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术品》教案.doc
6页《艺术品》教案主备:张建春【教学目标】1.以艺术品为线索,理清小说曲折的情节结构、巧妙的布局对表现主题的作用2.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分析人物形象;通过交流,理解作品的深刻内涵教学重点】1.体会本篇小说艺术构思的精巧2.理解作品的深刻的主题教学难点】通过分析人物形象,探求作者的写作意图教学设想】通过对小说情节结构及人物心理描写的点拨研讨,引导学生领略《艺术品》精巧的艺术构思,把握作品主题,提高学生阅读、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了解文章的线索2、理清小说曲折的故事情节3、巧妙的布局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图片同学们,你们刚才看到的这些精美绝伦艺术品漂亮吗?对艺术品我们必须要用艺术的眼光去欣赏它,可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却不这样就让我们一同走进19世纪俄国“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的《艺术品》去探个究竟二、学一学1 、作者简介契诃夫是十九世纪末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世界三大短篇小说法国莫泊桑、美国欧亨利,俄国契诃夫大师之一,他的作品大多数取材于中等阶层的“小人物”的平凡生活,揭露了反动统治阶级的残暴,抨击了沙皇的专制制度代表作有《装在套子里的人》、《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等。
三、读一读 自读课文1、标记生字词,2、用简要的语言复述故事情节四、过一过 检查自读预习1 、注音神采焕发 ( ) 嘟哝( )( )乌烟瘴气 ( ) 劳什 子( )战战兢兢 ( ) 神韵( ) 撩人心弦 ( ) 腋 下( )擤鼻子 ( ) 搔 痒( )2 、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撩人心弦 神 韵 战战兢兢 绞尽脑汁 乌烟瘴气五、讲一讲 学生自读课文后自己概括 概括内容,熟悉情节1 、本文的线索什么? 艺术品:铜雕烛台2 、本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萨沙为感谢医师救命之恩而送祖传铜烛台,但医师认为有伤风化而转送别人,礼物在几个人手中转送,后来又回到了医师的手里六、议一议1、文章的结构布局巧妙在哪里? 重复的回环形结构2、这样的结构布局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简单的重复就是规律,规律的东西蕴藏着道理借一件艺术品多次被转送,反映了社会不同阶层人的低级庸俗的趣味和虚伪行径。
3、说说本篇小说在故事情节的安排上与《麦琪的礼物》的异同P58课文精读6题相似处:(1)都有意料之外的结局,在此时都是某种期待落空,某种效果突然强化2)都在结尾处亮出了深化主题的最重要一步;(3)结局都是如此巧合,又如此必然,而且结局就是精彩部分不同处:(1)《麦琪的礼物》结尾处发议论,深化主题;• (2)《艺术品》重复回环形结构六、练一练 《学法》P57基础梳理 P58课文精读6题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分析文章生动的人物形象2、品悟文章的主题思想 教学过程:一、过一过复习旧课 听写二 、学一学 分析人物形象1、文中写了哪些人?主角是谁?2、作者写了人物的哪些方面?3、文中对医师、律师、喜剧演员等人物的形象是通过大量的细节描写来体现的,请找出他们的细节描写之处,并加以分析三、讲一讲1、作者对医师、律师、演员的表现持什么度?小说想以此表现怎样的主题?持讽刺、批判的态度借一件艺术品多次被转送的故事,反映了社会不同阶层人的低级庸俗的趣味和虚伪行径 2、(1)医师、律师、演员对大烛台的反应的基本模式是什么? 反应模式是高兴的接受,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后再转送他人。
送礼、收礼:这东西确实很好——太不文雅——担心他人,尤其是异性看见不好——拒绝收下——半推半就收下收礼后:观赏一番——丢掉未免可惜——留下也不行——最后送走2)本文的基本模式和我们读过的《保修》中推销员与顾客对话的基本模式比较,所起的作用是否一样?尽量让学生们自己概括,教师只做补充相同点:(1)重复意味着某种规律性,凸显事情本质;(2)强化了讽刺效果;(3)可笑式的重复,有喜剧效果,于幽默轻松的艺术享受中体悟到事物本质的乐趣;(4)故事情节展开的需要不同点:(1)《保修》集中在两人对话上,事物本质主要是突出两人的心理、行为特征; 《艺术品》主要是表现世俗观念的普遍性,突出观念中低俗、虚伪的一面;(2)《保修》有夸张、漫画效果, 《艺术品》分散在多人身上,强化了现实性;(3)《保修》到最后出现了突转型大变化,作品意义由此突现, 《艺术品》没有这样的变化,医生最后目瞪口呆的反应实际上是基本模式的浓缩,于是世俗的现象还将继续下去,是主题的深化四、议一议 讨作品主题(该环节要鼓励学生自由阐述自己见解1、烛台再次回到医师的手中,这合理吗?为什么? 合理。
伏笔重点复习伏笔 )(1)、母亲是收购古董的商人 (2)、不是一对而感到遗憾3)、救子之恩、救己之情,唯有用最好的东西来报答铜烛台作为祖传之物,其贵重不言而喻可遗憾的是只有一只,好事成双,当母子再遇铜烛台定会高价收回再送恩人2、仔细阅读小说的结尾,联系全文,讨论下列问题:(1)萨沙再送烛台,医师为何目瞪口呆?(2)你认为医师原想说什么?这个结尾写出来好还是不写出来好? (3)烛台还能送下去吗?五、练一练:如果烛台继续送下去,接下来将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小组交流分享自己的故事,再推荐人全班展示1、充分发挥想象,体会医师、律师等人的内心活动2、想象应合乎人物性格,体现小说主题六、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本篇小说写的最生动,最有个性特点的就是律师和萨沙,这些表达值得重点品味但是由于课堂紧凑,没有在这方面做更多的赏析,是点遗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