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ppt
70页以区域以区域图为载体,考体,考查自然自然带、植被、植被类型及地域分异型及地域分异规律考查频度度较高以选择题为主地理地理位置位置纬度纬度位置位置海陆海陆位置位置气候气候热量热量水分水分植被植被土壤土壤动物动物地地域域分分异异自然带自然带一、划分依据一、划分依据赤道赤道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北极圈北极圈地域分异地域分异水平地带性水平地带性非地带性非地带性纬度地带性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 垂直地带性垂直地带性地带性地带性二、地域分异规律二、地域分异规律1、纬度地带性(热量条件)、纬度地带性(热量条件)自自然然带带与与纬纬线线平平行行沿沿南南北北方方向向更更替替南北方向,即纬度变化方向南北方向,即纬度变化方向(或经线延伸)(或经线延伸)东西方向,即经度变化的方向东西方向,即经度变化的方向(或纬线延伸方向)(或纬线延伸方向)以热量为基础以热量为基础苔原带、针叶林带、热带雨林苔原带、针叶林带、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针阔混交林(低纬温带针阔混交林(低纬——高纬)高纬)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低纬(低纬——高纬)高纬)中部:亚热带荒漠带,温带荒漠带中部:亚热带荒漠带,温带荒漠带两侧:热带草原带,温带草原带两侧:热带草原带,温带草原带规律技巧总结规律技巧总结在分析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在分析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进行2、经度地带性(水分条件)、经度地带性(水分条件)自自然然带带与与经经线线平平行行 沿沿东东西西方方向向更更替替中中纬纬度度地地区区最最明明显显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塔克拉玛干大沙漠阿拉善戈壁阿拉善戈壁锡林郭勒草原锡林郭勒草原呼伦贝尔草原呼伦贝尔草原荒漠荒漠草原草原降水量降水量 <<200mm 200—400mm 400—600mm分析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分析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土壤分布模式土壤分布模式冷冷热热冷冷热热干干湿湿我国主要土壤类型的分布地区及其特点我国主要土壤类型的分布地区及其特点3 3、垂直分异规律、垂直分异规律 形成原因:形成原因:在一定高度的山区,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在一定高度的山区,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水热状况水热状况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并形成相应的自然景观。
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并形成相应的自然景观以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为例:以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为例:山麓自然带和当地山麓自然带和当地水平自然带一致水平自然带一致1)1)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帯谱复杂程度的因素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帯谱复杂程度的因素((““站立的水平地带站立的水平地带””))---纬纬度度越越低低,,比比高高越越大大,,垂垂直直自自然带谱越丰富然带谱越丰富从山麓到山顶的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规律类似于变化规律类似于赤道到两极的变赤道到两极的变化规律化规律2)2)影响山地自然带存在高度的因素影响山地自然带存在高度的因素------山地垂直自然带带数的多少、分布高度与山地山地垂直自然带带数的多少、分布高度与山地相对高相对高差、所在差、所在的的纬度位置、坡向等因素纬度位置、坡向等因素紧密相关紧密相关①①纬度越高,同一自然带分布的海拔越低纬度越高,同一自然带分布的海拔越低;(通过同类自然带的分;(通过同类自然带的分布高度判断纬度高低)布高度判断纬度高低)一般地,一般地,随着距海度增加随着距海度增加,带谱的性质由湿润趋向干旱,带谱,带谱的性质由湿润趋向干旱,带谱的结构由复杂趋向简单,的结构由复杂趋向简单,同类型垂直分带的分布高度则有上升的同类型垂直分带的分布高度则有上升的趋势。
