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市统筹城乡村组道路技术导则.doc
12页附件:#成都市统筹城乡村组道路建设技术导则i 总 贝y1.0.1《成都市统筹城乡村组道路建设技术导则》(以 下简称《导则》)适用于因条件限制而达不到《公路工程技 术标准》(JTG B01 — 2003)要求的村组道路项目1.0.2 有条件采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 2003) 中四级及以上标准建设的项目,应执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 — 2003)(以下简称《标准》),不受本《导则》 限制1.0.3 村组道路应因地制宜,合理确定技术标准,充分 利用机耕道和村民日常出行通道改造, 尽量少占地、少拆迁2设计要求2.1 路线2.1.1受构筑物、 宽2.1.2平、纵面技术标准原则上不低于四级公路要求,地形限制或工程量巨大的特殊困难路段可适当放计算行车速度:原则上不小于20 km/h,特殊困难路段不小于15km/h2.1.3 平曲线:平曲线半径原则上不小于 15m特殊困难 地段不得小于10m平曲线半径小于150m路段,应根据设计车速考虑设置加宽和超高2.1.4 纵坡:设计最大纵坡不应大于 9%特殊困难路段可放宽至13%积雪冰冻地区不应大于 7%穿越村镇路段不宜大于5%长路堑及横向排水不畅路段应设不小于 0.3%的纵坡。
连续3000m纵坡大于5%的路段,宜在不大于规定坡长范 围内设置缓和坡段, 缓和坡段长不得小于 60m纵坡不得大于4%2.1.5 竖曲线:竖曲线半径不宜小于 200m特殊地段可放宽至100m,竖曲线长度不宜小于 20m2.2 错车道2.2.1 单车道应设置错车道2.2.2 平微区错车道间距不小于 500 m,受构筑物、林木等遮挡视线不良路段应适当减小2.2.3 重丘区错车道间距不小于 300 m,纵坡大于5%的路段和视线不良路段应适当减小2.2.4 错车道宽度不小于 3 m,长度不小于10 m2.3 路基2.3.1 宽度:通村道路不小于 4.5m,受地形和地物限制的特殊困难路段不小于 3.5m ;通组道路不小于 3.5 m2.3.2 边坡:原则上采用自然挖填边坡,坡比不小于四 级公路技术标准规定值挖填量特别巨大或受地物限制的特殊路段可采用挡墙、护坡防护挡墙、护坡高度大于 2 m宜2 m可采用干采用水泥砂浆砌卵石或块(片)石结构,小于砌块石结构233 边沟:村组道路边沟设置应与沿线农田灌溉、泄 洪沟渠有机结合边沟的深度和宽度不得小于 0.4m边沟纵坡不小于0.3%两侧和沟底宜采用水泥砂浆砌卵石或块 (片)石防护。
2.3.4 路基填料:路基填料应尽可能采用天然级配砂砾 石砂砾石采购特别困难的路段,应采用透水性良好的粗粒 土填筑,不得使用淤泥、有机土和腐质土2.4 路面2.4.1 宽度:通村道路不小于 3.5m,特殊困难路段不小 于3.0m通组道路不小 2.5 m2.4.2面层:采用水泥混凝土或沥青混凝土结构水泥 混凝土面层厚度不小于 18cm,有重型车辆通行需求的厂矿、料场、工业园区对外连接道路不小于 22 cm,设计抗折强度不小于4Mpa沥青混凝土面层厚度不小于 5cm有重型车辆通行需求的厂矿、料场、工业园区对外连接道路不小于 9 cm2.4.3 基层:路面需设置基层基层应采用水泥稳定碎(砂、砾)石或者二灰稳定砂砾(碎石)半刚性结构水泥 混凝土路面基层厚度不小于 15cm,有重型车辆通行需求的项目不小于20 cm沥青混凝土路面基层厚度不小于 20cm,有重型车辆通行需求的项目不小于 25cmo2.4.4 横坡:双车道宜设置1.5%的双向横坡,单车道宜 设置1%的单向横坡2.4.5 错车道加宽部分路面宜与行车道同结构2.5 桥涵2.5.1设计荷载:桥梁涵设计荷载采用公路□级标准2.5.2 