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马克思哲学读书笔记《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docx

9页
  • 卖家[上传人]:lil****ar
  • 文档编号:289432592
  • 上传时间:2022-05-0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9.14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爱弥儿·涂尔干作为社会学三大奠基人之一,其社会理论涉及哲学、宗教学、伦理学、教育学、人类学、政治哲学、社会史及社会学方法论等诸多领域,是上个世纪之交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不可多得的集大成者《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一书援引了大量人类学材料,从图腾制度出发讨论了宗教生活之构成的基本原理及命题,堪称涂尔干所有作品中最精湛的作品,也是最能代表其社会思想取向的文献此外,该书还反映了涂尔干晚年思想的重要转向,即用社会决定论来构建道德个体主义的理论企图,其中第二卷第七章以及结论部分,被公认为知识社会学研究的经典范本全书给人的感觉并非某个理论研究,而更像是一种作者思考的过程,是作者对自己提出的疑惑的解答,有着详细的解题过程,采用了多种多样的解题方法,正反论证的同时又参考了大量的文献,从而在最后一章得出结论从第一页开始就引导着读者跟随作者一同思考宗教与社会,逐渐深入,层层递进,最后一同得出深刻的体会在本文中,笔者将以目录为索引和依据,将笔者在阅读此书的体会逐一阐述在全书的开始,编者告诉读者,本书研究的主题是“宗教社会学与知识理论”一、首要主题:分析研究已知的最简单的宗教,用以确定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为何在原始宗教中更容易发现和解释这些形式;二、研究次题:思想和范畴之基本观念的起源——认为其起源是宗教的以及社会之根由——对知识理论的重新阐述。

      这一部分作为导读在全书中起着抛砖引玉的作用它以科普文的风格尝试着告诉读者此书的宗旨,就是要研究实际上已经为人所知的最原始和最简单的宗教,分析这种宗教,并尝试作出解释因此社会学工作者以民族志学者和历史学者所能达到的精确和诚实为准绳,着力对宗教体系的组织状况作出描述而且,与民族学和历史学相比,社会学将提出更多的问题社会学的主旨,并不仅仅在于了解和重建业已消逝的各种文明形式相反,同所有实证科学一样,它所要解释的是与我们近在咫尺,从而能够对我们的观念和行为产生影响的现实的实在:这个实在就是人更确切地说,就是今天的人,因为这才是我们最想了解的东西我们研究非常古老的宗教,不仅仅是为了对它的奇罕独特之处夸夸其谈,聊以自慰我们之所以把它作为研究的主题,是因为它似乎比别的宗教更适合使我们理解人的宗教本性,也就是说,它似乎更便于我们展示出人性的本质的、永恒的方面我认为这一部分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本书的精华所在,我们讲宗教,讲马克思,讲社会学,并且去苦读这些方面的伟大著作,为的都是今天和明天的美好生活,为着了解怎样才能有更为美好的生活,我们才要从最原始的地方去出发,从简单的人性开始,寻找我们的本心这样的寻找要远比从我们现代社会的迷茫和复杂心理中探寻容易的多。

      这就是为何在原始宗教中更容易发现和解释这些形式不可否认的还有,涂尔干从社会学家的角度出发去探究宗教,这个承载着复杂意志的人类精神寄托,并从这一寄托中去探究社会是极具价值的另一方面这也体现了涂尔干晚年思想的重要转向,即用社会决定论来构建道德个体主义的理论企图在导言部分,编者还探讨了社会学的精神事实上,社会学的基本前提就是:人类制度是绝不能建立在谬误和谎言的基础之上的;否则,社会学就不可能存在下去如果社会学不以事物的本性为本,那么它就会在各种事实面前遇到无法克服的阻碍因此,我们在着手研究原始宗教的时候,便已经确认了它们与实在有关,并且表达了实在在下文的分析和讨论中,以及在对某些学派的批判中,这个原则会一再体现出来;正因为那些学派对上述原则视而不见,我们不仅要对之加以批评,而且也要与其划清界线如果我们仅仅从字面出发来考察宗教的程式,那么毫无疑问,这些宗教信仰和仪轨往往会显得一团糟,使人们很容易把它们归结为根深蒂固的谬识所以说,人们还必须透过符号,找到它所表现的并赋予其意义的那个实在最野蛮和最古怪的仪式,以及最奇异的神话,都传载着人类的某些需要以及个体生活或社会生活的某个方面信仰者用以证明这些仪式和神话的理由也许(或通常)是错误的;但真正的理由并非不存在,去发现这些理由正是科学的职责。

