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文学研究]八达岭志.doc

87页
  • 卖家[上传人]:tian****1990
  • 文档编号:71733921
  • 上传时间:2019-01-2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54.68KB
  • / 8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八达岭志一、新中国成立前历代修筑长城情况(一)燕、秦、汉、晋、北齐、北周、隋、明8代长城经过八达岭提要:1、燕长城是防御东胡的,秦、汉长城是防御匈奴的,晋长城是防御鲜卑的,北齐、北周、隋长城是防御突厥的以上7代长城都在八达岭北5里西拨子、岔道一线经过2、明代防御蒙古鞑靼部不断入侵,为缩守之计,弘治十七年(1504)创建八达岭城及长城3里140丈正德十年(1515)向东西延伸,汛防兵长131里2分嘉靖二十二年(1543)建南山路边垣160里嘉靖二十九年(1550)建外边东路边垣143里34步,以及北路边垣共计700里嘉靖三十年(1551)建黄花镇至灰岭口长城,并建砖石城台(后称附墙台)隆庆三年(1569)建空心敌台长城一、燕昭王长城燕昭王长城是防御东胡的这是北京市,也是延庆县最早建筑的长城《史记·匈奴列传》载:“燕昭王有贤相秦开,为质于胡,留胡十余年,胡甚信之归而袭破东胡,东胡却千余里燕亦筑长城,自造阳至襄平(故城在辽宁辽阳县北70里),达千余里,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以拒胡秦开是与荆轲共同西入秦刺杀秦始皇者秦舞阳的祖父明《宣府镇志》载:“秦开者,燕人也,事昭王为将,以贤称。

      燕北邻东胡,常入侵,昭王愤焉,乃以开质于东胡,东胡信之开得归,陈东胡可击状,于是即用开谋袭破东胡,却地千余里,燕遂筑长城自造阳至襄平,置上谷郡地,即古涿鹿周穆王时伐犬戎,荒服不至,遂为东胡所有,至是使复入中国,得为礼义之俗,而开之功大矣清光绪《延庆州志》载:“古长城,即燕塞燕昭王用秦开谋,置上谷塞,自上谷以北至辽西秦始皇因其旧址而大筑之,今永宁一带遗址犹存宣统《延庆州乡土志》说得更具体:“古长城,在州南二十余里,即燕塞燕昭王用秦开谋,置上谷塞,自上谷以北至辽西秦始皇因其旧址而大筑之,至今岔道以北迤逦而至永宁一带遗址犹存这道长城建于哪年,史志无明文根据昭王十六年(前296)燕与赵、齐共灭中山推断,燕筑长城应在昭王十六年这一年之前是时燕巳强大到与赵、齐共灭中山,也和秦开质于胡十余年之说相合昭王长城西起造阳,东至襄平,造阳在什么地方?故考证清楚造阳的所在地是查清燕长城走向的关键《汉书·匈奴列传》两处提到造阳,一说元朔二年(前127)“汉遂取河南地,筑朔方,复缮故秦时蒙恬所为塞,因河而为固;汉亦弃上谷之斗僻县造阳地以予胡又说“当孝武世,虽征伐克获,而士马物故,亦略相当,虽开河南之野建朔方郡,亦弃造阳之北九百余里。

      《资治通鉴》对造阳注释是;三国魏人孟康曰:“县斗僻,曲近胡唐颜师古曰:“斗,绝也,县之斗曲入匈奴界者,其中造阳地也唐杜佑曰:“造阳在今妫川郡之北后世历史学家多以上谷郡治沮阳(怀来县大古城村北7里,官厅水库畔有废城)为造阳1992年怀来县地方志办公室复信本人也说:“造阳是燕国上谷郡治所在地,即是后来的沮阳,今怀来境内的大古城旧城怀来县新保安镇北7里有个枣二口村,有人告我那里是古枣阳县城那年我到枣二口村去,一到新保安当地群众对枣阳城就有很多传说古城址在枣二口村东土崖上,遗址上一片砂砾,不见清代以后砖瓦村里人说曾在崖上挖出汉砖我在崖上捡到一块新砖,一个里面带布纹的残大瓦当和作砖箔用的小方砖残片经延庆县文物管理所所长于秉银同志鉴定:残大瓦当乃属晋代以前之物那块新砖不明,当是从地下发掘出的砖遗下之物有大瓦当和作砖箔用的小方砖,说明这里原来建有官府,确是一座古城枣阳城就是造阳城这和杜佑说的“造阳在今妫州郡之北”相合,唐妫川郡治在今旧怀来县城,枣二口村正是在旧怀来县北部杜佑,唐代著名政治家、史学家,着有《通典》200卷汉元光五年(前130)冬,匈奴入上谷杀掠吏民武帝决定出兵四路各率万骑击胡关市下,其中只有车骑将军卫青一路取得胜利。

