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CFG桩检测方案要点(共13页).doc

13页
  • 卖家[上传人]:des****85
  • 文档编号:219090824
  • 上传时间:2021-12-0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69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xxxx建设项目基桩检 测 方 案xxxx建设公司年 月 日目 录 一、工程概况二、场地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三、地基处理方案设计参数四、编制依据五、检测目的、项目、数量六、检测方法与技术七、质量控制八、安全生产与文明检测九、资料整理解释及成果 十、工程进度专心---专注---专业一、工程概况xxxx建设项目由xxxx公司筹建拟建场地位于xxxx,拟建建筑物有xxxx根据场区地质条件,由xxxx公司设计,采用强夯法、CFG桩复合地基方案首先采用强夯处理,再采用CFG桩复合地基处理方案,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180kPaxxxx人工挖孔桩采用高应变法检测、低应变、单桩承载力试验二、场地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1)第四系人工堆积层①层素填土(Qml):灰褐、褐红、褐黄色,由粘性土含少量灰岩砾石组成,主要由场地平整时开挖场地挖方区粘性土堆填而成,可塑,高压缩性,结构松散;局部为耕植土,含植物根茎标贯击数(N)2.7~9.8击,平均值6.2击场地中部及北部67个钻孔有揭露,堆填时间短揭露厚度0.50~13.5m,平均厚7.08m。

      2)第四系冲洪积层(Qal+pl)②层次生红粘土:褐红、褐黄色,局部蓝灰色夹灰绿色,局部夹粘土薄层,可~硬塑,含水比aw=0.59~0.89,平均0.80,中压缩性为主压缩系数(a1-2)0.21~0.53Mpa-1,平均值0.41 Mpa-1;压缩模量(Es1-2)4.07~8.93 MPa ,平均值5.68MPa液塑比Ir=1.64~1.69,平均1.67,液塑比Ir’=1.66~1.84,平均1.73,Ir<Ir’,属收缩后复浸水膨胀,不能恢复到原位的红粘土类型干强度及韧性中等,稍湿标贯修正击数(N)4.2~10.1击,平均值7.9击整个场地55个钻孔有揭露,主要分布于勘察场地中部填方区下部,顶板埋深0.00~13.50m,厚度0.70~10.50m,平均厚3.67m3)第四系残积层(Qel)③层红粘土:褐红、褐黄色,可~硬塑状态,中压缩性,含水比aw=0.47~0.81,平均0.63中压缩性为主,压缩系数(a1-2)0.11~0.93Mpa-1,平均值0.34 Mpa-1;压缩模量(Es1-2)2.09~15.74 MPa ,平均值7.56MPa液塑比Ir=1.64~1.74,平均1.67,液塑比Ir’=1.73~1.93,平均1.80,Ir<Ir’,属收缩后复浸水膨胀,不能恢复到原位的红粘土。

      局部夹粘土薄层,干强度及韧性中等,稍湿标贯修正击数(N)4.8~18.6击,平均值10.1击整个场地103个钻孔有揭露,主要分布于场地北部及南部,顶板埋深0.00~15.40m,厚度0.50~20.5m,平均厚10.24m4)二叠系下统永德组下段(P1y)④强风化泥灰岩:灰、青灰、灰白色,局部为全风化程度,局部夹泥岩、灰岩薄层,中厚层构造,岩体风化强烈,碎裂结构,节理裂隙发育,岩心经钻具扰动呈碎石、碎块状,局部为混角砾粘土状,见较多溶蚀孔洞分布,粘土充填为主场地内大部分钻孔有揭露,未揭穿,揭露顶板埋深1. 50~22.20m,厚度0.60~8.70m,平均厚4.18m三、地基处理方案设计参数3.1、CFG桩设计参数CFG桩桩长设计参数如下表:表1: CFG桩桩长设计参数表楼号强夯后地基承载力标准值(kPa)设计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单桩承载力特征值(KN)面积置换率桩间距(m2)设计总桩数(根)净水系统及水池/≥180450.00//13地磅3/≥180450.00//36输渣系统/≥180450.00//82蔗渣仓/≥180450.00//207蔗渣打包间/转运站/≥180450.00//118制炼循环水泵站/≥180450.00//46合计502四、编制依据1、xxxx建设项目及CFG桩设计图。

      2、甲方提供的工程勘察报告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4、《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 5、《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五、检测目的、项目、数量5.1、CFG桩复合地基检测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测试复合地基承载力,检测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能否满足设计要求检测数量为总桩数的0.5~1%,且每个单体工程的试验数量不应少于3点依据规范要求,共15组采用低应变动测方法对桩体完整性进行抽样检测检测数量为总桩数的10%,共51根检测桩位置由甲方、监理、检测单位,依据规范随机选定 5.2、人工挖孔桩检测桩基检测采用高应变、低应变、单桩承载力六、检测方法技术6.1、CFG桩复合地基检测(一)被选做静载荷试验的桩位在试验前应先将桩周土人工清除、桩头剔凿至设计桩顶标高,桩头顶面应平整,桩与压板之间铺一层厚度50-150mm的中粗砂压板面积为单桩所承担的面积褥垫层施工要求:按《xxxx建设项目(蔗渣打包间)》基础平面布置图 CFG桩平面布置图褥垫层施工要求进行静载荷试验是在原位条件下,逐级施加模拟建筑的实际荷载并同时观测地基相应的变形的一种原位检测方法检测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