技术标准:桥涵应满足《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 200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 设计规划》(JTG D62- 2004)、《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 规范》(JTGD6— 2007)、《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G/TF50— 2011 )等标准。
2.5.3桥位选择:大桥、中桥应路线服从桥位,小桥及涵 洞应服从路线选线需要2.5.4上部结构:村组道路桥涵宜采用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板)结构跨径宜采用 0.75m、1.0m、1.25m、1.5m、2.0m、 2.5m、3.0m、4.0m、5.0m、6.0m、8.0m、10m、13m 16m等标 准跨径若采用圆管涵,其内径不宜小于 1.0m2.5.5下部结构:具有稳定基岩的桥位,宜采取扩大基础 和重力式墩台,基础应嵌置于稳定基岩无稳定基岩的桥位, 宜采用摩擦桩基,桩基设计时,应充足考虑河道冲刷和河床 变迁等情况,科学合理确定桩长、桩径,确保桥梁下部结构 安全可靠2.5.6 桥梁宽度:小桥涵宽度应与路基同宽;大中桥梁可 根据当地建设规划,适度超前实施,减少后期加宽改造困难2.5.7 对跨越季节性河流且交通量较小的村组道路,可采 用漫水桥或过水路面2.6 交通设施261标志:在与既有道路连接处应设置指路标志, 急弯、陡坡路段应设置警告标志标牌标志尺寸与版面应根据设计 车速参照GB5768-2009规定执行指路和地名应采用汉英双 语标志2.6.2安全设施:路基高度大于 4m的路段,应设置钢筋 混凝土防撞墩或波形护栏。
急弯、陡坡路段应设置减速带、 交通凸面镜等安全设施2.6.3 客运站点:结合农村客运规划,充分利用农房院 落、学校、卫生所、农资供应点等宽阔地段,设置简易客运 招呼站点有条件或需要的地方,可在村部所在地设置港湾 式停靠站2.6.4 道路绿化:村组道路原则采用自然绿化,不宜栽植 乔木行道树,道路环境较差的路段可采用利于当地生长和管养成本低的灌木、花草绿化3质量控制要点3.1 路基3.1.1 土石方开挖不得大挖、超挖和过量爆破,避免扰 动边坡,确保上、下边坡稳定3.1.2 填方须分层填筑,分层碾压填料最大粒径应不 超过15 cm;严格控制填土层松铺厚度碾压完成后,应逐层 检查压实度,确保路基压实度和压实均匀性3.1.3 加宽路基应在老路基上设置错台,确保新老路基 的整体性;软弱路基补强开挖深度应满足设计要求,补强材 料应采用透水性好的碎石或砂砾石等材料3.1.4挡防工程、桥涵工程等构造物墙(台)后回填应 使用透水性良好的砂砾石、碎石材料,按每层压实厚度不大 于30cm分层回填、碾压3.1.5路基完工应及时组织检测验收,重点检测压实度 及弯沉值不合格路段应及时进行整改3.2路面3.2.1基层施工时必须保证计量准确、拌和均匀,保证 压实厚度。
半刚性基层施工应采用厂拌设备集中拌和3.2.2 面层施工应注重施工程序,保证强度、均匀性及 耐久性水泥路面施工,应加强配合比试验、控制材料规格 及用量,加强拌和、立模、振捣、外观、养生、切缝、灌缝 等质量控制沥青路面应采用机拌机铺施工,保证层间整洁、 粒料干净,严格控制材料级配3.2.3路面各结构层完工应及时组织检测验收沥青混 凝土路面重点检查弯沉值、压实度、结构层厚度水泥混凝 土路面重点检查结构层厚度、强度基层重点检查结构层厚 度、压实度经检测不合格路段应及时组织整改3.3 桥涵、挡防及排水结构331结构物必须按规范和施工图要求施工加强圬工 