趋势同一山体,不同坡向,因水热条件不同,自然带同一山体,不同坡向,因水热条件不同,自然带的分布高度比较复杂:的分布高度比较复杂:•低纬地区的热量盈余区:低纬地区的热量盈余区: 水分为决定因素,迎风坡高于背风坡水分为决定因素,迎风坡高于背风坡•中高纬的热量非盈余区:中高纬的热量非盈余区: 水分充足,两坡热量差异明显的,阳坡高于阴坡水分充足,两坡热量差异明显的,阳坡高于阴坡(通过自然带的数量及分布高度,判断阳坡和阴坡,进而判断南北(通过自然带的数量及分布高度,判断阳坡和阴坡,进而判断南北半球【【练习练习1 1】】读珠穆朗玛峰自然带垂直分布简图,回答:读珠穆朗玛峰自然带垂直分布简图,回答:1 1))①①、、②②、、③③自然带名称自然带名称①①高山针叶林高山针叶林 ② ②针阔叶混交林针阔叶混交林③③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2 2)珠峰南坡比北坡自然带种)珠峰南坡比北坡自然带种类多的原因是什么?类多的原因是什么?南坡纬度低,从山麓到山顶的南坡纬度低,从山麓到山顶的相对高度大于北坡,水热垂直相对高度大于北坡,水热垂直变化更大变化更大3)“3)“积雪冰川带积雪冰川带””分布的海拔分布的海拔高度在珠峰南坡高还是北坡高?为什么?高度在珠峰南坡高还是北坡高?为什么?北坡高于南坡(南坡分布于北坡高于南坡(南坡分布于55005500米左右,北坡约在米左右,北坡约在60006000米处)米处)南坡是迎风坡,降水多于北坡;南坡是迎风坡,降水多于北坡;雪线及影响因素补充:补充: 在高纬度和雪山地区,永久积雪区的下部界线,称为在高纬度和雪山地区,永久积雪区的下部界线,称为雪线雪线。
在在雪线以上,气温较低,雪线以上,气温较低,全年冰雪的补给量大于消融量全年冰雪的补给量大于消融量,形成了常年,形成了常年积雪区;在雪线以下,气温较高,积雪区;在雪线以下,气温较高,全年冰雪的补给量小于消融量全年冰雪的补给量小于消融量,,不能积累多年积雪,只能是季节性积雪区;不能积累多年积雪,只能是季节性积雪区;在雪线附近,年降雪量在雪线附近,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等于年消融量,达到动态平衡因此,雪线亦称为固态降水的零平,达到动态平衡因此,雪线亦称为固态降水的零平衡线 一个地方的雪线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一个地方的雪线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季节变化引起雪线的升季节变化引起雪线的升降降------夏季雪线上升,冬季雪线下降夏季雪线上升,冬季雪线下降这种临时界线叫做季节雪线这种临时界线叫做季节雪线只有夏季雪线位置比较固定,每年都回复到比较固定的高度由于只有夏季雪线位置比较固定,每年都回复到比较固定的高度由于这个缘故,这个缘故,雪线高度都是在夏季最热月进行测定的雪线高度都是在夏季最热月进行测定的 地球上各个地区雪线的分布高度起伏多变,主要取决于地球上各个地区雪线的分布高度起伏多变,主要取决于气候气候与与地貌地貌因素的综合作用。
因素的综合作用①①气温和降水都与雪线分布的高低有关气温和降水都与雪线分布的高低有关 雪线的分布高度与雪线的分布高度与气温气温呈正相关由于地表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呈正相关由于地表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使减,使雪线分布高度的总趋势也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雪线分布高度的总趋势也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降水量降水量与雪线高度关系密切与雪线高度关系密切降水量越大,雪线越低降水量越大,雪线越低;降水量越;降水量越少,雪线越高少,雪线越高②②地貌因素对雪线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山势地貌因素对雪线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山势( (坡度坡度) )和坡向上和坡向上 