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试验教学方案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docx

9页
  • 卖家[上传人]:水***
  • 文档编号:376186305
  • 上传时间:2024-01-0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85M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3.声音是怎样传播的声音是怎样传播的一、实验目录l声音是怎样传播的(※实验考试重点实验)l 制作土二、实验步骤(一)声音是怎样传播的实验名称:声音是怎样传播的实验目的:    学生虽然上节课已经观察到了物体发声时产生的振动,但他们很难理解声音的振动能通过物体(气体、液体和固体)传到耳朵里只有当他们体验到通过物质传递能听到声音,而将中间的物质去掉就听不到声音时,才能体会到声音是靠物质传播的实验器材:闹铃、玻璃罩、真空泵、书桌、大水槽、水、音叉、橡胶锤实验步骤:活动一 :空气及真空能否传播声音?(1)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注意声音的变化2)让空气进入玻璃罩中,注意声音的变化活动二:固体能否传播声音?(1)两个同学一组,一个同学把耳朵贴在长桌子的一端,并用耳塞或手堵住另一侧的耳朵;(2)另一个同学非常轻地敲击桌子的另一端或用手指轻轻抓挠桌面,记录耳朵贴在桌面上听到的声音情况;(3)将耳朵离开桌面,记录此时听到的声音情况,比较两次声音的不同之处活动三:液体能否传播声音?(1)将水槽中装入约3/4的清水;(2)两个同学一组,一个同学将耳朵紧贴在水槽外壁上,用耳塞或另一只手堵住另一侧耳朵;(3)另一个同学用橡胶锤轻轻敲击音叉,然后将音叉迅速伸入水槽中水面之下;(4)记录声音的情况并观察音叉伸入后水面情况。

      实验现象:活动一:(1)随着空气被抽出,闹铃的铃声越来越小,最后几乎听不到闹铃的声音了;(2)空气又进入玻璃罩后,铃声逐渐增大活动二:(1)耳朵贴在桌面上时可以清楚地听到敲击桌面或抓挠桌面的声音;(2)耳朵离开桌面后,听到的声音明显减弱,甚至听不到声音活动三:(1)耳朵贴在水槽外壁上能够清晰地听到音叉的声音;(2)音叉伸入水面之下后,以音叉为中心水面出现圈一圈的水波,并不断向远处传播实验结论:活动一: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活动二: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固体传声效果比气体传声效果好活动三: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声音是以类似于水波的形式向外传播的活动手册记录单:我的课堂活动记录                                               日期:        声音的传播记录表听到的声音传播声音的物质我的想法闹钟声空气(气体)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抓挠桌面的声音桌面(固体)水中发声物体的声音水(液体)实验解读:活动一: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本实验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放置在玻璃罩内正在发声的闹钟,随着玻璃罩内的空气不断被抽出,闹钟的声音逐渐变弱直至听不到。

      在抽取空气开始前,先让同学们说出声音是如何从闹钟传到耳朵的引导学生总结出“闹铃→玻璃罩内空气→玻璃罩壁→玻璃罩外空气→耳朵”这一传播路线然后让学生猜想在这个传播路线中,去掉其中的某一个对铃声的传播有什么影响?接下来教师打开抽气机,提醒学生倾听声音的变化并记录下来在学生汇报听到的情况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声音出现变化,并进一步引导学生猜想,如果继续抽气,当玻璃罩内的空气全部被抽出后,我们听到的声音会有怎样的变化?你们认为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是 事实吗?活动二:感受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并比较声音在气体和固体中的传播,认识到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效果要好于在气体中的传播效果活动三:用音叉的振动引起水面的波动,让学生观察到振动的音叉在水面产生的水波纹,并且观察到水波纹从振动的音叉开始,逐渐向四周传播把耳朵紧贴在水槽外壁听音叉的声音,学生能真实地感受到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实验过程注意事项:(1)活动一:本实验是教师演示实验,不具备条件的学校也可以用视频或中央电化教育馆中小学虚拟实验教学项目中的“真空罩中的闹钟”3D课件代替2)活动二:实验时要提示学生,敲击或抓挠桌面的同学力度一定要轻,否则可能会对听声音的同学耳朵造成损伤,同时也达不到实验的目的。

      3)活动三:实验验证声音在液体中传播,因此提示学生音叉放入水中时,要从水面中心处放入,放入过程中不能触碰到水槽壁水槽中的水量也要注意适量,避免水飞溅二)制作土实验名称:制作“土”实验目的:   做个“土”,试一试声音能否通过线绳传播实验器材:每小组纸杯2个、线绳一根(至少三米)、牙签(用于打孔和固定线绳)实验步骤:(1)用牙签分别在两个纸杯底部的中间位置各钻一个小洞;(2)将线绳穿过两个纸杯底部,里面用牙签(可截取到合适大小)固定;(3)两名同学拉紧线绳离开一段距离,一位同学将纸杯靠近嘴巴轻声的说话,另一位同学将纸杯靠近耳朵听声音;(4)说话的同学用同样低的声音离开“话筒”说话,听声音的同学离开“听筒”再去听,比较两次所听到声音的不同;(5)两名同学可以互换说、听的方式继续进行体验;(6)小组内的其他同学仔细观察中间线绳的情况;(7)将实验结果记录下来实验现象:(1)不用“土”时,声音很低,听得不是很清晰;(2)使用“土”后,很低的声音也变得清晰了实验结论:声音能够通过线绳传播同样低的声音通过固体的线绳传播比气体的空气传播效果要更好实验解读:“土”是一个非常好的研究声音传播的活动,学生在玩的过程中还可以对比声音在气体和固体中的传播效果。