      试验的反力装置采用压重平台装置,压重物采用砂袋,压重量不少于预定最大试验荷载的1.2倍,压重应在检测前一次加上,并均匀稳固放于平台上试验加载装置采用油压千斤顶,最大加荷值不小于设计要求压力值的2倍加载分10级进行,每级荷载为最大加载量的1/10,其中第一级可取分级荷载的2倍加荷卸荷时每级卸载量取加载时分级荷载的2倍逐级等量卸载本次试验使用慢速维持荷载法试验,其步骤为:1、每加一级荷载前后均应各读记承压板沉降量一次,以后每隔30min读记一次2、试桩沉降相对稳定标准:一小时内沉降量小于0.1mm3、当桩顶沉降速率达到相对稳定标准时,再施加下一级荷载4、卸载级数可为加载级数的一半,等量进行,每卸一级,间隔半小时,读记回弹量,待卸完全部荷载后间隔三小时读记总回弹量 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可终止加载:沉降急剧增大,土被挤出或承压板周围出现明显的隆起;2、承压板的累计沉降量已大于其宽度或直径的6%;3、当达不到极限荷载,而最大加载压力已大于设计要求压力值的2倍试验设备见示意图(图一):(二)(二)、低应变动测桩身完整性及桩身混凝土质量检测采用低应变动测法中的反射波法其基本原理为:当在桩顶施加一瞬时冲击力后,弹性波沿桩身向下传播,在其传播过程中遇到桩底界面或桩间缺陷界面时(即桩径的变化、桩身介质不均匀、断裂等造成的缺陷界面),必然会产生反射波沿桩身反射回桩顶,由桩顶安置的传感器检测得到冲击信号及各界面的反射信号时程曲线,由时程曲线上的反射回波时差,可以根据已知桩长按下式计算:Cm=式中:L:已知桩长;Cm:桩身混凝土平均速度;Δt为反射波时差。

      分析实测曲线,可以由反射波的相位特征判断桩身的完整性缺陷位置按下式计算:其中: :桩顶至缺陷的长度;:缺陷位置反射的时差;Cm:桩体混凝土平均波速图二 低应变动测反射波法示意图(三)、单桩静载:1.1编制依据1)工程设计图纸2)设计方提供的设计资料文件3)施工记录,包括浇筑日期混凝土强度、桩径桩长等4)《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1.2主要工程项目和数量该工程采用CFG桩,在施工前按1%且不少于3根的抽检方法进行抽检二、施工总体安排2.1试验人员与仪器设备配置1、静载检测,安排技术人员负责现场试验检测工作,工人5~8名进行土的搬运堆载(使用装载机搬运)2、静载检测试验装置:采用现场堆土压重平台反力装置(见下图)现场作业计划投入1~2台套静载设备抗压检测示意图如下:荷载(配重千斤顶) 荷载(配重)载重钢梁 承重墙承重墙百分表基准梁 试验桩静荷载示意图3、试验加载装置:试验加载装置用油压千斤顶分级对试 验桩进行加载4、桩顶沉降量观测仪表:采用精度为0.01mm的大行程百分表2.2 施工前期准备工作1、保证试验场地要求平整,试验桩必须浇筑桩帽,负地面1m2、将堆载用现在堆散土,在进行试验时用装载机从附近运土达堆载平台上。

      3、勘察、设计和施工资料 4、对工程桩进行试验前要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5、从成桩到开始试验的间歇时间,在桩身强度达到设计要求,且不应少于28天三、主要施工方法3.1施工流程程序1)检测工作程序、质量保证措施控制流程调查、资料收集制定检测方案前期准备现场检测计算分析和结果评价检测报告2)试验流程加载分级沉降观测终止加载卸载与卸载沉降观测3.2试验操作和过程控制  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即逐级加载,每级荷载达到相对稳定后加下一级荷载,单桩检测的最大荷载加至≥540kN;然后分级卸载到零1 、加载分级:按10级加载每级加载为总载荷的1/102、 沉降观测:1)每级荷载施加后按第5、15、30、45、60min测读桩顶沉降量,以后每隔30min测读一次,稳定标准为每小时沉降≤0.1mm3.3终止加载条件: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即可终止加载: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可终止加载:(1)当荷载-沉降(Q-s)曲线上有可判定极限承载力的陡降段,且桩顶总沉隆量超过40mm;(2)△Sn+1/△Sn≥2,且经24小时尚未达到稳定;(3)25m以上的非嵌岩桩,Q-s曲线呈缓变型时,桩顶总沉降量大于60-80mm;(4)在特殊条件下,可根据具体要求加载至桩顶总沉降量大于100mm。

      注:1 △Sn—第n级荷载的沉降增量;△Sn+1—第n+1级荷载的沉降增量; 2 桩底支承在坚硬岩(土)层上,桩的沉降量很小时,最大加载量不应小于设计荷载的两倍卸载级数可为加载级数的一半,等量进行,每卸一级,间隔半小时,读记回弹量,待卸完全部荷载后间隔三小时读记总回弹量3.4试验报告内容及资料整理 3.4.1 确定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绘曲线:  3.4.2确定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极限值和特征值 3.5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的分析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Ra的确定参加统计的试桩,当满足其极差不超过平均值的30%时,可取其平均值为该场地的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同一条件下的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Ra按极限承载力的一半取值四)、高应变第一章:检测依据 1.1严格按照国标JGJ 106-2003 J256-2003的规范要求试验1.2 检测仪器:中国科学院武汉岩海公司生产的SDT 2004 TDI掌上动测仪1.3测试目的通过高应变动力测试获取各工程桩的单桩竖向承载力极限值、桩侧摩阻力极限值及桩端阻力极限值数据,验证工程桩设计施工参数及承载力要求的合理性,对桩身完整性进行判定,实时监控工程施工质量。

      1.4 测试原理及方法高应变动力检测的原理是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