从山势看,从山势看,陡峻陡峻的山地,积雪易下滑(重力作用),不利于积雪的山地,积雪易下滑(重力作用),不利于积雪保存,雪线偏高;保存,雪线偏高;坡度较小坡度较小的山地,有利于积雪沉积,雪线偏低的山地,有利于积雪沉积,雪线偏低 在海拔相同的山坡两侧,雪线位置在海拔相同的山坡两侧,雪线位置阳坡较高,阴坡较低阳坡较高,阴坡较低就北半球而言,南坡日照多,雪线偏高;北坡雪线较低球而言,南坡日照多,雪线偏高;北坡雪线较低③③具体到某一山区,主要看气候与地貌两方面对其影响的强弱具体到某一山区,主要看气候与地貌两方面对其影响的强弱 珠峰珠峰南坡既是阳坡,又是迎风坡,但水分条件的影响超过了热量南坡既是阳坡,又是迎风坡,但水分条件的影响超过了热量条件的影响。
南坡年降水在条件的影响南坡年降水在2000mm以上,在同等气温(低于以上,在同等气温(低于0℃℃))情况下,南坡空气易达到过饱和,产生降雪,雪线高度在情况下,南坡空气易达到过饱和,产生降雪,雪线高度在4500米左米左右右;北坡受山脉阻挡,年降水仅北坡受山脉阻挡,年降水仅600mm左右,空气要达到过饱和,左右,空气要达到过饱和,必须海拔升高,气温继续降低,才可能产生降雪必须海拔升高,气温继续降低,才可能产生降雪,雪线多在雪线多在6000米米左右,个别地区达左右,个别地区达6200米 青藏高原境内雪线海拔高低相差很大,青藏高原境内雪线海拔高低相差很大,大体有从边缘向内部、自大体有从边缘向内部、自东南向西北增高的趋势东南向西北增高的趋势 阿尔卑斯山阿尔卑斯山北坡背阳迎风,雪线北坡低南坡高北坡背阳迎风,雪线北坡低南坡高 天山天山南坡向阳少雨,雪线也是南坡高北坡低南坡向阳少雨,雪线也是南坡高北坡低注意:注意:阳坡不等于迎风坡,阴坡不等于背风坡阳坡不等于迎风坡,阴坡不等于背风坡雪线的分布雪线的分布④④雪线的升降变化还受大气环境改变的制约雪线的升降变化还受大气环境改变的制约 全球变暖、臭氧层的破坏等因素均可对雪线高度产生影响。
进而全球变暖、臭氧层的破坏等因素均可对雪线高度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当地生态环境的变化影响当地生态环境的变化【【练习练习2 2】】读右侧我国西部雪线高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读右侧我国西部雪线高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1)沿图中沿图中ABAB线雪线高度的变化规律及其主要成因是什么?线雪线高度的变化规律及其主要成因是什么?北段北段( (青藏高原以北青藏高原以北) ):由南向:由南向北降低主要因为纬度向北增北降低主要因为纬度向北增高 (降水量大致向北增多降水量大致向北增多) )南段南段( (青藏高原向南青藏高原向南) ):由北向:由北向南降低主要因为降水量大致南降低主要因为降水量大致由北向南增加由北向南增加2)2)近几十年来,我国西部雪线高度有不同程度升高的趋势,主要人近几十年来,我国西部雪线高度有不同程度升高的趋势,主要人为原因是什么?为原因是什么? 人类砍伐森林,生产、生活排放大量人类砍伐森林,生产、生活排放大量CO2CO2,产生温室效应,全球,产生温室效应,全球变暖所致变暖所致 甲、乙、丙、丁四幅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已知甲地位于南半甲、乙、丙、丁四幅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已知甲地位于南半球,乙、丙、丁三地均位于我国,回答下列问题。
球,乙、丙、丁三地均位于我国,回答下列问题((1)甲地西坡山麓植被一片枯黄时,由长到短列出甲、乙、丙、)甲地西坡山麓植被一片枯黄时,由长到短列出甲、乙、丙、丁四地昼长时间排序,并写出甲地东西两坡和丙地南北两坡垂直自丁四地昼长时间排序,并写出甲地东西两坡和丙地南北两坡垂直自然带基带气候类型然带基带气候类型丁>乙>丙>甲丁>乙>丙>甲甲地东坡:热带雨林气候甲地东坡:热带雨林气候西坡:热带草原气候西坡:热带草原气候丙地北坡:温带季风气候丙地北坡:温带季风气候南坡:亚热带季风气候南坡:亚热带季风气候((2)甲地东西两坡垂直自然带基带不同的原因是什么?)甲地东西两坡垂直自然带基带不同的原因是什么?甲地东坡为迎风坡,东南甲地东坡为迎风坡,东南信风从海洋上带来水汽,信风从海洋上带来水汽,在东坡形成了地形雨,在东坡形成了地形雨,东坡受暖流影响,增温东坡受暖流影响,增温加湿,故东坡基带形成加湿,故东坡基带形成雨林带雨林带;西坡为背风坡,受下沉西坡为背风坡,受下沉气流影响,降水偏少形气流影响,降水偏少形成稀树草原带成稀树草原带乙地位于北半球温带地乙地位于北半球温带地区,南坡为阳坡,北坡区,南坡为阳坡,北坡为阴坡,南坡气温较北为阴坡,南坡气温较北坡高,故雪线高于北坡坡高,故雪线高于北坡。