      通过实验,他们会发现固体传播声音效果要比气体传播声音效果要好,通过观察说话时纸杯之间线绳的振动也可以进一步理解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实验过程注意事项:(1)控制说话声音大小:说话人声音太大将无法判断声音是直接听到的还是通过“土”传播的,因此说话人的声音应当控制为使听话人不能直接听到的音量;(2)应拉紧连接两个“话筒”的线;(3)两名同学在玩“土”时,同组的其他同学仔细观察两个纸杯的连接线的变化情况三、真题链接1.下面是某同学为验证“声音的传播与空气是否有关”的实验请根据所学内容回答下列问题a.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观察能否听到闹钟的声音b.用抽气筒将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仔细倾听,观察我们听到的声音是否发生变化c.将玻璃罩内的空气抽空至接近真空状态,观察我们听到的闹钟声音的变化1)刚开始放进闹钟时,在玻璃罩外 (填“能”或“不能”)听到闹钟的铃声2)在抽气筒逐渐抽去玻璃罩内空气的过程中,闹钟的铃声也变得越来越 (填“强”或“弱”)3)上图中,能听到闹钟声音的是 ;不能听到闹钟声音的是 (填“甲”或“乙”)(4)这个实验说明了声音的传播需要 。

      2.利用钟罩、闹钟等器材研究声音的传播(假设钟罩中的闹铃一直在响,如图)(1)在抽掉钟罩里的空气前,我们在钟罩外 (“能”或“不能”)听到闹钟铃声2)这个实验中铃声是通过空气和钟罩传入人耳的,这说明 和 能传播声音3)抽气后的现象说明:声音不能在 中传播4)如果在抽气过程中,闹铃声始终没有明显变化,猜测可能的原因是 3.如图所示,小明与小红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1)他们用“土”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表明棉线 传递声音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同样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铜丝连接土,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现象明铜丝比棉线的传声效果要 一些3)如果在用土时,另一个同学用手捏住两话筒线上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棉线停止了 4)如果在用土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弛状态,则听的一方 (选填“能”或“不能”)通过棉线听到对方的讲话声四、实验创新与改进(一)实验改进与创新1.声音传播实验:使用注射器代替真空罩真空罩很多学校不具备,只能用课件代替,能不能简化用其他材料代替呢?生活中可以见到注射器,它可以排除针管内空气,那是不是可以使用注射器做实验呢?实验器材:200ml注射器(去掉针头,活塞四周涂一些油来封闭空隙),小喇叭套件(内含喇叭和电池、开关控制模块,可搜索玩具喇叭或贺卡喇叭购买)实验方法:1.喇叭放在注射器内部紧贴针口固定,控制开关留在外面,与喇叭由引线相连。

      若要将控制开关也放进去,需要提前打开声音)2.向内推动活塞直到碰到喇叭,此时针管内空气很少打开喇叭开关,能听到声音3.用手堵住针口,迅速向外拉动活塞,针管的空气稀薄接近真空,此时听不到喇叭声音这个过程中注意一定不能漏气,若是不成功,检查针口是否堵住和活塞是否密闭,可以在活塞四周涂一些油来封闭空隙)4.松开堵住针口的手,可以听到喇叭的声音2.制作土实验:比较不同材料传声效果    在土实验中,可以使用不同材料的连接绳测试传声效果,使学生认识到固体中不同材料传声能力也不一样在观察连接绳的振动时,由于连接绳振动不明显,可以在连接线中间系上一些轻小的物体(如下垂的小短线等),让实验现象更方便观察出来3.跨学科联想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发明》所讲的的发明原理与“土”有相关之处二)练习速递4.根据下图中声音的传播进行填空1)在抽掉钟罩里的空气前,我们在钟罩外 (填“能”或“不能”)听到闹铃声2)在抽气机逐渐抽去钟罩内空气的过程中,闹铃声的变化是 ,如果此时再打开空气阀门,让空气逐渐进入钟罩,闹铃声的变化是 5.四(1)班同学在探究一米长的铁丝、木尺、棉线和尼龙绳的传声效果是否相同时,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传声物体铁丝木尺棉线尼龙绳能否听到音叉的声音能能能能是否感受到音叉的振动能能能能材料的传声效果好较好差较差(1)在实验中,他们发现 的传声效果最好。

      2)如果棉线比较松弛,听到的声音会比拉直时 一些填“模糊”或“清晰”)(3)在音乐课上,他们发现悠扬的琴声是靠琴弦的 而发出的,并通过 传到我们的耳朵中五、知识补充土的发明土(又称传声筒),是一种古老的具有实用性和娱乐性的工具,是利用固体能传递声波的原理土的纸杯结构能够聚集声音减少声音扩散,当声源在土的一端引起振动时,振动经过中间的绳子可以传进土另一端的纸杯中,从而有效地实现了声音的传递土不仅是儿童的玩具,一些少数民族也会在节日使用土进行娱乐活动参考答案:1. 能 弱 甲 乙 空气2. 能 气体 固体 真空 钟罩没有密封或空气阀漏气等3. 可以 好 振动 不能4. 能 减弱 增强5. 铁丝 模糊 振动 空气振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