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间草木(1000字).docx
3页人间草木“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张九龄初读此书,是被它的题目吸引人间草木,人间,万事万物共生的尘世,草木,极富有生命力的自然界中的一员再一看作者,汪曾祺汪曾祺其人,精于写作,或者说,精于将事物化为文字,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他的作品,透着沉静和自然,无比真实《人间草木》算得上是他典型的代表作之一《人间草木》记述了汪曾祺先生的旧人旧事,包括了其所钟爱的花鸟鱼虫,生活轶事等字里行间透露着对自然的喜爱正是应了他曾对文字的评价:“语言的目的是使人一看就明白,一听就记住语言的唯一标准,是准确透过汪曾祺先生的文字,仿佛能看到那青砖黑瓦堆砌的院落,嗅到那盛开在院中的淡淡的花香又似穿越到了江南,呷一口春茗,听着屋里屋外的充满生活气息的交谈声,便觉此心以升华为尘,随着风悠悠的散入天地间都说梨花像雪,其实苹果花才像雪雪是厚重的,不是透明的梨花像什么呢?——梨花的瓣子是月亮做的——《人间草木》此书的第一章介绍了汪曾祺先生幼时家里院落中所种的植物各种各样的植物经过汪先生的笔,一切都变得生动、柔和了每一朵花、每一片叶在他眼中都独具特色赏花赏到气息,氛围,情怀隔江看花,隔窗听雨,隔着人世中一层一层占有的标签,轻启那古旧又明润的光。
如同,浴一回月光,落两肩花瓣,踏一回轻雪,活着,走着,看着,欣喜着,却没有患得患失的心情笔墨明明只能静止于纸,却让草木在纸上“活”了起来这便是《人间草木》的魅力吧除了草木之外,汪曾祺先生也介绍了些昆虫多是儿时与玩伴一起捉过玩过的小玩意儿,在年老之后仔细回想童年的乐趣,也是别有一番风味在昆虫那一章的末尾,汪曾祺先生说:“或问‘你写这些昆虫什么意思?’答曰‘我只是希望现在的孩子也能玩玩这些昆虫,对自然发生兴趣现在的孩子大都只在电子玩具包围中长大,未必是好事’”书中所提及的昆虫,放在今天,不知道有多少孩子能认出来想必汪先生,也是怀念年少时与伙伴一起在山野里奔跑的时光吧《人间草木》的第三章,是“故乡的食物”,介绍了汪曾祺先生家乡的传统美食,初读便觉口中生津,感到腹中“空虚”,再读却也不会腻味,就像好吃的东西越吃越好吃,精彩的文字越读便越有味最后一章记录了先生的生活琐事多是些喝茶作画等小事,但看先生做便只觉心静这也是汪先生的境界之所在吧读完《人间草木》,最大的感受便是静一切都是慢慢的,顺其自然的书中记叙了许多生活琐碎,却没有市井的俗气仿佛生活本应如此,没有纷扰,没有烦恼,似乎有点道家“无为而治”的感觉。
但是所做之事又是真是的,确切的汪曾祺先生文字中的温润与通透,不仅是经过了生活的磨砺,更是源于对生活的感悟,而如今的我们忙于尘世,又哪来时间体会生活呢?最后,以汪曾祺先生的话作为结尾:“如果你来访我,我不在,请和我门外的花坐一会儿,它们很温暖,我注视它们很多很多日子了它们开得不茂盛,想起来什么说什么,没有话说时,尽管长着碧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