乙地北坡为迎风坡,乙地北坡为迎风坡,降水量大,南坡为背风降水量大,南坡为背风坡,降水量小,故雪线坡,降水量小,故雪线低于南坡低于南坡乙地雪线南坡高于北坡的原因是什么?乙地雪线南坡高于北坡的原因是什么?((3)近年来,雪线海拔逐年升高的原因是什么?针对)近年来,雪线海拔逐年升高的原因是什么?针对这一问题应采取哪些对策?这一问题应采取哪些对策?全球变暖全球变暖对策:对策:①①减少温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室气体排放量;提高能源利用率,提高能源利用率,节约能源,开发节约能源,开发新能源②②增加增加温室气体吸收量,温室气体吸收量,植树造林,保护植树造林,保护植被,植被,③③加强国加强国际合作林线是指高海拔山地的森林(林线是指高海拔山地的森林(针叶林针叶林)分布上限()分布上限(最高界线最高界线)是高山垂直自然帯谱中的一条重要的生态界线,这条界线以下发是高山垂直自然帯谱中的一条重要的生态界线,这条界线以下发育以乔木为主的森林带,以上是无林带,发育灌丛或草甸,其分育以乔木为主的森林带,以上是无林带,发育灌丛或草甸,其分布高度主要取决于温度和降水(水热状况)布高度主要取决于温度和降水(水热状况)具体影响因素:具体影响因素:从热量条件考虑:(从热量条件考虑:(湿润地区影响森林分布的主导因素是热量湿润地区影响森林分布的主导因素是热量))纬度纬度:纬度越低,热量越充足,林线越高。
纬度越低,热量越充足,林线越高坡向坡向:阳坡林线高阳坡林线高从水分条件考虑:(从水分条件考虑:(较干旱地区影响森林分布的主导因素是水分较干旱地区影响森林分布的主导因素是水分))降水降水:较:较干旱地区,林线受水分影响大,林线高度与最大降水干旱地区,林线受水分影响大,林线高度与最大降水高度相当所以在中高纬度,相同纬线上干旱地区的林线高于湿高度相当所以在中高纬度,相同纬线上干旱地区的林线高于湿润地区降水越少,林线越高降水越少,林线越高))坡向坡向::较干旱地区的山地,若迎风坡背风坡均有森林分布的情况下,背较干旱地区的山地,若迎风坡背风坡均有森林分布的情况下,背风坡林线高风坡林线高背风坡,降水少,只有在较高高度,因为气温低,背风坡,降水少,只有在较高高度,因为气温低,蒸发弱,土壤水分状况才能满足森林生长的需要蒸发弱,土壤水分状况才能满足森林生长的需要在较干旱地区,一般阴坡林线高在较干旱地区,一般阴坡林线高因为阳坡坡地的地面蒸发耗因为阳坡坡地的地面蒸发耗水大于阴坡,同一高度区域阴坡的土壤水分条件更好水大于阴坡,同一高度区域阴坡的土壤水分条件更好强风强风:一些低纬山地的顶部,其海拔高度和水热条件远未达到针:一些低纬山地的顶部,其海拔高度和水热条件远未达到针叶林的分布上限,但仍出现森林的上限,这是由于山顶收到强风叶林的分布上限,但仍出现森林的上限,这是由于山顶收到强风作用的结果。
作用的结果土壤土壤:土壤对森林植被根系发育的影响,比如,地势低洼地带冻:土壤对森林植被根系发育的影响,比如,地势低洼地带冻土层广泛发育,多年冻土深度小,厚度大,则森林难以发育土层广泛发育,多年冻土深度小,厚度大,则森林难以发育[2015·江苏高考江苏高考]林线是指高海拔山地的森林分布上限下图为林线是指高海拔山地的森林分布上限下图为根据我国各地山地监测数据以及气象资料模拟的林线高度分布示根据我国各地山地监测数据以及气象资料模拟的林线高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意图读图回答(1)~~(2)题15.甲地位.甲地位 于喜马拉雅山东端,林线高于青藏高原其它地区于喜马拉雅山东端,林线高于青藏高原其它地区其主要原因是其主要原因是A.纬度低,气温较高.纬度低,气温较高 B.太阳辐射强,气湿高.太阳辐射强,气湿高C.地势高,气温低、降水少.地势高,气温低、降水少 D.西南季风影响显著,水热条件好.西南季风影响显著,水热条件好16.乙地森林多生长在地势较高的区域,而河谷和平地却少.乙地森林多生长在地势较高的区域,而河谷和平地却少有分布,其主要原因是有分布,其主要原因是A.冷空气下沉,河谷气温低.冷空气下沉,河谷气温低 B.地势低平,降水较少.地势低平,降水较少C.冻土发育,排水不畅.冻土发育,排水不畅 D.位于背风坡,气候干燥.位于背风坡,气候干燥高山林线指山地森林分布的最高界线,下图为我国高山林线理高山林线指山地森林分布的最高界线,下图为我国高山林线理论海拔等值线分布图论海拔等值线分布图(单位:米单位:米)。
