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北师大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doc
12页课题认识图形教学目标1、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到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及三角形的稳定性2、认识这些特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体会到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及三角形的稳定性,认识这些特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难点:体会到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及三角形的稳定性,认识这些特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X k B 1 . c o m教学过程个案修改一、预习检查针对预习作业中的题目在小组内进行讨论,特别是做错的题目,组内交流订正二、情景导入 呈现目标我们在都市生活习惯了,有的人可能非常希望能去乡村看一看田园风光,今天我们就一起跟着这幅图来感受一下乡村的风景吧看,这幅图上有些什么?说出图中有哪些平面图形X k B 1 . c o m新课三、探究新知 产生质疑,引入(一)自主学习:完成课本P20的各项要求1)我们学过哪些图形?(2)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各有什么特点?你有什么好方法来判断?(二)合作学习:课本20页的这些图形每一步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看书20页实践活动第二题回答下列问题。
看一看,说一说1)这些图片中的图形你见过吗?(2)第一个图中的三角形有什么特点你知道吗?(3)第二个图中的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特点你知道吗? 组内交流、解疑、个别汇报、老师点拨新 课 标 第 一 网(4)三角形稳定,四边形不稳定.四、点拨升华1、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是四边形2、平行四边形的特征独立思索小组交流总结方法教师点拨五、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或者还有什么疑问? 先小组内说一说,最后班上交流六、当堂训练1、填空1)三角形具有( )性,平行四边形具有( )性2)三角形按角可以分为( )三角形,( )三角形,( )三角形2 ( )个三角形( )个平行四边形新 课 标 第 一 网2、完成学案的练习题七、拓展提高 先独立做,最后组内交流如果用一个圈把平行四边形都放在里面的话,请你也画一个圈来表示长方形、正方形如果平行四边形的外面再画一个圈,你觉得这应该是什么?再用一个圈画出梯形的地盘,应该怎么画?试试看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教师加以点拨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新- 课- 标- 第-一-网教学反思:课题三角形的分类教学目标1、通过分类活动,认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体会每一类三角形的特点。
2、在通过分类活动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3、在数学操作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教学难点:通过分类活动,体会每一类三角形的特点教学过程个案修改一、预习检查针对预习作业中的题目在小组内进行讨论,特别是做错的题目 组内交流订正二、情景导入 呈现目标问题引入:上学期我们学习角的分类,可以把角分为什么? 产生质疑,引入新课三、探究新知(一)、自主学习:完成课本22页的各项要求1、我们以前学过那些角?2、从情境图入手这是什么图形?是由什么组成的?这些三角形一样吗?3、你能给这些三角形分类吗?(二)说一说、认一认1、认识笑笑的分法笑笑为什么这样分呢?2、观察第三类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特点归纳出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3、观察第一类让学生发现其中有一个直角,其他两个角时锐角,归纳出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4、观察第二类让学生发现其中有一个钝角,其他两个角时锐角,归纳出有一个角是 角的三角形是 角三角形四、当堂训练1、三角形按角分类分为_____三角形、_____三角形和_____三角形;三角形按边分类分为_____三角形、_____三角形和_____三角形。
2、(1)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 )三角形: (2)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 )三角形;(3)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 )三角形;(4)有两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 )三角形;3、锐角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是_____角;直角三角形中必定有一个是_____角;钝角三角形中也必定有一个角是_____角4、等腰三角形有( )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 )条对称轴,不等边三角形( )条对称轴5、完成检测题 (先独立做,最后组内交流6、进行找一找、填一填进行23页练一练第2题我们来做一个猜一猜的数学游戏猜一猜被信封遮住的可能是什么三角形7、练一练的第一题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集体订正8、学生独立练习做练一练的第3、4题组内交流、解疑、个别汇报、老师点拨四、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或者还有什么疑问? 独立思索小组交流总结方法教师点拨五、拓展提高如果把一个梯形,一条边不断地变小,一直小到一个点,就是什么形状?一直大到和下底相等,就是什么形状? 先独立做,最后组内交流作业布置:板书设计:三角形的分类按角分类: 按边分类:教学反思:课题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目标1、通过小组合作,运用直观操作的方法,探索并发现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
