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鲶鱼的生活习性及其养殖技术.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宝路
  • 文档编号:17810225
  • 上传时间:2017-11-1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7.24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鲶鱼的生活习性及其养殖技术鲶鱼又名鯷、生仔鱼、胡子鲶、 鲶巴郎、鲶拐子、洼子鲶鱼生活在江河、湖泊、水库的中下层,多栖息在水草丛生、水流缓慢的底层白天多隐蔽,晚间则十分活跃,习惯于游至浅水处觅食秋后潜居于深水或污泥中越冬为肉食性底栖鱼类,经常伏身于水草丛生的水底,等候小鱼接近时张口吞食,也食虾类和水生昆虫 一、鲶鱼的生活习性鲶鱼的生活习性与鳜鱼有不少共同之处,虽种属相距甚远,介天钓法上却非常接近钓鲶鱼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手竿近钓,二是用手竿、插竿和手线夜钓手竿近钓虽然自三月菜花开直到九月菊花香均可以适用,但主要钓季是夏初的梅雨季节,平常零星钓获的都有一定偶然性5-7 月是鲶鱼的生殖季节产卵前和 产卵后的鲶鱼都有较强的摄食欲当雨水把泥土卷带着冲入河道和湖泊,使水质变浑发黄的时候,视 力不足的鲶鱼因水位的增高和小杂鱼的迁徙感到饵料减少,开始向浅水区移动,并因为水质的浑浊而改变夜晚觅食的习惯,频频地出现于近岸手竿近钓的钓具比较简单,无信纸竹竿、玻璃钢竿,只要能承受住鱼体重量和挣扎力都适合使用,其长度约为 4.5 米钓线的粗细是无所谓的,鲶鱼不会因钓线粗而不咬钩在钩的选择上,宜用钩柄较长的胡弓形和新袖形,以适宜于挂粗大蚯蚓、小青蛙、鸡肠一类的动物性饵。

      钩、坠配置以通芯坠为好鲶鱼视力差,搜索食物主要靠触须的摆动,故而饵的颜色无关紧要鲶鱼的咬钩与它的捕食动作一致,少有虚假的试探性动作,在漂的反应上都是一次闷漂二、池塘养殖技术鲶苗发塘:鲶鱼出膜 3~4 天即可主动吞食大型轮虫及小型的枝角类,此时应及时下塘鲶苗下塘后枝角类的丰欠是鲶苗成活率的关键,采用施有机肥的方法大量培育枝角类当后期天然饵料不足时,用 50目的筛网从其他池塘中捞取枝角类或新鲜的动物性饵料切碎投喂池中动物性饵料充足,鲶苗生长速度较快,一般 667m2 放 9 万尾左右,经 10~15 天育成夏花,成活率可达 50%,发塘水面最好在 667m2 以内鱼种培育:生态养殖培育鲶鱼种:大量施有机肥培育浮游动物、底栖生物、水生昆虫及小型杂鱼,为鲶鱼提供营养较丰富的动物性活饵该方法成活率高,规格大1997 年在 4000m2 池塘中放养鲶鱼夏花2500 尾,占总放养量的 54.3%,白鲢夏花 700 尾,占总放养量的 15.3%,花鲢夏花 1400 尾,占总放养量的 30.4%鲶鱼苗放养前 17 天放养鲫亲鱼 200 尾,使其自然繁殖,每 667m2 施基肥和追肥各 500kg,并投喂粉末饲料 150kg 喂养 鲫鱼苗,经 90 天的饲养,鲶鱼平均每 667m2产 50.5kg,成活率达 94.8%,规格达 128g/尾。

      白 鲢成活率 78%,花 鲢成活率 85%,这种培育方法技术简单,易掌握,鲫鱼苗做为饵料鱼易获得鲶鱼苗放养密度应以饵料鱼的多少而定,放养时间必须在花白鲢放养 10 天后才能放养鲶鱼夏花鱼种池搭配鲶鱼夏花:在鱼种池塘中搭配 10%以下的鲶鱼夏花,不仅能清除池中野杂鱼、水生昆虫、蝌蚪等,还可增加主养鱼种的产量,提高池塘效益1995 年在驯化主养鲤鱼种池中放养 12.2%(500 尾/667m2)1996 年放养 6.67%(300 尾 667m2)的鲶鱼夏花,在不影响主体鱼成活率及产量的情况下,每 667m2 增加 鲶鱼产量 43.75kg(投喂部分鸡肠子)和 16.2kg成鱼池塘套养鲶鱼种:这种方法投资少,效益高,不需增加其他管理措施,特别在小型杂鱼较多的成鱼池中每 667m2 放养 100~200 尾的鲶鱼夏花,可育成每尾 100~150g 的鲶鱼种 10~20kg,每 667m2增加效益 200~200 元颗粒饵料驯化培育鲶鱼种:鲶鱼食天然动物性饵料或陆生动物性饵料生长速度较快,成活率也较高在饥饿状态下也食人工颗粒饵料,在池塘中用颗粒饵料可进行驯化养殖但对饵料的营养要求比较高,驯化养殖中颗料饵料的蛋白质含量要比鲤鱼含量高,鲶鱼种饵料蛋白质应为 40%左右,动物性蛋白质(进口鱼粉)应占饵料蛋白质的 30%以上。

      颗粒饵料的加工及驯化方法基本与鲤鱼相似,这种方法育成的鲶鱼尾重可达 50~100g1997 年用 667m2 的池塘放养鲶鱼夏花6000 尾,用颗粒饵料驯化,667m2 产 93.5kg,饵料系数 3,平均尾重84.5g,成活率为 18.44%作者认为鲶鱼种成活率低的原因主要是饵料不适口,营养不全而导致规格大小不齐,大个体吞食小个体,当鲶鱼体重达 10g 左右,相互残杀严重,是影响鲶鱼规模化生产主要因素为提高鲶鱼种成活率应从夏花开始补充投喂部分适口的动物性饵料成鱼养殖:夏花当年养成商品鱼:鲶鱼夏花放养在小型杂鱼较丰富的成鱼池塘中,667m2 套养 30 尾左右当年可达 0.35kg 以上,最大个体达 0.75kg667m2 增加鲶鱼产量 5~10kg套养时以水源条件、池塘杂鱼多少灵活掌握密度成鱼池塘搭配鲶鱼春片鱼种:鲶鱼游动迟缓,对同一规格游泳速度快的养殖鱼类一般捕食不到,池塘中放养一定规格的鲶鱼只能清除池中的小型野杂鱼及有病的养殖鱼类商品鱼池 667m2 放养尾重 50~100 合理投喂饵料鲶鱼属杂食性鱼类,性贪食,因此要正确掌握投饲量,做到塘内有多少鱼投多少料,防止盲目投饵同时,要实行分点投喂,撒饵均匀,少量多餐,投足喂 饱,防止 饥饱不均,而出现两极分化现象。

      同时,在 鱼苗培育初期, 应以动物性饲料为主,进行强化培育,随着鱼体生长,逐步转投一些植物性饲料,做到动植物饲料相结合日投饵量应控制在鱼体总重量的 5~8%左右,每隔 1 周或半个月须调整 1 次投喂量,使投饵量更趋合理实行轮捕分养因鲶鱼凶猛贪食,在投饵时往往大鱼先抢食,而小鱼吃不到食物,造成鱼体大小差距越来越大,为此在捕捞鲶鱼前应进行一次轮捕分养,将大小鱼分塘饲养,使生长达到平衡这是提高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