      实际上,任何宗教都不是虚假的就其自身存在的方式而言,任何宗教都是真实的;任何宗教都是对既存的人类生存条件作出的反应,尽管形式有所不同当然,无疑是可以把这些宗教排列出高低等级的可以说某种宗教高于其他宗教,因为它发挥了更高层次上的心理功能,激发了更加丰富的思想和感情,包含着更多的概念,这些概念中感觉和意象的成分很少,而且安排得更加合理但是,尽管这种程度更高的复杂性和理想性确实是存在的,这也不足以因此就把相应的宗教分列在不同的等级之中它们同样都是宗教,就像所有生物,不论是最简单的生物基质还是人类都是生命一样所以说,我们返回到原始宗教,并不是要贬低一般意义上的宗教,而是因为这些宗教与其他宗教都同样是值得重视的它们满足了同样的需要,扮演着同样的角色,取决于同样的原因;它们也能够很好地将宗教生活的本性展现出来,因而也可以解决我们所要研究的问题 不过,我们为何要赋予原始宗教以特殊的地位呢?我们为何要选择它们,而不是任何其他宗教作为我们的研究主题呢?——这仅仅是出于方法上的考虑 首先,对那些最近出现的宗教来说,除非我们去追踪它们在历史中逐步形成的方式,否则我们就很难了解它们。

      实际上,历史分析是可能适用于此的唯一的解释方法只有这种方法,才能使我们把某项制度分解成它的各个组成要素,因为它向我们展示了这些要素在时间中是怎样相继而生的此外,历史分析还可以把其中的每个要素置于它得以产生的条件之中,藉此我们才获得了确定这些要素之形成原因的唯一手段每当我们从某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中选取与人类有关的某些事物,如宗教信仰、道德戒律、法律准则、美学风格或经济体系并着手解释的时候,必须追溯其最原始和最简单的形式,尽力说明在那个时代标志它的各种特征,再进一步展示它是如何发展起来,如何逐步变得复杂起来,如何变成我们所要讨论的那个样子的很容易理解,确定我们的研究起点对这种循序渐进的系列解释至关重要,因为所有其他解释都是据此为出发点的笛卡儿就有一条原理:在科学真理的链条中,最初的环节始终居于支配地位但是,在我们这里决不是说,宗教科学的根据就是依照笛卡儿的方式所构想的某种观念,即仅仅依靠思想之力而构成的某种逻辑概念,某种纯粹的可能性我们必须找到一个具体的实在,只有历史学和民族学的考察才能向我们揭示出这种实在尽管笛卡儿的方法仍旧注定会对科学所确立的系列命题产生相当大的影响,但我们这样一种基本的概念是通过与笛卡儿有所不同的方法获得的。

      自从人们知道单细胞生物的存在以后,人们对生物演化的看法就迥然相异了同样,人们对宗教事实之分布状况也作了截然不同的解释,分别把自然崇拜、泛神论或者其他宗教形式当成了宗教演化的起点即使最专业化的学者不想把自己限定成为纯粹的博学家,只想去解释他们所分析的各种事实,他们也不得不针对上述假设作出选择,并以此作为出发点不管他们是否愿意,都必须提出这样的问题:无论何处,自然崇拜或泛神论为什么都会采用这种特定的形式?或者说,它们是怎样扩充抑或是衰落为这种形式的?既然这个基本问题是逃避不了的,既然我们解决问题的办法必定会影响到整个科学,那么我们必须在起步阶段就要解决这个问题:这正是我们打算做的事情 此外,原始宗教研究除了会产生这些间接的反作用以外,其本身还具有极其重要的直接意义如果说,我们知道了某种特定宗教的构成因素是很有用处的,那么,了解一般的宗教是什么则是更重要的事情自古以来,这便是能够引起哲学家兴趣的问题,这并没有什么道理可言,因为这个问题正是整个人类所关注的主题但不幸的是,他们通常使用的方法都纯粹是思辨的:他们只限于去分析那些他们本人所赋予宗教的观念,最多也只能通过几个从宗教中截取出来的随其所愿的实例,来说明这种思辨分析所带来的各种结果。

