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我们的朋友鸟.ppt

9页
  • 卖家[上传人]:小**
  • 文档编号:71108881
  • 上传时间:2019-01-19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74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我们的朋友——鸟,贾真真,苍鹰,别名黄鹰、鸡鹰,属于鹰科,学名为 Accipiter gentilis 中型猛禽,全长55厘米左右上体苍灰色,头顶、枕和头侧黑褐色;眼上方有白色眉纹;背棕黑色;肩羽和尾上覆羽有污白色横斑飞羽及尾羽暗灰褐色,具暗褐色横斑,羽端灰白下体污白色,胸、腹及覆腿羽均有黑褐色横斑嘴黑色,基部沾蓝脚绿黄色,爪黑色 为森林鸟类,栖息在针叶林、阔叶林和混交林的山麓以啮齿动物、鸟类及其他小型动物为食在高树上营巢,主要以松树枝搭成较厚的皿形巢5~6月间产卵,每窝4~5枚,青色带淡青色斑纹和不明显的赤褐色斑孵卵期35—38天雏鸟全身被白色绒羽,上体稍灰经雌鸟喂育41~43天后出飞 苍鹰分布广泛,对维护自然界生态平衡有重要作用为民间驯鹰的主要对象 除西藏外,遍布全国偶见于台湾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草原雕,别名大花雕,属于鹰科,学名为 Aquila rapax 大型猛禽全长约70厘米体羽以褐色为主,上体土褐色,头顶较暗浓飞羽隐约杂以较浓的褐色横斑尾黑褐微杂以灰褐色横斑,羽端稍缘为白色下体暗土褐色,胸、上腹及两胁杂以棕色纵纹嘴黑色,脚淡褐色 栖息于低山至开阔的草原地带,常栖止在高树顶端。

      主要以啮齿动物为食筑巢于岩壁、乔木或灌木丛中,以枯枝和芦苇等编成,内铺兽毛和草4~5月份产卵,每窝2~3枚,灰白色,有红褐色斑点孵卵期45天育雏期55天,幼鸟于8月底飞出 繁殖于东北、西北、内蒙古及河北北部;在华南一带越冬草原雕目前数量稀少,应加强保护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栗鸢,别名红鹰,属于鹰科,学名为 Haliastur indus 全长42~48厘米,头、胸、颈和上背为白色,其余部分为栗红色;初级飞羽为黑色;尾圆端部颜色较淡嘴黄色沾绿,脚黄色,爪黑色 栖息于江河、湖泊及山溪附近,常成对或单独活动于田间村旁,有时停息在大树上捕食鱼、蛙及昆虫,亦啄食动物尸体营巢于大树上,在2~3月份繁殖,每窝产卵2枚,卵白色具斑点 产于华东、中南及云南、西藏栗鸢在我国分布区虽广,但数量十分稀少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乌雕,别名花雕、小花皂雕,属于鹰科,学名为 Aquila clanga 乌雕体型比金雕小,全长63(雄)~70(雌)厘米体羽暗褐色,背面有金属光泽;尾上和尾下覆羽缀以白色和淡棕色嘴黑褐色,鼻孔圆形有别于其他种趾黄,爪黑色,跗跎下部羽毛近白色 栖息于草原及湿地附近的林地,多在飞翔中或伏于地面捕食,取食鱼、蛙、鼠等动物,也食金龟子、蝗虫。

      在高山岩石或乔木上筑巢,每窝产卵1~3枚,孵化期42~44天 产于东北、华北、华东乌雕 靴隼雕,游隼,别名花梨鹰、鸭虎,属于隼科,学名为 Falco peregrinus 中型猛禽全长约40~48厘米上体深蓝灰色,具黑褐色横斑,羽端白色,羽干纹黑色头、颈部黑色,带蓝色光泽飞羽黑褐色;尾羽蓝灰色,具黑色横斑下体污白色,带淡棕色,具黑色羽干纹,至腹部以后渐转为长三角形横斑嘴铅黑色 栖息于开阔的农田、草地、河谷或山丘地区单独生活,飞行迅捷以鸭雁等为主要食物,也吃小型兽类筑巢于悬崖峭壁的缝隙中,偶尔利用鸦、鹰等的旧巢3月下旬开始产卵,每窝3~4枚,黄白色具红褐色及黄褐色斑雌雄共同孵卵,孵卵期28~29天,育雏期35~40天 为新疆西部繁殖鸟;迁徒及越冬时遍及各地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燕隼,别名青条子、蚂蚱鹰,属于隼科,学名为 Falco subbuteo 小型猛禽全长约30~35厘米上体暗灰色,杂以黑褐色羽干纹头顶黑褐色,后颈具一白色颈斑;颊、喉白色;飞羽黑褐色;尾羽淡褐色,具黑褐色横斑胸、腹部乳黄色而渐带棕黄色,密具淡黑褐色纵斑;嘴蓝灰色,先端转黑 栖息于开阔地带的稀疏林区,飞行迅速主要捕食昆虫和小型鸟类。

      5~7月份繁殖,大多占用乌鸦、喜鹊的旧巢每窝产卵2~4枚,白色,布满砖红色斑点孵卵期28天,育雏期28~32天 除海南岛外,几为全国各地留鸟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靴隼雕,属于鹰科,学名为 Hieraaetus pennatus 中型鹰类全长约40~53厘米,头、颈白色沾棕,纵贯以暗褐色轴纹,眉纹黑色上体深褐色,肩羽略淡初级飞羽黑色,翅下覆羽白色,尾灰褐色,先端色较浅,有4~5条不明显的深色横斑下体白色,具暗褐色纵纹,腿上覆羽有棕色杂斑,跗蹠淡黄色虹膜褐色,嘴苍灰色,蜡 膜和趾淡黄色,爪黑色 栖息于山地林缘,以鼠类和小鸟为食常常在天空中往复盘旋,飞翔速度很快5~6月份繁殖 产于新疆、东北、河北在新疆天山一带繁殖,冬季偶见于东北、河北一带越冬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蛇雕,别名大冠鹫、白腹蛇雕,属于鹰科,学名为 Spilornis cheela 大中型鹰类全长61~73厘米,头顶具黑色杂白的圆形羽冠,覆盖后头上体暗褐色,下体土黄色,颏、喉具暗褐色细横纹,腹部有黑白两色虫眼斑飞羽暗褐色,羽端具白色羽缘;尾黑色,中间有一条宽的淡褐色带斑:尾下覆羽白色喙灰绿色,蜡膜黄色跗蹠及趾黄色,爪黑色 喜在林地及林缘活动,多成对活动。

      每年3~5月份繁殖,产卵一枚,卵色乳白或黄白色杂以红棕色污渍营巢于高树上,用树枝搭成平台式的巢,内铺绿叶以小型两栖类、爬行类以及鸟类为食 产于辽宁、华东、中南、西南等地 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