能应用三角形内角和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问题2、经历亲自动手实践、探索三角形内角和的过程,体会运用“量一量”、“算一算”、“拼一拼”、“折一折”进行验证的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数学思考能力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探索数学规律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和归纳中,感受理性的美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 探索和发现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的度数和等于180o2、已知三角形的两个角的度数,会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教学难点:已知三角形的两个角的度数,会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教学过程个案修改一、预习检查说一说在预习课中操作的感受,应注意哪些问题,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多少度? 组内交流订正二、情景导入 呈现目标新 课 标 第 一 网故事引入一天,大三角形对小三角形说:“我的个头大,所以我的内角和一定比你的大小三角形很不甘心地说:“是这样的吗?”揭示课题,出示目标产生质疑,引入新课三、探究新知自主学习1、活动一、比一比 2、活动二、量一量(1)什么是内角?(2)如何得到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3)小组活动,每组同学分别画出大小,形状不同的若干个三角形分别量出三个内角的度数,并求出它们的和。
4)填写小组活动记录表发现大小,形状不同的每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和都接近 度3、说一说,做一做1)我们把三个角撕下来,再拼在一起,看一看会是怎样的2)把三个角折叠在一起,,三个角在一条直线上从而得到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等于( )度四、当堂训练(小黑板出示内容)1、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一个等腰三角形,它的一个底角是26°,它的顶角是( )2、长5厘米,8厘米,( )厘米的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3、三角形具有( )性4、一个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45°,另一个角是它的2倍,第三个角是( ),这是一个( )三角形5、按角的大小,三角形可以分为( )三角形、( )三角形、( )三角形6、交流学案第三题 先独立做,最后组内交流五、点拨升华任意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和等于180度 独立思索小组交流总结方法教师点拨六、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或者还有什么疑问? 先小组内说一说,最后班上交流七、拓展提高新 课 标 第 一 网妈妈给淘气买了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风筝它的顶角是40°,它的一底角是多少? 先独立做,最后组内交流作业布置:板书设计: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反思:课题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让学生理解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2、在教学中渗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扩展学生的认知结构,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判断等能力及问题意识3、通过教学让学生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及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热情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学难点:对“任意”的理解教学过程个案修改一、组织教学:故事,土拨鼠哪去了?二、情境导入,激趣蕴思1、谈话:同学们,生活中有很多数学问题是需要我们像科学家一样探索到底,希望你们今天能打破沙锅问到底将这节课内容学个透彻,你们有信心吗?我们先来看看这样的一个生活现象新- 课- 标- 第-一-网2、课件出示:公园里有这样的一块四边形草坪,草坪的旁边有路,可是,经常有人从草坪上穿过?而不从旁边的路上走,这是为什么呢?(学生思考,为什么行人要这样走?)3、想一想,大家都认为中间这条路最近?这是什么原因?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两旁的路和中间草坪上被行人踩出来的路,近似一个什么图形?那么走中间的这条路,就好像走了三角形的一条边,走旁边的路程,实质上是走了三角形的另两条边的和,根据你们的判断,走三角形两条边的和要比第三边大,那么,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的三条边都有这样的关系呢?4、导入新课: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研究的问题,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板书课题)三、动手操作,引发问题1、谈话:首先我们来玩个比赛摆三角形的游戏2、质疑:课前老师给每人发了两根小棒,分别是3厘米、5厘米想一想,两根小棒可以做什么呢?3、思考: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连围成的图形,如果用小棒代替线段,围一个三角形要用几根小棒呢?我们每人还差几根?如果我再任意给你一根小棒,你一定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吗?(学生猜测)4、学生动手操作:用三根小棒围三角形有的能围起来,有的围不起来)5、学生汇报,教师填写课件上的表格课件演示各种小棒搭建)6、讨论:任意给出三根小棒,一定能围成三角形吗?判断三条线段能否围成三角形,可能和三角形什么有关系?7、得出结论:任意三根小棒不一定能围成三角形,判断能否围成三角形,和三角形的三条边有关系7、猜一猜:怎样的三根小棒一定能围成三角形呢?三角形三边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四、小组合作,实验验证1、谈话:下面我们细致的来做个实验2、实验要求:四人小组分工合作完成下列实验操作:(1)用准备好的4套小棒分别摆三角形①、6厘米、7厘米、8厘米;②、4厘米、5厘米、9厘米;③、3厘米、6厘米、10厘米;④、3厘米、3厘米、5厘米;(2)边摆边填实验报告.(3)讨论完成我们的发现.分组三条边长度能否摆成任意两边的和大于、小于或等于第三条边的长长度第一组678 第二组459 第三组36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