      “卫青出上谷北七百里,至龙城(内蒙古察哈尔左翼旗界,大约在锡林浩特一带)匈奴祭天大会诸部处,得胡首虏七百人上谷郡即指今延庆、怀来、宣化到了元朔二年(前127)汉在西线夺取匈奴河南地(内蒙古伊克昭盟),取得大胜;而东线遭到匈奴的报复,汉不得不弃造阳以北地900里,就走放弃了居庸关外从延庆至宣化的200里,加上卫青新收复的宣化以北700里造阳既在怀来,燕长城必西起怀来《宣化府志·塞垣志》说:“燕与秦之长城俱在上谷之南……若秦人所筑则今宣府南山万里长城是也其自居庸(指八达岭)至辽东,当因燕(长)城之旧而整饬之怀来县地方志办公室复信本人说:”据普查证实,今西起官厅水库拦河坝西,向东沿川东行,经大山口、东湾、羊儿岭,然后向东北入北京市延庆县西拨子乡营城子一带,此段长城为燕之北长城《长城百科全书》说:“怀柔慕田峪长城最早建于战国燕昭王时,距今己有2200余年,址己无存,”宋苏辙使辽过密云古北口.写诗道“燕强不过古北阙又说“明朝对饮思乡岭,夷汉封疆自此分苏辙认为古北口是燕长城所在地,还是历代夷汉的分界线东胡不是向北却1千里,而是向东却1千里可见燕长城由延庆向东进入怀柔、密云,而东至辽阳《怀柔县志》:燕渔阳郡治在今怀柔县城东北房镇梨园庄村东南,其遗址今称为“城子地”。

      燕昭王长城西起怀来官厅水库大坝西,向东沿川东行,经大山口、东湾、羊儿岭,向东北进入延庆县,经营城子、西拨子、岔道、小张家口、岔石口、海字口,向东经怀柔、密云、古北口、昌黎、卢龙而达辽阳,东西长1000余里二、秦始皇万里长城秦长城是防御匈奴的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并没有修筑长城始皇三十二年(前215)遣燕人卢敖入海求长生不老药,卢敖从海上回来,求得一条《录图书》:“亡秦者胡也”始皇认为胡就是匈奴第二年(前214)为防御匈奴,修筑长城,当年“筑长城河上”三十四年(前213),倾全国人力物力筑全线长城,西起临洮,东至朝鲜古碣石,东西长达1万余里北京西北165里有个出名的山岭,名叫长城岭,北京地方志都说长城岭上的长城遗址乃秦始皇所筑《西关志·居庸卷》说:“长城岭在居庸关西南一百零五里马跑泉西,离镇边城一十五里,相传秦始皇所建《日下旧闻考》引《蓟邱集》:“北山上平衍,西五里有岭曰长城,微有古堞剥蚀,传是秦皇之址,有泉出焉,曰马跑《长安客话》:“镇边城东南十八盘西五里许有岭焉,曰长城,其巅瓦砾纵横,微有雉堞,剥落沆莽(沆莽,广大貌),是为秦皇之址新编《昌平县志》载,燕长城位于流村、老峪沟、高崖口三乡西山,南北长60余里,现在遗址残高1.5米,寛2米。

      同书《文物古迹分布图》则标为北齐长城《昌平文物探寻》说:“古长城,位于昌平区流村镇马刨泉村北起高楼(原名皇龙院,亦称黄鹿院)北山梁,连接在明八达岭长城上,南经禾子涧锅顶山、老峪沟村南山鳌鱼岭,折向南至马刨泉的北祁岭,再南出昌平区界至门头沟区大村东山本人认为燕长城从怀来直接进入延庆,不经过昌平上述长城正是长城岭的秦长城,后来为北齐所利用,往北迳直走向延庆县帮水峪村海拔1239米的清水顶汉高帝刘邦和燕王卢绾同是沛县(今江苏)丰邑同里人,又是同一天生日,其爱幸非萧何、曹参所能比拟刘邦当了皇帝,卢绾官居太尉,封长安侯,后又被封为燕王,终因权力之争也造起反来高帝十二年(前195):“周勃以相国代樊哙将,击下蓟(今北京),屠军都(军都县在今昌平西17里马池口镇土城村),破绾军上兰,复击绾军沮阳,追至长城……绾悉将其宫人家属数千骑居长城下,候伺,幸上病愈,自入谢四月,高帝崩,卢绾遂将其众亡入匈奴,匈奴以为东胡卢王上兰城即《水经注》之马兰城,考证在今延庆县张山营镇东门营;沮阳城在今怀来大古城村北7里当时刘邦尚未完全统一中国,上面提到的长城是今怀来、延庆南境的燕、秦长城《史记·正义》唐人张守节注说,此长城为“马邑长城,亦名燕长城。