砌体、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的施工质量控制,确保结构物 的安全和质量3.3.2 加强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拌和、运输和浇筑 的质量控制;混凝土拌和必须以重量法计量,保证振捣,养 生质量3.3.3混凝土施工模板应有足够的刚度、 平整度,支撑牢固,施工中不漏浆;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的钢 筋及预应力束加工,焊接质量应满足施工技术规范和设计要 求3.3.4圬工砌体施工用材料应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 砂浆拌制必须采用重量法计量,拌和均匀;石料合理搭配,砌筑 砂浆饱满;注意砌体表面平整,均匀、美观;及时养生。
4设计文件编制4.0.1村组道路项目可采用一阶段简易施工图设计4.0.2 设计文件应包括说明书,路线平面示意图,路面 结构设计图,路基标准横断面图,排水及防护工程一般设计 图、桥涵设计图、主要工程数量表等主要内容 (详见附录)5其他5.0.1 本《导则》未列工程设施可按《公路工程技术标 准》(JTGB01 — 2003)中四级公路的相关技术指标论证采用5.0.2本《导则》由成都市交通运输委员会负责解释附录:村组道路设计文件编制内容与要求一、 图幅尺寸设计文件幅面尺寸可采用 A3(横式)297mmx420mm二、 设计文件封面示意XX县X>〈乡(镇)XX村 XXS道路工程简易施工图设计文件K +~K +(全长 公里)时间三、扉页示意XX县X^(乡)XX村XX组道路工程简易施工图设计文件设计负责人: 审查负责人:主要设计人员名单姓名职称或职务主要工作内容姓名职称或职务主要工作内容四、目录示意时间总目录项目名称: 第页共页序号图标名称图标编号备注序号图标名称图标编号备注时间五、说明书(一)概述路线起讫点、中间控制点、全长、所经主要河流、垭口、农村聚居点等工程概况二)设计要点1•路线设计总体原则,及主要技术指标采用情况。
2. 路基2.1路基宽度、错车点布置情况2.2路基压实度、顶面湾沉要求2.3路基边坡设计要求2.4不良路基处理原则2.5路基、路面排水设计原则2.6路基防护工程设计情况2.7路基施工注意事项包括填方路基、挖方路基、半填半挖路基的施工方法, 各种防护及排水工程的施工方法,质量控制要点路基填料 要求,路基压实要求等内容3. 路面3.1路面结构类型和厚度组合设计及材料要求3.2施工注意事项包括路基交验,路面基层、面层的施工组织,施工方法、 施工要点,质量控制有关要求等4. 桥涵4.1设计标准采用的技术标准及规范,包括荷载标准,桥涵宽度,设 计洪水频率等4.2桥涵分布情况4.3桥涵设计要点4.4主要材料要求水泥、钢材、砂石材料要求,以及桥梁(涵洞)各部分 结构强度要求4.5桥梁(涵洞)施工要求4.6桥涵施工注意事项包括施工组织、施工方法,各部位施工要点,质量控制 要点5. 筑路材料5.1沿线筑路材料种类、分布、质量、储量、供应量、运 输条件及运距情况六、设计图表组成(一) 路线平面示意图(略)(二) 路基1、 路基标准横断面图,包括错车点布置图2、 路基每公里土石方数量表3、 软基补强工程数量表起止桩号补强措施主要工程量备注编制: 复核:(三) 防护及排水1、 路基防护工程一般设计图2、 路基防护工程数量表3、 路基、路面排水工程一般设计图4、 路基、路面排水工程数量表(四) 路面路面结构设计图,水泥混凝土路面应绘分块布置、接缝 构造和特殊部位设计图。
五) 桥梁、涵洞1、 中小桥工程数量表2、 中小桥设计图(布置图及结构设计图)3、 涵洞工程数量表4、 涵洞设计一般布置图及洞身、进出口尺寸表5、 涵洞结构(钢筋)设计图(六) 交安设施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