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水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探究.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17943236
  • 上传时间:2021-12-0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64.07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水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探究 续皓楠 刘冀伟【摘要】通过对人类生存和生活历程中不可或缺的水资源与水文化进行探讨,以地域文化中典型水文化代表性建筑为设计来源,分析其所潜移默化产生的人文气息及历史记忆,提炼其典型特征,进而进行相关的文创产品的分析和设计,让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水文化印记,通过产品的再传承,实现地域文化的不断丰富与创新关键词】水文化;产品设计;创新一、引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继承与发展成为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而且也不能仅仅停留在单纯的宣传上,更多的需要以多样的形式进行普及和传播水是每座城市的根脉之一,一座城市的发展历程中必然包含着水源的发展,也能体现城市文化的一部分,随着每个城市对城市文化和城市特色的重视,能够多方面体现城市特色的文创产品需求也在增加二、国内外水文化的发展在全世界范围内,水资源既丰富又匮乏,丰富在于地球上绝大多数表面是被水所覆盖,匮乏在于,很多地区的可饮用水并不能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因此,保护水资源,节约水资源,爱护水文化,成为世界范围的共性问题很多国家的水文化形成了多种形式,伴水而生水城威尼斯,全球最大的巴洛克式喷泉意大利罗马的特莱威喷泉等,都与水息息相关,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并成为很多人心中美好的梦想与回忆。

      我国的江南水乡,小桥流水,清新雅致,在景致上别有一番风韵,中国的饮茶文化,也已经成为享誉世界的饮食文化之一上述这些都是水文化的典型但相对应的针对于“水文化”的文创产品开发,则略有不足,这其中有与文化承传中对民俗民风的侧重更多有关,也与“水文化”的独特性有关三、水与水文化水,是人类生存和生活历程中不可或缺的资源,不论是最初的人类聚居地还是后来的城市建设,都要先考虑最基本的生活资源——水,进而也就建设了一系列的水设施,而围绕其所产生的水文化,也成为人们心目中非常亲近的文化,一个地区,饮水、灌溉、生产,所形成的水源地、汲水与取水装置、运输与承载形式,都成为当地人脑海中不可抹去的记忆,因与生活息息相关,与生活状态密切相连,时刻引起着人们的关切与注意由此,产生一系列的水之印象,形成了多种水文化我国幅员辽阔,传统文化具有典型的地域性,水文化是其中独特的一种,因其与生活极为紧密,是生活生产不可或缺的,也因其与生活太过息息相关,往往在潜移默化当中被人们所忽视当开始正视一座城市水塔的变迁时,才开始发现,生命之源的印记,与城市的每一个脉动是密不可分的四、以沈阳水塔为例的文创产品创意设计沈阳城区现存水塔四座,其中万泉水塔修建于1934年4月1936年6月通水,当时日送水量1.5万吨,是沈阳市市政供水开始的标志,主要向大小南街和原商埠地供水。

      如今,该水塔已成为沈阳市“地上不可移动近现代文物”之一万泉水塔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全部是单一的灰白色,圆形地下基础部分异常坚固,深深建筑在地下,其中有管道纵横控制室多处在上面有12根长方形的水泥柱,环绕圆形基础均衡排列,支撑着圆形储水槽和水槽四周的防寒外壁根据万泉水塔的功用,结合其形态和形制,从万泉水塔供水与百姓生活的契合性等方面,提炼其建筑元素,抽离出主要元素符号,将元素符号凝练,赋予与水饮具以具体形态,以茶具作为产品设计的载体进行文创产品的创意设计(如图1)五、小结以地域水文化的代表性建筑载体为研究切入点,对其独特的历史作用和文化内涵进行分析,进行了以沈阳万泉水塔为例的水文化文创产品的设计与表达,载体形式更符合现代生活的品味需求,将艺术性和实用性进行兼顾,以文化记忆和文化探寻为设计的最终目的参考文献:[1]傅绍万.城市与文化[M].商务印书馆,2014(06).[2](德)阿莱达.阿斯曼.回忆空间:文化记忆的形式和变迁[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03).[3](德)阿莱达.阿斯曼.记忆中的历史[M].南京大学出版社,2017(01).[4]陈伯超,余泓.沈阳历史建筑印记[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10).[5] 张涛,张志强,张龙海.沈阳通史当代卷(上、下)[M].沈阳出版社,2014(11).基金项目:1.2018年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课题:“一带一路”战略下辽宁文化软环境对省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2018lslktqn-057)。

      2.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饮水思源——“水文化”文创产品设计(项目编号:201810143320)作者簡介:续皓楠(1998-),山西忻州人,本科,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设计艺术学院,研究方向:产品设计刘冀伟(1980-),黑龙江北安人,讲师,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设计艺术学院,研究方向:工业设计及创新设计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