      不过,即便这种方法应该予以屏弃,但问题却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了,哲学的伟大功绩就是没有让这个问题由于学者们的不屑而被取消目前,我们则很有可能通过完全不同的方式来解决它既然所有宗教都是可以相互比较的,既然所有宗教都是属于同一门类的不同种类,那么它们必然有许多共同的因素我们并没有简单地说,所有宗教外部的、可见的特征都是相同的,这些特征可以使我们在研究伊始就给宗教下一个临时的定义发现这些明显的标志是比较容易的事情,因为它并不需要由表及里进行深入的观察不过,外表上的相似却也意味着深层的相似在所有信仰体系和膜拜体系的基础中,必然存在着某些基本的表现或概念,以及仪式态度,尽管它们形式多样,却不论何时何地,都具有着同样的客观指涉以及同样的功能正是这些恒久的要素,构成了宗教中恒久的、具有人性色彩的部分,形成了人们在谈论一般宗教的时候所表达的观念的所有客观内容那么,我们怎样做才有可能把这些客观内容抽取出来呢? 的确,我们不能通过历史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复杂的宗教来实现这个目的每种复杂宗教的构成因素都是五花八门的,我们很难从中区别出哪种是主要的,哪种是次要的;哪种是根本的,哪种是附带的假如我们所要考察的宗教是像埃及、印度或古典时代那样的宗教,那么它们都是许多膜拜形式的大杂烩,由于地点、庙堂、时代、王朝、侵并等因素而发生变化,其中,大众的迷信与最纯正的教义还相互混淆着。

      在信仰者中间,无论宗教思想还是宗教活动都不是平均分布着的随着人、环境和条件的不同,人们看待信仰和仪式的方式也有所不同他们在这里是祭司,在那里便是修士,而在别的地方则又成了凡人;此外,还有各种神秘主义者、理性主义者、神学家和先知,如此等等在这些情况下,我们很难看出他们的共通之处是什么在这些体系当中,我们很有可能借助这个或那个体系发现已经有所发展的特定事实,以便我们去研究它们:诸如牺牲或预言,修行制度或神秘仪式等;不过,在这些光怪陆离的形态的掩盖下,我们又如何可能去发现宗教生活的共同基础呢?又如何能够透过神学的争辩、繁杂的仪式、众多的群体和歧异的个体去发现一般宗教心理的基本状态和特征呢? 在低级社会中,情况则迥然不同在那里,个性很少能够发展起来,群体的规模很小,外界环境也没有什么差别,所有这些都把差异和变化减小到了最低限度然而,在比较先进的社会里,我们却是很难发展群体在智识和道德上的一致性的在低级社会中,任何事物都是共同的活动是定型的;每个人都在同样的环境进行着同样的活动,而这种行为的一致性也只不过是思想一致性的体现每个心灵都被卷进了同样的旋涡,几乎所有的个体类型都是按照种族类型的模式得以确立的。

      当所有一切都统整起来的时候,一切也就都变得简单了那里神话丝毫没有变形,都是由不断重复着的单一的和同一的主题构成的,而仪式也是由再三重复的少数姿势组成的不管是公众的想象,还是祭司的想象,都既无时间也无手段去提炼和转化宗教观念和宗教仪轨的原初实体;它们总是赤裸裸地表现出来,供人们检验,人们不费吹灰之力就会把它们的谜底揭开那些附带或次要的因素,那些奢华的东西还没有发展起来,还没有把宗教的主要因素遮掩起来[2]如果所有这些因素都简化到必不可少的地步,简化到若没有了它们就没有了宗教的地步,那么它们就是最为本质的要素,换言之,就是我们必须首先了解的东西原始文明所提供的各种事例是极其重要的,因为它们非常简单因此,在人类活动的所有领域内,民族学者的考察往往会给人们带来货真价实的启发,使有关人类制度的研究得到更新比方说,在19世纪中叶之前,每个人都确信父亲是家庭中的本质要素,没有人曾臆想父系权威在家庭组织中竟然不据有支配地位但是,巴霍芬巴霍芬:1815—1887年,瑞士人类学家,文化史学家——译注的发现却推翻了这个陈旧的观念又如直到最近,人们还坚持认为亲属的道德关系和法律关系不过是源自共同血缘的心理关系的体现而已;巴霍芬及其后继者麦克伦南、摩尔根等人还在依据这个误解而努力工作。

      然而,由于我们已经了解到原始氏族的性质,我们才知道,恰恰相反,亲属关系是不能通过血亲关系来解释的再拿宗教来说,由于人们只研。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