国民俗活动中既有艺术魅力又有高度文化价值和社会功效的一项内容, 做好继承和发展, 让其特有的民族民间文化在现代艺术设计中不断创新, 促进藁城宫灯的长足发展参考文献[1]刘金敏, 华冰, 范亚斌.传统文化对藁城宫灯的影响及当代价值[J].石家庄学院学报, 2014 (4) :101-103. [2]杨航.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洛阳宫灯文化元素与户外灯具设计研究[D].天津:天津理工大学, 2015. [3]王蕾.藁城宫灯艺术特征与走向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 2012. [4]赵军霞, 李国勇, 李晓霞.藁城市宫灯文化产业可持续性发展研究[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 2016, 10 (4) :30-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