读图回答读图回答7~~8题7.高山林线分布高度.高山林线分布高度( )A.最高的地区是横断山区.最高的地区是横断山区B.太行山区西侧高于东侧.太行山区西侧高于东侧C.自南向北逐渐降低的主导因素是热量.自南向北逐渐降低的主导因素是热量D.西部普遍高于东部的主导因素是水分.西部普遍高于东部的主导因素是水分8.甲地高山林线海拔较高的一坡是.甲地高山林线海拔较高的一坡是( )A.南坡.南坡——冬季风迎风坡冬季风迎风坡B.北坡.北坡——冬季风迎风坡冬季风迎风坡C.阴坡.阴坡——夏季风迎风坡夏季风迎风坡D.阳坡.阳坡——夏季风迎风坡夏季风迎风坡太行山太行山图图3显示中国不同地区山地年降水量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显示中国不同地区山地年降水量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读图读图3,回答第,回答第(3)、、(4)题 ((3)图中山地年降水量: )图中山地年降水量: A.随海拔升高而递增.随海拔升高而递增 B.与山地气温垂直变化一致.与山地气温垂直变化一致 C.最大值所在海拔高度不同.最大值所在海拔高度不同 D.垂直变化最大的是山地.垂直变化最大的是山地①①((4)山麓景观分别为温带荒漠和)山麓景观分别为温带荒漠和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是: A. ①①和和②② B. ①①和和③③ C. ②②和和④④ D. ③③和和④④CB距海远近引距海远近引起份水差异起份水差异纬度高低引起纬度高低引起热量的差异热量的差异 4 1、、纬纬度度地地带带性性…从赤道到两极从赤道到两极 2、、干干湿湿度度地地带带性性…从沿海到内陆从沿海到内陆 3、垂直地带性、垂直地带性定义 更更替替:沿沿纬纬度度变变化化方方向。
向延伸延伸:沿纬线方向沿纬线方向 更更替替:沿沿经经度度变变化化方方向延伸延伸:沿经线方向沿经线方向更更替替:沿沿海海拔拔变变化化方向方向 图 示 成 因 主主要要是是由由于于纬纬度度位位置置引引起起的的热热量量差差异异,,同同时时也也受受水水份份条条件件的的影影响响 在在高高纬纬和和低低纬纬地地区区表表现现得得明明显 主主要要是是由由于于距距海海远远近近引引起起的的水水份份差差异异,,同同时时也也受受温温度度的的影影响 在在中中纬纬地地区区表表现现得得明显主主要要是是由由于于海海拔拔高高度度引引起起的的水水、、热热变变化化,,而而导导致致自自然然带带的更替、变化的更替、变化海拔高度海拔高度 引起热量引起热量 的差异的差异 地带性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地带性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2015·天津高考天津高考]读图,回答下题读图,回答下题 [2015·山东高考山东高考]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北坡甲、乙、丙三地垂直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北坡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随海拔变化示意图完成自然带随海拔变化示意图完成(1)~~(2)题[2015·山东德州二模山东德州二模]读自然带与水热条件关系图,图中读自然带与水热条件关系图,图中①①~~⑧⑧分别表示不同的自然带,分别表示不同的自然带,R为地面年辐射差额为地面年辐射差额(即地面热量年即地面热量年净收入净收入),,n/Lr为地面干燥指数为地面干燥指数(指数越大表示越干燥指数越大表示越干燥)。