      按马邑在今山西朔县,属代地,燕长城怎能建到今山西去呢?再说汉军刚刚平定那里代王陈豨的叛乱,卢绾怎会逃到代地去呢?马邑也没有秦长城《正义》又说:“妫州北有长城,今是这就更不对了,妫州北今长安岭的长城乃唐代张说所筑卢绾的军队放弃蓟城,退到今延庆,在上兰(今东门营)被周勃10万大军追及击溃,顺大道向西南沮阳逃窜,又被击于沮阳,落荒逃入南山长城如果从沮阳向北溃逃300里奔今独石口一线的“秦长城”,时为阴历春二、三月,草木枯黄,无任何掩蔽,岂不是自取灭亡只有逃入怀来、延庆南山一带燕、秦长城下得以保存下数千人马,征集足够给养,喘息了一个多月四月刘邦病死,卢绾投降匈奴只有此处长城符合历史条件延庆县东100多里四海镇海字口、岔石口两村用石块干碴的边墙,当地人说是秦长城,也就是《延庆州志》说的永宁一带遗址犹存的秦长城故《延庆州志》说:“秦始皇因其(燕长城)旧址而大筑之,今永宁一带遗址犹存《宣化府志》说:“燕与秦之长城俱在上谷之南若秦人所筑则今宣府南山万里长城是也其自居庸(此指八达岭)至辽东当因燕(长)城之旧而整饬之1990年9月2日《北京日报》刊出一篇《长城古道觅石刻》文章,说:“怀柔县慕田峪西,沙峪乡北沟村往北,山沟深处有摩崖石刻‘秦皇旧址’两处,表明明代修复长城时认为这里就是秦长城旧址。

      其一,水头子路西横刻“秦皇旧址”四个清秀大字,竖刻小字李逢时书其二,前者上边还有竖刻“秦皇旧址”四字大字另一摩崖有万历十三年(1585)李逢时书小字怀柔区文物局刘庆丰同志说:“秦皇旧址”摩崖是他普查发现的,附近还发现一道石长城关于李逢时,昌平区阳坊镇西2里驻跸山有楷书“神岭千峰”石刻四字,为明万历癸卯三十一年(1603)仲春锦衣戚昌国、左车营游击永平李逢时刻秦皇旧址”摩崖和延庆四海镇海字口、岔石口秦长城在东西一条线上《宣府镇志》载:“突厥寇边,朔土州镇尽被抄掠,帝(唐玄宗)因拜张说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朔方节度大使,说至妫、檀寻秦、汉所为塞故迹,酌量修复之可见燕、秦、汉、唐长城均经过密云古北口秦始皇长城的走向是: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或说古狄道,今临洮),经宁夏西吉、固原、甘肃环县、陕西榆林、内蒙古准格尔旗、山西右玉、左云、大同、河北阳原、蔚县、北京门头沟、昌平、延庆、怀柔、密云古北口,向北经河北滦平、隆化、围场、向东经内蒙古赤峰,经辽宁,过鸭绿江,终点在朝鲜平壤西南龙岗的古碣石,东西长1万余里三、汉武帝万里长城汉长城也是防御匈奴的武帝于元朔二年、五年,元狩二年、四年(前127—前119)9年间4次远征匈奴,攘匈奴于漠北,开始修筑长城。

      《辞海》:紫塞,指长城晋崔豹《古今注·都邑》说:“秦所筑长城,土色皆紫,汉亦然,故云紫塞焉”用紫土筑的长城在什么地方?《隋书·炀帝纪》大业三年(607)七月,“发丁男百余万筑长城,西距榆林,东至紫河,二旬而罢,绵亘千里紫河即今之浑河,蒙语名乌兰木伦,意为红河发源于山西朔县,上游叫苍头河,北流经右玉杀虎口、内蒙古和林格尔、清水河,入黄河隋这段长城循紫河之南而筑,也称通溪长城,溪,就指紫河紫红色的浑水必是紫土筑的长城紫塞所在通溪长城西起十二连城东南黄河东岸清水河县王桂窑乡二道塔北,东至杀虎口北和林格尔县二道边村,长200多里可见秦、汉长城在今晋北在一条线上隋长城也在秦、汉长城线上武帝元光二年(前133)“雁门马邑(今晋北朔州)豪族聂壹向大行(掌接待宾客之官)王恢献计,以马邑城为饵,诱匈奴入塞帝从之,伏兵三十万于马邑旁谷中于是单于将十万骑入武州塞未至马邑百余里,见畜布野而无人放牧,怪之,乃攻亭,得雁门尉史,尉史乃告汉兵所在,单于大惊引还匈奴绝和,亲攻当路塞(塞之当行道处者),入盗汉边然尚贪乐关市,嗜汉财物,汉亦关市不绝,以中其意按武州县故城在今山西左云县南武州山在大同西左云与内蒙古和林格尔东南杀虎口交界,东西数百里,南北50里,山之南面,壁立千仞。

      秦长城即在此处,称武州塞《史记·韩长孺传》载,是年 “匈奴单于入汉长城武州塞” 韩长孺即韩安国,此次战役韩安国以御史大夫被任命为护国将军,统。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