读图完读图完成成1~~2题[2015·重庆高三模拟重庆高三模拟]阅读我国某地植被类型分布图读图,回答阅读我国某地植被类型分布图读图,回答5~~6题[2016·广东惠州模拟广东惠州模拟]读祁连山区某小流域不同海拔植被分布读祁连山区某小流域不同海拔植被分布状况图,回答状况图,回答7~~8题(2013(2013高考题山东卷高考题山东卷) )图图2 2示意我国植被的地带性分布,示意我国植被的地带性分布,读图回答读图回答3 3~~4 4题题4 4.我国东部森林植被的东西宽度在南北方向发生变化,.我国东部森林植被的东西宽度在南北方向发生变化,其主导因素是其主导因素是( )( )A A 纬度纬度 B B 洋流洋流 C C 地形地形 D D 季风季风D D(2013(2013高考题广东卷高考题广东卷) )..图图2 2为我国某省区植被覆盖度(数值越大,为我国某省区植被覆盖度(数值越大,表示植被覆盖状况越好)沿经度变化示意图该省区可能是表示植被覆盖状况越好)沿经度变化示意图该省区可能是( ( ) ) A A.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B B.广东省.广东省 C C.西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D D.甘肃省.甘肃省A A高考链接高考链接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表现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表现可以总结成可以总结成“缺失缺失”、、“改变改变”、、“约束约束”、、“块状块状”等几个方面:等几个方面:(1)“缺失缺失”:由于海陆分布差异的原因,使得某:由于海陆分布差异的原因,使得某些地区缺失某种陆地自然带。
些地区缺失某种陆地自然带2)“改变改变”:由于地形的影响使某些陆地自然带:由于地形的影响使某些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发生变化的分布发生变化3)“约束约束”:如南北美洲西部沿海地区,自然带:如南北美洲西部沿海地区,自然带分布范围很窄并很长分布范围很窄并很长4)“块状块状”:位于热带荒漠和温带荒漠中的绿洲位于热带荒漠和温带荒漠中的绿洲世界世界陆地主要的非地地主要的非地带性地域分异性地域分异现象及其成因象及其成因(2013(2013高考题新课标高考题新课标1)1)图图2 2为为4545ºN N附近某区域的遥感影像,附近某区域的遥感影像,其中深色部分为植被覆盖区,浅色部分为高原荒漠区;其中深色部分为植被覆盖区,浅色部分为高原荒漠区;终年冰雪覆盖的山峰海拔终年冰雪覆盖的山峰海拔34243424米,距海约米,距海约180180千米千米. .读图读图2 2,完成,完成4 4~~6 6题4 4.. 导致图示区域内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导致图示区域内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 A.. 大气环流大气环流B B.. 地形地形C C.. 纬度位置纬度位置 D D.. 洋流洋流B B(2013(2013高考题新课标高考题新课标1)1)图图2 2为为4545ºN N附近某区域的遥感影像,附近某区域的遥感影像,其中深色部分为植被覆盖区,浅色部分为高原荒漠区;其中深色部分为植被覆盖区,浅色部分为高原荒漠区;终年冰雪覆盖的山峰海拔终年冰雪覆盖的山峰海拔34243424米,距海约米,距海约180180千米千米. .读图读图2 2,完成,完成4 4~~6 6题。
题5 5.. 该区域位于该区域位于( )( )A A.. 亚欧大陆太平洋沿岸地区亚欧大陆太平洋沿岸地区B B.. 亚欧大陆大西洋沿岸地区亚欧大陆大西洋沿岸地区C C.. 北美洲大西洋沿岸地区北美洲大西洋沿岸地区D D.. 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地区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地区D D(013(013高考题新课标高考题新课标1)1)图图2 2为为4545ºN N附近某区域的遥感影像,附近某区域的遥感影像,其中深色部分为植被覆盖区,浅色部分为高原荒漠区;其中深色部分为植被覆盖区,浅色部分为高原荒漠区;终年冰雪覆盖的山峰海拔终年冰雪覆盖的山峰海拔34243424米,距海约米,距海约180180千米千米. .读图读图2 2,完成,完成4 4~~6 6题6 6.. 该区域中山脉西坡山麓的自然植被属于该区域中山脉西坡山麓的自然植被属于( )( ) A A.. 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 B B.. 常绿硬叶林常绿硬叶林 C C.. 针阔叶混交林针阔叶混交林D D.. 草原草原C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